爷爷回忆张宗昌剿匪 给结拜兄弟赵二虎封官 赵二虎散尽家财 抗日有功

文:大懒苏

口述人:我的爷爷

我老爷爷叫赵振喜,生于1887年,山东烟台人。他年轻时有一门做槽子糕的好手艺,平时走街串巷,赶集拉乡。除此之外,他还给我村大地主赵二虎帮工扛活。

赵二虎为人非常仁义,待我老爷爷不薄。只要有卖不完的槽子糕,尽可以送到他那里,照单全收。赵二虎把槽子糕多数是分给家里的长工吃。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地主,在三里五村颇有威信。

老爷爷的证件

大概在民国14年正月,赵二虎家里来了一伙军阀,有一个营的兵力。带着长枪短炮,很是威风,并表示要长住一段时间。

赵二虎对我老爷爷说:“这段时间你就不要再去拉乡赶集了,来我家里帮工。专门烧地瓜干酒和做槽子糕,一定要把军阀头子伺候好。”并承诺每个集空给我老爷爷一块大洋,外加一斗黍子米。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我老爷爷很痛快地应承下来。

干了半个多月,军阀头子对我老爷爷的手艺还算满意,给过他几回赏钱。可我老爷爷却不打算干了。他为人谨慎,胆子小,找赵二虎说明缘由:“这个军阀头子脾气大,满脸凶相,担心自己那天伺候不好,吃了枪子,丢了小命。”

赵二虎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并告知他内情,这个军阀头子是他的结义大哥,名字叫张宗昌。

张宗昌

话说当年赵二虎只有16岁,父母早亡,不受叔伯待见,迫于生计只好去闯关东,没想到被人贩子拐到了西伯利亚的人力市场。流落异乡,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落。而此时的张宗昌已经是当地金矿的总把头,话事人。

有一天,张宗昌去市场招淘金工,看到了非常落魄的赵二虎。赵二虎磕头求他赏一口饭吃。张宗昌一听是胶东口音,顿生恻隐之心,就收赵二虎做了他的随身侍奉。主要负责端衣拎包、递烟倒茶等杂务。

赵二虎非常聪明,跟在张宗昌身边学会了打算盘、写家信,还学了一口流利的老毛子话。张宗昌心生欢喜,决定重用赵二虎。开始让他接触金矿上的账目,学着跟俄罗斯人打交道。赵二虎逐渐成为张宗昌的心腹。

后来矿上丢了金子,老毛子指认张宗昌是主使,要将他投入大牢。赵二虎为报当年一饭之恩,便将这件事扛了下来,被判了四年徒刑。

张宗昌很讲义气,见赵二虎如此仗义,便花费巨资买通了警察,把他捞了出来。出来之后,张宗昌给了赵二虎六根金条,让他抓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海阳老家做生意。而张宗昌则决定去投军找靠山。

二人分别前,张宗昌和赵二虎拜了把兄弟。张宗昌年长他六岁,是为大哥。他又取自己名字最后一个“昌”字,给赵二虎起了一个新名字,叫赵福昌。

赵二虎回到老家,干起了贩卖骡马的生意,后来又置办田地,当了地主。

我老爷爷知道了这层关系,心里面也就有了底,决定继续干下去。

张宗昌

有一天,张宗昌问我老爷爷:“小喜子,自古当兵有个番号、干胡子有个山号,你做槽子糕可有什么字号?”

老爷爷回话:“哪有什么字号,就是个小买卖而已。”

张宗昌便送给他一个字号,叫“六合兴”。还说买卖要想做大,字号必须得响亮。

后来我老爷爷听从了他的建议,起个糕点铺,名字就叫“六合兴”,干得挺红火。直到日本鬼子入驻我村,买卖彻底中断了,可惜槽子糕的手艺也没传下来。

槽子糕

张宗昌在我村住了100多天,办了一件为民除害的大事,那就是剿匪。

当年军阀混战,从徐州过来一群难民,拖家带口,行乞要饭。我们当地人见他们可怜,便经常在集市上布粥施饭。这群难民慢慢在我村附近的寨山上落了脚。哪知这群流民不知感恩,反而起了歹心,开始打家劫舍,杀人劫道,当起了土匪。当地人称呼他们叫“徐州贼”。我们村受害最严重,尤其是赵二虎要定期去交利钱,就是保护费。

赵二虎便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张宗昌。张宗昌派人去查探敌情。手下回来禀报说山上有百十号土匪,其中还有妇女和孩子,打起仗来恐怕会伤及无辜。

张宗昌问赵二虎:“徐州贼可曾杀过本地的妇女孩童?”

赵二虎找来一个九岁的孩子,对张宗昌哭诉:“这个孩子叫赵玉锦,他爹在我这儿扛活。一家七口人,父母兄妹全被杀了,只剩下他一根独苗,我负责收养了。”

张宗昌听后就说了一句话:“大贼小贼一起焚了吧!”意思是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剿匪很顺利,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干净。赵二虎为感谢张宗昌,特意请了戏班子连唱三天大戏,还把三里五村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请到了现场。

徐州匪患

在看戏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演员休息的时候,有小孩子在戏台下玩起了顶牛、摔跤的游戏。张宗昌非常喜欢,便让副官买了很多糖葫芦分给孩子们吃。副官只给了卖糖葫芦的老汉赵增全几个铜钱,这点钱根本不够本钱。

赵增全惹不起当兵的,自然不敢声张。张宗昌目睹此事,当着众人面大骂副官丢人现眼,辱没了他的名声,特拿出10块大洋当场送给了赵增全。

借着这个机会,张宗昌挑明了剿匪的目的。他说:“我帮你们剿匪,一不要钱、二不要粮、就要兵。”愿意当兵的可以加入他的部队。

乡亲们见张宗昌出手大方,还仗义剿匪,便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兵。我们当地有200多个年轻人充实到了张宗昌的卫队。

民国京剧表演

张宗昌离开我村后,直奔济南府,当上了山东省政府主席。

随后他专门差人给赵二虎送来一封信,让他变卖产业,携带家眷去济南府定居享福。那个年代讲迷信,出远门得择个日子,测测吉凶。算命先生告诉赵二虎:你若去了济南府,只能享一时的福贵,却换不来后半生的太平。

赵二虎一听这话,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张宗昌的美意。他委托差使捎回去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大哥现在是司令,坐轿子的;我是种地贩骡马的,不能和大哥吃一样的饭。我要是走了,村里给我干活的人就没饭吃了。

张宗昌没再强求,就给赵二虎封了一个官——山东省银行名誉行长,每月领300块大洋的俸禄,还给他批了一个盐证,允许他贩卖私盐。赵二虎在村里组织了挑盐队,专门往莱阳和栖霞贩咸盐,没人敢查。那几年赵二虎赚了不少钱。我老爷爷也跟着他赚了点钱,于1928年娶了二房,生了我爷爷,也就有了我们家这一支人。

山东省银行发行纸币

1943年,日本鬼子在我村设了据点,并邀请赵二虎出任伪乡长。赵二虎坚决不从,誓死不当汉奸。日伪军便把他五花大绑,拉去游街。赵二虎痛骂日本鬼子是倭瓜,换来的则是一顿毒打。将近60岁的人,哪里经得起这番折磨?赵二虎最后花了2000大洋,买回了一条命。

这件事对赵二虎的打击非常大,他担心鬼子以后会拿他家人做要挟,逼他就范。赵二虎先后娶了四房老婆,可惜没留下一个孩子。他便抱养了我们村一个孤儿,收做养女,起名赵秀华。

为此,他把大房老婆和养女赵秀华送去了西安生活。又给其他三房老婆发了安家费,让她们去外地重新成家。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为了保全家人性命,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夫妻旧照

安顿好家人之后,赵二虎开始为抗日出力。

当时栖霞、昆嵛、海阳地区的地下党和交通员,路过我村哨卡,赵二虎都帮忙打掩护,或者给他们提供开会的场所。因为赵二虎是个买卖人,家里经常来外乡客商,不容易引起伪军的怀疑。他还买来骡马、布匹、药品,无偿捐给胶东的八路,支持抗战,数量还不少。

1945年5月,日本鬼子进攻海阳盆子山地区,实行三光政策,我村老老少少全都开始外逃。逃跑之前,赵二虎当着众乡亲的面,把所有的地契一把火烧光。他说:“大难临头,逃命去吧,以后你们不要再叫我东家了,新账旧账一笔勾销!”

日军进攻盆子山

抗战胜利后,胶东军区为了表彰赵二虎对抗日的贡献,奖励他一个蓝色小挎包,挎包上面绣了个红五星,里面装有他抗日有功的证明材料。没想到这个挎包后来救了他一命。

1947年,我们这里搞土改复查,赵二虎被划为大地主成分。工作组让村民们积极揭发他的罪责,可全村无一人响应。反倒帮他说好话,为他开脱,说赵二虎虽然是个地主,但他没做过坏事,多年来乡亲们受他不少恩惠。工作组又搬出他和张宗昌曾经结拜的事,说他残留军阀思想,有反动倾向,最后决定按反革命处理。那个年代反革命是要掉脑袋的。

村民们不同意这个处理意见,集体按手印保赵二虎,为他求情。我老爷爷说了句“你们不能用本朝的律法断前朝的案”,可是工作组根本不听解释。直到最后,赵二虎拿出了那个蓝色挎包,证明自己抗日有功,上级才撤销了决定。

这个事一结束,赵二虎就去了西安,和老婆孩子团聚。

土改复查

1952年,我老爷爷给他去了一封信,问他过得如何?赵二虎回信说他在西安开了一间浴池和一个杂货铺,生意还不错。

1957年,赵二虎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我老爷爷活着的时候经常说:“赵二虎虽然是个地主,但他是个英雄,很了不起。上对得起国家,捐钱抗日,不做汉奸;下对得起祖宗,乐善好施,一生勤俭。”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文章故事是由我老爷爷生前口述,再由爷爷转述给我,编辑而成。

【原创首发,转发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海阳   胶东   槽子   爷爷   徐州   大洋   头子   家财   军阀   老爷爷   地主   兄弟   张宗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