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民动”,新时代“湘”村治理的点睛之笔

□周军

在活力迸发的神州大地上,一个个世代坐落在祖国大好山河间的美丽村庄,孕育着淳朴质朴、积极向上的乡风文明。

打开“全国文明村”的名单,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桃花村赫然在列。“桃花村里笑春风。”一个优美诗句,“点睛”出桃花村的幸福新气象。这幸福,镌刻在日益变美的家园之中;这笑声,激荡在群众“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促进当中……全国文明村美景如画,探索解开村民的“幸福密码”,这个小村庄的“村治民动”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家园不美怎么办?群众自建;道路不宽怎么办?村民自己修……路灯、自来水、庭院、环境、卫生,这些关系着村容村貌的点点滴滴,皆由当地村民“当家作主”。为了扮靓绿色家园,群众自己动手建绿化,改造环境所花的150万元皆由群众自筹;为了让乡亲们走上宽敞路,群众自发筹工筹劳,一条条宽敞道路横空出世;群众吃水难、照明难,村民想法引进自来水,安装照明路灯,等等。如今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桃花村,可以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皆由村民自建,点滴新意皆由村民自创,美丽家园饱蘸着村民动手建设家园、聚智美化乡村、发展为村民的智慧和力量。

乡村建设不等不靠,村民没有私心、团结和谐,人们自然会好奇,这座美丽的村庄是如何做到的?

打开令人好奇的“幸福密码”,“村治民动”是一把“金钥匙”。如今和谐如画的桃花村,曾经可是出了名的“二卡子村”。用当地村民的话说,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环境脏乱差,桃花桃花、三餐糕粑。论和谐,这一人口仅400多户的小村庄,曾经贫困人口多,村民私心重,吵架拌嘴更是“家常便饭”;论发展,村里虽然守着丰富的山地林地和江河水塘资源,一些“石”字号自然景观更是远近闻名,可代际贫困难题总是难以破除,村里就是蹚不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难题不破,问题就会更加交织,矛盾就会持续升级,影响着乡村治理和地方发展。面对“老大难”,桃花村的“三会同商”“三线联动”“三制并举”治理新模式新鲜出炉。从更广范围看,在乡村治理中,有的地方对乡村“谁来治”存在不同看法。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乡村治理的道路也有千万条,只要用对了法子,都是值得总结推广的,但面对“难题叠加”的桃花村,选择一条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显然并非易事。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老百姓的事再难也要迎难而上。依靠群众,村民自治!桃花村看得很清楚,只有人人参与进来,树立共同目标,才能有效化解人心涣散的难题;只有人人出资出力,才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只有盘活乡村产业,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乡亲们才会激发更大的奋斗力量。探索不止,说干就干。“院落会”广聚民意,各种协商会议把话语权交给群众,鼓励村民有话敞开说,和谐的“种子”播撒在每个村民心中。村民参与治理,村支部更加当好“头雁”,对村规民约进行规范,在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治理、公益事业建设、化解矛盾纠纷中走在前、打头阵。

方法对路,事半功倍!解决了“谁来治”“怎么治”“靠啥治”等一连串乡村治理难题,昔日桃花村今日“脱胎换骨”,乡风文明新风尚让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一滴水的轨迹,可以折射江河的奔腾。在湖南,当地把更多的治理权下放到基层,让基层治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放眼望去,邵阳新宁的“五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活水”,岳阳屈子祠镇双楚村的42字“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喜看“湘”村焕新颜,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嬗变,擘画着“三湘大地春光好”的幸福长卷。

村庄是我国农村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关乎基层发展,关系民生福祉。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迈上现代化建设的新赛道,各地尤须把乡村治理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起乡村发展崭新坐标,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无疑,乡村治理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总体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而桃花村“村治民动”的成功探索实践,不啻为新时代湖湘大地乡村治理的“点睛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新宁县   新宁   村里   村庄   村民   基层   乡村   难题   桃花   群众   道路   和谐   幸福   美丽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