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抑郁老不好,中医醒脾化痰,安神定志治愈

患者李先生,29岁。患者患有狂躁抑郁症多年,经常服用中西药,可病情未能达到有效控制,近因抑郁症状加重而诊治。当时诊见患者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沉滑。经问诊又得知患者精神抑郁,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阻,因情绪异常加重,口腻,胸中憋闷,倦怠乏力,不思饮食。

我们仔细分析可得知患者咽中如有物阻、苔腻、脉沉滑辨为痰阻,再根据胁肋胀满,因情绪异常加重辨为肝郁气结,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以此辨为痰郁气结夹气虚证。

病因找出来之后,方药也就好用了,于是开出如下方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人参,白术,降香,茯神,远志,石菖蒲,龙齿,朱砂等。行气化痰,开郁散结,兼以益气。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药后说服药后口腻减轻,饮食好转,于是减轻方中朱砂的用量。又七付,患者服完后胁肋胀满减轻、胸中憋闷止,咽中略有如有异物感,饮食基本恢复正常。后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多次调方,患者前后共服药四十多付,诸症俱除。

痰气郁结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久郁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而生痰,致痰气郁结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郁证、癫证。

病因: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久郁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而生痰,导致痰气郁结。

病机: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郁气结,蒙蔽神窍,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时时太息,或喃喃自语;气郁痰凝,阻滞胸咽,故胸部闷塞,胸胁胀满,咽如有物梗塞;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气郁结之象。

常见证型

1.痰气郁结证 郁证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胸胁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气郁痰凝,阻滞胸咽。

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

本证亦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症。《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症称为“梅核气”。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

本方用厚朴、紫苏理气宽胸,开郁畅中;半夏、茯苓、生姜化痰散结,和胃降逆,合用有辛香散结、行气开郁、降逆化痰的作用。湿郁气滞而兼胸痞闷、嗳气、苔腻者,加香附、佛手片、苍术理气除湿;痰郁化热而见烦躁、舌红、苔黄者,加竹茹、瓜蒌、黄芩、黄连清化痰热;病久人络而有瘀血征象,胸胁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者,加郁金、丹参、降香、姜黄活血化瘀。

2.痰气郁结 癫证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方剂: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

常用中药: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枳实、木香、香附、半夏、陈皮、陈胆星、郁金、石菖蒲。

方用二陈汤理气调中,燥湿祛痰;加枳壳、南星、生姜即导痰汤祛风涤痰;黄芩、黄连、竹沥清心热,泻心火;瓜蒌、桔梗顺气化痰;人参、大枣和中健脾:以防攻伐太过;乌梅收敛生津,以防疏泄太过。可加入郁金、石菖蒲、苍术以加强理气解郁醒神。

若痰浊壅盛,胸膈瞀闷,口多痰涎,脉滑大有力,形体壮实者,可暂用三圣散取吐,劫夺痰涎。因药性猛悍,自当慎用。若吐后形神俱乏,宜以饮食调养。

若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为痰迷心窍,治宜理气豁痰,宜窍散结。先以苏合香丸,芳香开窍,继以四七汤加胆南星、郁金、石菖蒲之类,以行气化痰。

若不寐易惊,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者,此痰郁化热,痰热交蒸,干扰心神所致,宜清化痰热,可用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取黄连清心火,白金丸手少阴药,白矾酸咸能软顽痰,郁金苦辛,能去恶血,痰血去则心窍开而病已。

若神昏意乱,动手毁物,为火盛欲狂之征,当从狂论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南星   石菖蒲   抑郁   厚朴   方药   半夏   茯苓   郁金   患者   中医   不好   饮食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