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王师 - 随着“申息之师”的覆亡,楚国最终走向末路

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是也。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是也。

在七大战国之中,韩赵魏三家分晋,可视为新兴势力,田齐代姜齐,故齐也可视为新兴战国,公元前 770 年,也就是春秋初期,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国才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因此,七大战国之中,唯有楚国和燕国的资格最老。但不同于燕国在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暗淡无光,籍籍无名,楚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华夏争霸,逐鹿中原的绝对主角。

春秋初期,周室衰弱,对全国的控制力都在减弱,而楚国则乘势而起,开始了在长江流域扩张的历程,这在史书被称为“筚路蓝缕”。这一成语现在经常被人们引用,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土地,形容创业的艰苦。

春秋五霸(网图侵删)

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因侍奉周王有功,被封为“子”,但子爵爵位是一个低等爵位,相当于“下大夫”,所以被封到当时仍属蛮荒之地的荆山一带。楚人创业到底有多难,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但《清华简·楚居》有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连祭祀时用的三牲都要偷,可见其建国之初是多么贫弱了。

然而就是这样贫弱的楚国,“以处早莽,跋涉山林”,不畏艰辛、勇于开拓、凭借着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无比的勇气。楚国上下一路“筚路蓝缕”,经过约二百年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为地跨江、汉、淮三江的万乘之国。

纵观楚国的发展史,一个封号仅仅是“子”,国土不过五十里的弹丸小国,经过历代君主的奋力拼搏,最后终于发展成为地跨千里的春秋五霸之一,拥有了“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资格。并且其历史传承不断,携万钧之势,稳步走上了战国的历史舞台。战国之前的楚国是一部奋发史,争霸史,充满了敢向周室问鼎的豪迈气魄。

而在步入战国后,特别是到了怀王时期,总感觉楚国庞大臃肿,崇尚奢靡,政治分裂,王权衰微,其国君多数不够贤明,军队也不够英勇,老是被秦国欺负。但实际上战国中前期楚国还是做了不少奋发之举,只是不够彻底,因而没能像秦国那样一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楚悼王用吴起变法,立竿见影,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可天不遂人愿,正当楚国要收获变法果实,重返逐鹿中原的战场之时,楚悼王不幸病逝。而对吴起变法怀恨在心的旧贵族势力乘机作乱,杀死了吴起。当然,吴起也在临死之时为自己制定了复仇计划,他在被围攻之时机智地伏在楚悼王尸体上,旧贵族用乱箭射杀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遗体。楚肃王即位后,以戕害先王尸身之罪又对七十余家宗亲权贵进行诛杀。但楚国历史上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夭折,却是不争的事实。

吴起变法(网图侵删)

《史记·秦本纪》曰:“楚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

宣王,威王之时,楚国放弃了向中原地区扩张的步伐,但在江南地区却尽显王霸之气。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发生了越楚之战,面对中原诸侯,楚国或许力有不逮,但攻打江南小霸越国,却如摧枯拉朽一般,吴越之地尽为楚国所占有。到了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军已经攻陷了巴国,进入云南和四川西南部。楚宣、威王统治四十年,励精图治,对外利用矛盾,伺机出击,使楚国在战国中前期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

早在春秋初年,楚国在今天的长江流域发动扩张战争,一举灭亡南申国、东申国、邓国、谢国、唐国、蓼国、吕国、息国等八国。随后楚国以优厚的待遇利用申国人骁勇好战的传统筹建了一支申军,并与附近以息人为主筹建的息军合称“申息之师”。“申息之师”在春秋时期为楚国的争霸事业立下大功,建立了赫赫威名,连晋国这个中原霸主在与其交战时都吃过苦头,据史料考证,历代楚王逐鹿中原,从息地出发的“申息之师”,是其战争中的主力部队。申息之师名震天下,楚也因此坐上了春秋五霸中的一张交椅。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申息之师是楚国崛起的象征,也是楚国衰亡的符号。公元前 506 年,吴军在孙武的带领下攻克楚国首都。楚国在申息之师和秦军外援的协助下复国。但作为一支老牌劲旅,申息之师已垂垂老矣,不论是士气还是战力都已经不能与创建之初相比。

申息之师(网图侵删)

战国后期,楚怀王即位后,意图奋发崛起,重用屈原等大臣,欲进行一系列以“美政”为目标的革新,但招来楚国贵族的一致反对。结果可想而知,屈原造放逐,怀沙投江,变法终告失败。秦国东进,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蚕食东方六国之地,韩、魏早已无力抗衡,秦齐尚在角力。

南方楚国,西邻秦东接齐,地位极其重要,是制约齐、秦争雄的关键力量。就在这种微妙的局势下,一场大国间的较量拉开了序幕,一场战国间的阴谋正在悄悄布局。

商於之地六百里,秦楚相接之地,物产丰饶,战略要

地也。秦国欲攻打齐国,但是如何避免齐楚联盟是秦国面临的难题。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相张仪出了一策,从而让楚国在史册上被记上了羞辱的一笔。张仪往楚国游说,说秦国欲割献商於之地六百里给楚国,但条件是楚要“闭关绝齐”。楚王短视,接受了条件。但楚齐绝交之后,张仪只承认献地六里。好家伙,叔叔可欺,婶婶不可欺。楚怀王恼羞成怒,举兵伐秦,结果大败而归,自取其辱,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张仪“诈楚”。而这位怀王后来又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软禁了起来,最终客死咸阳。

之后,顷襄王时,秦国伐楚,楚王陵被毁。考烈王时,春申君一度复兴楚国,但正应了历史上一个不变的规律,伟大的人物往往死于奸佞之手,春申君被门客李园给杀了。楚国自此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秦王政挥剑决浮云,虎视何雄哉!亲政后,派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申息之师”,这支楚国的王牌部队,最后一次在历史上绽放出光辉。楚国公子昌平君在秦军后方反水,李信不得不率部转进。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尾随追击,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大败李信,攻陷两营,杀七都尉。“申息之师”善战之名再次响彻楚地。然而此战也成为了这支部队的绝唱。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秦国老将王翦再攻楚,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于公元前 223 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刍。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楚亡。

王师倾覆,楚国末路,申息不再,良将绝路,秦延二世,为政不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公元前 207 年,秦朝灭亡,而亡秦的主要领袖人物,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均为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楚国   长江流域   秦国   屈原   筚路蓝缕   逐鹿中原   楚王   末路   公元前   战国   春秋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