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豪门惆怅客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出身满洲正黄旗,他父亲是康熙朝的权臣纳兰明珠。他母亲是顺治皇帝的堂妹。纳兰容若比康熙皇帝小一岁,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18岁考中举人,之后因病错过殿试。三年又补考殿试,考中进士第七名,授一等侍卫。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满族,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在汉语诗词上造诣非常高,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纳兰这个姓氏源于叶赫那拉氏,最初是爱新觉罗部落的对头。直到叶赫那拉氏其中的一位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这位格格就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母亲。他的外祖父因为在皇权斗争中支持了多尔滚,最终顺治帝传旨自尽。这个阴影一直就是笼罩在纳兰家族的头上。

所以纳兰明珠就想办法做大官,要有权有势心里才能踏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珠卖官受贿,权倾朝野。

纳兰容若跟他父亲完全相反,他从小拜汉人大儒徐乾学为师。他身上有知识分子的清高,纳兰容若少年就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但是他非常看不上父亲买官卖官的行为,为家族前途命运担忧。由于他经常在康熙身边,就感觉到皇上对他们家有所忌惮。所以纳兰容若感觉自己很难受到重用,他也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变了成佛系青年。但是他也明白自己逃脱不了家族社会对他的安排。

这也是他的词风的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梁启超就说他的词“驾元明而上直追李主”为满洲学人第一。

为了更好的吸取儒家文化的营养,纳兰容若交了很多汉族布衣,最典型就是他的一个忘年交顾贞观。

顾贞观比纳兰性德大18岁,他的曾祖父是明朝东林学派的领袖。他家的祖父辈都在满清入关的时候以身殉职,所以顾贞观有很强的反清复明的情绪。但是到了康熙年间,顾贞观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纳兰明珠的客卿,也是纳兰容若的家庭教师,两个人一见如故。

纳兰性德去世后,顾贞观把他们两个人的作品合在一起出了一本词集《弹指词侧帽词》。纳兰性德很多爱情诗写的出神入化比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容若的初恋是他的表妹,两个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还定有婚约。结果表妹被选到宫里成了康熙的女人。他在《采桑子》里写到: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传纳兰容若他是为了能再见表妹一面,还曾经化妆成一个喇嘛入宫,但是也没见着。

他20岁取了两广总督的女儿卢氏,卢氏温柔多情,俩个人婚姻非常的美满。但是第三年卢氏就因为难产离世。纳兰性德心痛如绞,悼亡之音由此而起。纳兰有词说:“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有红楼梦的研究者认为贾宝玉就是纳兰容若。当时乾隆皇帝看了这本书跟和珅说:这不是写纳兰明珠他们家么。

具体证据有三:

第一纳兰家也是兴极而衰,纳兰明珠的次子也卷入了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雍正继位之后也是直接抄家,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句话要形容纳兰家其实也是合理。

第二就是纳兰性德跟贾宝玉也有相似之处,性格都很清高,也是多情才子,都喜欢自己家表妹。两家父子关系也比较相像。

最后一个有红学家猜测,金陵12钗原型就是纳兰家的12位大儒。所以把书里边女孩写的文采斐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跟纳兰容若从小认识,少年的时期一起给康熙当伴读,长大之后一起做侍卫,即是同学也是同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卢氏   大儒   满洲   贞观   汉族   殿试   表妹   豪门   康熙   惆怅   明珠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