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回忆杨宇霆:杀他之前我从不迷信,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提起张学良,你最先想到的事是什么?

是为了民族大义,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的西安事变?是在民国那个吃人的年代,和赵四小姐一起缔造的爱情故事?还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东北王的威风人生?


事实上,这些确实都是张学良人生中精彩的片段,尤其是西安事变,即便再过几百年,这也是一件足以刻在历史功劳簿上的伟大事迹

但你知道吗?令张学良至死难忘的,并不是以上那些事中的任何一件,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名:杨宇霆。


这个名字,曾经是张学良挥之不去的梦魇,甚至他一度以为,只要杨宇霆死了,自己掌权之路上就不会再有拦路虎了。

可当杨宇霆真的被斩于“老虎厅”内后,张学良才猛然发现,他好像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晚年时的张学良甚至公然说道:在杀杨宇霆之前,我从不迷信,可杀了他之后,我不得不信。

显然,杨宇霆的死,给张学良造成的人生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那么,这个杨宇霆到底是谁?他和张学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呢?

一、东北大地,初露峥嵘

不关注近代史的朋友,可能会对杨宇霆这个名字感到很陌生。但在几十年前的东北大地上,杨宇霆这三个字的分量,并不比东北王张作霖轻多少。

杨宇霆是一个实打实的神童,自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私塾先生对他尤为看重,倾尽全力实施培养。在先生的教导下,杨宇霆年仅16岁就考中秀才,成了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

不过,战乱年代,光会念四书五经是活不下去的。想要出人头地,还得另寻他法。

在堂兄的帮助下,杨宇霆去往日本士官学校就读,并结识了往后华夏大地上大名鼎鼎的一干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孙中山,蒋介石,傅作义等人。学成回国后,杨宇霆加入东北军,凭借过人的学识和胆量,很快就获得了东北王张作霖的赏识。

张作霖本人虽然没什么高深文化,但他非常清楚文化的力量,对于杨宇霆这种人才,他给予了充分地尊重。而受到赏识的杨宇霆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刚刚被提用后,就建议张作霖劫持直系政府的军火。事实证明,杨宇霆这个主意没出错,靠着这批军火,张作霖一举列装了7个混合旅,实力大大增长。而杨宇霆也因为此事,在奉系军阀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大展拳脚,名震东北

后来,杨宇霆还干出了四件令张作霖刮目相看的大事。

第一件,就是制定田赋制度,从财主、小军阀手中,挖出大量未垦荒农田,分给底层百姓耕种生产,这一举动,不仅使张作霖在东北的声望暴涨,还为东北增强了经济实力。

第二件,是建立东北海军,成立完整军队体系,使东北军成了拥有“海陆空”军事能力的完整军队。



第三件,就是修建战备公路,摆脱对铁路的依赖,从而避免受制于日本人。

第四件,则是督办奉天兵工厂,自主生产武器弹药,大大增强了军队的防卫能力。

这四件事,随便哪件单拎出来,都足以让一方军阀敬重了,更何况是四件同时做成呢?对于杨宇霆这个能干实事的下属,张作霖可谓是宠爱至极。那时,但凡是重要政治决断,张作霖基本都要问问杨宇霆的建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杨宇霆就是张作霖最信任的军师谋士。

当然,仅仅如此,还无法体现出张作霖对他的信任。杨宇霆曾不止一次犯错,但每次张作霖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装看不见,甚至很多时候还会主动保护杨宇霆。

当年,杨宇霆因为坚持自己主张,引起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排挤。为了保护杨宇霆,张作霖将他调去江苏督军。没想到,江苏军阀孙传芳并不买他的账,杨宇霆刚到江苏没多久,就被孙传芳打回东北老家了。

在那个面子大过天的年代,杨宇霆落得这般狼狈的下场,本该遭到众人耻笑,但张作霖不仅不嫌弃他给东北军丢脸,反而继续让他去督办兵工厂。

除此之外,杨宇霆还犯过很多权臣都犯过的大错,那就是拥兵自重

在张作霖手下混出人样后,杨宇霆就有些飘了,他竟然私募军队,组成了一支人员高达四个旅的私人武装力量。

这件事很快就被张作霖知道了,所有人都以为,杨宇霆这次真的要栽了,但没想到,张作霖竟然只是撤了杨宇霆的职位,把他撵回家赋闲休养,并没有采取其他惩罚措施。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没过多久,张作霖就重新启用了杨宇霆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张作霖到底有多爱惜这个人才。

三、大帅遇害,继承人风波

1928年6月4号,张作霖在乘车前往皇姑屯车站时,不幸被日本提前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天含恨而终。

作为奉系军阀首脑人物,张作霖的死,直接让整个东北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中。直到少帅张学良宣布接任后,明面上的危机才算平息。

然而,权力的交接过渡,哪会是明面上那么顺利的呢?

张作霖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张学良作为长子,继承父亲的大帅位子,原本也是符合中国人父死子继的老传统,但奈何此时的张学良威望资历并不够,难以震慑住那帮战功赫赫的老家伙们,这就导致许多跟随张作霖多年的人,生出了居功自傲的心。其中,杨宇霆就是典型代表。

杨宇霆深受张作霖器重这件事,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鉴于他曾经立下的赫赫功劳,不少人都认为,杨宇霆其实更适合接任大帅位子。这样说的人多了,杨宇霆渐渐地也就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不过,想法归想法,当时支持张学良的人也还是不少的。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杨宇霆都没有理由在老主子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公然造小主子的反。

不过,虽然不造反,但在实际政务处理上,杨宇霆也并没有将张学良当做新首领来尊重。

张学良继任之初,对诸多军务并不能完全掌控,经常需要和人商量。这时,杨宇霆就以元老身份出面,在许多事务上拍板定论,光明正大地将权利揽在手中,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

一个资历能力都有所欠缺的年轻人,和一个军政两开花的老狐狸,注定是无法和平共处的。

四、居功自傲,野心渐现

杨宇霆仗着自己有功,时常以长辈身份自居。在商讨军政事务时,每当张学良提出自己的主张见解,杨宇霆都会以斥责的语气回他: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杨宇霆不给张学良面子,不止是体现在商讨军政事务上。在日常中,他对待张学良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恶劣了。

一次,一名官员求见张学良,但张学良尚未起床,因此就没接见该官员。官员无奈找到杨宇霆,杨宇霆得知情况后,拉着官员一路冲到张学良房门外,一遍遍踹门,边踹边骂道:老帅在世时候你可不是这样,混账东西,如此下去,东北的事能干好吗?

不管张学良在此事中表现得是对是错,但杨宇霆当着下属官员的面,骂张学良是混账东西,仅从这件事中就能看出,此时的杨宇霆已经丝毫不将张学良放在眼里了。

平日里,其他人无论在心中如何腹诽,至少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在见到张学良时,大多都会尊称他为大帅,总司令等等。但杨宇霆却丝毫不给面子,多次当众叫他“小六子”,甚至还在一些场合对他呼来喝去,丝毫不见尊重之意。

1928年,张学良出于民族大义考虑,决定遵从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这件事被后世称为东北易帜事件

张学良在这件事上的决定,不出意外地又被杨宇霆反对了,甚至,杨宇霆作为东北军代表人物,在合影留念时竟然缺席了,他这一举动,将东北军内部的矛盾暴露无遗,白白让南京政府看了笑话。

但即便如此,张学良依旧在咬着牙忍着杨宇霆。可随后两件事的发生,却让张学良意识到,此人不杀不行了。

五、痛下杀手,扬长而去

前面我们说过,杨宇霆在张作霖时期曾修建过一条战备公路,这条公路让东北军摆脱了对铁路的依赖,从而降低了日本人对东北的影响力。

战备公路的运营权,一直由黑龙江省长常荫槐把控着。而这个常荫槐,就是杨宇霆最忠实的党羽。

张学良继任后,曾想收回公路运营区,可常荫槐不仅拒绝归还权利,甚至连公路营收都不再上交了。这一举动,可以说是连面子工程都不想做了。也就是从这件事开始,张学良对杨宇霆起了浓厚的杀心。

但最终促使张学良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一场寿宴。

1929年1月,杨宇霆父亲过大寿,尽管此时张学良和杨宇霆已经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了,但毕竟还没到最后撕破脸的时候,因此,张学良还是带着夫人去参加了寿宴。

进入杨家后,只有寥寥几人向张学良打招呼,其他大多数人,要么坐在位子上微微点头,要么什么都不表示,这清冷的一幕险些让人忘记了,张学良才是在场身份最高的人。

张学良入座后没多久,杨宇霆就出现了。和刚刚清冷的一幕不同,杨宇霆一出现,在场所有人全都站起身,连连道贺,似乎杨宇霆才是最高贵的人。

目睹这一切的张学良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场寿宴后,张学良下定决心,要除掉杨宇霆。

回到大帅府后,张学良取出一枚硬币,连续多次向空中抛去。他决定,如果硬币连续三次都是正面朝上,那就干掉杨宇霆。如果不是,那就暂且再忍忍他。

但或许是天意如此,一连几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这个结果令张学良下了最后决心,干掉他!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借口商讨军务,请杨宇霆和常荫槐到大帅府老虎厅中见面。此时的两人,还正在谋划着,怎样逼迫张学良签订文件,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

进入老虎厅后,两人意外发现,张学良并不在此。

还不等二人反应过来,几名手持枪械的军人就鱼贯而出,将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团团围住,随后,两声枪响,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当场惨死。

有意思的是,在杨宇霆被杀前几天,他曾找人算过命。术士看完相后说:杂乱无章,扬长而去

由于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逻辑,因此杨宇霆并没有放在心上。谁知几天后发生的事情,竟然真的印证了“扬(杨)长(常)而去”这句话。

六、困惑五十年

后来,张学良为促进民族统一大业,与杨虎城将军一起兵谏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不久后,怀恨在心的蒋介石就囚禁了张学良。此后整整半个世纪,张学良都被迫在高墙内虚度光阴。直到蒋经国去世后,89岁高龄的张学良,才得以恢复自由身。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学良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心魔,那就是关于对杨宇霆的处置,他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

张学良说,如果当年自己能忍一忍,不杀杨宇霆,那么依靠杨宇霆出色的外交能力,东北是否会出现不一样的前途。如果杨宇霆不死,东北军是不是就不会被蒋介石分化、蚕食,最终消散于历史长河?

然而,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西安事变   东北军   战备   大帅   军政   军阀   江苏   蒋介石   晚年   迷信   官员   公路   杨宇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