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严禁贩卖私盐,那咸鱼怎么算?专家:官府早就替你安排明白了

纵观中国古代史,大一统王朝基本逃不过“三百年定律”。无论是强汉盛唐,还是弱宋大明,基本上都是“到点就下班”。

历史学家分析后发现,虽然造成王朝衰亡的“致命一击”各有不同,但是核心原因都一样:基本上是朝廷财政崩盘,入不敷出。

所以历代帝王的核心要务就是搞钱,而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封建社会,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对统治者来说,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人人不可或缺,重税之下都必须要购买的东西。

答案其实很清晰,它就是食盐。后者不仅是调味料之王,还是人体必须摄取的养分,一天都离不开。

在封建社会,控制了食盐,就控制了百姓的生活起居,掌握了大量财富。所以历朝帝王都实行官营食盐,对私下贩盐打击力度极大。

这时候不少人就有疑问了,既然严贩卖私盐,那咸鱼要怎么算?这方面有没有清晰规定?

古代朝廷的食盐专卖

对现代人来说,食盐生活中最常见的调料,它不仅价格便宜,获取也很方便。

甚至为了健康,如今很多人吃饭还要控盐。所以很多人其实想象不到,它在古代到底有多么重要。

在封建社会,盐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有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它的地位。

首先古代并没有其他调味料,现代人烹饪有丰富的调料可供选择,少放点盐饭菜依然可口。

但是在古代,如今常用的味精、辣椒和酱油都是很晚才有的,白糖的产量也极低。想要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食盐绝对是必不可少。

其次,食盐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缺乏会导致四肢无力、精神萎靡。

古代人获取钠元素的主要途径就是食盐,越是体力劳动者,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大。

正是因为食盐有着不可替代性,所以古代封建王朝才会选择把它作为官府专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统治下的百姓,同时还能在垄断市场中获取足够高的利润。

虽然儒家一直追求“官不与民争利”,但是为了王朝的延续和皇帝更好地统治,他们终究还是默许了盐铁专营的出现。

这项政策诞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宰相管仲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提出了“计口售盐”的政策,把食盐的生产和销售都收归国有。

在这项政策的支持下,齐国迅速成为东方数一数二的富庶国家,无论是在春秋还是战国都拥有强大的实力。

不过,管仲的政策仅仅在齐地实行,它真正推行到全国要到汉武帝时期。

后者是中国历史上发动对外军事行动最多的帝王,长期的远征耗尽了国库的储备,导致财政危机出现。

为了解决金钱上的捉襟见肘,汉武帝采纳了东郭咸阳等人的意见,将包括食盐在内的三个重要产业全部收归官府,实行垄断经营。

此政效果立竿见影,短短几年后,汉武帝的国库就变得充盈。

不过,儒家对于“与民争利”的做法一向深恶痛绝,所以汉武帝离世后,对于这项政策是否要继续实施,朝廷内部陷入了长久的争议。

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之议尤为激烈,直到恒宽的千古名作——《盐铁论》出炉,官府专营食盐才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

为了保证朝廷的利益不受影响,对于贩卖私盐者,官府自然深恶痛诋,采取了各种措施去严厉打击。

贩卖私盐的严重后果

为了取缔私盐的流通,历代王朝都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刑罚,在唐朝以后,这个罪名的量刑级别甚至超过了抢劫、盗窃等罪名。

汉武帝把盐业收归官府后,朝廷出台了相应的私盐惩罚标准,凡是抓获要在其左脚脚趾悬挂铁钳。

在当时也是比较严酷的处罚,但是和后世动辄砍头相比还是克制了很多。

进入两晋南北朝之后,针对私盐的刑罚标准一直在不断提升。

因为在这个历史阶段,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爆发战争,朝廷的赋税压力是非常大的。

由于对于提升财政收入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官府对贩卖私盐者的打击逐渐加码,严重者会被处以四年以上的监禁。

进入隋唐之后,官府对盐铁利益的倚重越来越高,私盐贩子受到的处罚自然也变本加厉。

到了晚唐时期,贩卖私盐的罪责进一步提升,开始出现了死刑的顶格处罚。

根据相关记载,唐朝后期贩卖私盐超过一石就要处决,而且他的家人和伙伴如果知情不报,也会被连坐。

在这样严厉的处罚下,晚唐的私盐贩卖近乎绝灭,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大大提升。

到了皇权影响力最大的明清两朝,官府对于私盐的打击更是达到了历代之最。

贩卖私盐的人动辄被处死,严重者甚至会株连家族;就连购买私盐的人一旦被发现,也会被革除功名。

既然朝廷对私盐的处罚力度如此之大,为何它在历朝历代都屡禁不绝呢?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贩卖私盐就是利润远超100%的赚钱方法,它对亡命之徒的吸引力是律法完全无法阻止的。

而且封建王朝的顶级私盐贩子还会和地方官员勾结,分给后者一半以上的利润。有了这些人作为保护伞,贩卖私盐的风险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一个“地下市场”能发展起来,光有商人还不行,还要有大量的顾客支持,才能长久运营。当时的老百姓还是以安分守己为主,基本都会选择官盐。

但是也有不少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被迫购买私盐,当然数量上不会太多。

他们会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官盐的售价是在太高了,对普通家庭来说,完全购买官盐很难负担得起;

另一方面,官盐因为是垄断生意,所以不少生产者敷衍了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反而是一些私盐贩子提供的货品远胜“正版”,堪称是物美价廉。

渠道和市场兼备,私盐就永远是热门生意。即便明清两朝的封禁力度如此“丧心病狂”,也依然不能把它掐灭。

咸鱼为何能出现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就好奇了,既然官盐价格高昂,而私盐一般人又很少接触,为什么历史上还会出现咸鱼这样的腌制食物呢?它耗费的食盐量可是非常惊人的。

根据史料的记载,古代的咸鱼制作要消耗大量的盐,一般10斤的鱼肉需要一斤食盐才能制作成咸鱼。

这样看来,盐的价格早就超越了鱼肉本身,制作咸鱼还有利可图吗?

首先,古代的咸鱼是要比如今贵不少的,虽然不能完全覆盖正常官盐的成本,但也绝对是价格不低了。

而古代咸鱼之所以源源不断地生产,是因为它的腌制使用的并非常规官盐。

在没有冷冻技术的情况下,食物的长途运输是个很大的难题。

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王公贵族来说,想要在本地吃到优质的新鲜海鱼是几乎不可能的。

好在聪明的劳动人民在周代就掌握了腌制技术,可以对肉类、鱼类与蔬果类的食物进行加工,让它们都能长时间保存。

虽然也有其他防变质的方法,但是综合来看,还是食盐腌制性价比最高。

对封建王朝的官府来说,促进更多的鱼肉流入内地能有效缓解肉类短缺,而且很多王公贵族对美味的咸鱼也是颇为认可的。

但是昂贵的食盐确实会抬升咸鱼的制作成本,很多渔民最后只能选择放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官府会定期给渔民提供价格低廉而且品质较差的粗制渔盐。

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渔盐虽然品质低劣,口感不佳,但是也颇有市场。如何保证渔民将它物尽其用,而不是倒卖获利呢?

双管齐下治理咸鱼

为了避免渔民倒卖渔盐,官府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避免了此类货品流通到市场中。

首先,他们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惩罚规则,对于倒卖和购买渔盐者都会处以极刑。

为了更好的甄别此类犯罪行为,官府提供的渔盐都事先经过橄榄菜的处理,整体呈暗红色,和一般的食盐不同。

这样的商品流入市场后,消费者会很容易对其进行分辨。考虑到购买后的严重后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远远躲开。

当然,历朝历代都不缺乏愿意铤而走险的人,所以此类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必须从源头掐灭渔盐流入市场的可能。

在官员们的集思广益下,朝廷很快找到了根治此“痼疾”的方法。

他们的策略非常简单:每个渔民在申领渔盐之前都需要把自己捕捞的海货数量报上来,官府会根据数量提供相对应的盐。

可能有人会说,只要多申报海货的数量,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渔盐,这样便可以牟利了。

为了杜绝此类情况,各地官府选择把税收的标准和申报海货的数量挂钩。

申报的数字越大,需要缴纳的税费就越多,这样即便获得了大量的渔盐,本质上也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官府直接在港口建立了办事处,渔民出海归来的第一时间就要去申报。申报后官府会派出相关人员去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才会发放申领凭证。

而且一些地方的官府还实行了渔盐抵税的政策,渔民在腌制过程中未必会全部使用完购买的渔盐,把剩下的这部分盐上交给官府,就可以抵扣一部分的税费。

实施了这一整套的奖惩管理之后,明清两朝大部分渔民都选择了安分守己,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去使用渔盐。

只有极少量的货品会流入市场,对官府盐业专营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结语

古代一项政策的出炉往往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因为朝廷不仅要考虑政策本身,还要想清楚实施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整套解决方案。

所以,当官府提出渔盐供给后,其实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基本上没有渔民能以此牟利。

代食盐专营的制度在诞生之后就异常稳定,一直是大一统王朝的核心国策。

它虽然有很多看似正义的名头,但本质上就是封建帝王聚敛财富、巩固统治的手段。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绵延两千多年的食盐专卖制度才被彻底埋葬,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其掣肘,实现了“调味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私盐   官府   咸鱼   古代   王朝   汉武帝   食盐   渔民   朝廷   政策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