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战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前133年,一场发生在马邑的战役决定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走向。

这场战役的一方是汉朝大军,主要策划者是一个叫作王恢的官员,另一方则是匈奴首领军臣单于。

匈奴单于

与后来汉匈之间连绵不绝的战争相比,马邑之战显得异常平淡,双方甚至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但它却成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牌,产生的连锁反应导致了一场影响中国财政的大变局。

多米诺骨牌

这次战役彻底破坏了汉匈的信任关系,双方从和平跌入连绵不绝的战争。战争又破坏了汉初的财政,迫使武帝不得不建立起一套特殊的财政体系。

这套新体系又延绵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次战役的原因和经过如下。

刘邦建立汉朝后,与匈奴发生了战争。谁知大汉皇帝却敌不过草原霸主,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差点儿成了俘虏,史称白登之围

汉高祖刘邦

从此以后,汉朝皇帝大都保持和平姿态,不惜利用和亲的手段来安抚匈奴,避免战争。

然而,上述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大的争论。随着汉朝实力的增强,“是和是战”已经成为君臣之间激烈讨论的问题。

公元前134年,匈奴再次要求和亲,武帝认为这是一次改变政策的时机,于是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汉武帝像

争论双方以两个人为代表,主战的叫王恢,主和的叫韩安国

王恢认为,匈奴喜新厌旧,和亲后往往很快就背信弃义,制造新的麻烦,不如拒绝和亲,准备打仗。

匈奴

韩安国则认为,匈奴的土地过于贫瘠广阔,如果打仗,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即便打胜了,也没有太多的好处,得不偿失,不如继续和亲政策。

这一次,韩安国的意见占了上风,武帝许诺与匈奴和亲。汉匈和平又维持了一年。

和亲

到了第二年春天,一位生活在马邑,名叫聂壹的富豪求见王恢。

他认为,匈奴刚刚和亲,对汉朝警惕性降低,此时恰是攻击匈奴的最佳时机。

聂壹的话与王恢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把聂壹的意见上呈汉武帝,于是宫廷里又展开了一次讨论。

武帝首先给此次讨论定了调。他说,朝廷不仅与匈奴和亲,还赠送给他们大量的礼物,但匈奴态度傲慢,屡屡犯边,有人建议使用武力教训他们,请大家讨论可否。

匈奴

主要争论仍在韩安国王恢之间进行。但这一次,汉武帝决定使用武力。

根据聂壹的计谋,他本人偷偷逃到匈奴单于处,获得信任后,向单于建议:他有把握砍下马邑太守的人头,将匈奴放入城中,夺取城池。

单于轻信了聂壹的话,把他放回马邑。

聂壹将一名死囚的人头砍下来,挂在城外。匈奴的使者误以为这就是马邑太守的人头,回去禀告单于可以进军了。

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骑兵前往马邑。

与此同时,汉朝共派了三十万兵力。李广,孙贺,王恢,李息为将,韩安国为总统领。

李广

汉军人马都埋伏在马邑周边的谷地里,一旦单于到来,就由王恢、李息、李广等人击其辎重,其余人马与其大部队作战。

如果军事行动成功的话,就可以全歼匈奴单于所带来的十万骑兵,对匈奴造成致命打击,使其丧失与汉朝对抗的能力。

马邑之战

然而,军事行动进展得并不顺利。

匈奴单于在进军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好的兆头。

首先,匈奴进攻马邑并无长期占领的打算,而是以劫掠为主。在进军的路上,距离马邑还有上百里,匈奴就已经开始了劫掠。

他们发现,虽然路上有不少的牛羊可以抢劫,但是连一个牧人都没有碰到。

这时他们正好经过一个烽火台,单于下令占领它。

烽火台

此时,有一个小官恰好在这儿,他被匈奴抓住,被迫供出了汉军的计策。

单于大呼上当,引军撤退。埋伏的汉军得到匈奴撤退的消息,连忙追了上来,但由于距离遥远,没有追上,只得撤离。

唯一有机会和敌人接触的是王恢的部队。他率领三万人马负责拦截匈奴辎重。就在他率军杀向敌人的辎重部队时,却得到消息:匈奴主力已经回撤,要和辎重部队会合了。

经过再三考虑,他认为三万人无法与匈奴主力抗衡,于是率军撤退了。

汉军

这次战役以匈奴的撤退和汉军的无功而返告终。

汉朝动用了三十万军队,消耗了大量的粮草。武帝大怒,要惩罚当初坚决主战的王恢

他认定王恢临阵退缩。与其他将军追不上敌人不同,王恢是可以赶上并攻击敌人的辎重部队的,然而他却选择了退军。在军法上,擅自撤退是斩首之罪。

汉朝大军

整个事件以王恢的自杀而告终。马邑之战就此落幕。

既然战役过程平淡无奇,而且由于错失时机,对敌人没有产生任何杀伤,那为什么还说这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呢?

原因在于:此次战役标志着汉帝国和匈奴的彻底决裂。

此后,匈奴再也不相信汉朝,不指望和平。双方之间进行了连绵不绝的恶战,就算想停都停不下来了。

这些恶战对于汉匈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匈奴人口少,战争消耗大,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到了东汉中期终于瓦解。

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

而战争给人口众多的汉帝国带来的影响,则是帝国财政的崩溃。

为了应付战争带来的财政危机,汉武帝不得不放弃汉初休养生息的财政税收制度,另辟财源。

汉文帝像

于是,一整套国家垄断、国家干预经济的制度被建立起来。这套财政制度延续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一场小小的战役改变了汉匈关系,进而改变了帝国的财政结构,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

至今,我们仍然在接受那次战争结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单于   战争   辎重   汉军   帝国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中国   战役   多年   财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