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寻找多年的烈士遗孤去世,许世友大怒:为什么不告诉我?

前言:

1960年,许世友去上海看望烈士遗孤,此前他已经寻找了很多年,多亏好友黄赤波帮忙寻找才得以找到。当他满天欢喜询问孩子的下落时,却被告知,烈士遗孤因病抢救无效去世。许世友得知后,大怒:“为什么不告诉我?”

许世友

这位遗孤是谁?许世友为什么会寻找了多年?

第一次寻找

1948年,总指挥许世友对济南发起了第四次进攻。华野第九纵队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敢死队冲上了济南的城头,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敌人的数量是我军的数倍,但还是被我军战士们赶下了城头。

敢死队的冲锋成功,大部队才得以撞开济南的城门,最终解放济南。战斗结束后,许世友就收到了一个悲痛的消息,一名敢死队员,在城楼上成功击杀五名敌人后,被砍去了一个胳膊又身中两枚子弹,生命垂危,情况不容乐观。

许世友连忙起身去医院看望伤员,到达医院后,许世友快步走进病房,那位伤员已经昏迷不醒。看着伤员惨不忍睹的状态,许世友陷入了深深地自责。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那名伤员终于转醒,但医生告诉许世友:“我们已经尽力了。”许世友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伤员的床前,握住他的手说:“我是许世友,我向全体军官感谢你,你是英雄!”

伤员用力地张着嘴,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许世友见状,连忙将耳朵凑在他的嘴边,只听到伤员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在上海的家中有一从未见面的女儿,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伤员还没有说完,便停止了呼吸。

许世友慢慢摘下军帽,朝着伤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女儿,打下上海后,我就去看她。”

之后,许世友就一直记得这件事。几个月后,上海解放的消息传遍全国,在山东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立即给解放上海的军长聂风智打去了电话:“聂军长,拜托你一定要帮忙寻找郭由鹏的女儿,她爸爸是英雄,我们不能不管她。”

郭由鹏就是那个已经去世的伤员,他原是上海一家米行的店员,有着一身好武艺,在194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军后,家里的妻子给他写过一封信,说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郭由鹏为此很是担心,一直想回家看看。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迎来胜利的曙光就牺牲了。

后来,许世友调任为华东军区副司令,他借着视察川沙海防的机会,去上海寻找烈士遗孤的下落。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宴请许世友时,许世友就将遗孤的事情说了出来,扬帆听后非常重视,当即就记下了郭由鹏所说的线索。

许世友

扬帆深情地说:“许司令,你放心我一定尽力寻找。”许世友拿起酒杯,激动地回敬:“扬局长,那就拜托你了。”

接手任务后,扬帆就找来了一位对上海非常熟悉的老警员钱运石。钱运石不仅是上海本地人,而且在解放前一直干着警务的工作,曾经在英租界巡捕房和警察局当过刑警、巡警和交警。后来在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

如今钱运石成为了一名普通警员,考虑到他对上海的熟悉程度,扬帆将任务交给了他。

钱运石接到任务后,也十分尽力。他只知道烈士的名字叫郭由鹏其他的一概不知,这令他十分头疼,而且上海刚刚解放,一切还都未定下来,想要在上海找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这时,钱运石想到去华东军区找一找郭由鹏烈士的其他信息,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

可华东军区政治部回信的消息,让钱运石又回到了起点。华东军区政治部回信说:“郭由鹏烈士牺牲后,许世友司令就下令将其遗物送到了济南战地救护所,但救护所是临时搭建的,在战斗结束后,郭由鹏烈士的遗物就下落不明了。”

这条线索算是彻底断了,钱运石只好另想办法。钱运石心想,上海解放后,许多军属都会去民政局询问情况,或许那里就有郭由鹏的线索,可钱运石在民政局前前后后跑了几个月,都没有任何收获。

就当钱运石准备将情况上报时,一份报纸引起了他的注意。有一天,钱运石从苏州来的亲戚到他家暂住,因为火车晚点,那位亲戚从小贩那里买了一份报纸打发寂寞。这份报纸被带到了上海,钱运石刚好看到了关于纪念郭由鹏烈士的文章。

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他立马联系了文章的作者,约定在无锡见面。写这篇文章的是一位姓林的男子,他是和郭由鹏同连队的战友,和郭由鹏一起从上海前往苏北参军的。

从姓林的作者那里钱运石这才得知,郭由鹏是浙江宁波人,参军的时候才刚刚结婚三个月,他从小就是被伯父养大的,到了13岁的时候,伯父将他送到了上海在米行打工。

1947年,郭由鹏收到了来自上海妻子的信,妻子为了他生下了一个女孩,名叫娟娟。如今,郭由鹏的妻子在一家上海雨林区的纱厂工作。但是关于她们的地址,姓林的作者也不知道。

有了这些信息,钱运石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立即写了一份报告交由扬帆。扬帆得知后说:“去榆林各家纱厂找一下,根据其女儿的情况查找。”但这一找却再也没有了任何消息,钱运石找了好几个月也没能找到。

后来扬帆调任到了其他地方,寻找烈士遗孤的事情也就被耽搁了。

第二次寻找

扬帆局长调任后,许世友依旧没有忘记为郭由鹏烈士寻找女儿。

1957年,许世友到上海参加备战会议,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去看望许世友,许世友接待后,谈起了多年前答应郭由鹏烈士的事情,他说:“现在你担任局长了,能否帮我找到?”

黄赤波

黄赤波与许世友也是多年好友了,并且他也是一位革命战士,很明白许世友现在的心境。他拍拍胸脯说:“你放心吧,我一定找到郭由鹏烈士的女儿。”

黄赤波首先想到的便是上一个负责此任务的钱运石,但当他准备与钱运石聊一聊的时候,钱运石已经不在上海了。黄赤波只好查阅了钱运石当年写的报告,抽调三名警员组成小组,接手这件事情。

这时上海已经解放了多年,治安、户籍等都非常全面,小组仔细研究了钱运石的报告,认为钱运石之前走过的路肯定行不通,他们准备去郭由鹏的老家寻找线索,从他的亲戚那里或许能知道郭由鹏妻子的线索。

郭由鹏的家乡在宁波天封塔畔,三人小组中也有一个宁波人,找起人来顺利多了。根据乡亲们的指认,三人终于找到了抚养郭由鹏长大的伯父。

伯父说:“我已经不记得他在上海的住处了,不过我有他曾经写给我的信。”之后,老人家从箱子底下将信找了出来。信被保存得非常完整,可以看出老人和郭由鹏的感情一定非常深厚。

小组成员在信的末尾看到了“上海榆林区龙江路”几个字样,虽然没有写具体门牌号,但对于没有任何线索的小组成员来说,范围已经非常的小了。

随后,小组成员告别了老人回到了上海。当时上海榆林区已经成为杨浦区的一部分了,三人就去了杨浦公安局,在公安人员的帮助下,三人终于找到了郭由鹏曾经在上海的家,可是里面住的并不是郭由鹏的家人。

但小组成员也并不是一无所获,他们从现任住户的口中得知,上一任女主人叫秦玉兰,也正是郭由鹏的妻子。

现任住户还提供了其他线索:“我听说她现在在杨浦区的一家服装厂工作。”顺着这条线索,小组又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将杨浦区的所有服装厂都跑了个遍,才找到了秦玉兰。

当小组找到秦玉兰所在的公司时,接待他们的副经理却说:“我们这里的秦玉兰是有丈夫的,是一位小学教师。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好像已经上小学了。”副经理的话令三人很是疑惑,难道只是同名同姓的人?

三人决定先将秦玉兰约出来,当面了解一下情况。但秦玉兰的出现,并没有为小组的调查提供进展,而且还得知了一个悲剧。

秦玉兰确实是郭由鹏的妻子,当年郭由鹏参军后,秦玉兰就生下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可她一个还在坐月子的妇女怎么能照顾得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幸亏有同乡姜老太的帮忙。

姜老太没有女儿,平时又非常照顾秦玉兰,秦玉兰就拜姜老太为自己的干妈。姜老太说什么秦玉兰都言听计从。在给郭由鹏写信后,秦玉兰却没有收到任何来信,姜老太就确定郭由鹏一定牺牲了,而当时这种情况也确实非常常见。

一直没有收到回信,秦玉兰终于相信丈夫已经战死沙场,由于坐月子秦玉兰也被纱厂开除,就在最困难的时候,姜老太将她介绍到了现在的服装厂当工人,还为她介绍了一位人民教师,也就是秦玉兰如今的丈夫。

当小组成员问起娟娟的下落时,秦玉兰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小组成员这才意识到娟娟可能已经被送人了。

据秦玉兰回忆,她的丈夫虽然对她的印象非常不错,但对她有个患病的孩子非常不满,这时,姜老太就说:“那就把孩子送人吧!”秦玉兰对姜老太言听计从,没有不依的,真的将娟娟送给了一位烧香的老太太。

可关于烧香老太太的其他信息,秦玉兰却什么也不知道,小组成员只收集到了关于那位老太太的外貌特征和口音等信息,和娟娟的两张照片。

小组成员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到了秦玉兰送走娟娟的城隍庙中,寻找烧香老太太的线索,可惜的是,历时8年,城隍庙早已改变了曾经的模样,寻找娟娟的线索又断了。小组成员只好将寻找情况写了一份报告,上交给了黄赤波。

许世友收到消息后,满脸的悲伤,他不敢想象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幸福,居然将患病的孩子随便送了人,但他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一个单身母亲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只能送人。

第三次寻找

寻找烈士遗孤的事情又成了死局,但许世友还没有放弃,一日没有寻到女孩的消息,许世友心里的疙瘩就一直解不开。

许世友

时间来到1959年,许世友再一次来到上海参加会议。晚上,负责此次会议保卫工作的黄赤波同志挨个房间问候参加会议的领导人。当黄赤波走进许世友的房间时,许世友开口道:“黄局长,那件事我还得拜托你,遗孤务必要找到!”

黄赤波与许世友是多年好友,他能明白此事对许世友的重要性,他立即说:“我一定尽力而为!”

许世友听后很是欣慰,他双手握住黄赤波的手说:“那我就在这谢谢你了,有什么消息一定和我说。”

鉴于上次寻找娟娟的三人的出色表现,黄赤波再一次找到了他们说:“不管你们现在手里有什么工作,全部转由其他同志负责,继续寻找烈士遗孤。不过这一次我想到了其他办法。”

黄赤波仔细研究了上次三人提供的线索,发现领养娟娟的老太太一定不是什么普通人,经济条件应该允许她养活一个患病的孩子,所以,娟娟一定去过医院治病,那里可能留下记录。并且老太太一般都会与医生讲孩子的身世,只要仔细问问医生,一定会有所发现。

对于这次行动,黄赤波分外上心,他还为小组成员配了一辆车子和司机,方便他们四处打听。三人小组立即出发,把当时上海有名的心脏病医院和儿童医院名单,全部列了出来,他们一家家探访。

黄赤波给出的主意是正确的,小组成员没用多长时间就从广慈医院找到了线索。一位姓魏的医生说:“是有一位老太太带着一位小女孩看心脏病,老太太只说过小孩是领养的,并没有说母亲改嫁这件事,老太太还说小女孩是她从城隍庙里收养的。”

再根据医生对老太太外貌口音的描述,小组成员确定,魏医生说的老太太和领养娟娟的那个老太太是同一个人。当时医院并没有病历卡,医生告诉他们等下一次老太太带着女孩治病的时候,就通知他们。

一个星期后,那位老太太带着娟娟再一次去了医院,魏医生边给娟娟看病边叫人打电话给了公安局。小组成员连忙赶了过来,终于见到了娟娟。

收养娟娟的张老太太是上海小有名气的资本家的大太太,资本家发财后又取了两房年轻漂亮的姨太太,冷落了她。后来资本家带着两房姨太太去了台湾,将她丢在了上海。虽然给她留下的资产足够她度过余生,但她实在孤独。

在一天去城隍庙烧香时,就遇到了秦香兰送娟娟,娟娟很是可爱,张老太太想都没想就收养了娟娟,并取名为张荫娟。发现娟娟有心脏病后,张老太太拿出自己的积蓄为娟娟治病。

在确定张荫娟就是烈士郭由鹏的女儿后,小组将此消息上报给了黄赤波。许世友听后非常高兴,正好有一同事要去上海出差,许世友就为娟娟带去了饼干、糖果等,并给张老太太送去了丝绸衣料,感谢她收养烈士遗孤。

1960年5月,许世友到上海开会,当天就让人将娟娟和张老太太接过去,当听到娟娟已经到了,许世友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去见娟娟,他感激地对张老太太说:“多亏了你呀,你做了一件对革命有意义的事。”

1961年,当许世友再一次来到上海要见娟娟时,却被告知,娟娟已经去世。许世友震惊询问其中缘由,才知娟娟在上次见面的两个月后,在马路上被一辆骑得很快的自行车撞到,当时娟娟受到了惊吓而引发了心脏病,送往医院的时候娟娟已经不行了,最后抢救无效去世。

许世友

许世友听后立刻红了眼眶,他没有想到苦命的娟娟竟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他愤怒道:“为什么没有送往最好的医院,上海的好医院不是有很多吗?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家担心许世友会伤心所以选择了隐瞒,这也是出于对他的关心。

之后,许世友又沉痛地说:“张老太太怎么样了?”人们告诉许世友,张老太太已经去了香港生活。许世友叹了一口气说:“也好!她的功德会被人们记在心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遗孤   烈士   伤员   老太   大怒   上海   老太太   线索   多年   小组   成员   娟娟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