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受张学良指派活捉蒋介石的刘桂五,后来的结局怎样

有一首诗曾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而在现实当中,这却不只是说说而已,无数的爱国战士为抗日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大家都知道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一手促成的,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其他人在这中间发挥的作用。除了张学良之外,剩下的人就有我们熟知的刘桂五是最具民族气节的,不仅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更是在后来一直坚持抗日,最终以身殉国。

天生战士刘桂五

刘桂五出生于辽宁朝阳,在一个小镇子上呱呱坠地。刘家并不是什么富裕人家,而是一个村的贫苦农民,所以刘桂武并不娇生惯养,打小就练就了一身令人羡慕的骑射功夫。

刘桂五向来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所以对江湖生活充满了向往。飞檐走壁,劫富济贫,这些都是在他少年时代的梦想,快意恩仇的生活才是他所追求的。

果然,笼子是困不住自由的鸟儿的。年纪轻轻的刘桂五转向山林去当了土匪。而在这期间他也知道了什么叫做义气,什么叫做家国,正是由于这段当土匪的经历,所以他懂得了很多江湖行走间必备的技能。

但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更何况现在山河飘摇,作为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更应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22岁那年,刘桂五投身宋哲元的学兵队,之后又和白凤祥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他手下的兵。

刘桂五从来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他骁勇善战,勇于向前,仅仅用5年时间,就成为了一名上校团长,是张学良手下的得力干将。

要说刘桂五最令人称道的地方,那必然他的枪法。这出神入化的枪法正是他在当土匪的时候练就出来的。

在那个年代,土匪生活不下去转而投军为了混一顿饱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但凡当过土匪的人,枪法都比普通人要好,可刘桂五不一样,他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枪法准到什么程度呢?当对方向自己攻击的时候,只要火光一闪现,他就立刻能顺着火光打中敌人。

这一点也在张学良的回忆录中有体现。由此可见,刘桂五是一个天生的战士。

“西安事变”头等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的庞大野心已经掩盖不住了,但蒋介石的不抵抗策略任由日军入关,引起了东北军的强烈不满。

大部分将士都想离开中原,返回东北家乡组织游击队抗日,张学良感受到这种情绪之后,决定助他们一臂之力,开办了军官培训班。

刘桂五作为一个辽宁人,当然也想回到家乡打仗,所以在进入到培训班之后积极学习,成功引起了张学良的注意。

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毅然决然发动“西安事变”,务必要破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但是这件事情危险系数极高,一不小心就会丧命,所以更要找寻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会察言观色的人来完成。

张学良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内心已经有了计划。12月8日,张学良召见刘桂五,突然狠狠锤了一下他的胸口,接着又出言试探刘桂五敢不敢刺杀杨虎城。

刘桂五沉静淡定,没有出现一点慌张,反而还冷静询问张学良,自己是否犯了什么错误。

张学良一看就知道这个人选对了,他向刘桂五表明自己刚才的动作都是试探,目的是为了考察刘桂五能不能接下“活捉蒋介石”的任务。



刘桂五自然没什么异议,他明白这次行动对于国家危亡有多么的重要,只是很担心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害怕自己会抓错人。

张学良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就装作去跟蒋介石送别,不仅要记住蒋介石的容貌,更要提前把附近的守卫人数和地形记好。

第二天刘桂五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记住了相关的信息。张学良在相关事情安排下去之后,把刘桂武,白凤祥张九同时召见过来,告诉他们具体部署,以及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动的重要性。

12月11日这次行动正式开始,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麻痹蒋介石,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宴会进行到深夜。



凌晨4点,早已经准备好的刘桂五和孙铭九迅速发动进攻,还没等警卫部队反应过来,蒋介石已然被活捉。

接着蒋介石就从华清池直接押往西安,片刻都没有耽误,这次行动顺利完成离不开刘桂五出色的反应能力,所以在事情结束后,他被记头功升为骑兵六师师长。

为抗日以身殉国

日军侵略中国的步伐越来越快,时间来到了“七七事变”。当时的刘桂五没有贪图享乐,为祸一方,而是转身投入抗日大军的浪潮之中,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刘桂五接到消息,要他去马占山将军,组建军队抗日。于是刘桂五直接给兄弟刘桂中写信,告诉哥哥自己此去是要抗日,希望哥哥不要挂念弟弟。

其实这一封信也是一封遗书,因为在战场上生死未卜,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刘桂五在和马占山汇合之后,奔向大青山袭击日军,他们是先锋队,比其他部队危险系数更高。

这一路上,他们不断吸收民间抗日组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甚至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了五六万人。

这支部队的骁勇善战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普通的日军已经无法阻挡刘桂武的部队,只能出动机械化部队来对抗,为此日军对刘桂武恨之入骨。

1938年3月24日,马占山和刘桂武的军队在红油杆子村宿营时突然遭遇了大量日军袭击。

当时将士们已经非常疲惫了,所以哨兵没有起到该有的警示作用,如果当时能够及时示警,想必伤亡也不会如此之大。

当时村子迅速被大量日军包围,还有飞机在向下扔炮弹,枪声不绝于耳,村民乱作一团,战况十分激烈。马占山和刘桂武几次三番尝试突围,但是都没能成功,再一次被密集的火力打回村子。

两人带各自带领一队人马分头突围,可是即将成功的时候,刘桂五被炮弹击中奄奄一息,士兵们迅速上前保护刘桂五,日军看到后明白这是一个重要人物,于是集中火力攻击,又夺去了无数将士的生命。

刘桂五知道自己是一个拖累,为了不再让更多人死去,他抬起手给了自己最后一枪,年仅36岁,以身殉国。

战斗结束后,村民把这些抗日战士的遗体都就地掩埋?没想到日军贼心不死,第二天拿着刘桂五的画像,命令村民们把尸体都挖出来,挨个对照砍下刘桂五的头颅带走了。

所以在刘桂五的遗体运往西安时,只能用面塑一个头部,和遗体连接在一起下葬。

总结

出身草莽却为国尽忠,刘桂五的事迹无疑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那就是不问出身,只看功绩。而这些也给了我们当代青年人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都不会阻挡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人只有爱国才是一个最好的人。

正如文章开头的那首诗一样,在祖国危难之时,更需要每一个人站出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保卫我们的国家。为了祖国能够变得更好,自身的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西安事变   蒋介石   爱国   枪法   将士   土匪   事变   遗体   日军   战士   结局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