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其实是个权势滔天的太监,在权力争斗中自杀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为造纸术做出杰出贡献的先人。他积成就与辉煌于一生,积阴谋与残忍于一生。

他聪慧过人,勤奋努力,他将纸张改进并且发扬,让纸张进入了千家万户。他的一生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后人铭记,称颂的。

同时他处心积虑,手段残忍,多少无辜死于他的手下,有人说他是奸臣,也有人说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刽子手。

他,就是历史上让人又敬又恨的大太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改进者蔡伦。

生于百姓之家,心向富贵之地

东汉和帝时期,蔡伦在贵阳出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匠世家,父亲以打铁种地为生。

他们家虽不是书香门第的官宦之家,但他的父亲觉得自己目不识丁,就是一睁眼瞎,父亲的潜意识里认为儿子是全家的希望,只有接受教育,将来才有可能有出息。

于是,在蔡伦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乡学处学习。

小时候的蔡伦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熟读《四书五经》《周礼》《论语》等书籍,而且对不懂的东西,感兴趣的事物尤其爱钻研,动手能力也极强。

放学后,他经常帮大人们种麻、养蚕,打铁、铸造。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技能为他日后改进造纸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在平淡的生活中游走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蔡伦已从不谙世事的小儿长成一位风度翩翩的懵懂少年。

辛苦劳作的父辈们从年头忙到年尾,但家人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毫无起色,毫无希望。蔡伦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他不甘这种平平庸庸的生活,急于想要跳出现在的圈子, 带着他青春的热情奔放,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带着满腹的才华……

他梦想着能让辛苦大半生的父母享点清福,想让兄弟姐妹未来的生活不在困顿。他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皇宫的辉煌。

于是在他十五岁那年,通过求人,托关系,他如愿正式进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小太监。

设计残害无辜,成为皇后心腹

蔡伦进宫初始,只是一个小打杂,清晨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干到天透黑,扫院子,搬东西,哪里需要就派他到哪里。

但他为人机灵通达,处事谨慎稳重,总能把大小事务处理得妥妥帖帖。管他的小头对他一直偏爱有加,并把他调入小黄门做差。

小黄门里虽然地位低下,但对于像他这样才入宫不久的新人已经是令太多人羡慕不已了。这样的小差做了没几年,蔡伦就被提升为黄门侍郎,负责传递诏令。

而这个差事让他有了出入皇宫,接触皇后,太妃的机会。加之他处事谨慎,机灵勤快,极有眼力劲,很快就攀附上了窦皇后,成了窦皇后的心腹之人。

从此,蔡伦傍着这条粗腿,飞黄直上,成为了窦皇后的左膀右臂。这也是他参与宫中之斗的开始,是他谋害无辜,伤天害理的开始。

自古后宫之斗就一直存在,她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为了能争得皇帝的青睐,皇后、妃子们不惜运用各种手段来达目的,那怕加之于莫须有的罪名,那怕是对生命的摧残。

当时的窦皇后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手段深得皇帝的欢心,但她虽贵为皇后,却一直没有子嗣。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她时时担心自己地位不保,对已有儿子的梁贵人和宋贵人更是心生恨意。

而宋贵人的儿子深得皇帝的鉴赏,他踏实稳重,文韬武略,有帝王大将风范,于是汉章帝立宋贵人之子刘庆为太子。

太子的确立,更增加了窦皇后的恐惧心里,她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在皇帝面前说宋贵人的坏话,心机重,善耍手腕,拉拢周围人,壮大自己的势力……

听得多了,皇帝自然也开始心存疑忌,对宋贵人母子有了不满。

一天不除宋贵人,窦皇后的心一天不得安宁。于是她指使心腹蔡伦密谋策划了一场巫蛊咒术事件陷害宋贵人。

此事一经上报,汉章帝龙颜大怒,因为古代在宫中进行巫蛊咒术是影响极其恶劣的大忌,何况这场巫术直接指向的是皇家地位。汉章帝立即派蔡伦对案件展开调查,负责彻查此事。

蔡伦明知宋贵人的无辜,但为了能牢牢抓住窦皇后这颗大树,为了能爬得更高更远,他昧着良心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操作……

事发后,宋贵人及其姐妹都被打入地牢。蔡伦之流先从宋贵人的周围下手,对其姐妹百般诱供、逼迫,无休止的精神折磨,几天几夜不让睡觉,以及难以承受的重刑。

最终将宋贵人的姐妹击垮,并在供书上签字画押,这也就证实了宋贵人的罪行。

可怜的宋贵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终不堪身心的极度摧残,内心的无望恐惧,含恨自尽于狱中。宋贵人死后,后宫上下人心惶惶。

后宫的梁贵人尤其日夜难眠,寝食不安。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处境极度危险,皇帝偏听偏信,窦皇后权大势大,心狠手辣。

宋贵人今天的遭遇就是她的明天,明摆着窦皇后杀掉宋贵人,就是为了日后机会成熟废掉太子,以防别人的势力增大。

而窦皇后早就透漏要过继她的儿子,一天不同意过继,一天不得安宁,思量再三,梁贵人为了保护他们母子的安危,忍痛割爱,提出将儿子刘肇过继给窦皇后。

而这正是窦皇后求之不得的好事。刘肇的过继,加固了她皇后的地位,她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娘家兄弟出征参战,增强自身在军队中的地位。

同时她还拉拢官员,壮大自己在皇宫的力量。到汉章帝逝世后,她的势力已足以废掉前太子,扶佐刘肇登上皇位,立号汉和帝。

又以皇帝年幼为由开始了垂帘听政,正式上位皇太后。

而蔡伦也因为对窦皇后的一片忠心,以及他的足智多谋,办事利落,滴水不漏而深得皇太后的赏识,于是奖赏金银财宝,加官进爵。顺利升迁至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

蔡伦虽是太监,一个大太监,但他有窦皇后的庇护,有超强的处事能力,朝廷大小事务都可参与,从此,蔡伦开启了历史上宦官参政的第一篇。

一次与匈奴大战,窦宪大获全胜。蔡伦等人与汉和帝制定计策,密诏窦宪回宫请命。毫不知情的窦宪仅带着贴身侍卫回朝复命。

而早已埋伏好的御林军在他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迅速将他拿下,夺回他的大将军之印,窦宪失去兵权。同时窦皇后也被软禁。

紧接着汉和帝下令罢免窦姓所有的官员,将窦宪处以死刑。从此,窦氏家族大势已去,皇权又重新掌握在汉和帝的手中。

成功改进造纸术,造福人类文明史

窦皇后势力被清除后,蔡伦深知要想在风雨交织的官场生存,就必须有坚实的后山作依靠。于是,他投靠了汉和帝的皇后邓皇后。

邓皇后喜欢 琴棋书画,舞文弄墨,但当时的纸张是金贵奢侈之品,邓皇后生性节俭,虽贵为皇后,也不愿意每日浪费大量纸张。

蔡伦看在眼里,苦思冥想怎么才能造出既能书画又不贵重的纸张?怎么才能投其所好,博取邓皇后的欢心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蔡伦指挥太监们清理河道,偶然发现河边飘着一些薄薄的,湿漉漉的东西。

出于好奇,他询问旁边做事的太监是什么东西那么坚韧,太监边扒拉边说,这些都是烂掉的麻布、破鱼网,因为长时间在水里浸泡,白天又经过太阳反复照晒,久而久之就成了这样。

听闻小太监这样说,一个想法在他心中萌芽。蔡伦带领工匠把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切碎在水里浸泡,泡到发粘,发臭,然后过滤掉上面的杂物。

剩下的浆液反复捶捣至均匀无颗粒的纸浆,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搅匀调稀,用细帘子捞起放在太阳下久晒,干透接起来就变成一张张韧性的纸张。

公元105年蔡伦将自己制成的纸连同奏章一并献给汉和帝,皇帝看了大加赞赏。因为这种纸成本低,制作程序相比简便,因此皇帝发布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从此,纸进入了普通百姓家。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作是“蔡候纸”,也是我们如今使用的纸张的前身。

虽然蔡伦一开始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满足磐龙涅凤的一已私心,但造纸的改进却实实在在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其实,客观地讲蔡伦造纸术之所以能够成功改进,是因为当时拥有的条件在各方面都足够成熟了。蔡伦本人拥有非凡的才华,他聪明,勤奋,爱钻研,不屈不挠。

再加上从小种麻,铸造等生活经历让他积攒了好多常识,这对他在以后的制作中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而且,在蔡伦之前虽然已经有了造纸术,可完善度不高,确有改进的空间和必要。

蔡伦当时兼任尚方令,掌管着这么重要的机构,使他可以拥有足够的经费,可以召集到全国各地的造纸精英,专业人士,蔡伦的团队各个方面都足够强大。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着皇帝的大力支持,造纸改进成功后,能够及时地向外宣传推广。

史上好多人都认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蔡伦不是真正造纸的第一人,早在西汉初期,人们就开始造纸,只是技术还不够成熟,造出来的纸张非常粗糙,厚薄不均,韧度更是不够,根本不适合在上面写字。

蔡伦是在原有的造纸术的基础上,带领一大帮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们经过无数次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的反复钻研探讨,反复实践中才得以改进,才得到改良。

以前人们在丝帛上写字作画,但这种丝帛价格昂贵,只有皇帝和极少数有钱人用得起,是极其奢侈之品。

改造后的纸张,成本降低了,质量提高,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了,书写方便了,携带也方便了,读书人再也不用在竹签上刻字书写了。

要知道在造纸术未完成改进之前,一本书可能要存上一屋子竹片保存阅览,保存,传阅极其不方便。

蔡伦的造纸术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受到全世界推崇和称颂的。西方评选的影响世界的100位人物中,蔡伦名列前茅,仅次于孔子。

在造纸术的改进上蔡伦功不可没,但他迎合窦皇后设计对宋贵人等人的迫害,为窦皇后设计夺梁贵人之子刘肇改立太子,帮助窦皇后成功夺取皇位的罪孽却无法抹去。

虽然他独具慧眼,精明能干,先后依靠两位皇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得意时有多狂失意时就会有多惨,自己种的孽果只能自己吞。

人生有时就是这么的戏剧性,当年蔡伦辅佐汉和帝夺回皇权,一直备受汉和帝器重。

但可惜汉和帝福寿浅短,没过几年就殁了。而他的儿子也在两岁时夭折。

文武百官不得不从皇族中挑选皇子继承皇位,商讨再三,决定立13岁的刘祜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安帝。汉安帝就是当年被废的太子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

他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廷蔚彻查当年的“宋贵人之案”,通知蔡伦呈现“宋贵人之案”的真实面目。

蔡伦深知罪孽深重,挣脱不了干系,当年之事人尽皆知,瞒是瞒不过去了,与其被汉安帝处死或折磨致死,他还不如走的干净点。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梳洗打扮,穿着干净的衣服,选择在家中服毒自尽。

《后汉书卷一百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国除。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蔡伦的一生都是伟大的,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其意义是无比深远且重大的,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一生又是罪恶的。在政治上,是蔡伦首创宦官干政,显赫时期的蔡伦,又有多少无辜死于他的手下。

也许是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生活环境,为了生存,为了高升不得已做的孽,也许是个人人品本身的缺陷造成,反观蔡伦的一生,可爱又可恨,他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造纸术   太监   权势   贵人   争斗   太子   皇后   纸张   无辜   滔天   皇帝   权力   地位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