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遇到一位女工后惊讶道:你怎么会在这?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提到两弹一星元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邓稼先、钱三强。

可实际上默默付出、贡献卓著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中国的居里夫人”,王承书。

这位享誉国际的女学者,在回国之后突然“消失”了,直到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的时候,才在一家工厂中看到她,当即就惊呼道,“你怎么会在这儿?”

这位传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又为何会从女学者变成“女工人”呢?

“中国居里夫人”的诞生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上海一个诗书之家,父母本想把她培养为一个才女,没想到她却走上了科研工作者的道路。对此,父母其实是不大支持的。

一来,她自幼体弱,在小学和初中时就曾两度休学,恐怕适应不了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二来,受当时文化影响,父母还是觉得女孩子该知书达理、至于理工科,似乎是男人更擅长一些。

可是王承书不信邪,凭借着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以及自己的努力,她在十八岁那年考上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入学的时候,她是班里13人中唯一的女性;毕业的时候,她也是通过考核的4人之一。不仅如此,她还是第一,可以说是用行动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

1936年,她又取得了燕京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由于表现极佳,最终被留校任教,成为了该系唯一的女老师。

后来抗战爆发,她不得不跟随师生们一同离开北京,在南京、桂林以及贵阳等地辗转。

也正是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自己的一生挚爱,西南联合大学张文裕教授,并与之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婚后,外人对她的预测是“相夫教子”,可他们再一次猜错了,王承书居然要去美国留学!

之所以会萌生这样的念头,跟她的丈夫有很大关系。

张文裕教授是有着留洋经历的,在婚后,他也时常给妻子讲述国外留学时发生的事情。

恰逢时机动荡、国家危亡,王承书决心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同时也把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带回中国。

于是她考进了美国密歇根大学,跟随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学习。

在校期间。他不仅结识了李政道、杨振宁等优秀华裔科学家。还在气体分子运动领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她和导师乌伦贝克共同推导出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更是一举将她推上神坛,让她被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

可以说,以当时王承书展现的潜力来看,以后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美国方面又趁机对其进行了各种拉拢,想要把她留在美国,可她不忘初衷,在7年间多次申请离境回国。

虽然申请不顺利,但她也没闲着, 而是在7年间,陆续寄回了300多个装有先进书刊和科研资料的包裹。

1956年,她的申请终于通过,而她本人也立刻出发,回到了这片让她魂牵梦萦的土地上。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回国之时,王承书受到了热烈欢迎,周总理亲自接见,邓小平同志也与她有过一面之缘。

可是随后的那段岁月,王承书却突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就连邓小平同志都要慢慢将她遗忘了。

直到1964年,邓小平同志去兰州工厂视察的时候,准备对研究人员表示慰问时,却在工厂里看到了她的面孔,这时邓小平同志才将她从记忆中发掘了出来。

于是邓小平同志便盯着她看了许久之后,带着疑惑问道:你怎么会在这?

可是一代女学者是怎么成为“女工人”的呢?那还要从祖国交给她的任务说起。

当时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了,但是由于没有核武器,所以始终遭到有核国家的核威胁、核敲诈。

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决心要搞出我们自己的核武器,而这就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了。

当时中科院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钱三强向王承书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加入进来。

虽然当时她研究的是气体运动学,专业上并不对口,但是她还是答应了下来,转身就扑到了这一新的领域中。

短短7天,她就把朋友寄来的热核聚变理论著作给翻译了出来,不仅自身成为我国首位从事可控核聚变反应研究的专家,还为青年科学家们提供了珍贵的教材。

数年后,正当王承书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研究的热火朝天之时,钱三强再次找到她,委托了一个新任务。

原来,要想研究出原子弹,就必须要有可用的高浓缩铀。

之前苏联可以给我们提供,可是后来中苏关系遇冷,苏联已经把专家都撤走了,指望他们提供高浓缩铀是不可能了。

钱三强希望王承书能去504厂,专门从事高浓度铀的研究,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可他自己也知道,这个要求是有些强人所难的。

且不说这意味着王承书又得放弃一切、从头再来。一旦王承书接下这个任务,就得隐姓埋名,进入工厂,这对于一个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女学者,是何等不公平?

可出人意料的是,当得知国家面临困境时,王承书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简单收拾东西就奔赴新的“战场”了。

在那里,她一周只能回一次家,还不能告诉家人,自己干的是什么工作,基本上没时间陪孩子和丈夫。

任谁来看,这都是牺牲极大的英雄,唯独她自己,从未觉得自己在牺牲。

“我从未有过牺牲的想法,为祖国工作,自己怎样也不应看为是牺牲的。”

言语虽平淡,却蕴藏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也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她一样“不觉牺牲”的科学家,两弹一星才得以在那么快的时间里诞生。

只是有一点着实令人觉得可惜,那就是王承书作为两弹一星功臣,却没能拿到两弹一星勋章,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具体工程,比如研究方向等等,名额有限,她最终还是错过了。

不过没关系,她有更好的“勋章”。

学生是老师最好的勋章

所谓“更好的勋章”,其实指的就是她的学生们。

王承书除了科研贡献颇会突出之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极有建树的。

刚刚回国的时候,她就被安排在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工作,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

她负责的课程主要是《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这些课程是颇有难度的,但她总能讲得深入浅出。

由于她讲的都是最前沿的知识,所以在授课的同时她还得继续学习,然后将知识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共同探讨,这间接的也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当初下厂的时候,她也非常注意人才培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她只用一年就培养出了一批高浓度铀方面的骨干。

1978年开始,她被调到直属机关,从事组织、领导科研生产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一方面,她经常深入到工厂和科研单位中去,结合实际情况,为上级部门提供建议。

另一方面,她兼任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大连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的职务,亲自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知识。

当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时候,王承书总是极为严肃的。

当时有个研究生在计算激光法中某流体问题时,所采用的速度大的超乎现实可能。

王承书得知这个情况后,当即展开了严肃批评,认为这已经不是普通疏忽了,而是缺乏物理头脑。

说白了,这就是只谈理论不看实践的“书呆子”,在王承书看来这是万万不行的。

可是在生活中,王承书又是个很温和的人。

在回国之后,她始终坚持和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工人站在一起。

在单位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是他把自己的出差补助费和各种奖励都捐给了单位,用于购买书籍和文具。

三年灾害期间,单位和学校里的办公费用是不够的,也是她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和学生们买了大量纸张,用来使用。

就连在1992年接到病危通知书的时候,她都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与教育事业。

她将自己毕生积蓄的几万块,全部都捐给了希望工程,用于贫困山区的教育。

当学生们知道这件事后,几乎都是哗哗落下泪来。

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当年得白内障的时候,甚至舍不得用600块一支的进口药,直接选择了放弃治疗。

结果最后却将几万块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重新走入课堂,这不正是为了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吗?

1994年6月18日,“默默无闻”的王承书逝去了。

直到国家公开她的贡献,广大人民才知道,原来我们也曾经有机会拥有一位拿到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

只不过最终她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把全身心奉献给了祖国与人民,实现了思想与理论的双重圆满。

也难怪她的学生会说:“我的老师,是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

圆满人生里的遗憾

作为科研工作者和老师,王承书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可是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却有很多遗憾。

1941年她申请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前往密歇根大学读书时,她的丈夫便放下了一切,随妻子一起远渡重洋。

那一时期,虽然两人都在国外,但是由于有各自的课题要忙,所以平日里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归国之后,两弹一星的重担压在肩头,两人能够相处的机会就更少了。

尤其是在王承书下厂研究高浓度铀之后,夫妻俩可以说是聚少离多,很多时候哪怕离得并不远,出于保密条例,最终也大多是擦肩而过,更多的时候更是天各一方。

至于对孩子,王承书内心的歉疚就更多了,她曾说过:“对国家的承诺我都做到了,唯独对孩子的承诺,我没做到。”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刻,王承书大多都因工作而缺席了,虽然说孩子表达了理解,但是遗憾是难免的。

在我国历史上,与王承书有共同经历的,其实还有不少,比如说邓稼先。

当苏联单方面终止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技术协定,撤走所有专家带走所有资料后,很多人都认为,“没有苏联的帮助,再给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可中国真的搞不出来吗?邓稼先不相信,于是在和妻子结婚4年,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与妻子说道,“我要调动工作了,工作内容和地点都不能说”。

妻子知道丈夫有苦衷,但还是不舍,于是尝试性地问了一句,能不能给个通讯地址?

邓稼先还是摇摇头,两人最终陷入了沉默。

天还未亮,邓稼先就离开了,这一走就是8年。

原先经常出现在各类科研期刊上的“娃娃博士”,就这么没了踪影,邻居都说邓稼先是当了大官,不要妻子和孩子了。

妻子许鹿希也不争辩,只是默默笑着,硬生生捱过了没有邓稼先的8年时光。

后来邓稼先虽然回来了,可依然没时间多陪家人,时常是回来没多久便匆匆离开。

直到1985年,邓稼先病倒了,一家人才算是难得的团聚到了一块。

只不过这时候的邓稼先已经患上癌症了,妻子也是满头青丝换华发,韶华不再。

弥留之际,邓稼先的最后一句话,依旧不是留给妻子和孩子们的,而是留给他心心念念的祖国,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是邓稼先的信念,也是王承书的信念,更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信念。

这是因为有着他们的汗水与钻研,有着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新中国才能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掌握核武,才能只用两年8个月就研制出氢弹。

往事已矣,英雄们的故事也都随风远去,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却。

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将这些英雄,将这些故事牢牢记在心里,时时缅怀,报以崇敬。

因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继承他们的精神与意志,砥砺前行。

只有这样,才算是不负先辈们的努力与牺牲,推动新中国继续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居里夫人   贝克   苏联   两弹   兰州   惊讶   女工   中国   牺牲   妻子   科研   孩子   工作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