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流放千里之外,为何不趁机逃跑?跑不掉还是不敢跑?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说了算。为了加强皇权强化自己的绝对权利和地位,皇帝设立了许多刑法用来惩罚犯错误的不服管教的人民。

其中有一项刑法叫做流放,就是把有罪的人驱逐到边远的地区,让他们去一些贫瘠荒凉的地区生活。

现在很多人对此提出疑问,古代时没有先进的侦察技术,那么被流放的人为什么不趁机逃跑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了解一下。

酷刑之下根本不敢跑

从封建社会开始刑罚就诞生了,他们创制了五种刑罚,根据犯人所犯罪行的严重程度施行。

先秦以前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这五种刑法主要是对犯人肉体上的惩罚,通过这些酷刑让犯人铭记这种教训,不敢再犯罪。

随着封建王朝的频繁更迭和政权的变动,对于这五种伤害人的肉体、摧残人的尊严和精神的酷刑争议越来越大。汉朝初期文景帝刘恒废除了严酷的肉体刑法,到唐朝时期建立了新的五刑,分别是笞、杖、徒、流、死。

流刑指的就是流放,也就是把犯人遣送其他地方劳动的刑罚。

流刑根据所犯罪行的轻重分为三个等级,轻则流放二千里,重则流放二千五百里,重则流放三千里,流放期满后,犯人就可以回到户籍所在地。

古代的刑罚有一项连坐制度,就是一个人犯错全家都会被牵连。如果犯人逃跑,朝廷会直接去犯人的家乡将他的家人抓起来。

自己逃跑不一定能逃跑成功还会连累家人风险太大。

而且犯人逃跑失败被抓回来会被杀头,本来是流放,几年之后还能回到家乡,但是逃跑被抓直接就没命了。倘若自己侥幸逃脱了,朝廷也会在各地张贴通缉告示,在天罗地网的搜查中最后可能还是一个死。

在流放过程中,如果家里有钱有关系可以和押送的官差搞好关系,让官差好好照顾自己,这样过得也不会太差。

虽然是为了惩罚犯人才将他们流放的,但是流放过程中会给犯人发放吃食,以免犯人在途中被饿死,如果逃跑中在没有吃没有喝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被活活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犯人们都不敢跑,如果不跑几年后依旧是一个自由人,而且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朝廷大赦天下,直接就没罪了。

想跑也跑不掉

哪怕真有人想跑也是跑不掉的。为什么呢?首先,古代的信息传播很慢,传递情报基本都是通过信鸽和书信。很多时候在官兵到来之前犯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被抓,没办法提前跑。

其次,在流放过程中,为了方便管理和押送犯人,官差们会给犯人戴上沉重的枷锁和手铐脚链,犯人们还会连接在一起,就像一个个的珠子穿在绳子上一样,在这些东西的桎梏之下,犯人们走路都走不快,又怎么可能跑的了呢。

而且身边有官差看着,官差们都身强体壮又带着兵器,根本打不过。除了沉重的枷锁外,被流放的犯人脸上都有清晰明显的烙印,这也显示了他们的犯人身份。

不管跑到哪里看到他脸上的烙印都知道他是罪犯,只要有人向官府报告立即就会有官兵来抓他们。

再次,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基本上只能走官道,但是官道上每隔一段就会设置一个关卡,会有官兵看守排查,如果没有通关文书是没办法通过的,如果冒险走小道可能还没走几步就被野兽吃掉了。

古代的城池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城门口会有官兵排查证件,如果发现犯人逃跑守城的官兵就会收到通缉令,一旦看到立即逮捕。

最后,古代的户籍制度管理十分严格,根据户籍分配房屋和土地,侥幸避过道路官兵和城门官兵逃到一座城池,没有户籍。

因为是罪犯之身还不能去官府办理户籍,这样就无法获得房屋和土地,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必备条件,可能会被饿死,可也能在排查户籍时被排查出来。

不想跑

古人对自己的名声十分看重,虽然自己犯了罪成了犯人,但是刑期结束后自己依旧是一条好汉,但是如果逃跑成了逃犯,那自己一辈子都会背着逃犯的名声被人所耻笑。

众所周知的小说《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在得知哥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毒死后,立即去官府报官,希望官府能够惩治潘金莲和西门庆以告慰哥哥的在天之灵,没想到官府的官员早已被富商西门庆贿赂并不受理此案。

在这种情况下,武松为了给死去的哥哥报仇才将潘金莲和西门庆杀死。

在杀人之后武松也没有逃跑,自己去官府自首,当时审判的府尹佩服武松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且杀人后还能主动来官府自首,所以将武松从轻判决,流放孟州。

在流放途中看守的官差中了孙二娘的圈套被迷晕。

官差都被迷晕了这可是大好的时机,如果武松想逃跑他完全可以逃得了,但是他并没有,反而制服了孙二娘,救了两个官差。

如果不是后来蒋门神和张团练等人多次暗算,想要取武松的性命,武松也不会为了保命奋起反抗,最终武松在鸳鸯楼大开杀戒,杀人后他还在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不隐瞒。

武松有多次逃跑的机会,但是他都没有逃,如果不是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武松的命,武松会老老实实的服刑,刑满释放后依旧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自由人。但是性命受到威胁武松不得已才反抗,最终被迫走上梁山落草为寇。

总结

古代时虽然没有先进的侦察技术和追踪技术,但是有严酷的刑罚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犯人们根本不敢冒险逃跑,而且他们也逃不了。

况且古人对于名誉十分看重,虽然一时犯了罪成了犯人,但是刑满后依旧是自由人,不会做出逃跑这种损伤名誉的事情。


参考文献:《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犯人   水浒传   官差   古代   官府   刑罚   自由人   官兵   刑法   户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