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刘伯承遭到批判,坚持亲自上台检讨,台下掌声为何经久不息?

我军开国将帅中,高居十大元帅第四位的刘帅人品敦厚、战功赫赫,在军民中威望极高。刘帅生于1892年,是十大元帅中较为年长的,只比朱总司令小6岁。1926年刘帅正式入党,此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军独当一面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务,资历极为出众。

刘帅的地位和战功,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端倪:1955年授予的元帅当中,排在刘帅之后、位列第五的是贺老总,而贺老总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的主要领导人顺序上高于刘帅,刘帅当时是起义军参谋长,而贺老总则是起义军主力20军军长。由此可见刘帅后期的战功有多高。

不仅擅于军事指挥,刘帅在理论水平、教育教学上堪称开国将帅中的典范,在系统化的军事理论方面,我军之中没有人能和刘帅相比。从刚刚参加革命起,刘帅在川军学堂的军事成绩就远远超过所有同学,他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并且擅于将其应用于实际军事指挥。解放战争胜利后,刘帅向主席建议兴办军校培养人才,促进部队正规化,并成了南京军事学院首任院长。

刘帅是一代儒帅,分析战局、战役决策时都十分冷静合理,从不轻易对部下发火。他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称呼是“刘师长”,这个师长可不是一般的师长,而是抗战时期的129师师长,直到解放后他的老部下还是喜欢这么称呼他,可见刘帅的和蔼亲切,在战友们心里始终是可亲的老首长形象。

过人的战功、军事水准加上厚道的人品,使得我军官兵都十分敬重刘帅。上世纪五十年代,刘帅、萧克、李达等将帅主持的军队教学、训练体系受到意外冲击,被指责犯了教条主义错误,多次遭到批判。实际上其中有众多复杂历史因素(包括中苏关系的变化)和误会(彭、刘之间),当年对于这些将帅的批判是缺少根据的,八十年代刘帅等人都被平反。由于刘帅在军中的极高威望,1958年揭批“教条主义”时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场面。怎么回事呢?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刘帅忍辱负重出席现场,亲自上台宣读自己的“检讨书”。主席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他知道刘帅的身体很差,年龄也比较大,并不要求老帅去现场受批判。刘帅知道这是主席在照顾他,但千人大会影响非常大,当时不光刘帅要检讨,还牵扯到训练总监部及军事院校一批将官,刘帅去现场做表率,可以更好地保护下属,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去怀仁堂会场念了自己的检讨书。

建国后只要是受过批判的将帅,很少有不被“批臭”的,但是这次批判会的气氛却异乎寻常。在座将领大多数没有刘帅的履历深,而且还有不少人曾是刘帅的直接下级甚至军校学生,多次聆听过刘帅的教诲,刘帅显然是对他们有师恩的。因此没有怒目相视、没有真正的“批判”,台下之人都静静地看着刘帅走上台、开始讲话,看到刘帅步履蹒跚由卫兵扶着上台阶,许多将领眼睛里都有不忍之情。

刘帅的检讨是为了照顾大局,因此很多措辞明显是违心的,刻意去“反省”自己没有的罪责,以至于老帅念到关节处每每哽咽。见刘帅在台上受委屈,台下将领有不少人眼眶也是湿润的。刘帅全部念完后,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台下爆发出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在一场批判会的现场出现这样不好描述的场景,自然是极不寻常的,也是建国后唯一的一次。

刘帅此后虽然不再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因为58年采取“不争锋、全面承认错误并检讨”的态度,没有被完全打倒,其威望和军内影响始终没有真正削弱,并在去世后不久被组织正式平反,终于摘掉了“教条主义”的帽子,仍然是我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台下   教条主义   经久不息   起义军   老帅   将帅   战功   师长   我军   掌声   现场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