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当“贪官”:24年没受过一分贿赂,反而花1500万沉迷升官

这是个对钱不感兴趣的贪官,他从来不收受贿赂,反而总是给别人塞钱。

你要问他为啥不想贪钱,原因很简单,在他做官前,他就是个亿万富翁了。

做官24年,他甚至走到了司法部政治部主任的位置,但他从来没贪污过一毛钱,反而还自掏腰包花了1500多万块钱。

不过在2018年的时候,这个奇葩官员还是被抓捕归案,在充足的证据面前,他又被罚款300万。

既然他没有贪污,那他为何又会被抓获?他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各位看官关注一波橙子,橙子今天带你看看这位不一样的奇葩贪官!


一 混混大哥进城当官

这个不走寻常路的贪官,名叫卢方全,后来他自己改了个名,叫做卢恩光。

卢恩光不仅做官奇葩,在他还没当官的时候,他也一直很奇葩。

他出生在1958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阳谷人。

注意看,卢恩光并不是出生就在罗马,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卢家父母累死累活,才能勉强供卢恩光读书。

不过卢恩光并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小时候的他成绩还凑合,但上大学就是个难题了。

别说,卢恩光这人还是很坚定的,考不上大学,他偏要考。

在连续几次复读都落榜之后,卢恩光终于醒悟,决定外出打工。

卢恩光没啥本事,同时他又不愿意随随便便当个打工仔。在他心中,一直有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干出一番大事业,好光宗耀祖。

这不,卢恩光溜达了一圈,也没找到适合的工作,最后他将目光放在了打拳上。

小时候的卢恩光曾找师傅学过打拳,卢恩光觉得这是个出人头地的好门路,于是他开了个道馆,自己当起了教练。

道馆是开起来了,但事情的发展却不是很正常。卢恩光虽然迎来了一些弟子,但这些学徒全都不三不四。

他们之所以学拳,全是为了聚众斗殴。本来卢恩光觉得这样是误人子弟,但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收了钱,那就必须教人技术。

聚众斗殴

时间一久,卢恩光便和那些学拳的混混打成了一片。有了小弟之后,卢恩光在当地也成了一方势力。

时间来到1990年,当上了大哥的卢恩光收到一个消息,那就是政府在推广“校办企业”项目。

意思很简单,教育局和当地企业合作,互帮互助,互相盈利。

卢恩光一寻思,这不就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吗。于是他果断找到当地的高庙王中学,他声称自己有资本,可以给学校投资。

等卢恩光和学校达成合作后,他便以校企合作的身份,向教育局贷了20万搞创业。

卢恩光搞出了个科仪厂,本来他是为学校研发教学用具的,但在卢恩光的一番操作下,科仪厂就成了他的私人产物。

一开始,卢恩光还有模有样地生产教学用具,但后来卢恩光发现这不赚钱,于是他准备改变厂里的发展方向。

1995年,卢恩光提出了制作“双层玻璃杯”的想法,并在相关部门取得了专利。

双层玻璃杯

这可是个新鲜事,因此很多人都看好卢恩光。1997年,卢恩光趁火打铁,成立了一家玻璃制造厂,专门用来制作双层玻璃杯。

卢恩光还真敢做,他的玻璃杯能卖上几百元一个。不过当时的有钱人不在乎这点钱,他们觉得双层玻璃杯很高级,于是纷纷为卢恩光贡献钱财。

没过多久,卢恩光就因为玻璃杯大赚上亿。

你以为卢恩光是个天才?那是不可能的。所谓的玻璃杯专利,全是卢恩光从别人那儿抢来的。

他不仅抢人专利,他还把专利原主人送进了监狱。

等他把一些威胁都铲除后,卢恩光便从混混摇身一变,成为了亿万富翁。

不过卢恩光还是不满足,他觉得赚钱太简单,没啥意思,因此卢恩光决定:去捞个官当当。


二 花1500万买来的官职

这个亿万富翁对钱不感兴趣,他豪掷1000多万,只为了当官。

卢恩光

在卢恩光踏足官场前,他还干了件不道德的事,他自己盗用别人的专利,反而还将原主给抓了。

卢恩光在1995年提出“双层玻璃杯”的专利,但第一个想出“双层玻璃杯”的,是吉林的一个农民发明家——董玉杰。

董玉杰在1993年就申请了“双层玻璃杯”的专利,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专利怎么就进了卢恩光的口袋了呢?

董玉杰找到卢恩光,想要个说法。不料,卢恩光相当干脆,他直接对董玉杰说:

给你400万,咱们把这事儿私下解决。

在90年代,400万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

董玉杰当然答应了卢恩光的条件,但就在他签下承诺书后,卢恩光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他没有马上给董玉杰打钱,反而只给了对方20万。卢恩光通知董玉杰,说是后续的钱让他自己去邮局取。

当场抓获

董玉杰果然上当受骗,他屁颠屁颠地来到邮局,然而等待着他的不是380万,而是一堆警察。

原来,卢恩光拿着董玉杰的承诺书找到警察,谎称董玉杰诈骗勒索自己。

董玉杰百口莫辩,只能被带走,最后他这个原主反而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收拾掉董玉杰后,卢恩光还打击了不少同领域的对家。卢恩光手上有钱,背后还有小弟,谁敢惹他?

等到1997年结束的时候,卢恩光已经在玻璃杯市场呼风唤雨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卢恩光产生了想当官的心思,因为当官似乎比赚钱更有面子。

卢恩光为了鼓励自己当官,他还给自己改了名。本来叫卢方全的他,最后非要加上“感恩父母、光宗耀祖”的含义。

卢恩光

1997年底,卢恩光当上了庙王乡的科技副乡长。这名号不用说也知道,这也是卢恩光弄虚作假来的。

要当官,最基本的就是要入党。但卢恩光一个混混怎么入党?这就到了用钱开路的时候了。

1992年,卢恩光给乡里的人塞了红包,随后弄虚作假找了些资料。总之,卢恩光通过各种手段,终于入了党,同时也在当地学校的推荐下,当上了副乡长。

当官后,卢恩光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虽然他有钱,但别人喜欢的都是他的钱,如今他是个官,别人就都得对他恭恭敬敬。

卢恩光就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时间一久,卢恩光又有了新打算。

他觉得副乡长的官太小,这还不足以光宗耀祖。于是卢恩光故技重施,他搞来了不少称号。如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动模范、阳谷县政协委员等等。

谁料,尝到了当官甜头的卢恩光,还是不满足。他趁着1997年县里换届的日子,又捞了个县政协副主席来当。

卢恩光

这个官可不小,卢恩光在县里已经是一把手了。但卢恩光还不知足,因为他想去大城市当官。

1999年,卢恩光辞掉了在厂里当老板的职务,他把工厂都交给亲戚打理,自己则一门心思全花在了升官上。

卢恩光大手一挥,给各个部分送了不少好处,在2000到来之际,卢恩光荣升鲁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之位。

这个位置,可是个正处级。不过卢恩光既然想升官,那他的目标就不仅仅是这些。

2001年,卢恩光盯上了华夏时报社,他直接豪掷500万,拉拢了一家企业。

卢恩光对外宣称,这是自己的业绩,一时间,华夏时报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借着这个机会,卢恩光成功进入副局级。

光是这样还不够,2003年,卢恩光再掏1000万,他终于当上了华夏时报社的社长。

华夏时报

你以为这就完了?卢恩光的志向,何止是这些。虽然他6年升了6次官,但卢恩光却始终觉得,自己花钱买来的官职,没啥实际作用,充其量就是个噱头。

胆大包天的卢恩光决定,进入党政机关,捞个真枪实弹的官职做做。

党政机关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光凭钱还远远不够。但这一切问题都难不倒卢恩光,他投机取巧的手段多的是。

2007年,卢恩光找了个写手,他给了写手一笔巨款,让对方帮自己写了两篇司法方面的论文。

最终,卢恩光凭借着这两篇专业论文,进入了国家部委,在这个位置上,卢恩光兢兢业业,最后他成功打进了司法部。

在司法部当主任,这名声是相当响亮。卢恩光在这个位置上,从来不贪污,反而每天准时准点工作。

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下台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三 一张资料成为落马关键

你见过贪官不收钱,反而给别人递钱的吗?

卢恩光

卢恩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当上司法部主任后,想对他行贿的人一大堆。

但卢恩光从来不接受贿赂,反正他自己就是亿万富翁,他完全不想因为这些小钱,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

在位期间,卢恩光也严格要求自己,他督促自己要帮百姓办实事。

卢恩光虽然是个大官,但百姓只要有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上面的领导或者自己的下属,卢恩光都一视同仁。在办公室里,卢恩光甚至还会给下属换灯泡,换饮水机。

在对待自身方面,卢恩光也相当有计划。他每天早起晚下班,一年365天,几乎全年无休。

为了精进自己的办事能力,卢恩光在下班后还会阅读大量书籍。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工作,卢恩光放着自家豪宅不住,偏要去单位附近住出租房。至于那些豪车,卢恩光也绝对不开,每天他就步行或者蹬自行车来上班。

你以为卢恩光这就安全了?那是不可能的。

卢恩光审判

2017年,党组织正在例行检查,但在查看卢恩光的资料时,他们却发现了不对劲。

卢恩光的入党申请是1990年写的,但里面却提到了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南方讲话是在1992年执行的,两年前的卢恩光从何得知?

相关人员觉得卢恩光的申请有古怪,但为了不冤枉卢恩光,他们还是询问了卢恩光身边的同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同事们对卢恩光的印象不错,但有一点总让他们摸不着头脑,那就是卢恩光作为司法部的主任,他似乎并不懂法。

相关人员立马重视了起来,他们对卢恩光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调查。

果不其然,卢恩光从头到尾就是个假人。

他出生在1958年,资料上却写的是1965年;他明明是高中学历,资料上显示的却是法学博士。

卢恩光忏悔

更奇葩的是,他有7个孩子,然而资料上也记载只有2个。做戏做全套,卢恩光回家后,还不让自己的孩子叫爸爸,反而让他们称呼自己为“姨父”。

关于这一点,卢恩光自己也承认过。

“我就在家里,都不允许他们叫爹叫爸爸,要不叫姨父什么的。”

“我说别出去喊走了嘴。”

由于卢恩光造假太多,2017年5月25日,卢恩光的党籍和职务全被撤掉。

到2018年10月30日上午,卢恩光正式被判刑。他被判处罚金300万,本人也被处以有期徒刑12年。

对于这个宣判结果,卢恩光自己也是很懵的。

审判

他之所以想当官,完全是为了面子。并且当官后,他也尽心尽力地想把事情做好。卢恩光自认为自己除了能力不佳外,算是个好官,因为他从来没有贪污过一分钱。

就连民间对卢恩光的评价也很高,他尤其是他的乡亲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卢恩光的治理下,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好。

卢恩光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不可否认,但这也并不是他脱罪的借口。就算他没有贪污,就算他兢兢业业,但他始终是个“五假”官员。

卢恩光忏悔

真正为民众服务的官员,必须是脚踏实地一心一意的。像卢恩光这种以当官来充面子的行为,永远不值得推崇。

只有肃清官场风气,百姓才会得到最好的服务。屏幕前的你们,满意卢恩光的下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贪官   司法部   聚众斗殴   光宗耀祖   华夏   奇葩   玻璃杯   混混   专利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