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技术,小米公司自研出来了?

2022年8月9日,雷军在个人媒体账号发布“微水滴形态的转轴,这是小米团队自研技术,历经651天,以创新的一体化轻量设计,带来更小的微水滴半径,更短的转轴密度,更轻薄的上手体验。”

2022年8月11日,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搭载了该技术的小米MIX Fold2。

2022年8月12日,雷军在个人媒体账号发布“自研的微水滴形态转轴,薄了18%,轻了35%。轻和薄的每一点进展,都是对技术壁垒的层层突破。

2022年8月15日,雷军在个人媒体账号转载介绍微水滴形态转轴的文章,其中包括“小米MIX Fold 2搭载了小米自研的第三代转轴技术”微水滴形态转轴“,在业界首次将转轴突破原有的厚度与宽度极限。

水滴铰链两个词的出现,你应该会想到华为公司,然后想到余承东说过的“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

2021年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发布了旗舰手机P50 Pocket,在发布产品的同时,还发言了如下内容:我想这个水滴铰链,合上无缝的,是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我想说任何一家公司,如果用了把合上去以后没有缝隙,那么一定是我们的专利,我告诉大家。大家可以查下专利文档,查下我们的专利。”


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技术,小米公司自研出来了?

这个冲突式疑问产生了如下的五点专利探讨:

第一点,独家专利技术被他人自研出来是正常的

专利的作用不在于阻止他人自研,也无法做到阻止他人自研。他人投入资源研发出我的独家专利,这才是专利作用的开始和体现,他人敢不敢用我的独家专利技术。

更何况,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是指实现合上无缝,但小米公司从未说合上无缝,只是说轻薄了。


第二点,小米公司的微水滴形态转轴专利申请和授权

产品发布会上的技术点,小米公司必然是有对其申请专利的,其行使一项民事权利而已,那么,其申请的专利能授权吗?

有可能。小米公司是对折叠屏技术中的转轴部件进行的创新,专利申请保护范围相应的就是转轴本身及其应用,而不是折叠屏基础原理技术;再者,精细化的创新是具有较高授权可能性的;更何况,小米公司围绕该转轴布局的专利数量大概率是多件。


第三点,比独家专利更好的技术,会侵害独家专利权吗?

假如小米公司产品也是合上无缝,同时假定合上无缝确实是华为公司独家专利,如今小米公司对实现合上无缝技术点之一的转轴进行了更好的创新且应用于产品上,小米公司的转轴技术侵害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权的可能性是较小的。

改进的创新通常侵害基础创新的专利权,即,比独家专利更好的技术是会侵害独家专利权的,但是结构领域属于不通常


第四点,比独家专利差的技术,会侵害独家专利权吗?

这种思路在开展专利规避时较常见,即,大概率是不会侵害独家专利权的。


第五点,独家专利真的存在吗?

一个专利权人的授权有效专利都可以被称为独家专利,但按余承东的意思很显然指的是折叠屏手机实现合上无缝技术效果的所有技术方案都是华为公司的独家专利,则上述两个范畴很显然是存在冲突的,唯一不存在冲突的前提的是华为公司的专利布局如手机通信功能一样“通天”了。


那么,小米公司和华为公司是同质创新还是差异化创新?

小米公司和华为公司进行同质创新,则必然是小米公司败;因而,小米公司选择的是与华为公司差异化创新,创新差异化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差异,这这是营销所擅长的。

比如都是水滴技术,华为公司创新的是”水滴铰链“,小米公司创新的是”微水滴形态的转轴“。

华为公司赢了技术创新,小米公司赢了市场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华为   小米   合上   转轴   专利权   公司   水滴   专利技术   形态   专利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