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成为肾脏病首因!协和医生教你4招,远离慢肾病

肾脏病

人体内有一张滤网,如果破损不仅伤心、伤脑,甚至引发肾衰、尿毒症!但您知道吗?近90%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过滤网正在变坏,而糖尿病导致的破坏占27.0% 高血压占20.8%,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抓住预警信号巧护肾?




身体中的「滤网」指的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它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排出毒素和溶质。当肾小球的功能出现问题,有用的蛋白质也流出去了,就会出现蛋白尿,导致肾脏损害。


在过去,我国是以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损伤为主,比如IGA肾病。但近几年,随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肾损伤的首位原因已变为高血压、高血糖。



今年我国新增透析患者中,近三成由糖尿病导致。


1高血糖伤肾


过多的血糖会结合在蛋白的表面,产生代谢无法分解的产物,沉积在肾脏,并导致肾脏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引起肾损伤。


另一方面,血糖高了,流经肾脏的血液也多了,大量的糖滤过在肾小管被处理,这种高负荷运转将肾脏“累坏了”。



2高血压伤肾


血流的压力增加,会冲击肾脏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变窄,血液不能很好地通过,最终导致肾损伤。


01案例

李教授的一位患者,有十几年的高血压病史,只吃降压药,结果发现夜尿增多了,到医院查肌酐,数值已经很高了,说明出现了肾脏损害。


李教授提醒:当肌酐上升到一定地步,就很难再回到正常值了,因为肾单位一旦损坏,不可再生。




多数肾脏病变在早期常常仅表现为化验指标的异常,而真正有一些严重的症状,如恶心、乏力、尿少、心衰时,已经是肾脏病的晚期了。


02案例

张阿姨,20年前发现浑身乏力,上班时也没有精神,后面出现恶心没胃口,以为自己是免疫力下降了,去做了全身检查,结果发现血象全低,血肌酐数值升高,当时就确诊为肾衰,仅一年多时间就进入了透析,到现在已经透析了20年,但状态非常好,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肾单位损伤50%都不会有明显症状,当肾损伤75%以上,肌酐数值就明显升高了。因此,我们看到肌酐升高时,肾功能损害已经很严重了。


李教授提示:


一旦肾脏受损,全身受累!血尿、侧腰腹部疼痛、肾绞痛、腹部出现包块、皮下瘀斑、发热休克……都可能与肾损伤有关。





教你看懂肌酐数值


三个20:女性肌酐正常值低于男性20左右;正常肾功能对应肌酐值通常低于化验单正常值上限20左右;酶法肌酐低于苦味酸法肌酐20左右。


比如下面这张图,肌酐参考值上限为84mmol/L,因此建议把肌酐数值保持在低于64mol/L的范围。



应在同一家医院多次检测,才能确定肌酐数值是否异常。肌酐检测前3天,尽量清淡饮食。


三高人群如何避免肾损害?


1.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应该高度警惕肾病。


2.控压:60%以上的肾炎都有高血压,尤其是突然升高的高血压一定要当心!



3.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做两个简单检查:尿检+血检


糖尿病患者+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出现增殖型改变100%有肾损伤,可以作为早期判断方法。



慢性肾脏病饮食原则


在协和医院肾内科病房中,肾脏病患者有专门的饮食管理,比如低盐低脂饮食、低碘饮食、低嘌呤饮食、低蛋白质饮食,它们分别适合哪些人群呢?



低盐饮食


适用人群:所有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衰、蛋白尿、高血压。

实施方法:盐<5g/天(钠<2g/天)、维持24小时尿钠<100mmol/L


低嘌呤饮食


适用人群: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低脂饮食


适用人群:所有肾脏病患者。


糖尿病饮食


适用人群:糖尿病肾病。


低蛋白饮食


根据CKD分期予以不同蛋白限制


实施方法:

1. 计算标准体重

2. 计算每日所需热卡量

3. 计算每日所需蛋白量

4. 使用肾病食品交换份,分配食物种类,匹配蛋白总量及热卡总量,注意50%为优质蛋白

5. 分配至一日三餐

6. 制定食谱


最新研究:它不仅能控糖还能防肾损伤


这类药就是列净类,卡格列净、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不仅能控糖还能防肾损伤。糖尿病人群使用后,糖尿病慢性肾损害减少30%-40%,对非糖尿病患者也有类似作用。


但这个药一定要遵医嘱使用,I型糖尿病、身材瘦弱的人群不建议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高血压   糖尿病   蛋白尿   肾脏病   肾病   肾脏   数值   损伤   蛋白   人群   饮食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