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如何度过人生最灰暗的四年?

1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2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走到了人生低谷。

回到23年前,也就是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同榜应试共中进士,一时轰动京师,那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要知道那个年代考中进士,可堪比如今当选两院院士,何况还只有21岁,不可不谓是风华绝代,年轻有为,前途无量。

“乌台诗案”之前,他先后担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杭州通判、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那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不敢说权倾朝野、位高权重,那也是前拥后簇、鞍前马后。

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也就算个军事助理,跟现代民间自卫队副队长无异,官职低微,没有实权,俸禄极低不说,还要受到当地官员的监视,如同现在的官员“留置”。

从汴京到黄州,从洛阳纸贵的“明星”到落魄失意的阶下囚,从一个人人敬重的朝廷官员到生计都成问题的贬官,人生地疏、举目无亲,苏轼内心低落到极点。

有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

初到黄州的苏轼尚未从身心重创中恢复过来,常常整天闭门不出,借酒消愁,白天睡觉,晚上溜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轼逐渐平静下来,为了让全家都能吃饱饭,苏轼脱掉长衫,换上短衣,戴上草帽,带领一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补贴生计,从此,苏轼有了一个别号——东坡居士。

没事就捣鼓捣鼓美食吧,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最是人间烟火气,抚平世俗凡人心,从古到今,美食也最让人没有抵抗力,最没有争议。

再没事就去庙里诵经吃斋,或者跟三几好友不醉不归,实在无聊就去让农民讲鬼故事听,谈笑有鸿儒,往来有白丁,老少通吃,贫贱通杀。

或寄情于山水,吟诗作对,泼墨挥毫,《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千古绝唱“赤壁三咏”由此诞生,另外,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三大行书的《寒食帖》,也是写于黄州时期。

虽蛰居黄州,但也不是不问世事

元丰四年(1081),北宋和西夏发生战争,大宋数十万大军惨败。

东坡听说这个消息,心痛不已。他没有资格给朝廷上书,于是就给那些身居要职的朋友写信,提建议、出主意,还写下了“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的诗句。

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他在黄州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救人。

黄州、鄂州、岳州一带有“溺婴”的陋俗,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因为养不活,就被按进水盆里淹死了,尤其是女婴。

东坡对此深感痛心,便与朋友创建“育婴会”,带动当地大户捐钱捐粮,还借助官府的力量,布告乡里,严肃律法,终于使此陋俗得到了遏止。

黄州曾经爆发过一场瘟疫,好友巢谷给了东坡一张祖传秘方,告诉他可解瘟疫之毒,但同时告诫他万万不可外传。

然而东坡失信了,他用这张秘方挽救了黄州以及附近百姓的生命。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东坡和朋友醉归遇雨,大家都赶忙找地方避雨,只有东坡还在雨中高声吟唱。

雨很快就停了,太阳也冒出了头。东坡回头望向经过的山坡,刚才还风雨交加,现在已经是风光月霁。

灵光乍现,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后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风有雨是常态,无风无雨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东坡的内心,开始触底反弹。

3

复盘苏轼在黄州的四年,其实就是他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自我救赎之路,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步,接受现实。人们往往更喜欢也更容易接受好的事物,而面对挫折、磨难、失败则选择逃避、躲闪。虽然我们都知道面对现实需要勇气,却还是会畏缩不前,作为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水利专家的苏轼也不例外,勇敢不是本能,而是选择。初来黄州之时,他也度过了一段浑浑噩噩、悲观沉沦的时光。有人说面对人生有三种态度,接受、改变、离开,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接受不了的,如果都不行,那就转身离去。最终他选择了面对现实,接受是个过程,凡人也好才子也罢,不同的是这个过程时间的长短而已。面对失恋、破产、家庭变故、意外灾难,有的人一辈子都走不出阴影,精神失常、抑郁寡欢甚至自残自杀,有的则拒绝幻想、勇敢面对,不是现实不接受你,而是你要选择接送现实,接受不公、伤痛、失去和挫败的自己,重头再来,好过自暴自弃,奋起抗争,好过坐以待毙。

第二步,充实生活。接受现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的是如何去做呢?劳动。刚到黄州的苏轼迫于生计的压力,下地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永远是他医治精神创伤的良药”,满身的疲惫可以换来内心短暂的平静,除了生死,人生没有大事,人还是要吃饭的。学习。向寺庙的和尚学佛经,向身边的朋友学处世,向老百姓学种地,读古籍研书法,苏轼一刻都没有停止学习,在黄州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鼎盛期,很多名垂千古的文章都是这个时候创作出来的,学习让他没有多的时间去自责、后悔、抱怨。思考。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人生的过程,究竟如何看待荣辱得失、名利地位、顺境逆境,他的词作就是最好的答案。即使被诬告陷害,他依然保持“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风骨,刚正不阿,心胸坦荡,泰然处之;面对逆境,他“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看淡现实,从容面对,人生何必纠结,想开便是晴天;虽然已经45岁(宋朝平均寿命30岁左右),他豪迈的说“门前流水尚能西”,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不会老去,匆匆岁月,悠悠流年,时光不曾厚待过谁,亦不曾薄待过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被限制的是身体,放飞的是思想,纵使生活虐我千百遍,依然温柔以待,他开始以更豁达的心胸接受一切。

第三步,积极入世。接受现实了,就只能选择躺平吗?化被动为主动,化悲观为乐观,化悲愤为力量,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方能逆风翻盘,反败为胜。所谓生活,就是一半烟火,一半清欢。研究美食、把酒言欢、家长里短,这才是真实的人间烟火,餐米油盐酱醋,道尽人间心酸事,他也只是凡人一个。可人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理想抱负,豪情万丈,诗和远方,虽处江湖之远,一样忧国忧民,力所能及的去做有意义的事,于是他给朝廷提建议,去救百姓,去发光发热,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即使后来被一贬再贬,依然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失恋了我们就重新去爱,创业失败了我们就东山再起,高考失败了我们就大学逆袭,身患重病了我们就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别让自己闲着,别原地处着,你不折腾,生活就折腾你。以无为的出世想法,过积极入世的生活,不悲不喜,看清看透看轻看淡,此生无憾足矣。


人生若觉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充满了艰辛挫折,依然豁达乐观,笑对生活。人生不如意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本来就充满了不如意,就不要让自己再不如意,过好当下,诗酒趁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赤壁   东坡   陋俗   知州   团练   人生   朝廷   生计   灰暗   现实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