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嘱咐: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父母曾在我十几岁时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但我从未与她一起生活过,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杨开慧是毛主席的原配妻子,他们两情相悦,并肩战斗。

毛主席的原配妻子另有其人,她就是从未被“承认”过的罗一秀。

就像上面毛主席在采访时说的那样,他和罗一秀的婚姻被父母包办,婚后有名无实。

然而,当我们翻开《韶山毛氏族谱》却发现,不被承认的罗一秀在族谱上是“毛罗氏”,是毛主席的原配妻子,甚至罗一秀的墓就在毛泽东父母的合葬墓的旁边。

那么,罗一秀究竟在这段婚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毛主席为什么特意把她记入毛氏族谱?

包办婚姻,相敬如宾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毛主席是伟人,是国家领袖,但回归家庭时,毛主席就是一位普通的丈夫、父亲。

毛主席一生共结过4次婚,第一任妻子便是来自韶山杨林的罗一秀。

少年时的毛泽东沉迷于看书学习,每天除了做父亲安排的农活就是一个人躲到安静的古墓旁看书,对娶妻生子根本没什么概念。

但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对此颇有微词,为了能让毛泽东尽快成熟起来,他在心里盘算着尽快帮儿子找个合适的妻子成家。

后来,毛顺生认为容貌秀丽、性格温顺善良的罗一秀就是个不错的儿媳妇人选。

再加上罗一秀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表侄女,如果她和毛泽东结婚,两家就是亲上加亲,实在不失为一桩美事。

少年毛主席和家人

有了这个想法后,毛顺生便与家人说了,毛泽东听后十分抗拒,在他看来,婚姻应该是相爱的、自由的,而不是被父母亲友包办。

但父亲毛顺生还是不顾毛泽东的反对亲自到罗家上门提亲了。两家家长将这桩婚事迅速拍定,开始着手准备起了结婚的相关事宜。

当时,因为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非常聪明,且擅长做生意,多年以来为毛家攒下了非常殷实的家底。

而且,毛顺生还在毛泽东与罗一秀结婚那段时间赎回了曾被父亲卖掉的田地,更加壮大了毛家的产业。

对于这样家大业大的毛家来说,毛泽东的婚礼当然也得办得风风光光了。

1907年的某天,毛家张灯结彩大办婚礼,场面隆重热闹至极。

但在这样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毛泽东的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全程在司仪的提示下向长辈恭敬地磕头、和罗一秀行礼,生硬被动地完成了这场仪式。

礼成后,毛泽东除了掀开新娘的盖头外再没碰过新娘半根手指头,即便婚后也不和罗一秀同住一屋。

少年时的毛主席

毛泽东当初默默接受这桩婚姻是为了顾及父母亲戚的面子,实际上他内心仍存在着抵触情绪。

但罗一秀并不了解毛泽东的真实想法,她嫁到毛家后对这段婚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平日里,罗一秀可谓是婆婆的一个好帮手,她积极帮助婆婆料理家中大小事务,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家务活干得井井有条。

试问这样一位任劳任怨的“劳动模范”谁家会不喜欢呢?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大概都是大家争相迎娶的对象吧。

而且,罗一秀平时对毛泽东非常体贴,用行动支持毛泽东读书的爱好,对毛家的族人也都非常照顾,她因此赢得了公婆喜爱和大家的欢迎。

婚后的日子平静安稳,毛泽东也安心过上了从前边劳动边读书的生活。

在两人结婚三年后,毛泽东变得更加成熟起来,同时他对这段婚姻的抵触也逐渐减少了。

毛泽东平时将罗一秀为这个家的付出看在眼里,也感动于她的尽心尽力。

在他看来,罗一秀与自己的母亲文七妹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

毛主席母亲旧照

母亲自从18岁时来到韶山与自己的父亲结为夫妻后经历了诸多贫苦,所以,他对母亲文七妹充满了爱与敬重,相比于父亲来说,毛泽东在亲情上的天平永远偏向母亲。

毛泽东也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的母亲是个善良的妇女,她做人慷慨厚道,她可怜穷人,也永远愿意接济别人。”

也正因如此,他不忍心对与母亲有着相似经历和美好品德的罗一秀过于冷漠。

但他还是清楚地明白,自己对罗一秀从未有过爱慕之心,他们无论如何也做不成真正的夫妻,便将她当做大姐姐对待。

毛泽东平日与罗一秀说话轻声细语,时常帮她分担一些农活,每到农忙时还会去岳父家里帮忙。

总之,他重视妇女的名声坚守着不坐实这段“关系”,除此之外他尽到了作为女婿该尽的责任,对罗一秀充满了敬重和感激。

1910年的大年初二,罗一秀因不幸染上细菌性痢疾去世,年仅21岁,当时毛泽东17岁。

罗一秀在毛家度过了短暂的三年,她去世后毛家上下都倍感悲痛,毛泽东也为之难过,他实在想不到正处芳华的罗一秀会因此殒命。

毛主席家乡韶山风景

最终,罗一秀被葬在了毛家对面那个苍松翠竹的山岗上,这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外出求学,之后很少再回来了。

自由相恋,将杨开慧视为一生最爱

与罗一秀的婚姻状态相比,杨开慧是幸福的。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于长沙县板仓(今长沙县开慧镇)出生,其父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

在家庭的支持和影响下,杨开慧从小就接受教育,1913年,她又随父亲迁往长沙,继续在长沙读书学习。

直到1918年,毛主席与杨开慧在北京相遇了,两人都是受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的知识青年,他们的爱情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是自由恋爱的结果。

1920年,毛主席与杨开慧结婚了。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在婚姻中“不做俗人之举”,他们不办喜事,不请宾客,不要嫁妆,杨开慧从此无条件追随毛主席。

1922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出生了。

1923年4月,毛泽东被湖南军阀赵恒锡下令通缉,无奈之下他只能只身一人离开长沙前往上海,把毛岸英和怀上第二胎的妻子留在家里。

杨开慧旧照

第二年,杨开慧到上海与毛泽东汇合,之后两人先后去了广州、武汉等地。

直到1927年,杨开慧因武汉国民政府反共带着孩子回了长沙老家。从那以后,毛泽东与妻儿聚少离多,哪怕回家探望也只是偷偷回来,匆匆看一眼就又要开始为革命事业奔波了。

8月底,毛泽东在出发去指挥秋收起义前与杨开慧告别,杨开慧贴心地给他带上草鞋,并专程让堂弟杨开明去送他,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1930年10月,杨开慧、年仅8岁的毛岸英以及保姆陈玉英被捕入狱,监狱的审讯官告诉杨开慧,只要她宣布和毛泽东脱离关系马上就可以重获自由。

听到这个条件后杨开慧的内心没有丝毫的动摇,她坚定地对审讯官说:“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的母亲得知女儿被捕后,去找蔡元培帮忙发电报进行保释。

但谁知军阀何健在接到电报后不但没有放人,还马上命人行刑,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杨开慧于长沙城浏阳门外识字岭被杀害,她在被害前留下遗言:“我死后,不做俗人之举。”

杨开慧烈士原墓

之后何健发电报回复蔡元培,谎称收到电报前杨开慧就已经被处决了。

毛泽东接到消息后内心十分悲痛,纷飞的战火残忍地将亲情、爱情、友情吞没,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不该过分沉浸于悲伤之中,为了国家和人民要打起精神向前看。

多年后,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和平生活,这时,他心中也逐渐生出了对杨开慧的思念。

后来,毛主席接见了当年和杨开慧一起被捕的保姆陈玉英,他详细问了杨开慧被捕时以及在狱中的情况,了解过后不禁发出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沉重感慨。

毛主席的生命中出现过的女人不止一个,但当大家提起杨开慧时,总是会对这位在乱世中为革命事业牺牲自我的女英雄生出一种敬重之情。

不“承认”那段婚姻,却对罗一秀及家人格外优待

同样是毛主席的妻子,但两人却是完全不同的开始和结局。

在毛主席和罗一秀的婚姻中,即便罗一秀从未被“承认”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罗一秀是被明媒正娶来的妻子,他们经过了父母之命、拜堂成亲,是符合当时韶山的婚娶习俗的。

《韶山毛氏族谱》

1941年时,毛氏宗族修订《毛氏族谱》,毛泽东当时特意叮嘱将罗一秀的名字写进族谱。

于是,罗一秀在族谱上被列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杨开慧被列为“继配”,贺子珍则被列为“再娶”。

毛泽东与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生的三儿子毛岸龙后来被过继到了罗一秀名下,这样也算弥补了罗一秀生前婚姻有名无实、未生子嗣的遗憾。

另外,毛顺生和文七妹病故后就葬在了罗一秀墓地的斜上方不远处,从这种种做法来看,罗一秀作为毛家大儿媳的身份是完全被认可了的。

后来,毛泽东和杨开慧恋爱结婚,两人在婚后回到韶山时也曾主动去看望生活在杨林依稀山楼门前的罗合楼一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下成立了,这时距离罗一秀病逝已经过去了39年。

当时,罗合楼夫妇早已不在人世了,罗一秀的两个妹妹也早已嫁人,但毛主席仍没忘记与罗家的情谊,曾多次关心罗家的生活情况。

1950年1月,罗一秀的妹夫黄谱臣写信给毛主席,他在信中提到自己目前在广西柳州铁路部门工作,因为担心“影响不好”,想回乡或者换个地方谋生。

毛主席

5月8日,毛主席给黄谱臣回信说道:

“来信已经收到,很高兴。广西铁路方面的工作很好,不必回乡或去到别处,希望你能在这项工作中继续努力。如果你的夫人仍是罗合楼先生的次女,请替我向她表示问候。”

除此之外,毛主席在早年时曾培养罗合楼的侄子罗石泉加入共产党,入党后罗石泉便在洞庭湖区华容县从事秘密工作。

1940年11月,罗石泉被捕,等到次年2月被释放后,他的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

当时身处延安的毛泽东知道后,托人给他送了两百斤大米和一些钱,帮他缓解了生活的窘迫。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罗石泉给毛主席来信说想进京与他一叙,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回信让他来京。

要知道,这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次为亲友破例,过往他收到的亲友甚至恩人的来信里,有人缺钱他就给钱,但只要提到“来京”二字,毛主席一律回绝。

哪怕是为他生了三个儿子的杨开慧的娘家人来信,他都毫不犹豫地制止了。

1950年5月,毛岸英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回乡省亲。在临行前,毛主席特意叮嘱毛岸英去看望完外婆向振熙一家后,一定要去看望住在杨林的舅舅罗石泉一家。

毛主席和毛岸英

罗石泉在得知毛岸英人在韶山后,便马上前往韶山冲毛鉴公祠与其见面。

两人交谈时,毛岸英仔细询问了罗家的生活状况,还在临别时将一盒茶叶和20万元人民币(旧币)送给罗石泉。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韶山。第二天中午,他邀请包括罗合楼女婿毛华村在内的一众亲友、乡亲来韶山招待所一号楼吃饭叙旧。

当时天气炎热,毛华村便直接光脚来到招待所,他见到毛主席后激动地说:“毛主席,我光着一双脚来见您实在是对不住啊!”

毛主席回答道:“不要紧,随便一点好。”还在说完后让人将自己的一双鞋拿出来送给毛华村,在交谈中关心了毛华村的家庭情况。

仔细算起来,当时距离罗一秀病逝已经过了近半个世纪,但毛主席与罗家的情谊却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60年代后才没有了相关的资料记载。

多年来,毛主席对罗家颇为关照,甚至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如果深究其中原因,我想一定不全是因为毛主席对罗一秀深感亏欠,想在其家人身上弥补。

毛主席

除了愧疚之外,毛主席更多是对罗一秀的怜悯和同情,同情她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只能隐忍,没办法冲破旧制带来的枷锁,也同情她以及像她一样的许多旧时代女性的不幸遭遇。

反对包办婚姻,致力于婚姻法整改

嫁入毛家的罗一秀与在中国农村大家庭做长媳妇的千千万万名女性一样,她们婚后勤快贤惠,以家庭为中心,很讨丈夫的父母欢心。

也正是这样的做法,罗一秀虽没得到爱情却得到了毛泽东的敬重,进而赢得了毛泽东在她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对罗家的关心和照顾。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罗一秀作为一位及其传统的女性,如果她没因患恶性痢疾去世,之后的那么多年她该如何生活呢?

毛泽东少年时思想进步,之后更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一直向往着韶山外面的世界,他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他要因为身上背负的责任而放弃一些自己珍惜的东西。

简单来说,罗一秀与他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在婚姻里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没有主动权的被动者,是一个旧时代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旧时婚礼

而且,这种悲剧不止发生在她一个人身上,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也都有着相同的遭遇。

毛泽东从自己被家里包办婚姻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推己及人反思包办婚姻对青年男女们带来的感情上的桎梏,他一生都在尽力推动社会的变革。

1919年秋天,身处湖南的毛泽东写下了题为《问题研究会章程》的文章,在其中一条里他探讨了“婚恋自由”,最终这篇文章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

同年11月14日,长沙南阳街眼镜作坊主的女儿赵五贞在婚礼当天于花轿中自刎身亡,年仅21岁,而这一切皆因她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却又无力抵抗。

这件事传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毛泽东看到相关报道后马上派人展开调查。

等到得知真相后,毛泽东在11月16日至28日这短短12天里,接连发表了《论赵女士自杀事》、《改革婚制的一个坚决问题》等9篇文章,他用文字强烈抨击了旧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

毛泽东认为,要想对旧制度进行改革,彻底解放妇女,首当其冲就是要解放思想。

而且,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毛主席将大量心血倾注在了婚姻立法上面。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自此以后,妇女运动正式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初,在毛主席的组织下颁布了《保护青年妇女》等多项相关条例。

从开始的禁止残害妇女儿童的要求,到后来的违者枪毙的决议,毛主席加大了对妇女解放事业的改革力度。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婚姻法》正式颁布,在这部法律中,要求禁止娼妓、买卖婚姻等恶习。

除了法律上的约束外,毛主席还下令进行女性解放思想的宣传,帮助女性从小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毛主席对《婚姻法》的整改,不仅是为了避免人们因“包办婚姻”误终身,也是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

第一部《婚姻法》

如今早已迈进新时代,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发生着转变,我们要彻底摒弃旧社会所谓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思想,树立起新的、健康的家庭观念。

因为毛主席自己淋过“包办婚姻”的雨,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想为全中国的女性撑起一把大伞。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当初大力支持解放妇女,我们才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将男女平等普遍化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跃龙《以史证诗:别梦依稀山》[ J ]. 红网,2021-03-25

[2] 张中江《影响毛泽东一生的6个女人:最爱杨开慧 江青成包袱》[ J ]. 中国新闻网,2009-05-27

[3] 许桂梅《伟人毛泽东家史家事展览:包办原配鲜为人知》[ J ]. 新华网,2009-07-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原配   石泉   韶山   族谱   解放后   长沙   妇女   妻子   父亲   母亲   父母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