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包办婚姻在封建社会当中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即便是伟人也不例外。在很多人看来,毛主席的原配夫人是杨开慧,但其实另有其人。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之后,韶山毛氏族谱迎来了第四次修订,其中出现了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名字:毛罗氏。

她是毛主席在十六岁时,父母包办婚姻下迎娶的女子,不过当初毛主席并没有和她继续在一起生活过。

虽然毛主席和这位原配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在建国之后却要求一定要写进族谱,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与罗家人

1909年,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打算为自己十六岁的儿子筹划婚姻,在当时那个年代,父母都会为自己即将成年的孩子安排婚事。

当时毛主席知道这一段婚姻必然是不幸的,但是以他一己之力去对抗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当时,毛主席通过阅读接触到新思想之后,认为包办婚姻就是对个人的一种束缚,这段婚姻没有任何夫妻之间的感情。

或许是有过这一段不幸的经历,毛主席在自己儿女的婚姻问题上主张自由恋爱,绝对不会再让包办婚姻的悲剧再次上演。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干部们纷纷推广恋爱自由的主张,全国上下开始掀起了尊重妇女和新式婚姻的热潮。

在毛主席看来,要实现男女平等,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妇女自己也要独立自强,不能够成为男人的附庸,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美好的婚姻。

可以说和罗一秀的婚姻,带给了毛主席更多的思考。

后来,毛主席有了新的妻子之后,一直都与罗家人保持联系,而且还格外地照顾,以此表达对罗一秀的缅怀之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家乡里很多亲朋好友都想来谋得一官半职,最终毛主席全部都拒绝了,即便是杨开慧的亲戚都未能够成功。

然而当罗家的侄子罗石泉表示想要到北京看一看时,毛主席却开了绿灯,并且还让其带上自己曾经的岳父罗鹤楼一同前来,足见毛主席对罗家人的关照。

1950年,毛主席专门交代了儿子毛岸英,回到韶山的时候要去看看舅舅罗石泉,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对于罗家人的关心不曾减少。

在毛主席的心目中,罗一秀并不代表着个人,她是受封建礼教荼毒的妇女代表。

在毛主席的历任妻子中,罗一秀的命运是最可惜的,正因如此毛主席才会对她额外关注。

1959年毛罗两家再续前缘,当时毛主席回到韶山和罗家人吃了一顿饭,得知罗一秀的堂妹即将要嫁人,毛主席就撮合了自己的连襟和罗一秀的堂妹。

后来,毛家的族人打算重新修缮家族的族谱,对于毛主席的历任妻子全部都编写在列,唯独对于罗一秀是否应该写入感到疑惑,为此还专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询问意见。

当时罗家人对此也十分疑虑,虽然罗一秀当年确实与毛主席有过一段婚姻,但事实上毛主席从来也没有认可过,而且现在毛主席已经是国家领袖,更不应该借此来沾毛主席的光。

毛主席很快就此事给出了回复,令人意外的是,毛主席不仅强调一定要将罗一秀写在上面,而且还要讲杨开慧的第三个孩子毛岸龙写在她的名下,好让她后继有人。

毛主席的决定再一次表达了对于罗一秀的缅怀,那么,他们两人之间曾经有过一段怎么样的过往?

包办婚姻下的毛主席

在毛家的族谱当中,罗一秀是以毛罗氏的名字记载,她出生于1889年,父亲是村子里面的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也还算不错。

她比毛主席大三岁,是罗家的长女,当时韶山当地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男孩子一般比较早婚,因此妻子都会比丈夫要大几岁。

在当地人的印象当中,罗一秀长得比较秀丽,性情温和且落落大方,在村子里面也算是很好的女孩子,但是她和毛主席的婚姻却并不是自愿。

1907年时毛主席刚满十四岁,按照习俗已经可以开始订亲了。但当时毛主席不喜欢私塾的生活,于是就辍学在家。

毛主席的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够长时间从事家务劳动,恰逢儿子已经可以订亲,于是毛主席的父亲就开始为儿子物色对象,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确定了关系比较亲近的罗家。

按照族谱来划分,罗一秀是毛主席曾祖父的外孙女,现在结为亲戚自然是亲上加亲,而且两家之间平时也有生意往来,如此一来婚姻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罗家对此也表示赞成,女儿能够嫁回自己的家乡,这也符合家里面的期待。

于是,两家人一拍即合,这桩婚事也开始筹备。

然而,毛主席却不愿意,当时他还没有想过结婚,而且心中还有着一腔抱负正要拼搏,现在正是努力学习的时候,结婚对他来说还过于遥远。

但是毛主席的父亲却十分强硬,此前儿子不去私塾读书已经让他大为震怒,如今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父子之间难免会出现裂痕。

相比之下罗一秀从小接受封建礼教的思想,对于婚事更多就是听从父母的意思,

毛主席虽然十分不情愿,但是无法对抗严厉的父亲,而且一再的对立只会使得自己身体不好的母亲不断遭罪。

无奈之下,毛主席在1908年与素未谋面的罗一秀订婚。

很快女孩就来到了男方的家中,开始侍奉男方的家人,并且等待未来丈夫的成长。

就这样,毛主席和罗一秀一同生活了两年。罗一秀由于父亲的原因,自小就知书达理,而且在家中还勤快有加。

如此一来,毛家人对这个未来媳妇很是满意,毛主席也很感激罗一秀,但是感情也仅仅停留在姐弟般的情感上,并没有夫妻之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开始愈发对现状不满,父子之间的对立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父亲不仅为他包办了婚姻,还反对他阅读先进书籍。

这一切都引起了毛主席的反对,罗一秀也成为了这场对抗当中的牺牲品,虽然家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儿媳,但是丈夫对她却越来越冷漠,基本上没有过多交流。

正因如此,罗一秀嫁入毛家之后,心里面经常感到抑郁,随之而来就是因痢疾而导致的身体状况的下降。渐渐地,她开始变得虚弱了起来。

后来毛主席得到一位先生的赏识,以求学为名离开了家乡,也借此摆脱了包办婚姻的束缚。

但是对于保守的罗一秀而言,婚姻就是她的一切,她终生都要依附着自己的丈夫。

毛主席在离开之前曾说过,自己不会与罗一秀有夫妻之实,而且还鼓励罗一秀改嫁,支持她追求自己的幸福。

1910年,罗一秀撒手人寰,此时距离她嫁入毛家还不足两年。

罗一秀在嫁给毛主席之后不到两年,毛主席得知后也是叹息不已。

随着罗一秀的离世,这一段感情也由此走向了终点,虽说毛主席和她的婚姻名存实亡,但是两人之间多少还是有一点感情的。

按理说,毛主席的这一段婚姻是不情愿的,但为何此后毛主席还会如此关心罗家的后人?

毛主席与罗家亲属

投身革命之后的毛主席,开始逐渐对当年这段婚姻的态度有所改观。

在他看来,其实两人都是包办婚姻下的受害者,并没有对错之分。

此后,毛主席一直都十分关照罗一秀的家人,并且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毛主席此举更多是为了慰藉受到封建礼教荼毒的妇女。

1925年,毛主席和杨开慧一同来到了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毛主席提出想要到罗家拜访一下,杨开慧也表示理解,她同样为这个不幸的女子感到惋惜。

毛主席来到罗家之后,与其亲属交流自己的新思想,并且成功带动了罗一秀的父亲罗鹤楼成为了农民协会的积极分子,而罗家侄子罗石泉也在毛主席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杨开慧带着孩子转入到地下斗争,毛主席则与众人一同转移阵地继续展开斗争,罗石泉也一直跟在毛主席左右。

此后,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健抓住,壮烈牺牲,三个儿子也由此没了下落。

毛主席虽然内心十分悲痛,但是相比个人情感,革命事业更为重要。

抗战爆发之后,罗石泉加入了抗击日寇的队伍当中,他一直都记得毛主席当初的话,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必须要有牺牲精神。

后来,罗石泉被敌人逮捕,在狱中遭到了三个月非人的折磨,然而,罗石泉一直都没有供出任何我党的情报。

敌人见问不出什么情报,于是就打算榨取最后的价值,让罗家人花重金将他赎回去。

当时罗家的经济情况还不错,可是战争爆发之后也没有多少了。

面对如此困境,毛主席立刻拿出了200斤大米和自己的积蓄,全部都交给了罗家用来赎人。

在毛主席的心中,虽然和罗一秀没有夫妻之实,但是心中依旧留有一份感情。

在毛主席看来,如果当年罗一秀能够对封建礼教做出反抗,或许之后的命运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一份遗憾让毛主席一直都怀有一份亏欠感。

而毛主席的婚姻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呈现,对罗一秀的遗憾,让毛主席此后推行新式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毛主席从来都没有对罗一秀乃至罗家有任何抵触情感,他虽然不喜欢这一段婚姻,但是他对于罗一秀却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则体现在对封建礼教的痛恨之中。

罗一秀同样是一个具有悲情色彩的女子,她短暂的一生从未有过自由,不仅婚姻不能够自己做主,婚后也一直在三从四德的束缚之下。

归根结底,他们都不过是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了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

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也算是告慰了罗一秀的在天之灵,从此以后中国女性都不会再重蹈罗一秀的覆辙。

结语

毛主席和罗一秀的婚姻注定是没有好的结局,因为它是诞生在旧社会礼教之下的结果,毛主席虽然不喜欢这段婚姻,但是对于罗家人以及罗一秀都重情重义。

罗一秀的悲惨结局也深深的触动了毛主席,他知道全中国还有很多妇女都要遭受如此命运,这也驱使了毛主席更加坚定的进行革命,对旧时代的遗毒彻底铲除。

毛主席最终将罗一秀编入到了族谱当中,也算是对这位带有悲剧色彩的女子一个妥善的结局,伟人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族谱   石泉   韶山   封建礼教   原配   解放后   妇女   父亲   儿子   感情   婚姻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