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 M5 EV 的背后,是华为怎样的野心?

华为在苹果秋季活动的前一天举行了发布会,终于揭开了问界 M5 EV 的面纱。

就在这场发布会的 6 小时后,问界 M5 EV 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三万,热度不亚于同期发布的 Mate50 系列。

问界 M5 EV,更像华为手机的汽车

首先跟大家捋请一个关系,华为至今还没有独立造过汽车。

AITO 问界、极狐、阿维塔都是独立的汽车品牌,分别属于金康、北汽、长安三家车企,华为与车企是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大家会觉得问界是华为汽车,主要是因为问界比其他两家车企露脸更多,这点在后文再做分析。

我在当天下午看完了整场华为发布会。说实话,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多次用 M5 EV 跟特斯拉 Model Y 对比,颇有一种当年用华为手机对比 iPhone 的感觉,华为的对手同样是在加州硅谷,只是从西大门和东大门扛把子的区别。

虽然部分车媒老师已经试过问界 M5 EV 的真车,但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出差,实在不好对新车做云评价。但有几点可以基本有结论的是,驾驶辅助并不是 M5 EV 的强项,甚至与特斯拉对比,可能是弱项,这点从华为并没有着重介绍自动驾驶技术,以及问界过往在这方面的动作可以看得出来。

但在舒适度、车机系统方面,说 M5 EV 超越 Model Y,这一点还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个在之前的问界 M5 上就已经能体验得到。

所以从客观角度看,说问界 M5 EV「全面超越」 Model Y 言之尚早,但跟 Model Y 来一场田忌赛马,问界 M5 EV 还是没问题的。

好,这就是我对问界 M5 这款的车的初步评价。

因为是 AITO 问界的首款 EV 车型,这次发布会我最关注的是三电。有点惊喜的是,这次华为深度参与了问界 M5 EV 的三电研发,这在华为所在的领域里,是非常罕见的。

在底盘和电机部分里,问界 M5 EV 采用华为 DriveONE 纯电驱智能平台,高性能版采用了「前交流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的动力组合,总功率 365kW,官方零百数据仅 4.55 秒。

理论上,「4.55 秒」放在当前的 EV 车型里不是最快的,但在纯电SUV 车型里,即使是 Model Y,两驱版的零百也只能跑出 5.0 秒,只有高性能 Y 才能进三秒俱乐部,所以4.55 秒对于一款整车 2.3 吨的 SUV 来说,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电池部分问界 M5 EV 继续选用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值 80kWh ,两驱标准版 CLTC 工况续航 620 公里,在同工况条件下,四驱高性能版续航 552 公里。通常来说,CLTC 工况会给续航打七折,所以标准版实际工况大约是 440 公里左右,比 Model Y 标准版长,比长续航版短。

但续航只是一方面,这块电池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具备 VHR 技术,VHR 能通过电池组里的 100 多组传感器对电池状况进行侦测,一旦出现异常发热情况,能及时通知驾驶员,这对动辄 4、50 摄氏度地表温度的南方来说,非常有用。

悬架部分采用「前双叉臂+后 H 臂多连杆铝合金独立悬架」的组合,配合同样是华为自研的 DATS 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动态自动调节四轮的动力分配,使车辆兼顾行驶舒适性和操控性,我非常期待后续 M5 EV 的动态试驾,一定要试试 DATS 的表现到底怎样。

华为对问界 M5 EV 的机械部分主要就是三电系统,在 EV 车型里相当于就是 SoC、优化算法和电池,而 HarmonyOS 3 的加入,则让车辆更像是一个长着轮子的华为手机。

华为在 HarmonyOS 发布的时候已经说过要做最好用的车机,以及将车机与手机打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在之前的问界 M5,以及这次 EV 车型所搭载的 HarmonyOS 3 中得以实现。

在 HarmonyOS 3 系统中,华为手机、电脑能通过同步的方式,将手机和电脑的内容拓展到车机屏幕上显示,车机不再只是一个车辆控制系统,而是一个能控制其他华为生态产品的终端和拓展屏幕。

但是除了拓展画面显示,HarmonyOS 3 还能打通手机和车机之间的硬件调用权限,手机可以调用车技的大屏拓展显示,而车机没网络,也能自动调用手机网络或定位,从而实现真正的设备共通。

这就好比在车外,我们是手捧手机。上车之后,我们是在「驾驶」手机。

所以,在问界 M5 EV 发布之后,我总结出三点:

一,问界 M5 EV 会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产品,它的任务是「勾出」问界 M5 的潜在消费者,同时分 EV 汽车市场的蛋糕;

二,华为已经开始对汽车架构、三电系统进行研发,而不仅是软件层面;

三,问界 M5 EV 对比其他 EV 车型的绝对优势依然是车机,其次才是舒适性和动力。华为具备终端和系统开发的能力,而且不差,这是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当都不具备的整合使用能力。

汽车和手机系统打通的难度非常大,华为相当于把手机终端、汽车、车机系统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这点目前就只有华为能做得到,当然如果未来小米也入局汽车行列,可能小米也会走同样的路线。所以,华为当前也需要深度参与汽车制造本身,而不只是出想法和出软件方案。

既做增程也做纯电,两步棋一起走

问界 M5 在市场已经有段时间了,我在华为的大本营深圳,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问界 M5 在路上跑。而听小康汽车生产线(问界的母公司)所在的重庆小伙伴说,路上跑的 M5 跟出租车一样多。

当然,「跟出租车一样多」是个夸张的描述手法,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问界 M5 确实卖得不错。这里大伙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增程式 M5 卖得好,为什么还要开发 EV?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些自媒体说是满足部分城市的指标要求,我觉得这个理由是成立的,但理由比较片面,如果从市场和产品策略看,华为瞄准的是新能源车市场,而不只是一个细分品类。

在问界 M5 刚问世的时候,我身边确实是有希望问界 M5 能出 EV 纯电的车型,包括我在华为门店看车的时候,也遇到过有人问是不是纯电的问题,原因无非两点:

一是纯电在后期使用的经济性相对比增程式更高,二是对增程式技术的不信任,毕竟在插电和油混之外,消费者对增程式系统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问界 M5 EV 所补充的,就是增程式没覆盖到的市场,这类人群具有充电条件,而且更偏爱于纯电的经济性。这跟比亚迪将车分成 DM 超级混动和 EV 纯电的方向差不多,用两条不同的产品线解决不同的需求,从根源上解决消费人群覆盖的问题。

不过市场策略只是普通消费者看到的表层现象,从更长远的技术方向看,这一次华为初试牛刀,在问界 M5 EV 参与了底盘、电机、动力控制系统等汽车硬件的深度研发,除了获得纯电汽车架构和动力技术的开发经验以外,同时也获得了使用和维护经验,这对于华为在后期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独立开发汽车,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增程式和纯电的问界 M5,今年华为完成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基本布局,并掌握了一定的纯电车型技术研发能力。虽然我并不知道华为在汽车领域会下一步会怎么走,但相信华为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研逐步取代采买,这个过程可能是五年到十年,但是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的「华为汽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华为在汽车领域拥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华为的「1+8+N」 战略落地更有意义。

用庞大的销售网络卖车

在短期内,华为不会独立生产「华为汽车」。

道理很简单,「乐视造车梦覆灭,贾老板败走硅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汽车研发和生产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华为拥有让车机系统更好用、底盘更舒服、动力更强的研发能力,但它没有汽车装配、测试、仓储、售后的人才和经验,汽车「生产」的难度远比大家想象中复杂,让拥有成套生产线的车企来将构想变成现实,才是更明智的决定。

但即便是外包生产环节,技术研发也相当的烧钱,虽然华为的其他业务在各个领域里都非常出色,但是让其他业务去支持造车,这显然不是长远之计,归根到底,要让华为造车继续发展下去,是离不开的是汽车细类自身的良性发展。

那么华为怎样把问界 M5 卖出去呢?答案是利用自身庞大的销售网络。

在手机销售为主的时代,线下销售网络为华为带来了庞大的销量和利润,这是华为对比其他手机厂商更具优势的地方,而这套打法后来也被用到华为电脑、智能穿戴产品的销售上,同样也取得非常可观的效果。

而如今,我们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华为门店都摆着一辆问界 M5,华为正在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给消费者推销自家的汽车。

在数量上,当前华为在全国共有超过 5000 家门店,如果每个门店都卖车,那么相当于有 5000 家销售汽车的销售网点,这体量已经超过一些新势力车企,甚至传统车企在中国的网点数量。汽车本身就是高价值、强体验的产物,销售过程离不开实际体验和试驾,而华为当前庞大的门店数量,刚好为汽车提供展示空间。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华为品牌还是产品本身,它们都是自带流量的,这实际上也是在给展车导流。

一些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问界汽车,但知道华为的手机、电脑,在去体验这些产品的同时,自然就会接触到门店离得展车,你去看华为新出的手机,哪怕只是路过门口,你也能在橱窗看到一辆问界 M5 停在那,这种触达消费者的方式远比传统模式更方便且自然。即使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会在现场做转化,但起码消费者已经有了对「华为汽车」的认知,这相当于也是在给未来做潜在的用户积累。

对于传统车企,华为有着大的门店数量给汽车提供销售渠道;对于新势力,他们也有更强的品牌热点,给汽车导流,扩散消费者认知,去促进订单,这套组合拳才是华为和问界在过去一年内实现快速铺量的诀窍。

从宏观来看,问界和华为当前的关系是互补的,华为需要汽车生产线和生产经验,问界则因为没有像极狐之于北汽、阿维塔之于长安如此庞大的体量,需要华为的销售网络落地新车销售,更重要是,正因为问界的体量不大,才能有更灵活、更深层次的方式与华为合作,这对华为未来独立或高占比自研制造汽车提供相当宝贵的经验,这便解释了为何华为自研的架构、动力系统会首发在问界车型上,也因此解释了为何同为「华为智选汽车」,问界的受欢迎程度会比其他智选车型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华为   标准版   工况   程式   野心   车型   消费者   动力   汽车   系统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