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粟裕给许世友打电话: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帮忙照顾

1969年的一天,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接到了老首长粟裕打来的电话,他一听是粟裕的声音立即站起身来,站得笔直,说“老首长,你好,有什么事情还让你亲自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传来粟裕低沉的声音:“世友,我有件私事想拜托你,我的老母亲目前在南京独自生活,生活有些困难,请你帮忙照顾一下。”

其实粟裕给许世友打这个电话还是有些顾虑的,但没想到的是,电话那头的许世友很干脆地回答道:“老首长,你放心吧,我会把你的母亲当成我的母亲一样照顾的。”

粟裕和许世友的情谊

粟裕和许世友一个是开国大将,一个是开国上将,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的将军,但这两位将军因分属不同的部队,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有了真正的交集

但因为二人性格的迥异,指挥风格的理念不同,所以在合作期间难免会有不同意见,甚至发生争执,所以才会传出二位将军不和的流言,其实二位将军的私交很好,许世友将军对粟裕将军是很佩服的。

许世友对粟裕发脾气是发生在孟良崮战役前夕,那是1947年,狡猾的国民党对我解放区改变了战略,老蒋把国军三大主力全都调到了山东战场,妄图全歼我华东野战军主力

当时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负责指挥战斗,许世友是九纵司令员,是粟裕的下级。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针对敌人的阴谋决定采用游击战来拖垮敌人,华野十几万人整天在山区钻来钻去,让敌人摸不着方向,但华野的将士们都是善战的,对于上级这种只躲不打的战术不明就里,怨气很大,其中就有许世友。

一天,许世友接到上级命令火速奔向一个指定的作战地点。

但刚到达那里就接到了指挥部的电话,原来是国军发现了我华野指挥部。

指挥部要求许世友立刻返回原地点配合其他兄弟部队围剿敌人,看着刚刚经过急行军、累的疲惫不堪的战士们,许世友一下火了,他抢过电话就吼:“你们一句话,战士们就得累断腿,作战计划怎么这么多变?”

说完就狠狠地挂上了电话。

虽然,许世友发了一大通脾气,但他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指挥部的命令,及时返回了原地点,并很漂亮的完成了配合围剿敌人的任务。

事后,粟裕和许世友之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产生任何的隔阂,其实大家都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粟裕考虑的是大局,而许世友也只是心疼战士们而已。

此后在济南战役等重大战役中,在粟裕和许世友的默契配合下华野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而许世友也在粟裕的举荐下被晋升为兵团司令。

建国后,许世友被中央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粟裕被留在北京任职,二人一南一北为国效力,虽无法经常见面,但战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漠。

粟裕为国操劳无法为母亲尽孝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粟裕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但在工作之余,他总是很惆怅地望着家乡的方向叹息着,他想远在家乡的母亲了,他和母亲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

有一天,粟裕突然收到了来自家乡的信。

信是亲戚帮忙写的,信上说:他的母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了,知道儿子还活着,很开心,想在有生之年能与儿子见一面。

粟裕读完信,眼圈已经红了,知道母亲的消息他恨不得立刻飞到母亲身边,但是,现在形势不允许呀,他忍痛给母亲写了回信,并请家乡与自己共过事的战友帮自己去看望下母亲。

1951年,粟裕在主席的“强迫”下终于回到了家乡去看望母亲。

这时的粟裕刚刚四十四岁,但由于日夜操劳,头发已成花白。

粟裕当年离家时还是壮年的母亲,如今更是已成为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太太,粟裕一阵心酸,他一下子跪倒在母亲脚下泣不成声

而母亲一把搂过粟裕也是老泪纵横,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太好了,你还活着!”

为了弥补这些年没有为母亲尽孝的遗憾,粟裕回北京时一起把母亲接到了北京与自己一起生活。

粟裕很高兴这回终于能和母亲一起生活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细心的粟裕发现母亲与自己在一起虽然很愉快,但是身体却越来越不好。

粟裕很着急,带着母亲去医院检查,结果是:母亲在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对于北方的生活不习惯,说白了就是水土不服,而母亲年纪大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就更严重了些

粟裕犯愁了,肯定不可能把母亲再送回家乡,那里离自己太远了。

突然,粟裕想到了南京,他视察工作时在南京呆过一段时间,南京也是南方城市,离自己也不是太远,母亲应该能适应那里的气候。

于是,粟裕亲自把母亲送到南京安顿好,自此开始了北京、南京两地奔波照顾老母亲的生活

请求南京老友帮忙照顾老母亲

1969年,随着粟裕职位越来越重要,工作也越来越繁重,能供他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少了,而此时的粟裕年纪也越来越大,早年透支的身体此时也来捣乱,粟裕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两地奔波了。

而老母亲在南京那是举目无亲,孤身一人实在是让粟裕不放心,百般无奈下,粟裕想到了在南京任职的老友许世友

粟裕思虑再三,还是拿起了案头的电话打给许世友,电话接通了,听筒传来许世友那熟悉的大嗓门:“老首长,你好,有什么事情还让你亲自给我打电话。

粟裕沉吟了半晌,还是开口了:“世友,我有件私事想拜托你,我的老母亲目前在南京独自生活,生活有些困难,请你帮忙照顾一下。”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许世友干脆地回答:“老首长,你放心吧,我会把你的母亲当成我的母亲一样照顾的。”

许世友并不是只是嘴上说说,挂掉粟裕的电话后他立刻开始行动了

许世友马上联系南京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请他通知军区管理局派人去看下粟裕母亲的情况。

当许世友得知老人因年岁大了,平时又无人照顾,目前身体情况不大好,而且因老人坚决不让粟裕为她雇保姆,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又有点困难,所以主要原因就是疏于照顾造成的。

许世友马上请军区管理局即日起安排专人照顾粟裕老母亲的生活起居,先让老人恢复健康,当然这一切的费用都是由许世友个人来承担

在管理局派专人的悉心照顾下,粟裕老母亲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许世友立刻把老母亲的身体情况电告粟裕,请老首长放心。

照顾老人家是一件长期工程,许世友只要有空,他总会亲自去看望粟裕母亲。

粟裕的母亲也是个识大体的老人家,她对于许世友的照顾很是过意不去,总觉得太麻烦人家了。

在一次许世友来看她时,老人家说:“孩子,我知道你也很忙的,我现在很好,你就不用老跑来看我了。”

许世友憨厚地笑了,他说“大娘,我的母亲早走了,我还没来得及为她老人家尽孝。您是老首长的母亲,就等于是我的母亲,就让我替首长给您尽孝吧。”

在许世友实在无法抽空去看望老人时,他也经常会向管理局了解粟裕母亲的情况,随时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

在许世友的直接关怀下,粟裕母亲虽然不在儿子身边,但却充分体会着儿子老友真切的关怀,就像又多了一个儿子一样。

老人平时也会做些家乡小菜,她会分两份,一份寄给儿子粟裕,一份送给许世友,这也是老人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而粟裕在许世友的安排下也经常能与母亲通通话,听着母亲恢复了生机的声音,听着母亲念叨着许世友又带她去检查身体了,许世友又给她带什么好吃的了.....

听筒那边的粟裕笑了又哭了,许世友他这个好兄弟,这是把他粟裕的母亲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来奉养的呀!

结语:

粟裕和许世友这种情谊是纯粹的,二人在战争时期由于性格不同、对作战方式有分歧而争吵,导致人们误会二人有矛盾,但殊不知,这二人却因争吵而更加互相了解,进而成为私交深厚的好友,深厚到粟裕能放心把母亲托付给好友许世友来照顾,而许世友也能全心全意的去完成老友的嘱托。

这种战争中产生的情谊也许是我们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但却是让我们无比感动,感动于许世友的真性情,感动于许世友对朋友的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南京   南京军区   指挥部   司令员   首长   将军   家乡   困难   母亲   身体   电话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