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可能暗示多种疾病,你会区分吗?

「肚子疼」是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一种症状了,想必大家都经历过,但不同的疼法可能暗示不同的疾病,有时是胀胀的疼,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像是肠子绞在一起的剧痛,有时吃完饭会好些,有时吃了东西还会加重……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区分呢?

与进食有关的「肚子疼」

餐前疼: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为空腹时上腹痛,进食后可缓解。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且它们的破坏能力超过了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开始消化自身的肠黏膜,从而出现溃疡。进食后,胃酸进入十二指肠时已与食物充分混合,对溃疡面的刺激减小,疼痛便有所缓解。

进食过程中疼: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都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有的可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进食可加重疼痛。

餐后0.5~1小时疼:胃溃疡

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胃部烧灼痛,特点是腹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这主要是因为进食后,食物与胃黏膜发生摩擦,刺激溃疡部位而引发疼痛,此外,为了消化食物,胃酸分泌增多,黏膜会受到进一步的破坏,使疼痛加重。

饱餐后有烧灼感: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患者食管的防御机制下降,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加上反流物的刺激,就会引起胸骨后疼痛、不适或烧灼感。

餐后饱胀感: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餐后饱胀感、早饱感等,与进餐有关,因为这类患者内脏敏感性较高,与健康人相比更容易出现上腹部不适的症状,且餐后比空腹时更加敏感。

不同的痛感,你会区分吗?

胀痛

胀痛是指疼痛且有胀胀的感觉。这种疼痛一般程度较轻,多见于胃肠道消化不良、肠梗阻、肠麻痹、胆囊炎等。

阵发性疼痛

阵发性疼痛指一阵一阵出现的疼痛,疼痛不持续存在。这种疼痛多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输尿管结石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或阻塞性病变。

隐痛

隐痛是指局部有轻微的痛感,有时较轻,有时较重,有时没有任何痛感。这种疼痛多见于胃肠道的轻微炎症、溃疡,如胃炎、胃溃疡、结肠炎等。

痉挛性疼痛

痉挛性疼痛指类似于抽筋的疼痛。这种疼痛多见于胃肠道炎症、溃疡等。

剧烈绞痛

绞痛是指感觉内脏器官交织在一起的疼痛,痛感比较剧烈。胃肠道对缺血的疼痛反应敏感,如果出现极为剧烈的腹痛,考虑为腹腔内脏器缺血,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胆囊坏死、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或腹部疝气嵌顿导致的肠管缺血等,病情危急,应尽快就医。

此外,消化性溃疡常表现为典型的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十二指肠穿孔常为突发性中上腹的剧烈刀割样痛、烧灼样痛;急性阑尾炎则首先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然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肠梗阻   食管   胃酸   黏膜   胃溃疡   腹部   溃疡   暗示   症状   患者   疼痛   多种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