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红军炊事员,儿子是开国上将,后成副总理,80岁官至副主席

  这是一对令人敬佩的父子,儿子在父亲的培养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而父亲后来也跟着儿子参加了红军,父亲为国捐躯后,儿子秉记父亲遗志,继续革命之路,并成就一番事业,建国后不但成为副总理,80岁的时候还担任中央副主席,他就是开国上将王震,他的父亲叫做王贵财。



  王贵财生于1892年,他是一位为人忠厚诚恳的农民,成婚后,生下长子王震,王贵财祖辈深受没受过教育的痛苦,见儿子王震聪慧,节衣缩食将儿子送去读书,虽然几年以后学业因贫苦的家境不得以中断,但是这为王震此后走上革命道路创造力一定的条件。


  14岁时王震来到长沙打工挣钱,偶遇到身为党员的黎湘,后经黎湘介绍到他工作的长沙车站上班,黎湘看着这个有些学识的年轻人与旁人不一般,就给他讲解进步思想,后来让王震到其他车站工作,号召工友们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利益,就这样王震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王震根据党的指示,进入湖北警备军第五团当兵,发展我党新成员,后来警备军被蒋军打败后,王震趁机将发展的成员拉出,组成洪湖赤卫队,当地敌人的势力太强,1929年组织决定让王震带着队伍返回家乡开展游击战,发展武装力量。



  当时家乡处于白色恐怖中,地主武装经常来围剿当地的农会组织,王震回家一看,很是心痛,因为自己的原因,祖父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后致死,两个妹妹被活活饿死,父亲也逃到王屋山一带。


  他安顿好游击队员后,就去找父亲,王贵财看到几年未见的儿子,喜出望外,他一直就知道儿子的革命事迹,但没想到,此次回乡的儿子是来开展游击战的,而且王震还是游击支队的党支部书记,王贵财一心要求加入游击队,王震看到父亲意志坚决就答应了。



  后经考虑,王震让父亲给队员们做饭,虽然原料简陋,但是他尽量把饭做的有滋有味,受到大家的好评,游击队缺乏枪弹,王贵财以前经常给反动团总家做工,在他提议下,游击队决定兵分两路分别攻打团总大院和团防局。


  王贵财熟悉团总大院布局,他率领一部分队员很快攻占了团总大院有利位置,牵制里面的敌人反扑,另一组队员在他们的有力配合下也攻占了团防局,他们打了游击队的第一个大胜仗,一共缴获了11支步枪和为数不少的子弹,后来身为炊事员的王贵财又参加攻打浏阳县城的战斗,战后王贵财因战功获授三等功,还被游击队长任命为司务长。


  后来队伍壮大的游击支队被改编为赤卫六师,部队扩编后,王贵财依然当他的红军炊事员,但是每逢战斗他都要积极参加。



  1930年9月,王震奉命带领部分官兵去萍乡组建湘东独立师,为了巩固发展湘东革命苏区,而父亲王贵财留下来担任赤卫六师警卫营的炊事员,王震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与父亲的永别,不久赤卫六师编入湘鄂赣独立一师,王贵财担任一团二营司务长,1931年底的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王贵财在为前线战士们送饭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王贵财临终前对战友说:“请告诉我儿子王震,好好战斗下去”


  几个月后,王震才知道父亲牺牲的消息,他秉记父亲遗志,一生为革命战斗,建国后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余生,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还成为副总理,1988年80岁的王震成为中央副主席,他实现了父亲的遗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炊事员   司务长   儿子   父亲   遗志   游击战   警备   游击队   副总理   上将   红军   大院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