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上将,也是少林高手,更是唯一获土葬的将军

中国的抗战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令人难忘的史诗。在这段历史中无数的革命英烈、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太平盛世。回望这段历史,你还能铭记住哪些感人的事迹?今天我们就要来回望一个传奇般的开国将领,和一段与他有关的深厚的革命友谊。

毛主席,在中国老百姓眼中就像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带领我们走出战争的阴霾,呼吸自由的空气,自然领导发号的施令下面的人多半就是去执行就好了,很少有人敢跟他说“不”,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许世友,就是一个敢跟毛主席say no的人。每当自己对会议上讲的事情持相反意见的时候,都会当众直接“反驳”,这样的将军恐怕史上少有吧。

就是他这股子劲儿,反而得到了毛主席、邓小平同志等国家领导的赞扬。毛主席称赞他勇猛、刚烈、忠诚,有股遇到事情勇往直前的冲劲儿。邓小平同志则说他是对抗战有着特殊贡献的人。许世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战场上的革命友谊

从古至今不乏一些人才华有个性的人,他们能够这样必然都是有着过人之处,所以对于许世友脾气不好,小编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毕竟每天面对着不断的战争压力,换个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的人,崩溃都很有可能吧。但可以说,他的能力和脾气绝对是成正比的。

许世友将军一发脾气,那是惊天动地,没人敢靠近,生怕引火自焚的。只有一个人和别人不同,面对许世友的脾气,他不躲不闪,还敢开玩笑打趣他,许世友每当遇到这个人也都是没有脾气的,他就是聂凤智中将。

这二人相识于革命危难之时,早期抗战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交集,只有在“抗大”学习的时候算是有点交情,但也不深,学习结束后,各自分配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就没有再相聚的时候了,这样一直到了胶东抗战阶段,二人才再度有了合作,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在1943年胶东抗战时期,许世友是胶东军区司令,在他的带领下,胶东军区上下打不少的胜仗,为日伪军带来沉重打击,也让许世友在胶东地区出了名。当时,聂凤智是威海军分区司令,两人属于上下级的关系,经常会有需要合作的战事,他们的友谊也是在一场场战役的磨合中逐渐变深厚的。

那时候,许世友就表现出了对聂凤智的充分信任,只要遇到大规模的战斗,许世友就喜欢把主要任务交给聂凤智负责,不负信任,聂凤智每次也都会出色的完成任务。随着这一次次的下达任务,一次次的圆满完成,俩人的信任更深,友谊也更坚固了。

到了1945年,持续14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在老百姓们终于在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之时,蒋介石却挑起了内战,点火不断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尽快结束这种现状成为首要问题,毛主席迅速调整作战方案,他抽调4个师的兵力进驻东北地区进行战斗,其中一个师就是聂凤智所领导的队伍。

许世友觉得聂凤智是自己最好的助手,肯定是不想让他去东北的,于是给军区发了一封“假”电报,就说聂凤智得了传染性极高的急性肺结核,不能劳累,不适合长途跋涉,而且还有传染给别的将士的风险,所以不能去东北。正是因为这封电报,聂凤智才得以继续留在胶东进行战斗。

这么做算不算是徇私了呢?多少有些吧,但后期的一系列战斗,也表现出了将聂凤智留下共同战斗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这是他参加革命以来唯一的一次违反纪律,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深。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军队攻占了灵山,这是隶属胶东军区的战略要地。此时正需要一个得力的大将反击,夺回要地,不巧聂凤智因为阑尾炎手术,正在卧床休息,医生肯定是不会让他出院的,更何况还是要上战场。许世友在这时候可是少不了这位得力干将,他下令让人用担架抬,也得把聂凤智抬到战场。

聂凤智到了战场后就好像忘记了自己刚做过手术一样,全身心投入战斗,仅仅用了五个小时时间就反攻成功,顺利夺回灵山。就是在像这样一次次的生死考验,才让他们的友谊不断升华再升华,成了莫逆之交。

信任源于友情

许世友与聂凤智的友谊并没有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中断,新中国成立以后俩人还是一起共事,许世友到哪儿,聂凤智就跟着他。这样的局面一直到许世友退休,俩人终于反了过来,轮到许世友跟着聂凤智了,聂凤智为了照顾老领导方便,就把许世友接到南京养老,每天陪他下棋、聊天,让他的退休生活不再无聊。

聂凤智还因为许世友的一句话,整来一帮人给许世友写回忆录,满足他的愿望。《许世友回忆录》通篇是由许世友本人口述的,除此之外的所有工作都是由聂凤智来跟进,包括写稿、审稿、定稿、协调工作、提出修改意见等与回忆录相关的所有工作。

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可能大吵一架就脆弱到不会再说话,但许世友和聂凤智可以说是吵吵闹闹了一辈子,还是对对方相信并且跟随,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友情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华成了亲情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世友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聂凤智始终担任着照顾他的角色。有一次,行动已经不太方便了的许世友突然想要去打猎。当时的聂凤智也已是百病缠身的状态,高血压、肺气肿等病让他苦不堪言,但为了能够近身的照顾老领导,他还是决定陪着许世友一起去狩猎。

在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后,国内的环境十分复杂,反动势力时刻可能卷土重来,尤其是当时的南京,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旦出现问题,定会影响整个局势。叶剑英对此专门找过许世友,想让他继续负责指挥南京军区。此前,许世友当了18年的南京军区司令员。在1973的时候,许世友才刚被调到的广州军区,在他离开南京军区已经3年了以后,他还能说出:“南京军区司令是我保镖。”这样的话,可见他与聂凤智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了。

当时许世友想,叶帅的意思这不是让我抢了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吗?但出于对当事局势的考虑,他还是不得不答应了叶帅的请求,回到南京军区与好友聂凤智一起共同战斗,给叶帅吃了一剂定心丸。

关系在这儿呢,一起指挥共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对于南京军区许世友还是且具备一定指挥权的。临危受命的许世友第一时间奔赴南京,二人再次携手,经过一番部署后,稳定局势,让南京转危为安。

安享晚年的许世友

时至1985年初,一向身体康健的许世友将军,因为肚子反复疼痛到医院检查, 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聂凤智听到这个噩耗肯定是不愿相信的,多次确认无误后,为了让老领导不要担心自己的病情,就命周围的人谁也不要告诉许世友他的真实病情。

聂凤智将此事装了心里,默默随,每次见面探望都成了内心的煎熬,一面他强忍着悲痛不说,一面又害怕那一天的即将来临。他所能做的就只是安慰许世友,说没什么大毛病,只是肝有点儿小问题之类的。谁都无法知晓他当时的内心是多么的难受。

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真枪实弹的战争虽然过去了,与病魔的战争却开始,不过这场仗许世友还是败了。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病逝。聂凤智一手操办了整 个身后事,许世友的事儿交给谁办他都不放心,都要自己亲自来,更何况是葬礼。要知道,那时的聂凤智身体也很不好了。

他清楚的记得,许世友生前的愿望就是他想要土葬,而且是想死后能跟妈妈合葬在一起。我们知道,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提倡要火葬了,连毛主席、周恩来都领头签了火葬的同意书。但为了满足老领导生前唯一的愿望,聂凤智还是写了一封报告,并亲自自送到北京,请求批准许世友土葬。

那个时候,谁也不敢做决定批了他的请求,报告就这样一直传阅,到了邓小平的手中,邓小平深感许世友对于开国所付出的不易,因此特批了他的土葬申请。

深感这份友谊的不易,他们之间的感情一路伴随着生死的考验,一路都在升华,直至死亡,也没有结束。在许世友去世后,聂凤智每当回忆起自己的这位老领导,都还会忍不住流泪。人的一生能够获得这样的一位朋友,将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像许世友和聂凤智两个人,原本素不相识,这样的友谊,却因为经过无数场的枪林弹雨,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甚至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坚固,更加感人至深。这种感情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值得人们羡慕的。他们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在冒着生命的战争中将这份友谊升华。

作为现在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来说,是他们的协作努力,无私无畏,才取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吃水不忘打井人,老一辈革命英雄们是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用一生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土葬   南京军区   胶东   灵山   少林   友谊   南京   军区   上将   将军   脾气   战争   领导   高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