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8岁主政河南,后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奉公无私,活到了94岁

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能顺利开展并取得佳绩,除了党中央统筹之功外,也少不了地方主政官的操劳,他们肩负提振经济的使命,围绕着民生、市场、资源调配等几大问题,兢兢业业履职,最终促成了地区大发展,这其中最令人称道的当属段君毅。

段君毅是山东濮县人,父母比较重视教育,因此很早便将他送进学堂读书。段君毅也不负父母所望,中、小学均成绩上佳。1931年,为了追求更高深的知识,他赶赴北平求学,在此期间,他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并加入了左派团体,开始秘密从事爱国活动。

1932年,段君毅考入中国大学,也就是现今的北师大,攻读政治经济学。1936年,他转为共产党员,次年前往延安,在中央党校深造,毕业后被派往山东,在鲁西军区任政工干部。1939年,日军纠集大军进犯鲁西军区,段君毅在仔细审视了敌我形势之后,决定进行“斩首行动”,他率领一队精干战士,伏击日军114师团指挥部,击杀师团长沼田德重,受到了上级的通报嘉奖。

1941年,段君毅在率领部队换防别处的时候,意外遭遇大批日军,战士们拼死奋战,却仍旧不敌,段君毅只好带领大家撤离,以免遭受更大的伤亡。在此期间,他不幸被流弹击中胸口,好在并未伤到心脏,他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医护兵给段君毅包扎止血的时候,他还在用微弱的声音下着命令:别管我,快去把队伍重新聚拢起来!

1942年,鲁西军区下辖的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严重,老百姓只能上山挖野草、剥树皮充饥。段君毅便将家里的几亩薄田卖掉,换成小米分给灾民们,随后又央求父亲将家里的藏粮拿出来赈灾,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解放战争时期,段君毅在中原野战军任职,专门负责后勤补给。淮海战役期间,他动员数万百姓支前,帮助解放军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大胜。渡江战役发起前,他又四处征粮征船,极力满足部队的一切用度,获得了高度赞扬。

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段君毅脱离军职,转入行政岗位,任一机部部长。在建设一汽、拖拉机厂的时候,他亲自到沈阳、洛阳等地考察、遴选厂址,并将一大批技术骨干安排在厂里支援生产,帮助这些新生的企业平稳度过最难的起步期。

1978年,68岁的段君毅调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他一边稳抓农业生产,保证省内的粮食供给,一方面招商引资,在郑州等地开办工厂,希望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拉动河南的经济。1981年,71岁的段君毅改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当时正赶上年底,家家户户都在购置年货,准备好好过一个新年。但市场物资供应紧张,无法满足大家的消费。段君毅立即打电话给河南的老下属,请他抽调本地的物资支援北京,解决了有市无货的困境。

段君毅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谦虚低调,奉公无私。他曾多次教导儿子段存要自力更生,不要指望自己会“庇护”他。段存从部队退伍后,段君毅也没有托关系给他谋个“好职位”,任凭他自己闯荡。至于孙子段启学,一直在油田上做工人,即便后来下岗了,段君毅也没有动用职权给他“走后门”。

1979年,段存想举办一个活动,追掉已经逝去的奶奶,段君毅闻讯后,马上予以叫停。因为他觉得乡亲们一定会出于人情面子而送礼,这在党内叫“收受贿赂”,是违纪行为!段君毅有一次回家乡调研时,看到有些困难群众食不果腹,他心痛不已,临走前拿出辛苦攒下的600块津贴给随身的干部,嘱咐其慰问一下低保户和烈士家属。1992年,段君毅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退休疗养,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94岁。

段君毅的一生,突出“奉献”二字,不论是在左翼团体中,还是在战场上,亦或是在行政岗位上,他都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段君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并严格管教子女,保持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纯洁性。正是因为有很多像段君毅一样的干部,新中国才能迅速崛起,成为国际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让我们向这些时代的先锋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淮海战役   河南   解放战争   北京市委   师团   山东   日军   军区   共产党员   无私   部队   干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