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汉家王朝,是如何在内斗中把江山一步步拱手让人的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正式灭亡。

此时天下格局如下:

南明初期形势

1.李自成占领北方河南、陕西、山东、山西、京津一带

2.皇太极占领关外

3.张献忠占据四川

4.广大的南方地区还在明朝官僚以及明朝宗室手中。

此时南方明朝地方尚存有几十万军队,可以说,相比于赵构建立南宋政权时面对的凶险局面,南明面对的形势还不那么恶劣,因为满人数量太少,他们自己对入主中原都没有把握。

可是,在短暂的几十年里,汉民族内斗从未停止过,耗尽了气血,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让人无比憋屈。

一、搅屎棍李自成

李自成农民军虽然攻入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祯,但李自成大顺政权靠的并不是先进高效的组织,和军队强大的战斗力,而是崇祯朝廷财政枯竭,部队常年欠饷银,导致政府军战斗力低下。而恰巧明末自然灾害频发,关外满清叩关,内忧外患之下,越来越多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而加入农民起义军,所以李自成的农民军即使被剿灭众多,仍然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李自成即使输一百次,赢一次就行,崇祯哪怕赢一百次,输一次就完蛋。

李自成耗死崇祯后,面对满清铁骑,他那帮乌合之众自然无法抵挡,一败再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中原腹地。

山海关,这座清军几十年都望之兴叹的天下雄关,却以一种让人气愤、憋屈的方式被跨过。

二、短暂的弘光政权

当北京被李自成攻占,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传到南方之后,南方各地的官僚开始讨论选择新的皇帝,按理说,大敌当前,应该选择一位明君来收拾旧山河,但在各方势力角逐下,却选择了昏聩的福王朱由崧,此即为弘光帝。

《明季南略》中对于弘光帝的记载如下:

“甲申秋,南教坊不足充下陈,私征之远境。阮大铖、杨文骢、冯可宗辈各购进。大内尝演《麒麟阁》传奇剧,未终,妓人首戴金凤者三。盖宫例承幸戴金凤以自别也。上体魁硕,一日毙童女二人,厚载门月裹骸出。

史书记载弘光帝体型肥大,经常一天淫毙两个童女,日复一日,之前选进宫的少女都陆续死完,所言所景让人触目惊心。

弘光政权建立之后,居然想要和清军结盟,商讨共同灭顺,不仅和清朝开始和谈,而且还答应把关外的土地割让给清朝,同时每年还会给清朝一些钱财,但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并没有搭理从南京来的弘光使团,在消灭了李自成的势力之后,清朝将目光放在了南明,同时让多铎率领军队南下。

这生死存亡时刻,弘光朝廷却忙着内讧,1645年,睢州总兵许定国杀害了高杰,而高杰的手下为了给高杰报仇不仅占领了睢州,还在这里烧杀掠夺,许定国在这种情况下投降了清朝。

随后,左良玉以“清君侧”的名义,率领10万军队进攻南京,清军趁机拿下扬州,渡过长江,随即,南京城内乱作一团,最终在5月15日,南京投降,而弘光皇帝朱由崧也被清军杀害,自此,南京的弘光政权退出历史舞台。

三、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政权

弘光政权是南方各省都承认的正统政权,它的灭亡标志着南方各省再次群龙无首。在浙江,以张名振和张煌言为代表的军队领袖是拥立鲁王朱以海,而在福建,郑芝龙兄弟扶植起了隆武皇帝朱聿键,这两方势力都以正统自居,互相不承认对方,一直都在内斗,还爆发过很严重的战争。就算是隆武帝去世以后,郑成功对朱以海都没有任何好感,甚至不承认他监国的特权,宁可遥奉永历帝,也不愿扶植身边的鲁王朱以海。

此外,隆武帝政权内部,其实并不稳固。当时郑芝龙与隆武帝离心离德,郑芝龙打算操控隆武帝,以此好在投降满清的时候,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而隆武帝可不想做傀儡。

作为南明唯一的明君,隆武帝打算北伐,但他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当时何腾蛟收编了十几万大顺军,手里权力非常大,隆武帝希望能够得到何腾蛟的支持,但何腾蛟本人居然有自立的打算,压根就不鸟隆武帝,就这样看着隆武政权灭亡,隆武帝本人和皇后都被清军杀害。随后不久,何腾蛟也被清军击败,其本人被清军杀害。

四、流亡的永历政权

隆武政权灭亡之后,朱由榔(永历政权)和唐王朱聿鐭纷纷自立,并在同年两人相继称帝,这两个藩王不好好合作,在当时清朝进犯南方的情况下,这两拨人开始相互攻伐,而清朝看到这种情况后,直接选择进攻了朱聿鐭,结果唐王政权不到40天就灭亡了,而永历帝朱由榔此时此刻去逃到了广西。

仅存的永历皇帝,偏居西南一隅,岌岌可危,这时李自成的农民军残余势力进入湖南江西一带,为了缓和和农民军的矛盾,永历帝终于改变立场,联合农民军抗清,而农民军也开始接受“明”的旗号,双方终于知道当下最大的敌人是满清政权。

在农民军的帮助下,永历政权掀起一波抗清高潮,湖南地区基本上光复,与此同时,四川、江西、广西、广东、延安、甘肃等地区的清朝官员也都宣布加入这次抗清大潮当中,于是全国第一次抗清达到了高潮,但后来清军反扑,而前面各个地方的官员都是墙头草,清军反扑之后,这些人又再次投向了清朝的怀抱,就这样,第一次抗清失败了。

在绝望中,大西军残部孙可望、李定国加入永历政权,这让当时的永历皇帝又看到了希望,之后组织部队进攻湖南,北上攻打四川,南下进攻广西都取得了不错的胜利,也一度出现了第二次抗清高潮,在这期间,李定国更是九次邀请郑成功出兵共同抗击清朝,但是郑成功只想坐山观虎斗,并没有派兵支援策应。

好景不长,在收复湖南、广西后,孙可望就和李定国两人出现矛盾,孙可望甚至还在贵州制造了“十八先生案”,极大的消耗了抗清力量。

在永历政权内部权力斗争中,李定国胜出,孙可望投降清朝,此时永历政权只剩下了云南一省。

1658年,清朝军队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云南。

1659年,清军攻下昆明,永历帝开始流亡缅甸。

1661年,缅甸国王迫于清朝的压力,将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随后被吴三桂处死!

从李自成的大顺军,到南京的弘光政权建立,到永历政权的灭亡,自始自终都一直在内斗不断,南明的灭亡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汉家   崇祯   拱手让人   王朝   江山   广西   湖南   南京   满清   清朝   政权   军队   皇帝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