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有着完美顶层设计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看似有着完美顶层设计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作者:毛小民

西晋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只有52年(公元265年—316年),但是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它实现了对三国的统一,但是却在王朝灭亡后,中国再一次陷入分裂,而且在北方前前后后出现十六个割据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为“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西晋王朝严格意义上是司马家族(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司马昭等)在取代曹家(也就是三国时的曹操及后代所成立的魏国)江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灭掉蜀国和吴国后,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司马家族逐步完成对曹家魏国政权的替代实际上从司马懿篡权就开始了,尤其从司马懿用计除掉魏少帝的大将军曹爽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就已经落入司马家族之手,无非是司马懿死后,大权又落到他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手中,期间他们废立曹家的皇位,甚至还杀了魏帝曹髦。

不过司马昭在中国历史上也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灭了蜀国,只不过他一直没有在名义上直接取代魏国的曹家。

司马昭灭了蜀汉后,又准备进攻东吴,却得重病死了。

他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晋朝,成了晋武帝,以洛阳作为国都,在历史上被称为西晋。

晋武帝替他爹完成了心愿,那就是灭掉了东吴,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对于任何一个打下来江山的皇帝来讲,应该都会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实现江山永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都会做出相应的顶层设计和安排。

为了保住司马氏的天下,吸取曹魏皇权太弱的教训,晋武帝也进行了相应的顶层设计。

那就是大封自己的子侄兄弟做王,让他们像众星拱月一样来护卫皇室。后来又让这些王出任地方都督,他们既有行政权力,又有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

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进行政权的控制和传承从理论和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国家都是自己家的,有什么事大家还不得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吗?这样长此以往,江山不就永远是自己家的了吗?

八王之乱,动摇西晋国基

无论从理论、逻辑都看似完美的国家顶层设计,却最终成了埋葬王朝的导火索。

随着握有兵权的诸王的野心越来越大,西晋的大祸也就越来越近。

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军政大权落到杨太后的父亲杨俊手中,贾后就联系宗亲诸王,要求他们进京除掉杨俊,楚王司马玮就进京灭了杨俊并进行了政治清洗。

贾后再下来派司马玮杀了辅政的汝南王司马亮,又灭掉了司马玮,控制全部大权。

贾后无儿,就抱妹夫儿子充当自己儿子,并毒死太子,让自己抱来当太子。

诸王起兵讨伐贾后,赵王司马伦派齐王司马冏毒死贾后,废掉晋惠帝,自己称了帝。

齐王司马冏不服,联合讨伐司马伦,结果就和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来攻杀了司马伦。后进入洛阳,独揽大权。

长沙王司马乂趁机发难并取得司马颖、司马颙声援,在灭掉司马冏后,也控制朝政大权。

司马颙联合司马颖讨伐司马乂,司马乂被在洛阳的东海王司马越偷袭并烧死,司马颖乘机控制政权。

司马越心里不爽,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挟持晋惠帝到长安被司马颙排挤,司马颖控制政权。

司马越联合王浚大败司马颙,并把他和晋惠帝、司马颖全部杀死,然后立司马炽做皇帝,为晋怀帝。

八王之乱长达16年,八个王死了七个,西晋的力量大大削弱。此后,北方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乘乱进攻中原,西晋王朝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之后随着流民起义(逃荒的农民)和匈奴贵族刘渊反晋,西晋的气数也就逐步尽了。

后来晋怀帝在永嘉之乱中被俘,后被杀。

太子司马邺在长安称帝,即孝愍皇帝,但没有几年,长安被攻陷,然后投降,西晋灭亡。

历史还在重演

西晋王朝虽然实现了全国统一,然而却仅仅持续了52年,尽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和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却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如果没有八王之乱(而这些八王之所以能乱的起来就是因为晋武帝不但给了这些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也给了他们军权,晋武帝本意是想让他们来保护司马家族的皇权稳固,但是结果这些王却恰恰用了这些军权埋葬了司马家族的皇权),晋国的国力不可能就这样被消耗殆尽,政治混乱的结局必然也会带来两个恶果,一是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就会陷入动乱和起义,二是给其他敌人带来可乘之机,使他们能够有“趁你病要你命”的战略机会,从而进行战略冒险和进攻。而事实上,西晋第二任皇帝晋惠帝就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那么晋武帝所犯的错误,今天是否还在重演呢?

其实还在不断上演,当然发生的领域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尤其民营企业的家族企业,而且出问题最大概率发生在进行家族传承过程中。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对有血缘关系和具备亲戚关系的人天生具有一种自然的信任感,再加上中国目前职业经理人相关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所以在企业中,大量使用和重用具有家族关系的人非常正常,也无可厚非。

但是基于家族关系来进行企业的顶层设计时,却容易出现致命的问题。

创一代阶段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企业在创业阶段,创始人带领大家为了解决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大家往往容易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去做事,但是有些隐患却容易埋藏起来。

企业在进入传承阶段时,创始人在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时,有些设计和安排往往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甚至导致企业出现非正常倒闭的严重后果。

曾经有一家企业在创始人的带领下,经过努力,该企业已经处于行业前列,赢得社会承认和尊重,但是创始人在安排企业的传承时,问题出现了。

他的子女比较多,他在把企业的股份给子女进行分配时,为了不让孩子们有意见,全部采取等额的方式分配,并且这些子女也都在企业的核心岗位上担任要职。

创始人去世后,这家企业却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情况,因为大家股份相同,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决策权完全分散,对于企业的很多重大决策根本就无法在董事会通过,还有严重的一点是,股东和高管身份完全重叠,大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相互之间不服气,引进职业经理人也不可能,因为水平再高的经理人也难以在这种企业生存,更不要说发挥作用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企业得了绝症。

还有企业为了平衡好家族成员的关系,采取分品牌、分区域、分岗位等方式来进行权力和利益的划分,其实这种做法在企业创业阶段和企业野蛮成长阶段,反而有一定的好处,反正大家在跑马圈地中,提升了企业的规模、行业地位、影响力。

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尾大不掉,企业发展就会陷入瓶颈,甚至难以为续。

因为一旦企业失去总体控制,这些羽毛丰满的“诸侯”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争夺企业资源,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不惜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更不要说企业的整体利益了。

严重的企业内耗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甚至在竞争对手面前不堪一击。

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亲情诚可贵,人性莫忽视。在企业内,血缘和亲情并非洪水猛兽,反而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促进组织的进步和发展,作用非常巨大,但是人性却并非会因为血缘和亲情而发生质的改变,尤其在重大的利益面前。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原来曾经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员,但是当能力已经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时,他们可以当股东,但是必须退出经营管理团队,尤其是核心岗位。

在企业传承时,不可在股份分配上搞平均主义,要实现决策权的相对集中。

善于借力顾问和外脑。企业顶层设计的调整,往往会引起企业变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规范和推动,而且企业也需要通过外脑机构对于企业的一些问题和调整提前进行预判,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能等企业得了绝症才想起来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王朝   西晋   魏国   司马   江山   短命   大权   皇帝   阶段   家族   完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