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如果多活十五年,会成为从开国到亡国的第一人吗

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从看过《谏逐客书》之后的转变,以及灭楚时对待王翦的态度转变,都说明他既明白形势,也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不会一意孤行。统一之后,他需要安抚民众和旧贵族,需要实现行政统一,于是做了一个尝试,前无古人的尝试。不过看起来效果并不好。如果他多活十五年,很难说,一方面他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另一方面由于军事统一过快,导致行政统一跟不上。加上他的思维惯性,很难说他能不能挺过这十五年。

不外乎几种情况。一是真的挺过来了,实现了行政上的统一;二是没挺过来但也没有出大乱子,他压住了;三是他没完全压住,还是有人作乱,国家陷入内乱,但没有亡国;四是内乱太严重,政权结构崩了;五是政权崩了,几个国家复国,而秦的土地面积缩小,没有统一之后那么大,也不会比统一之前小;六是旧贵族复国后有了明君,短时间内国力壮大并反攻,甚至灭秦。最后一种可能性最小。

 毕竟天下大乱之时,章邯领着一群囚徒就挡下了一众起义军,如果不是后方起火,起义军就成了叛军。从百姓方面,说秦始皇时期民不聊生的,是不知道秦之前混战多年,百姓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秦统一后,日子苦,但至少相对稳定。第二,从威望方面,说不要迷信秦始皇个人威望的,其实造反第一步恰恰是要挑战威望。要知道,普通的老百姓就算真被剥削至死,也不会有造反的念头,一个是不敢想,一个是不知道怎么做。能领头的人想策反他们,更多就是从挑战统治者的威望开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秦皇32年可能人等到始皇帝死当成导火索,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民众的导火索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再过几年可能仅仅是因为出游,征兵,徭役一件小事就能爆炸,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一件导火索引发了整个世界的炸裂。看会不会造反,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局势来看,因为秦国的严刑峻法导致了大量的民众逃离。

秦皇死仅仅不过引爆了这个充斥着大量愤恨的火药桶,真要解除这种火药桶,单单让始皇帝活着仅仅是饮鸩止渴罢了。不改变的话,秦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胡亥的胡作非为仅仅是让他的灭亡提早了而已。周厉王无道,国人暴动,并推举共伯和为政。中华民族反抗压迫暴政的历史现在一直明明白白的记载在历史书上呢,但有多少以为自己能超然无畏的作恶最终自食其果。另外,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那是因为他就是首届大一统争霸赛走到最后的唯一冠军,他要是在,谁能亡秦啊?说陈胜吴广的,陈胜吴广比六国如何?说旧贵族势力势大造反的,你们忘了是谁把他们从贵族势力变成旧贵族势力的么?说秦律严苛不长久的,秦律又不是大一统后才变严苛的,就是这严苛的秦律灭了六国。当然,不是说高手不能翻车,但地狱模式下走出的冠军在简单模式下翻车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最后,嬴政虽然出生在帝王之家,因为父亲曾是赵国人质的缘故,8岁前历尽了艰辛和危险,特别不幸的是:在最需要父母之爱的时,父亲为了活命弃他不顾,母亲为了生活让他蒙羞受辱。扭曲的家庭生活,使他变得坚强,冷酷而叛逆。嬴政8岁时,回到王宫。宫廷的尔虞我诈,在训练了他超人智慧和处事能力的同时,也铸就了他只相信自己并且只为自己的品性。嬴政13时即王位为秦王,因为有吕不韦掌权,他只能是一个傀儡。这期间,他饱尝了一个少年皇帝有名无实的受制和压抑。结果,已经形成的叛逆性格,使他对权力的渴望达到极致,同时也埋下了视他人如草芥,滥用权力,残暴而卑劣的心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陈胜吴广   秦国   秦律   起义军   翻车   严苛   导火索   亡国   民众   贵族   威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