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别说是清朝没有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新中国,也差点没有赶上第三次工业革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没有搞清楚的学渣,是根本无法学习更为复杂的代数、几何的?

当然,除非天赋异禀,并且为之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

清朝不正是类似于这样“学渣”的一个代表吗?更何况,清政府当时所处的世界大环境与本国小环境都比一个学渣所处的环境要复杂的多。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中期,以英法老列强和美日为代表的新列强基本完成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到了以“电气”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用说,清政府当时还处于“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美梦中,根本不可能主动去接受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所生产的东西不过是“奇技淫巧”,蛮夷的小玩意罢了。

结果,就是在被以英法等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老列强狠狠的揍了几顿之后,觉得这些“奇技淫巧”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内容。可惜的是,当时清朝最高统治者咸丰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英年早逝,早早就驾崩了。

随后,同治皇帝以一个乳臭未干、黄毛小孩的身份登上了最高领导人的宝座。别说是治理国家,就是话都还说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顾命八大臣”和慈禧权力斗争的黑暗时代。

同治皇帝

众所周知,最后是慈禧取得了胜利。但偌大一个国家,没人管社会经济发展,一心只想争权夺势,别说是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没有早早灭亡,还真的是天佑中华了。

但依旧还是有无数有志之士的,以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开展了一系列的“洋务运动”,终于让古老的中国有了机器的轰鸣声。

只可惜,就这么点发展势头,不仅被本朝顽固派反对,还遭到东西洋列强们的各种压迫,种种不平等条约与战争随即而来。要发展,委实是难上加难。

后来,那些列强忙着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才有了喘息发展的机会。可是,“一战”打完了,本国的民族工业化也就差不多走到头了。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由于国内国情影响,我们也一度几乎错过。好在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奋起直追,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走别人走了几百年的路。谈何容易?好在我们终究是赶上了。但是跑到快了,自然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断在完善,不断在进步。

真没什么必要羡慕欧美,他们的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之路,哪一个没有吸过我中华的血?而我们自力更生,不过几十年就赶上甚至超过了他们,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吗?

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开始,而我们,已经不仅仅是追赶,更是开创者、建设者。未来究竟如何,无论强弱,但一定不会太差。




这么说吧,清朝即便有十个机会都不会抓住,举个我以前老板的例子就明白了,跟他干的有很多亲戚和老乡,工资都很低,不是他没钱,而是他认为只有这样这些人才会离不开他,时间久了就内卷习惯了,如果挣钱多了会出去自谋出路。清廷也是如此,不想发展科技,愚民政策才是统治的最好方式。




别说清朝没抓住,哪个朝代也不可能抓得住!

放眼世界,哪个国家的工业革命之后,都会必然经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是要推翻封建皇权的!西方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摆在那,法国路易十六什么下场又不是看不见!西方列强的强大,无一不是推翻了封建统治的,没有一个是原来的封建王朝自愿的!

清朝不可能,哪个朝代都不可能!中国历代王朝都是君天下!国家是皇帝的,百姓是子民!哪个皇帝可以开明到为了国家的富强,兴高采烈地主动交出皇权?甘愿当个摆设?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愧对列祖列宗的!

所以,如果不推翻封建王朝,不取得政权,改变国体为共和或君主立宪,任何封建王朝都不会去学习西方的工业革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什么条件都不具备。

工业革命也不是随便发生的,西方也是酝酿了几百年以后才有了成果。

满清为什么不会发生工业革命,原因非常多。

第一,没有思想基础。

工业革命的前提,必须有一个思想基础,也就是通过创新实现个人和团体社会地位的转变。

欧洲传统的统治者是贵族,他们通过国家权力掌握着古代最强的资源,就是土地。

通过农民的纳税,贵族维持自己的地位和高档生活。

然而通过工业革命,欧洲的资产阶级彻底挤垮了传统贵族。

资产阶级通过工业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财富可以转变为实力,最终成为国家实权的控制者。

法国的革命到最终建立几个共和国,其实本质就是资产阶级的崛起。

但资产阶级的崛起同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是不可分割的。

只有接受自由平等的观念,资产阶级才能具有提升阶级的野心和欲望,才有进行各种技术改革的动力。

著名的小说《悲惨事件》中,男主角冉阿让本来是个苦役犯,几乎身无分文,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然后他进行了一个技术改革,让玻璃制造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他也通过这项技术获得了几十万法郎的收入,还开了自己的工厂,甚至能够成为当地的市长。

即便冉阿让一直自称是底层市民,还做过主教的仆人,也能够进入上流社会。

相比起来,当时满清压根不存在这种思想基础。

国家是爱新觉罗的,任何人都是奴才、仆人,是靠皇上赏口饭吃。你都是奴才了,试问哪里还有什么阶级跃升的动力!

第二,没有制度基础。

上面也说了,当时法国社会对于各种技术改革不但不阻止,反而非常鼓励。

一旦技术可以创造财富,国家也不会上来捞一笔,任由专家将技术变现而发家致富。

自然这个制度也不是一下子就来的,还是资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结果。在冉阿让时代即便是保王党执政,法国资产阶级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舞台,夺取了很多实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法国通过《民法典》等法律保护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利益,这是非常关键的。

满清则不存在这回事,官员权力极大,可以轻松压榨富户,甚至将其抄家坐牢。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有百万家产,遇到来敲诈的县政府小吏也是唯唯诺诺,唯恐惹祸上身。

书中非常嚣张的富裕的扬州盐商,苏州丝绸商人,浙江茶叶商人也要百般巴结官员,不然一夜之间就会完蛋。

在专制如此厉害,官僚权力如此大的国家,根本没有工业革命的土壤。

冉阿让如果生活在满清,可能刚刚发明出技术就被官员弄走了,说不定自己性命难保,还无处声援。

满清有的只是红顶商人,或者是御用商人,其他商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第三,没有社会基础。

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商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物资大量流通开始激烈竞争。

当时欧洲各国都在拼命做生意,用尽全力击垮同行的对手,才有技术变革的动力。

相比欧洲的商业社会,满清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农民的日用品,可以通过自己土造商品来维持,所谓的男耕女织。

所以满清没有发展商业的动力,农民似乎根本不需要什么商品,没有市场。

需要农业社会慢慢向商业社会转变,这才会有工业革命的土壤。

第四,没有科技技术。

工业革命是建立在西方几百年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

比如一个蒸汽机,其实先后出现过无数个蒸汽机,是经过反复改良的产物。

这些改良可不是瞎子摸象的乱来,是依靠基本的科学发展而来。

西方各国对于科学都很重视,法兰西科学院早在1666年就建立了。

相反,中国有的主要是一些实用技术,基础科学几乎没有人在研究。

在清代初期,满清仿造了明朝的红夷大炮,同当时洋人的火炮差不多。

因为自己没有研发能力,直到200年以后满清还在使用红夷大炮,而西方火炮却有很大进步。

即便是实用技术,研究这些东西的人只能是工匠。在满清,工匠地位非常低下,同仆人也没有大的区别。




清朝,大清帝国,说白了,就是满清鞑虏,萧聚山林的土匪,借用孔圣人的“君臣钢”,进行包装,他就不是土匪集团了。言归正传,按照同情之心,和为满清洗白的义务,清朝应该生产飞机大炮,来对付八国联军,那该有多爽。何必向洋人跪下割地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工业革命   英法   清朝   蒸汽机   实权   封建王朝   列强   法国   资产阶级   满清   皇帝   代表   机会   基础   国家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