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促使政府高层决定在12月7日后彻底放开对疫情的防控?

应该说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该相信政府决定放开,肯定是从国家大局着想,从民族利益着想而放开的。要说是原因,一是国际形势的原因,二是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因。不适应国际形势,不发展国民经济。民族肯定要遭殃。所以,应相信政府高层决定放开的政策是对的。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当然,放的过急,宣传誉论跟不上,慢慢适应就好了。任何决策,有利有弊。只要利大于弊就行。突然放开,必然伤及局部及某些个人的利益。不足为怪。只要是于国于民族有利就行。就象俄乌战争。俄罗斯必然牺牲人员。但为了民族的利益,必须去战斗。









不可否认,此次放开现在看来的确是有点突然,11月份刚刚还在高调地宣布要清零,各地还在严防死守,突然就12月初就“精准防控”了,就放开了,很多前两年都坚持的措施一夜之间就取消了。

这其中的原委当然我们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只能谈点个人的看法,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说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外部原因就是12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明年某个时候可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他说2023年1月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将讨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紧急事件的判断标准。

“全球卫生紧急事件”是什么意思?联系到当前的国际疫情形势和各国的措施,我觉得通俗地说“全球卫生紧急事件”就是一种传染病在全球流行,情况很严重,需要各国重视和合作。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年来,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现实防控新冠疫情。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成为一种高传染性、低危害性的病毒,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事实上已经是接受了和病毒共存。而中国还是世界上极个别还在高举“清零”大旗的国家,对内对外都在严防死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世卫组织真的于1月份宣布通过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的决议,等于是事实上不再将新冠当成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等于正式宣布世界范围内疫情结束。那到时候中国要是还不跟上世界大势,那真的是要被当成世界上唯一的疫区,带来的国际声誉是极差的,那将真正的自绝于全球、自己主动和世界隔绝了。以中国的现实、以中国的经济布局、以中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一旦和世界真正的隔绝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这样重大的措施,特别是世卫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里,所有的决议都是由各方博弈的结果,世卫组织肯定已经做出了内部决定,时间就在11月底那段时间,就等着合适的机会宣布,估计中国政府也早就已经知道了世卫组织的决定,考虑到病毒现状和国内经济形势等,于是于12月初作出调整。

现在说说内部原因。从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里可以看到点端倪:内需不振,11月份消费同比下降5.9%,1—11月下降0.1%,除了中医药和食品是增长,其他行业都是下降——这数据是令人担忧的,因为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消费不振,经济自然不行。

经济不行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经济不行,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不行,财政收入自然也受到影响,经济下滑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那会崩溃,那带来的危害可不会亚于疫情的。而经济这个东西,不是自来水龙头,想放就有水的,一旦冷下来,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启动的。

救经济显然是刻不容缓了,而且事实上12月初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适宜的放开的时间点。

第一当然是因为真的防不住了。病毒变异加快,超强的传染性,让三年来的防控措施已经很难防住病毒了。病例越防越多、疫情爆发越来越地多,老百姓收入大受影响,对于防控已经是越来越反对,甚至爆发了群体事件。人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永远保持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必然会有松懈,而且任何措施都会有漏洞。

特别是接下来临近过年,春运马上就要来临,人员流动频繁,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深埋在内心的基因,疫情三年了,无数人积聚了太多的回家冲动,这靠封控、管控是很难压抑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封控、管控效果更不佳,哪怕进行防控,年后也必然会有一波疫情高潮。

第二最为关键的是,从时机来看,12月初放开,感染高峰在1月份,每年1、2月份是过年时节,本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过年时节就是不生产的,而等高峰期过去,时间也到了过年后。那时候经历了一波感染高峰,老百姓对病毒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体会,恐惧情绪必定减弱,生产就容易启动。

而假设是年后再放开,高峰期再加上恐惧期,明年上半年是基本上没有办法正常启动生产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半年没有办法正常生产,明年经济也就基本上泡汤了,到时候经济也许是真的会崩溃。

因此权衡利弊之下,估计国家也是看到了11月以及其他更多的数据,才痛下决心,长痛不如短痛,以短时的放开的剧痛来换取长期正常的生活,这是必然的选择。救经济、促生产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

另外此次的放开的确是有点仓促的,很多物资看起来没有准备充足,在一波波的抢购下,很多物资、药品是抢购不到——不过以中国人的恐惧意识和抢购热情下,就是山也会被瞬间搬空——这病毒的超强传染性实在让人恐惧。




来自于国外的压力及国内人民生活遭受重大影响之下。

一、国外的卫生组织WHO压力。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基将宣布2023年1月新冠病毒大爆发大流行结束,如果我国还处于“动态清零”阶段,即被定义为“疫区国家”,那么我国国民入境外国,接受他国高额费用核酸检测,如意大利每人668元,美国需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些出国国民是不愿接受之痛的。另外我国出口货物强制检疫,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出口经济的发展。

二、新冠病毒对人类的杀伤力日趋减弱,除老年人、幼儿小孩外,绝大多数都是轻型、普通型,在一定药物治疗下,只要抗过3-5天,基本恢复正常状态。为了不影响经济发展,从“防止”改为“治疗”是正确的。

三、如果我国长期被定义为“疫区国家”,因为长期封控,企业产品积压造成过期,工人无工作无收入,工厂倒闭使国外投资商撤资或停止在我国投资,我国经济将会严重下滑到不可预期的地步。

四、国内各大行业经过长期封控,经济收入入不敷出,人民生活日趋艰难,有钱人花不出去,无钱人无处创收,因而借此病毒对人伤害越来越轻之际,不得已才放开。

五、对于老年人、小孩等弱势群体,我国采用上门注射疫苗服务,同时呼吁子女尽量避免感染给这些弱势群体,减少死亡率。

国家出巨资,保护了国民三年,如今病毒对人生命威胁逐渐消失,面对国外的压力、国内的民情和需求,放开是必要的,希望大家理解,并开展自我救助,度过难关。




从国内讲,疫情三年了,各地封控不一。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减少了,无症状感染的多起来,但不少地方采取一刀切、不断加码,造成了工农业及广大群众实际困难,老百姓要吃饭,要还贷,要出去工作。由于封控加码,造成了不少问题,核酸检测造假的出现,引起老百姓的不满。

从国际上看,各国早已放开,世卫组织也要宣布疫情结束,如果还没有放开,被宣布为疫情国,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贸易与国际交流交往。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高层多次研判,从11月11日出台“二十条”、12月7日出台“新十条”等精神指导下,各地开始逐渐解封放开。

为什么选择在冬季这个时间节点放开,冬季就要面临新冠和流感双重夹击,出现大批的“阳”人、大面积感染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冬季放开,这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放开的。

12月全面解封,社会逐渐正常,医护人员各就各位,物资不缺,很容易应对,就不会出现2020年口罩、消杀等短缺的问题。

考虑了第二波反弹,经过第一波疫情体验,大家会对新冠有了重新的认识,每个人明白了做好自己是第一健康责任人的重要性,该自备药品,心中有数,可以迎接第二轮反弹。

这也是参考了国外的经验,疫情放开前三周会迎来大面积的感染,感染人数大量增加,没感染的人数只占少数。

下月中旬就要迎来春节,如果等下个月解封放开,工厂放假,物流快递停摆,物资紧缺,医院轮休,医护人员跟不上,物资跟不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需亟待解决。

从2023年1月8日,新冠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从1月8日正式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因此,放开后,就可以让过完春节后上班的人,在经历春节期间这波感染后,可以将新冠的影响降到最小,节后迎来上班潮,学生从放寒假到正月十五以后近来开学潮,就可以避开大面积感染的风险,让人们走出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回归正常。




主要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点:

(1)病毒变异后,虽然毒性下降,传染性大大增强,靠封控很难防得住,而且代价巨大。毒性下降后,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治疗和休息而痊愈。

(2)经济发展的压力太大了!疫情防控要花很多钱,三年下来,很多地方的财政难以为继!而封控或多或少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3)科学研究和其他国家已有的经验都证明或许到了可以放开的时候啦!

高层不是拍脑袋随意放开,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也基本符合预期。

可以看到,2023,将是拼事业,搞经济的一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会越来越好!

疫情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疫情   疫区   解封   核酸   传染性   中国   日后   老百姓   高层   紧急   病毒   原因   事件   组织   时间   政府   国家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