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减负了,让学生上学轻松很多。为什么还有些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给孩子加负担?

谢谢邀请回答。

我的回答:家长还没有跟上国家的节奏。

教育减负作为一项国家提出的重大政策要求,它所考虑的肯定比我们老百姓要多要全,它是经过多年国内情况的调研,多年国外教育的实践,经过反复多层论证之后作出的一重大决策,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道理很好讲,不会因为你家家户户人人个个都去上补习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多招多少人,没有这样的事,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某些内容集团无尽的挑动教育的内卷,是一种走向死胡同的恶性循环。正因如此,国家才断然出手,一下子叫停了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生意。

同时国家也对学校层面提出一些减负要求。因为一个孩子总体在校时间没有增加,调的是之间科目间的节数比例,比如体育等科目权重增加了,像英语等科学的总教学时间减少了。

现在的客观情况是学生在校整体负担没有减少多少,也不能减,加之放晚学之后的延时服务,基本可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也不能再加多光别的什么了。

但是家长心里还是不放心,这个情况可能理解。少部分家长还想通过补习的形式让孩子学得更牢些,学得更多些,再都国家对学科类补习也有明确的时间界定,这样自然就出现家长给孩子报班的现实。这也是允许的。但一定要掌握一个度,不能凭自己的个人意愿想上几门就几门,想上多少就多少,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意见,起到正向的效果,不能最后变成:越差越补,越补越差的恶性循环。




近几年,教育部曾多次强调要给学生减负,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学生的课外时间多了,一些家长又闲不住了,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增加孩子学业负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家长担心孩子输掉起跑线。

很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能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当孩子的分数不理想时,家长便坐不住了,担心孩子会落后。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报辅导班,希望通过辅导能够快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上迎头赶上或者超过自己的预想。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给孩子报了各类兴趣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有所发展。家长的心愿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课外负担。

第二,家长盲目攀比心理作祟。

有的家长也不征求孩子意愿,看到别家的孩子在上补习班,自己毫不犹豫的给孩子报了名,强迫孩子参与补习。这类家长往往会选择一对一的补习或者专业机构的辅导。有的辅导机构收费很高,每年的补习费达到十万左右。家长为了证明自己经济实力,逢人便讲我在孩子身上花的补课费,都达到几十万。这也许是家长的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吧。对于补习效果,这类家长往往是不看重的。

第三,花钱请人管孩子。

有些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又担心孩子出去上网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为孩子报了补习班,一是为了让补习班老师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二是又有老师为孩子辅导作业,这刚好是家长所需要的。我隔壁的娃就是这种情况,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辅导班的老师都不愿意教他,他的家长给辅导班老师说,只要你保证我孩子的安全,学习成绩方面我没有更多的要求。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什么不好之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教育的减负年年喊,可是越减学生的负担越重,特别生活在城市中学生的负担挺重的,越减家长越不放心,变着花样上各类辅导班,有的孩子苦不堪言。

首先给学生减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这种理念是对的,无可置疑。让我们的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避免重复大量的做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作业老师可以少布置,甚至不留家庭作业。但是这能力何来呢?素质教育难,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还要组织安排等等,比应试教育难得多,多让学生做题,多留作业太容易了,谁不会,吃亏的是学生。在减负的呼声下,不少学校减少书面作业,也不敢给学生订资料,课外不留作业,可是家长坐不住了,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学习了。

其次家长对优质学校资源的追崇,让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名校。不少家长舍得掏钱给自己的孩子上辅导班,避免在以后的竞争中落伍。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普通人,既没有官二代,又没有富二代。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读一所好的大学,能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为此就要打好基础,基础何来?牺牲孩子的业余时间补课上辅导班,有的上几种辅导班,孩子肯定累。

最后一部分家长攀比买安的心里作祟。有的家长看别人家孩子上这上那辅导班,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即使孩子一万个不愿意,俗话说宁可做过不能错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的家长平时忙,没时间管教孩子,觉得报补习班多少让孩子学到一些东西,比在家玩要强,花钱买个安。

当前应试教育下,没有大量的练习做题是不行的。如果真正让你的孩子没有作业,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有的家长还不放心,更有甚至找领导反应投诉你,说你荒废了他的孩子。要想上好学校名校,哪有不努力学习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1、学到知识。

2、能够在考试选拔中有优势。


以上两点,不管是哪一点,都不是从减负中得到的。如果学习是为了轻松的话,那么以上两个目的怎么达到呢?

下课早、作业少,对学习是不利的。当然,小学刚开始这还影响不大。而且我也不建议一二年级有太多的书面作业。但是如果到了高年级依然是这么轻松自在的话,那么学习肯定会很快遇到问题。


报补习班不是必须的,但是学习是一定要多做练习的。现在学生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自主练习,那么回家之后就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减负是给大家更多的自由度,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不学习。减负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规划来安排,而不是让孩子们课后不学习。

现在的孩子课后不学习还能干什么,都在干什么?很大一部分孩子在玩游戏、看电视,或者无所事事。

其实减负之后影响最大,是本身不愿意学习孩子;是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是没有意愿和能力管的那部分孩子。这些孩子如果不好好约束,很可能早早的就在学习上失去竞争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要把孩子的时间用学习塞满。我建议孩子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运动可以释放孩子的精力,而且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同时,运动对大脑有莫大的好处,如果父母不知道给孩子安排什么活动,那么就从运动开始着手吧!培养孩子一两样感兴趣的运动吧!




这是家长在理解上的一个误区。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发现,现在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课后作业过多。前些年出现过有的学校,一个学科,多达十多本教辅资料,让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课本成堆,作业堆积如山。

曾经有家长坦言,孩子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满满一天的功课,晚上回到家基本上都得做到10点左右,到了开始复习阶段,有时候得做到11点以后,孩子有时候做着作业就爬到桌子上睡着了,经常都是哭着把作业做完。

教育部看到了这些情况,并且顺应民心,提出减负。教育部的初衷是让孩子从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休息环境,还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时代。这是充分考虑到小孩子的天性,深刻认识我们国家的现状后,做出的正确的决定。

可是,现实却是,孩子走出了虎穴,又掉进了狼窝。

现在家长又把孩子的休息时间充分利用,用进各种培训班的方式,侵占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虽然从学校中解脱,但又陷入家长要求的泥潭,结局还是没有改变。究其原因在于:

1、家长的盲目跟风心态。有些家长本来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但是身边的其他孩子都这样,我们家孩子不这样,怕落后于别人。于是,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随随便便就报了个培训班。

2、很多家长看着孩子玩,心理会慌乱。他们老是感觉,小孩子就应该随时随地学习,那才是务正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他们不知道,小孩子会玩,能玩出花样,那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才能。

3、寄希望于培训班赋予孩子各种天赋。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在不停的学,那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进步,而且他们希望通过学奥数、学钢琴、学书法等,让孩子天赋异禀,好出常人。在他们看来培训班是万能的,甚至超过每天陪伴的老师。

4、家长把自己排开、完全让自己抽身的心态。很多家长借口自己忙,工作忙,应酬忙,事务忙,陪同忙。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甩得干干净净。孩子的生活本来应该是:有学习时间,有娱乐时间,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沟通时间,有与父母又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时间,有自主安排的时间,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这样孩子的生活才算丰富。而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安排计划孩子的时间,干脆就送进培训班,就这样草草了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补习班   负担   家长   培训班   教育部   学生   作业   辅导班   父母   轻松   老师   情况   孩子   时间   学校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