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人,等老了是不是很惨?

身边有三个人一辈子没结婚,老了的时候,结局不同。还是看自己的能力,其实跟结婚不结婚关系不大。

第一个,是我爸所在工厂的一个科员,我叫他高叔。那是三十年前了,高叔一直没结婚,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四十多岁,奔五十了。高叔是工厂搞宣传的,他去过我家一次。

高叔中等个子,身体很敦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两只眼睛特别亮,有一种儿童的纯真。还有,他特别热情,就好像他身体里揣着一团火,谁接近他,都能被他烤热。

高叔还很乐观,他的额头上,脸上,没有已婚男人那种为了家庭负重前行的压力,他就是很乐观,很开朗。

我爸对高叔印象挺好,说高叔平时爱看书,三国水浒都看过,两个人平常聊天,很投缘。两人都喜欢三国里的赵云,都喜欢水浒里的武松,他们就成为朋友。

有一年正月,高叔来我家,藏蓝色的裤子,锃亮的皮鞋,一件藏蓝色的呢子大衣,很干净。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拎包。

当时,我家还住在北门外的一个平房里。有个长长的院子,院子里有个用栅栏隔起来的菜园。

高叔拎着黑色的拎包站在大门口,我听到敲门声,就去开门,高叔看到我,笑着,露出白牙,说:“二姑娘,你爸在家吗?”

我是个可实惠的人了,我说:“我爸没在家,家里就我一个人。”高叔已经抬起一只腿,往院子里迈了,听到我这句话,就说:“那我不进屋了,我给你爸送点东西。”

高叔说着,从黑色的拎包里拿出一袋牛皮纸包着的东西。他把那包东西递给我,说:“这是给你们姐妹吃的,我大姐回来看我,从省城带来的糖,我也不吃,给你们拿来吧。”

我一听糖,心里乐开花了,赶紧接过来,一叠声地说:“谢谢高叔!”

高叔又从黑色的拎包里拿出一本书,书的封皮已经用褐色的牛皮纸包上了,包得板板正正,四个书角还折出漂亮的水纹。我真喜欢那书皮。

高叔把书递给我,说:“你爸愿意看书,那天我看这本书,他看见了,想看,我说看完给他送来,我现在已经看完了,你爸看吧,看完再还给我。”

我当时就翻开书,那本书好像叫“矿山风云”,记得不清了。我可喜欢看书了,当时眼睛都亮了,发光啊。我说:“高叔,这本书我爸看完,我也看看,晚一点还给你。”

高叔一听我也喜欢看书,他的两只眼睛更亮了,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他说:“二姑娘,我听你爸说过,你还写小说,二姑娘,这可不容易啊,咱们小城,出一个人才太不容易了。你一定要坚持啊。”

我当时觉得高叔说得很玄奥,我不懂什么人才,也不认为自己写小说会有什么成就,只是觉得,将来要是能靠写文章挣口饭吃,那就烧高香了。

高叔又送书,又送糖,我很感激高叔,就极力邀请高叔进屋喝口热水。但高叔说啥都没进屋,走了。

后来我妈爸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并且把书和糖都交给妈爸。当然,糖我已经悄悄地藏起来几块。没敢藏多,高叔送来的糖,不会太少的,太少,妈爸就知道我藏糖了。

我爸听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我爸就对我妈说:“你看看老高,人家做事,光明正大,咱家里一个大姑娘在家,老高说啥都没进屋,人家有文化,有素质,跟咱大老粗不一样啊!”

很多年后,我还会想起高叔,想起他脸上盛放的笑容。我爸去过高叔家一次,说高叔住一间半的平房,房子里收拾得可干净了,房间里都是书,书皮包得可板正了。

我爸有一套“隋唐演义”,后来借给高叔看,高叔看完,还给我爸,书的封皮都给包上了,书皮的四个书角,都折叠着水纹,可漂亮了。

高叔为什么一直没结婚?我爸说,好像是年轻时候谈过一次恋爱,家里那时候没什么钱,女方的父母说,如果没有房子,就不会同意女儿嫁过去。

后来,高叔和对象就没成。这些年,也有人给高叔介绍对象,但高叔都不同意。

再后来,我们的工厂停产了,因为我也进了这家工厂上班。那时候,我爸也退休了。高叔还在工厂值守。

我曾经去过一次工厂,取档案。走的时候,他从二节楼上看到我,就跑出来,叫住我,说:“你是城北我大哥家的二姑娘吧?”

高叔记性很好,那时候,他六十多岁了,身体很硬朗,声音响亮,笑容真诚。

再后来,我就没见过高叔,我也搬离了小城,不知道高叔现在生活怎么样。但我想,高叔热爱生活,家里收拾得那么利索,他没有不良嗜好。

同时,高叔有一个很好的爱好,就是看书。所以,高叔晚年的生活,应该很怡然。

我现在居住的小城,有两次聚会,看到有个长头发的男人在座,大家都叫他华哥。华哥当时50多岁,头发也不是很长,就像女人的短发,也就是说,比男人的头发长多了。

华哥瘦,黑,他的长发给人的感觉,有点艺术家的气质。席间,他基本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酒。谁提酒他都喝,到也没见他喝多。

大家提酒的时候,华哥也说两句。他对我印象不错,因为都是刷笔杆子的。别人刷笔杆子是爱好,我是靠这个吃饭的。

有一次我请客,一个朋友把他带去了,我们就熟悉起来。

华哥五十多岁了,我以为他的孩子都成家立业。熟悉他之后,我才知道他一直单身,没有结婚。他年轻的时候,在单位是个科员,当时喜欢他的女工不少,他都么看上。

后来工厂也停工了,工人们四下找工作。华哥跟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女人去了南方,但几年后,华哥自己回来了。这些年,他没结婚,就是在外面打零工。

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单身没结婚的人,一定积攒了很多钱。因为他不用养孩子,没有太多额外的花销。

我以为男人单身都是我高叔那样的,穿戴整齐,气质不凡,还有良好的爱好,谈吐不俗。

但是跟华哥熟悉之后,我发现华哥颠覆了我的三观。华哥没房子。后来他买个廉租楼,是借钱买的,究竟借了多少钱,我没有细问。

还有,华哥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一家公司里做保安。每天晚上四点上班,每天早晨八点半下班。一个月薪水一千二。有七八年了,工资从来没涨过。

这一千多的工资,如果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倒也够花。但是,华哥没有算计。每次工资到账,他就呼朋引伴,到饭店吃吃喝喝。

等工资没了,他竟然刷信用卡活着。还有,华哥的头发好像很久都不洗,华哥估计也很久才洗一次澡吧。从他身边经过,有种不太好闻的味道。但我也不能跟人家说,怕伤了他的自尊。

我曾经去过一次华哥打工的地方,一个小小的收发室,里面一张床,床上床下都是快递,脏乱不堪。华哥就吃个煮面,还不放油,不放菜。这日子过得呀。

华哥好面子,谁找他帮忙,他都去帮忙。帮忙之后,他又后悔。给一个住院的朋友送饭,他也后悔花掉几十元。帮人家忙,很多人也不重视他。

我曾经劝过他,不要去帮别人,你现在最应该帮的是自己,把房子借款还上,把房间简单地装修一下。把自己收拾得立立正正的,把一日三餐打点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对了,华哥的楼房竟然没装修,就那么住着。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华哥就是龇牙一笑,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后来,我忙起来,跟华哥交往就淡了。

华哥今年有六十多岁了,有朋友说,他还在做保安,每月一千多元。他对文学的爱好,早就搁浅了,再没看见他写过成型的文章。前一阵子他住院了,做了手术,手术费都是朋友们凑的。

华哥这种生活,我认为就是失败的人生。晚年的时候,可预见日子的不堪。华哥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人,就算是结婚了,我估计妻子也受不了他这样。

现在说说我身边另外一个人,也是单身,一辈子没结婚。这是个老太太,今年有81岁了。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呢,因为她跟我前后楼住着。

我认识大娘的时候,刚买现在居住的楼房,那是十多年前了。我每天出门遛狗,总会碰到在小区凉亭里散步的大娘。

大娘也遛狗,我们就熟悉了,偶尔也聊天。大娘一年四季都穿裙子,是个很优雅的老太太。认识她的时候,她就满头银发,手腕上戴着银手镯。

大娘夏天的时候,穿薄的颜色艳丽的裙子。春秋穿薄呢子裙子。冬天,大娘穿厚呢子裙子。

大娘的裙子,都是长裙。大娘的裙子,都是自己用缝纫机缝的裙子。大娘有一回腿摔伤了,我遛狗的时候,就去大娘家里帮她遛狗。

我看见大娘家里是什么样的,都是粉色系的家具,粉色系的门窗。大娘的房子70多平,阳台里都是盛开的鲜花。

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就放在客厅里。大娘说,客厅光线足,干活舒服。大娘每次出门,都背着漂亮的包,那些包,都是大娘自己做的。

大娘的牛仔裤不穿了,就能缝一个牛仔短裤,还能缝一个牛仔背包,可潮了。

大娘的头发一直没染,一直是满头银发。大娘年轻的时候是老师,她没结婚是因为她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男人,就没有结婚。

我曾经问过大娘,我说:“大娘,那么多男人,你就没挑出一个?”大娘扁着嘴,笑了,说:“没有啊,人,都是有毛病的。我自己也有毛病,就是太能挑了。”

后来大娘又说:“这辈子,我看着我父母成天吵架,看着我姐姐妹妹结婚之后,夫妻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那种日子我害怕,我宁可孤单一点,但没有人跟我吵架。我喜欢安静的日子。”

大娘每天遛狗四五次,我好像什么时候出门遛狗,都能碰见大娘。大娘有个外孙女,跟她的关系非常好。逢年过节,外孙女开车来看望大娘。

有时候,外孙女周末也来看望大娘。我一开始不认识大娘的外孙女,但看见这个年轻的女人牵着的狗是大娘的狗,我就知道她们是亲戚关系。

后来大娘跟我聊起外孙女,是她姐姐的孙女,这个姑娘跟父母关系不好,但跟她这个姨姥关系好,经常来这里做客。

外孙女快结婚了,大娘说,准备送给外孙女一套房子。这句话把我震惊了。原来大娘有两套房子,一套是现在居住的房子,还有一套房子在市中心,一直出租,她打算送给这个外孙女。

大娘这些年,手里的钱不会乱花,就买了两个房子,想着一套房子住,一套房子出租,挣点租金养老。没想到,现在房子租金不高,但养老金很高。

大娘是老师,退休金高,她说,那套房子留着没用了,就送给外孙女吧。大娘业余爱好是做手工。大娘还准备跟外孙女去市场买布呢,她要给外孙女亲手缝一件婚纱。

我身边这三个一辈子没结婚的人,只要自己自律一些,再有个修身养性的爱好,日子过得都挺好。如果自己随波逐流,大手大脚地花钱,过日子没有算计,那日子过得就不好。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我妈有一个老闺蜜,我们叫她宝姨。她今年七十九岁,一辈子没有结婚。我们家里人一直拿她当亲戚走动。每逢过年和八月十五,我们姐弟都会买好礼物去看望她。

我们小时候得过她许多帮助,当时我家住农村,一直都缺衣少穿的,每逢换季的时候都会收到她邮寄来的包裹,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寄给我的一条带红黄条纹的小连衣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衣服是我见都没见过的。

她还给我家寄粮票,寄钱,甚至连毛线,劳保发的白手套都邮寄给我们。

她和我妈是中学同学,两人十分要好,这种友谊保持了一生,甚至超过了亲姐妹。

先不说我妈明明是个城里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为什么会流落到农村生活。也不想说宝姨为什么放着大好的青春终身未嫁。

今天,就想说说宝姨的老年生活。

她住着城里的两间平房,是祖产。四周邻居们都有着几辈人的交情。

就现在人的眼光看来,宝姨的穿着打扮都不过时,是一个有内涵,又时髦的老太太。

她穿旗袍,一年三季都穿,冬天穿棉服。她的旗袍和棉服都由一位上海老裁缝量身定做。

她会拉手风琴,浓厚的琴音响起时,她的表情十分到位,手势也优美流畅。

她会唱京剧,是京圈里有名的票友。

她爱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能娓娓道来。

她还善交际,在她低矮的小屋里时常聚着三五个好友。

也有单身男士出入她的小屋,但没有人说长道短。

她一直是我的偶像,她的生活处处透着高级感。

她唯一的缺点是不会做饭,也不肯学,说有油烟味。

但她会熬粥,尤其擅长煲养生汤。

年轻的时候,她在单位食堂吃。退休后偶尔去饭店吃,大多数时候吃零食,什么酸奶,干果,面包,水果,薯片,都是她的最爱。只有蔬菜是吃生的。

几十年一直如此。

头几年学会了点外卖,就更方便了。

她很少生病,即使病了也不去医院,一般挺挺就过去了。她信仰《红楼梦》里的治病方法,只要静静地饿几顿就没事了。

她有一个懂中医的朋友,一个星期去给她请一次平安脉,那时她就心安理得地靠在沙发上,像一个受宠的皇妃,等着人伺候。

我妈经常跟她视频通话,不放心她身边没人照顾,打算接她来我家养老。

她不肯,说她自由惯了,怕受拘束。

我妈吓唬她,说她万一哪天睡着睡着觉就没了,都没人知道。

她大笑,说,那是她一生追求的善果。

她现在笃信佛教,每日打坐念经。没有病容,也不见老态。

我想佛祖定会保佑她,如她所愿。

她是我见过的,终身没有结过婚的人,直到老年也很幸福。




我是半分雨,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




不用等老,现在就很惨。我49岁,1973年正月生人,再有一个多月就年满50,目前单身,无儿无女。

我曾经以为,一个人也能好好过,但是大前年病了一场,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我才发现,事情并非想像的那样简单。

大前年,也就是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流行的第一年,5月底的一天,我突然剧烈头晕,站不稳,第二天就进了医院。

记得很清楚,那是5月29号晚上10点,我当时在路边跟人聊天,突然发现不对劲——站不稳,感觉地面在旋转。

路边有石凳,我赶紧坐下来,盯着地面,发现地面不平静,朝一个方向旋转,就像水面上的漩涡一样。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昡晕,但当时不懂,以为是没休息好,坐了一会后,就回家了。

半夜,我起来上厕所,发现走不稳,往一边倒,我扶着墙,慢慢挪到卫生间。

解完手,倒了点水,吃了一片降压药,我本来有高血压,我当时以为,是血压高引起头晕。

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起床,起来后,发现头还是晕,好像比昨晚更晕,而且走路总是往一边偏。

心里感觉不对劲了,连忙打电话给好友,让他送我去医院。

到了医院,直接挂急诊。医生简单问了两句,给我开了张CT单,朋友扶着我去CT室做检查。

做完CT,我趴在桌上休息,头晕得实在厉害,脑袋嗡嗡作响,像电流声,又像是蝉鸣,翻江倒海。

没多久,医生过来跟我说,是脑梗,必须马上住院。

什么!我懵了,我才40多岁,怎么会得这种病?在我印象中,这是老年人才有的病。

医生语重心长地说,这病早就年轻化了,三四十岁的人也常见,他曾接诊过一个年轻患者,只有20多岁。

医生叫来护士,推上轮椅,把我送到了病房,住院手续是朋友帮我去办的。

到了病房,管床医生过来检查,让我平举双手,平抬双脚,眼睛跟着他的手指转,伸出舌头左右摆,用手用力握他的手,他还用棉签划我的脚底板,看我有没有反应……

我知道,他这是在检查我有没有肢体功能障碍,还好,一切正常。

我跟医生说,我哪儿都正常,就是头晕,另外有点站不稳。

医生告诉我,梗塞的面积不算大,过几天再复查个CT,看看面积有没有扩大。

朋友帮我买来洗漱用品,还有水果、牛奶、面包,安排妥当,就回去了。他家里还有老人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医院守着我。

我托护士找了个护工,是个50多岁的大姐。我问大姐怎么收费,她说一天200块。

我嫌贵,大姐说,都是这个标准,如果是在大医院,一天最少要300块。

我对大姐说,我除了头晕,其他都正常,上厕所可以自己去,喝水可以自己倒,如果不是医生不让我下床,我都不用请人,其实没多少事,只是输液时帮我看一下,能不能收个半价,100块一天?

大姐犹豫了一会儿,说,100块一天也行,但有个条件,她要再去护理一个症状轻的病人,如果我同意,就只收我100块一天。

我心想,反正自己没多少事,让她再去兼个职也好,就同意了。

此后,每天早上,护工大姐打来热水,给我洗脸。输液的时候,就守在身边,中间偶尔去别的病房,看看另一个病人。吃饭的时候,她去食堂给我打来饭菜。晚上,她守在另一个病房,给我留了电话,说晚上有事可随时打电话。

我每天躺在床上,心里一直惶恐不安。这此年跑医院的次数多,见过不少脑梗瘫痪的病人,还有症状更严重的,到医院没多久就断了气。我别的不怕,但我怕瘫痪。

我们这一层楼的走廊里,每天都有一个女病人在练习走路。听护士说,这个大姐50多岁,脑梗致右侧偏瘫,已经住了很长时间。

每天,这个大姐就由丈夫搀扶着,在走廊里来回锻炼。她左脚正常,走路的时候,左脚带着右脚,一点一点往前移,右脚抬不起来,纯粹在地上拖;整个右臂,软软地垂在大腿旁,不起丝毫作用。她丈夫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一边不停给她加油打气,鼓励她。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一阵悲凉——如果我也变成这样,谁来扶我?

年轻的时候,我把婚姻看得太神圣,总想找个灵魂伴侣,找来找去也没找到。2005年年底,母亲脑出血瘫痪,那年我才32岁,没过几年,父亲又患上老年痴呆,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父母身上。

这期间,也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可只要听说家里有两个不能自理的老人,都吓得不行,跑得比兔子还快。后来我烦了,懒得再找,我也明白,谁愿意来跟你吃苦?算了,就这么单着吧,这一单,就单到现在。

病房是三人间的,我睡靠门这张床,中间是一位76岁的大爷,最里面的是一位55岁的大哥。

我这两位病友,每天都有人来探望。

中间床的这位大爷,有一儿一女,每天儿女轮流送饭,顺便坐一会儿,聊聊天。大爷的孙子孙女,都已长大成人,也来看过大爷几回。

有天晚上,大爷笑眯眯地跟我说,他孙女结婚两年了,现在已经怀孕,明年他就可以做太爷爷了。

大爷笑得很开心,脸上皱纹挤作一团,眼睛窄成一条缝,漏出些许亮光来,像早晨的阳光。看大爷这么开心,我突然很羡慕。

大爷问我:“怎么不见你家里人呢,你年龄和我儿子差不多,你的孩子应该也工作了吧,是都在外地吗?”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不想让大爷知道,我是孤家寡人。

里面床的那位大哥,只有一个独生儿子,白天,大哥的爱人在医院照料,晚上,儿子来接班。他儿子弄了张折叠床,晚上就睡在病房里,天亮才离开。

这位大哥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少。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亲戚来看他。大家围在病床旁,聊着天,削着水果,开着玩笑。

大哥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有天晚上,儿子带着孙女来看望,小孙女一口一个“爷爷、爷爷”地叫着,很是亲切。

整个病房,只有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无人看望,像路边的小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眼前看到的一切,令我很是失落。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驾着一条小船,在大海上划行,一个浪头打来,我直接被拖入了海底。

一个人的生活,在遭遇到困境时,常常会觉得无助。

如果我在20多岁的年纪,选择结婚生子,那么当我生病住院时,至少不会有被世界遗弃的感觉。

后来复查了一次CT,万幸,梗塞面没有扩大,水肿也已经消失,医生说,再观察几天,如果病情稳定,就可以出院了。

出院那天,我右手端着脸盆,里面放着毛巾牙刷,左手提着装CT片子的袋子,再加一袋医院开的药,一个人默默离开。

临出门时,两个病友挥手和我告别,要我好好保重身体,以后别再来医院。

那一瞬间,我心头一热,竟然有些舍不得离开。

一个人不结婚,老了以后,惨不惨的不知道,但当你遭遇不幸事件时,你的孤独无助感肯定会有,而且多半你会后悔。

我年轻时无忧无虑,婚不婚的,看得不是太重,总觉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然而,从32岁到49岁,这17年间,我亲身经历了母亲瘫痪,父亲痴呆,我一个人要照顾失能的父母双亲。经历了这些事情,我才明白,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拥有自己的家庭是何等的重要。

如果我有自己的妻儿,父母的事情,就会有人同我分担,我就不会因长期的抑郁和焦虑,导致患上脑梗这种病,即使患病,也不会落魄到连问都没人问。

有人说,那个谁谁谁,一辈子不结婚,过得也挺好。拜托,人与人不一样,那个谁谁谁能过得好,不代表你也能过得好。

还有人说,只要有钱就行,老了一个人,就去养老院。首先,你没有监护人,养老院不一定收;其次,就算你进了养老院,当护工们知道你没有后人,他们会如何对你?你的万贯家财,说不定会成为祸害。

有人觉得,自己潇潇洒洒过了几十年,晚年那几年遭点罪,也无妨。你要真有这样的胸怀,那么不婚不育,对你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但问题是,真到了那一天,有几个人能保持心态平和?

你年轻时选择不婚不育的同时,相当于选择了年老时孤独无依、病了无人照料的结果。

有人说,就算有了孩子,孩子也不一定孝顺。这种情况虽然有,但你要相信,中华文化,孝字当先,不孝的情况虽有,但不是主流。不信,你去医院看看,守在重症老人身边的,都是血脉至亲。

还是那句话,对普通人来说,婚姻才是生活基础,认清现实,别太理想化。

做个普通人,挺好。




我见过一个没结婚的老姑娘,活到九十四岁,年青特别风光,在机关单位上班,爱美衣服一天焕一身,工作单位好,人有长的美,说媒的人特别多,相亲次数也不少,眼高一个也看不上,慢慢说媒的就少了,岁数也大了。一直没在找。

退休之后,一直一个人生活,虽然穿衣特别爱美,吃喝特别节简,后来老了,不能自理,雇了个保姆,没有个近人,保姆伺候的也不尽心,保姆常把她一个人搁家里出来玩,最后病重几天,娘家侄子来了,说是来分家产了,老姑娘有楼和一百万存款,他侄子怕老姑娘死到家里,送到医院两天死了,身边沒个近人能行吗。是不是死的很惨,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故事。




我住的这栋楼,住着三个独居女人,都是终身未婚,包括我自己。

年纪最大的姐姐,已经近80岁了,年轻时是练体操的,可能运动员的体格与能量确实远超常人吧,她现在身姿依然挺拔高大,脸上很干净没有老人斑,看上去只有65岁左右。她家养了两只猫,一袋20斤的猫砂她自己扛上楼。她还在都市菜园租种两块地,各种瓜果自己吃不完到处送街坊四邻人缘很好,她家里经常是三两好友聚谈聊天,交流种花种菜旅游采摘话题。她的大部分亲戚都在海外,她现在还经常去香港澳门探望亲人,各种游玩。

我楼上的姐姐今年也68岁了,也是养了几个猫,她90多岁的母亲住在养老医院,失能失智好多年了,她每天煮点粥或者汤送过去让护工喂给母亲。她弟弟是办企业的有钱人,她退休后还给弟弟工作了超过十年,她母亲的费用都是弟弟出,她就煮点汤粥侍奉母亲。这位姐姐也是看上去很年轻,看着不到50的样子,衣着也比较时髦。平时喜欢与朋友喝茶,打点小麻将,偶尔周边旅游。

她们两个都病过做过大手术,但是恢复不错,如果不是她们自己说我是根本看不出来。

活着,就是一种经营。结婚或者不结婚都可能幸福也可能很惨,一子错满盘皆输,都是向死而生罢了。生下来活下去,尽力追寻,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时而有悲惨崩溃时而有幸福快乐。与结婚不结婚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外孙女   头发   大娘   病房   大爷   大姐   家里   儿子   晚上   房子   身边   年轻   医院   喜欢   朋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