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如何呢?

你要说慈禧太后是个没啥文化的老太太,那真说不过去,没啥文化还能把清朝捏在手里几十年的岁月,朝廷里那么多大臣都斗不过她,那真成了个大笑话了。

裕德龄对于慈禧太后文化水平的描述是:

太后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那些比较有名的传奇等,还是有几分研究的,为寻常人所不及。

为慈禧太后画过肖像画的美国女画家卡尔的描述是:

太后能为诗词,出笔清新,非同凡响,又能为古文辞,得大宗气派。

英国人白克好司在《慈禧外纪》当中更是说,慈禧太后当年还是懿贵妃的时候,“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皆浏览……性耽文学,深于历史,能通古今治乱大势”。

可以说,从目前大部分的资料来看,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在当时那个时代的女子当中,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或许也是慈禧太后当初能得到咸丰帝钟爱的原因之一。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出身满洲下五旗,虽然家世不算显赫,但也并非贫苦旗人家庭。

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虽然品阶不高,但终究也没那么差,对于子女的教育,惠征也肯花钱。

按照慈禧太后内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的描述,慈禧太后小时候,家里就给请了三四个老师,专门给兄弟姐妹几个教授满文汉语跟其他的学问。

而慈禧本人,六岁的时候就能熟练背诵百家姓、千字文跟不少唐诗宋词。

尤其是慈禧太后的满文水平,要知道清朝从乾隆时代以后,别说普通旗人,哪怕是皇室成员的满语满文水平也都一塌糊涂,可慈禧太后的满文水平,却相当不错。

从这方面也看得出,慈禧太后是个非常有学习天赋的人,文化水平自然不会差。

裕德龄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经常听到太后背诵古诗词,尤其是李白的诗歌,慈禧太后差不多都会背诵,这在现代也是很难得的。

清末学者徐珂在自己的作品中,收录有慈禧太后曾作的诗词。

同治乙丑科会试,题目为《芦笋生时柳絮飞》,慈禧太后拟作诗:

南浦高三尺,东风笛一声。

鸥波连夜雨,萍迹故乡情。

另外在同治癸酉科考试时,题目为《江南江北青山多》,慈禧太后拟作诗:

雨后螺深浅,风前雁往还。

舍连春水泛,峰杂夏云间。

平心而论,慈禧太后的诗对仗工整,也没有穿凿附会,更没有打油诗的意思,反而还是比较有意境的诗句,这也能够看得出,慈禧太后的文化素养还是很高的。

在如今的故宫博物院当中,珍藏着当年慈禧太后的真迹,主要是书法与绘画作品。

从小时候开始,叶赫那拉氏家族就给慈禧太后等姐妹兄弟几个找老师,而慈禧太后对于书法还有绘画一直很有兴趣,即便入宫后也还是不改兴趣爱好。

世人对于慈禧太后的印象,更多还是在朝堂之上,而非后宫秘闻与文化领域。

但是从现存的慈禧太后绘画与书法作品来看,她的书画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当年沈阳故宫展出的一幅慈禧太后真迹《富贵长春图》,引起不小的轰动。

慈禧太后画的画,大到山水风景,小到花鸟虫鱼,她基本上都可以画,画得还很不错,书法方面也还可以,虽然算不上书法大家,但写出来的字也算有一定水平了。

明清时期的女子,普遍都没什么文化,《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哪怕出身显贵却也没啥文化,认识的字都不算多,只不过管家算账需要,这才学了一些。

相较之下,慈禧太后的文化水平在当时来说,已经是相当可以了。

虽然不能科举,但慈禧太后也能作诗,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赏析评定士子们的作品,她同样阅览儒家经典,这在女子大多不识字的年代,简直算是神人一样的存在了。

另外,慈禧太后生活在晚清时期,那时候清朝与西方、与全世界的往来越来越多,慈禧太后甚至知道什么是电,什么是照相机,什么是汽车、火车与轮船。

她终究生活在宫内,是清王朝的掌控者,能够见到的新鲜事物也远非常人能比。

整体来说,以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慈禧太后虽然不能说是学富五车学贯古今的文化大家,但也算博览群书,知识涉猎非常广泛,是个十足的文化人。

慈禧太后把持清朝数十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宗室诸王与满朝臣子都被她捏在手心里,这些靠的是心机手段,如果她是个没文化的老太太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慈禧太后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人,有人说她误国殃民,有人说没有慈禧大清早就灭亡了等等说法。就连她的出生地都有6种传说,不过绝大多数人认为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也就是现在的辟才胡同。

慈禧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叶赫那拉惠征是清朝的一个中下级官员,仕途并不顺畅,曾在山西、安徽、甘肃等地任职。慈禧的父亲没赶上女儿飞黄腾达就去世了。

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没有地位,加之慈禧家庭也不是大富大贵之家,慈禧从小受的教育并不多。诗书文章样样稀松,就连字写的都是歪歪扭扭。



(慈禧手书)

亲们看到了吧?这就是慈禧太后写的懿旨,讲真不咋地!

慈禧自己也觉得拿不出手。到她成了咸丰宠妃后,每逢给家中写信时,她都是让后来的总理大臣奕劻帮忙写家书。据说奕劻字写得很漂亮,为慈禧脸上增添了光彩。这也是慈禧掌权后提拔奕劻的原因之一。

慈禧年少时属于“太妹”级的女孩,不会针指女红,不懂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除了和荣禄谈恋爱外就是看一些男人喜欢的权谋书籍。比如她曾指点父亲如何营救祖父,原来慈禧的爷爷管理金库时发生了亏空,在她出谋划策下,爷爷提前被放了出来。

历史证明一个人不能样样精通,慈禧有谋略,有魄力足矣,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些“人中之龙”都被慈禧玩弄于股掌之上。

有所得必有所失,慈禧的权谋智商很高,但是她的文化水平却很低,我估计也就是小学文化水平。



(慈禧手书)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半文盲的女人居然统治大清48年。

据清宫八大女官之一裕德龄在《我与慈禧太后》一书中写道:

慈禧太后满文认识不多,汉文小学一年级水平。她说汉语的语速非常慢,而且语法错误百出,但是慈禧太后非常善于说满语,可她不认识满文,却喜欢听戏。

慈禧太后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到后来为了充门面,她也曾练习毛笔字,还别说,慈禧写得“寿”字还是不错的。



在慈禧掌权晚期,为了在洋人眼中拔高自己的形象,对外诏书都是清末女书法家缪嘉蕙、阮玉芬等“才女”为她代笔。不过“近朱者赤”,守着鲜花有芳香。慈禧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一点精髓,甚至还能“画”字。(如图)



看来慈禧太后还是有天赋的,幸亏她不是武则天那样有文化、有谋略的女皇,否则大清还会苟延残喘几年。

文/秉烛读春秋




据史书记载,慈禧可是个大才女,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书法和绘画方面很有造诣。尤其是赋诗,可以说出口成章。但实际上,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我认为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水平。

慈禧,1835年出生,满族镶蓝旗人。17岁时被选入宫,封为兰贵人,后来因生下同治帝,母凭子贵,被咸丰帝赐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

说起慈禧在政坛上叱咤风云长达47年之久,尤见其政治手腕和统治手段等权谋之术何其了得,真令人折服。但要说她文化水平有多高我可不敢苟同。

下面就跟朋友们谈谈我的几点愚见:

按说慈禧能通过选秀入宫也不能没有一点文化功底,就是因为其早年所受教育的影响,使她精通满、汉双语,并略懂文墨,才能帮助咸丰帝批览各省奏章,而且还经常能提出颇有见地的建议来。

据史书记载:慈禧六岁时,其父就为她请来教书先生,学习满文和汉文。那时她已经能够完整背诵《唐诗宋词》、《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在十六岁时精通满文,五经成诵,二十四史也能看懂。

但要说慈禧文化修养是样样精通、出类拔萃,那可是有些夸大其词了。其实慈禧的书法,绘画和诗赋水平真的很一般,我认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水平。

曾国藩第一次见到慈禧时,曾失望的评价:“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其实就是暗指慈禧没啥文化,说话也没啥水平。由此可见,慈禧的文化水平真是不高。

第一点:请看下图,这是1865年慈禧亲笔写的罢免恭亲王奕诉的懿旨。

懿旨原文如下:“谕在廷王大臣等同看,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徇私贪墨,多招物议,种种情形等弊,嗣此重情……(此处略去一百多字)恭亲王着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方是朕保全之至意。特谕!”

大家不难看出,慈禧此道上谕共计226字小短文。其中错别字13处,真是错字连篇啊,怕大家看着累眼睛,我仅举出四处错别字例(上图已用红圈⭕标注):“似此重情”错写成“嗣此重情”、“事出有因”错写成“是出有因”、“狂傲”错写成“狂敖”、“倚仗”错写成“以仗”等,大家说慈禧这读文识字的水平顶多就算个初中在读吧?

还有,大家请再看这书法水平:字迹潦草,结构松散,至多就算个书法初学者的水平罢了。

慈禧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在写好懿旨后,交给倭仁、周祖培等大臣修改润色:“诏旨中多有别字及辞句不通者,汝等为润饰之。”

其二:大家再请看下图,这是1904年慈禧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心经》。

大家不难看出,时隔39年后,慈禧的书法水平的确大有进步,但细观之其水平还是不高,笔法仍然很稚嫩,也就是书法刚刚入门的级别,只不过文字排版略显端正而已。

第三点:慈禧的画是找女画家代笔而画。请见下图:

这幅《牡丹富贵图》据说是慈禧在1896年所画,其实这幅图是由女画家缪嘉蕙代笔而画。

朋友们,其实慈禧的画都是由缪素筠先描画出脚本,然后慈禧再照着描上去,甚至有些时候直接让缪素筠代笔。

如果需要慈禧写字时,就采用临描的方法。一般是由画师先把词句写在纸上,再让工匠们按字体笔画用针刺成小孔,撒上白粉,把要写的纸放在下面,这样白粉落下去就形成了清晰的字体轮廓,然后慈禧再临描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慈禧的文化水平真不咋地,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封建社会里与其她嫔妃们相比,应属其中的魁首状元了!

对此,朋友们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说到慈禧太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专横跋扈,奢侈至极,冷艳高贵这样的一个老妖婆子。慈禧给人的印象确实不怎么地,有人说大清朝都毁在了她的手里,其实一个朝代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改朝换代也是件好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慈禧太后17岁入宫,做了咸丰皇帝的妃嫔,10后咸丰帝驾崩,慈禧27岁开始守寡 ,后来母与子贵,儿子载淳继承了皇位,慈禧成了皇太后。因同治皇帝太小,所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也因此成了大清江山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一生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后来在又在光绪帝驾崩后立3岁的溥仪为宣统皇帝。慈禧太后执政统治大清朝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入宫近60余年。可以说慈禧太后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这个27就守寡的兰贵人,居然后来能够成为大清真正的主人,而且还统治了江山那么多年,真是不可思议。

那么这个无冕之王慈禧太后到底文化水平怎么样呢?

其实你别看慈禧做的事跟人两样,专干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慈禧太后这个人还特别潮,赶时髦,什么新鲜她研究什么,但是,慈禧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对于政事那是轻车熟路,不仅如此,慈禧还能书绘画,唱歌跳舞更是小菜一碟。慈禧更是一个大戏迷,据说慈禧太后最喜欢看淫戏。这个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记载。

慈禧太后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她很喜欢舞文弄墨,慈禧太后御笔书写的“福”,“禄”,“寿”字更是别用一番韵味。而且据说慈禧还会用手指作画,她的指画《凤凰图轴》虽说没有大家风范,不过画的也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慈禧最喜欢画的就是牡丹和兰花,因为兰花是慈禧太后一生的最爱。

慈禧为了提供自己的书画水平,还特意叫人请来了善于书法,绘画的女性书画家进宫,曾经有一个叫缪嘉蕙的女画家就是其中之一。慈禧喜欢书画其实也是为了静室静心,说白了就是闲的没事干,找点乐子罢了。对于慈禧太后这样高贵的主,每天除了上吃喝玩乐她还能干嘛,所以说慈禧的生活那是非常的丰富。别人想不到的事慈禧都能做到,慈禧干的妖蛾子事确实不少,因此后人都说慈禧太后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妖婆子。

不过说到底,慈禧太后虽然她爱好写写画画,吟诗作赋,不过她的文化水平确实不敢恭维。只不过慈禧贵为皇太后,她的字和画就算在不好,那也被视为珍品,毕竟是皇太后御笔书写的对吧!

不过,据坊间传闻说慈禧太后的画中作品中,有不少是女画家缪嘉蕙代笔的,细心点的朋友们不妨从慈禧太后的画中,便能看出一些猫腻来。




这是要给慈禧评职称吗?

这个标题很容易联想起溥仪当年去派出所落户口,写学历不知道该填写啥,后来填了一个“初中了事。论起真实文化功底,溥仪的国学帝师陆润庠、陈宝琛、徐坊、梁鼎芬和外语帝师庄士敦等人都是大牛,溥仪的知识储备比现在本科生毕业要强得多。

说句话别跟我抬杠,中国历代统治者没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有真才实学的,都做了亡国之君,下场很悲催。

在封建社会,治国不是进作协,不需要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只要具备以下几点,有毅力、有魄力、有远见,有一肚子坏水。

不信你看朱元璋一个叫花子皇帝,李自成一个泥腿子皇帝,他们有什么文化,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东北王张作霖,满嘴粗话,十足的文盲,但也到了北京,当了几天陆军空军大元帅,也算是当了几天皇帝,要不是冯玉祥反水,民国的无冕皇帝没准就是老张的了。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的内存是有限的,情商太高的,智商就不一定高;文采好的,搞政治就是菜鸟。

南唐李后主李煜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诗佳句,却是个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是个大画家书法家,可惜也是个治国的菜鸟。

有没有既会搞政治,文采又非常好的政治家呢?

有,那就是好虚荣的政客,把自己打造成文学家,诗人。让秘书代工的,或者七拼八凑山寨前人的。

具体到慈禧的文化水平,的确不敢恭维。

因为封建社会女性受约束比较多,作为满人家庭,很少聘请家庭老师,更不可以上私塾。而且慈禧是个贪玩的女孩,野性十足,不是什么淑女。据说,当时咸丰在众多秀女中,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兰儿姑娘,就是因为看上了她的野性难驯。

后来慈禧登上大位,纯粹是因为自己有搞政治的天赋,一开始是为了自保,不得已去蹚政治这道浑水。一旦开始涉足政治,慈禧就身不由己,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无法全身而退.

上位后,不整人、害人,就是被人整,被人害,别无选择。权力斗争步步惊心,慈禧上位后,哪有什么工夫学习、深造?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想象的,慈禧为了权斗的需要,会时不时进行充电,学点厚黑学,看看《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精华页,看看祖宗都是如何驾驭大臣,如何整人的。清史中说她"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纯粹是拍马屁、瞎掰。

慈禧的文化水平到底多高,从当年她亲自草拟中央文件一事上就能看出来。

慈禧为什么要亲自拟定中央文件呢?她想搞倒一个人,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恭亲王奕䜣。恭亲王奕䜣是慈禧的小叔子,是慈禧斗倒顾命八大臣肃顺等人的亲密战友,他们本来是一条船上的人。

可是一旦没有了劲敌,他们就变成对头了,恭亲王事实上就是大清的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国务院总理,慈禧担心小叔子做大了把自己给架空了,于是就处心积虑想搞倒奕䜣,命令人整奕䜣的黑材料。

也许是慈禧觉得材料的分量不够,自己要亲自动手,整理奕䜣的罪状。整理完之后,交给自己的亲信倭仁、周祖培看,二人一看就皱起了眉头,他们很少见慈禧写字,最多也是看到慈禧在中央文件上签个名。而这个签名也一定是大师给设计的签名,看起来龙飞凤舞的。

今天一看慈禧起早的文件,字体歪歪斜斜,像幼儿园小朋友的作品。语句也不通顺,标点符合都标的不是地方,语法错误就更不用说了。

慈禧一看二人的脸色,也猜出了几分,立马红着脸说,我写的比较仓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二位修改修改就是。("诏旨中多有别字及辞句不通者,汝等为润饰之")

说到慈禧没文化,有人不服,他们说慈禧文采很好,有作品为证: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是慈禧老妈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慈禧写给母亲的,价值就是千古佳句,文采飞扬。尤其是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千古流传啊,可惜最好的这句不是原创。

没错,这个佳句是不朽名句。但整首诗没有一点含金量,整个就是一首不折不扣的打油诗。最后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就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口语。就跟"吃了吗"、"睡了吗","吃饱了不饿"、"公众场合不须放屁"一样平常。这句话不知道让中国老百姓念了几千年,因为慈禧是"皇帝",所以成名句了。

如果薛蟠同志当了皇帝,那首《女儿乐》没准就会火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被捧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不朽诗篇,广为流传。

至于慈禧的书法、绘画,都不是现场直播,秘书代工的可能性很大。

政治家只要有“管人”的能力就成,只需要恩威并施,掐住HOLD住最高级别的这些臣下,让他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卖力气干活,这样就江山稳固春秋一统,有了文化,反倒像多余出来的那一截“阑尾”,它从来一点都不重要。

说到这里,想起老师们的一个感慨:那些在学校调皮捣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多年以后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好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而那些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进入社会往往都成了迂腐的呆子。

想要文采好的,找曹雪芹、找蒲松龄啊,他们适合做吏,真正的大官,乃至高高在上坐稳龙廷的皇帝们太后们,真的不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咸丰   懿旨   满文   水平   女画家   文化   皇太后   同治   太后   文采   大臣   清朝   慈禧   书法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