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不听诸葛亮劝告坚持伐吴?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五月,曹操放弃汉中三郡,刘备赢得汉中之战。

六月,孟达、刘封先后领兵攻克上庸郡、房陵郡。

随后,西城郡几乎没做抵抗,顺势纳入刘备麾下。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表奏献帝,还师成都。

八月,关羽兵围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这时候,刘备不仅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而且跨州联郡达到巅峰。

但是,哪曾想:十二月,“吴更违盟、关羽毁败”,吕蒙一个白衣渡江就中止了他的事业上升期。

所以,关羽死了,刘备很伤心;荆州丢了,刘备更伤心。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死;十月,曹丕称帝。然后,汉朝就没了。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如果汉朝都没了,那刘备还怎么继续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

那就只能撇开东汉、建立蜀汉,自己举旗、自己打。于是,公元221年,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改元章武。同时,祭告天地,“嗣武二祖(太祖高皇帝与世祖光武皇帝),龚行天罚”。

那“龚行天罚”的对象,应该是谁?

自然是曹丕,曹丕废了汉献帝、建了伪魏政权,罪莫大焉。当时刘备得到的消息是曹丕杀了汉献帝,所以北伐势在必行。

但刘备的脑回路突然炸裂,他不是北伐曹丕,而是东征孙权。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正月,刘备顺江而下、挥师东进,讨伐孙权。

刘备这个操作,不仅此时的我们不理解,就是彼时的诸葛亮也不理解。既然要替天行道、惩罚曹丕,那就应该北伐,你东征孙权是几层意思?

赵云就是这么劝谏的。但刘备不听,北伐可以等、东征不能拖、孙权必须死。

诸葛亮的态度跟赵云一样,但他没有劝阻。诸葛亮自知劝说不动,也就没再劝谏,仅是发了牢骚说:倘若法正还活着,一定能阻止刘备。

在刘备集团,法正的决策权重远在诸葛亮之上。

刘备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尚书令相当于汉中王府的首席幕僚长,护军将军典选武职、领导禁卫军。

诸葛亮当时,大概还是军师将军,可能升官了,却没记载升了什么官,但肯定不高于法正。而法正之所以能升得这么快,主要是汉中之战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一点,连曹操都能看出来,“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法正)所教也”。

法正虽然能劝住刘备,但法正死了;孔明虽然当了丞相,但劝不住刘备。于是,东征孙权这个错误决策也就不可阻挡。

那么,刘备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只能溯因推理,大体可以给出以下三个解释:

一是刘备的性格弱点,导致冲动行事。

用黎东方的话说,就是:刘备一生“多败少成”,大都是由于在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简单说,就是刘备是个性情中人,感性冲动从来先于理性算计。

所以,他跟曹操斗法,几乎从没斗赢过。

汉中之战不论,性情中人刘备VS冷酷计算的曹操,几乎就是遇到一次被揍一次,而且每次都揍得特别惨。

孙权杀我二弟、孙权抢我荆州,这个仇必须得报,于是也就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这就是感性先行,之后的理性计算全要为这个先行的感性决策服务。

二是荆州战略价值,太过重要。

说刘备对不起孙权,是因为借荆州不还,这纯属罔顾事实。

荆州的使用权归刘表、荆州的所有权归献帝。刘表死后,荆州就是走市之兔,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孙刘之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剑拔弩张、红脸出汗,完全是因为荆州的战略价值,而不是因为刘备借荆州的纠纷。

刘备执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孙权执行张纮的“江东攻略”,都少不了荆州一环。而曹操要南征孙刘,也必须控制荆州。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比关羽重要。

如果刘备真得意气用事到非为关羽报仇不可,那就没必要等到称帝之后再去报仇。东征孙权,距离关羽被杀,往短说过了一年半;往长说过了两年。

所以,一切都是因为荆州。

三是刘备的识人算计,代替了判势算计。

要说刘备一直性情而且性情到自取灭亡,那肯定不对。相比孙权、曹操,刘备完全是白手起家打天下。所以,刘备的见识绝对属于超一流水准。

但见识也要分类。刘备的见识主要是识人,而不是判势。

在识人方面,刘备堪称算无遗策。刘封、法正不论,这俩人一死一降,情况太特殊,而其他谋臣猛将几乎人人如龙、个个忠心。诸葛亮北伐的人才家底,都是刘备攒下来的。

但刘备判势太差,甚至一直用识人代替判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刘备首先犯了轻敌的错误。

他在骨子里就瞧不起孙权。其实孙权也有足够的理由被刘备瞧不起。孙权早年英明,主要是因为周瑜和鲁肃。但周瑜和鲁肃死后,也就晚年糊涂。所以,刘备认为自己打孙权就是大人打小孩。但孙权骨头很硬,而且压力越大骨头越硬。

刘备其次认为孙权无将可用。

周瑜、鲁肃之后,孙权集团的主力战将唯有吕蒙。但吕蒙死了,然后你孙权还能用谁打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孙权身边的一个画策臣陆逊竟横空出世。这就相当于拿张良当成韩信来用,最后还真成了韩信。

所以,刘备虽有算计却全都算计失误。

刘备和法正主要是是性格互补,刘备性情中人、法正冷酷计算;刘备和诸葛亮主要是能力互补,刘备识人无误、诸葛判势无双。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才一改乱打乱撞的基础调性,以后乱世争霸越来越有章法,先据荆州、再入益州,终成鼎足之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诸葛亮的判势大体如下:

一是实力不允许,益州没有挑战荆州和江东的实力;

二是天时不允许,刘备刚刚稳住益州、孙权经营江东三代,差了太多;

三是地利不允许,隔着两湖密林,别说攻打荆州就是控制荆州都很难,否则关羽也不会说丢荆州就丢荆州;

四是人和不允许,最该做的事情,即便不是北伐曹丕,也应该是稳固益州,但肯定不是东征孙权。

与刘备能力互补的诸葛亮,毕竟不如性格互补的法正。

所以,虽然诸葛亮看透了局势,却无法左右刘备的任性,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关羽毁败”而“秭归蹉跌”。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豹眼对于这类问题特别的有兴趣。

豹眼一再说对于历史要品味、要品味,真实的意思是平台要生存,创作者也要生存,社会环境要净化,网络环境也要净化。平台要自律,创作者也要自律。

所以,有些话不能说过头,只能点到为止。豹眼回答问题的原则是不说违心的话,但真话说一半留一半,不会一杆子插到底。因而,有些东西就需要仔细的品,这样才有味道。

就题主这个问题,一起来品味一下吧。

第一,做老板的都有脾气,有些老板还特别好面子,劝谏需要很大的智慧。

第二,劝谏者,自己也有利益需要保护,有时候需要明哲保身。聪明人不会“打不着狐狸惹得一身骚。”

01

刘备听不进劝告,是因为劝谏者方法不对。

夷陵之战惨败后,诸葛亮慨然长叹:“如果法正不死,就不会有夷陵之败。”

在这里,诸葛亮没有明说为啥法正就能劝阻刘备,也没说法正用啥方式劝阻刘备。

那就先看一下赵云是如何劝阻刘备的吧,赵云上谏说:

“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已经去世,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仔细品味一下就有味道了,国贼是曹操、曹丕,伐吴并非上策。这么简单的问题,刘备会不懂吗?

刘备一生天天喊着讨伐汉贼,匡扶汉室,难道曹丕称了帝就不是汉贼了吗?讨伐孙权就能一举成功吗?刘备心里门清,还需要你赵云教导吗?

至于曹丕篡位,引起公愤,讨伐逆贼,关东义士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这是忽悠鬼呢?

没有民意,没有大臣们的拥护,曹丕能称帝吗?那些大臣、将领们能不造曹丕的反吗?他们还不把曹丕扒了皮,点天灯吗?董卓不就是个活生生的实例吗?曹丕控制不了局面,会贸然称帝吗?

诸葛亮心里明白,史实也正如诸葛亮所虑。诸葛亮五次北伐,有几个义士裹粮策马来迎?除了孟达这种出尔反尔的小人,为了投机取利,反复无常外,有几人策应呢?夏侯霸、王平的投降,都是有具体原因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安南、、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那是惧怕诸葛亮大军,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军一撤,自然又归附了曹魏。

因此,赵云的话很没有说服力,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跟没说一样。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赵云是实诚人,哪能跟一群千年老狐狸玩聊斋呢!

02

诸葛亮劝不动刘备,恐怕就没真心劝。

刘备以替关羽报仇的名义讨伐东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荆州那片山水也。

诸葛亮岂能不明白?

如果诸葛亮说:“先取荆州、进而取益州,静待天下之变,两路出兵讨伐汉贼,以争天下,这话我是说过。荆州对于陛下的确重要,襄樊之战,成都再困难也要救荆州,那时还有一线希望,我知道你想啥,就没建议你救荆州。荆州丢了,关羽数万精锐兵力没了。现在想夺回荆州,门都没有。讨伐东吴,必败无疑,蜀汉也跟着没了。”这倒是实话,难道刘备就不清楚吗?再说诸葛亮这么说合适吗?这不找死吗?

献帝的追悼会已经隆重举行过,已经对得起汉室,就不必再谈忠于朝廷的问题,那就只剩下一个兄弟之义可以做幌子了。不管刘备哭的是关羽还是荆州,但替关羽报仇是一个响当当的理由。不仅需要,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事。否则,刘备的脸面往哪搁?

这个时候劝刘备不要进攻孙吴,要与孙权联盟,岂不是与仇人结好,背叛兄弟之义吗?

诸葛亮还算啥人,把刘备又当成啥人?

刘备需要一个台阶,但诸葛亮为了自己的清誉,明哲保身,知道如何做而不会去做。

诸葛亮不想去做这个不义之人。

赵云的忠义,天下尽知;而诸葛亮在江湖上却还没有混出来,不想背这个黑锅。

就诸葛亮的智慧,还会想不出劝阻刘备的办法吗?

办法肯定是有,但诸葛亮不会说。

03

法正不在,庞统在也行哦。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法正私下向刘备献密计,劝其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庞统就对刘备说:

"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庞统说得很明白,荆州这地方连年征战,已经没有多少油水了,而且曹操、孙权都眼热,你想守住也很难。其实,这个道理刘备不会不懂。

益州那可是富得流油,你不想成就大业也就算了,你要想的话,就必须夺取。

刘备难道不想吗?可刘备仍然担心:

"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

刘备总算说了一次人话,庞统有幸听到了。庞统多么自豪哦,这是多大的信任哦,能不替刘备卖死命吗?

刘备需要一个台阶哦,庞统于是说:

"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这么好的事你不要,让别人抢了先就没你啥事了。逆取顺守,以后好好善待人家就是了。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就入川了。入川后做的那些事,就没有在荆州时说得那么仗义吧。

当时,诸葛亮也在,咋就不见有一言半语呢?难道诸葛亮不如庞统,看不出这一点吗?

绝对不是,但诸葛亮看到了,却绝对说不出庞统这样的话来。

04

法正要在,他会说啥呢?

刘备占据益州后,急需与蜀中豪强大族结纳关系。因此,群下劝谏刘备迎娶刘璋原部将吴懿之妹吴氏。既得美人又拉拢了当地豪强势力,这多好的事啊,刘备岂能不想呢?

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

法正进谏道:

"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

其意是说,你们都姓刘,论远近关系,比晋文公与他的亲侄子晋怀公子圉的叔侄关系还近吗?

晋文公逃难到了秦国,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将来回到晋国执政,就娶了亲侄子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怀嬴是秦国人,这样晋文公就与秦国联姻,秦国自然支持他复国。

法正认为:晋文公能娶亲侄之妻,而没有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你刘备跟刘瑁之间是八十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这算个球哦。

于是,刘备就纳吴氏为夫人。可见刘备这人多么虚伪。

讨伐东吴这事,刘备口口声声要替关羽报仇,你不给他一个大大的台阶,他如何能下的来哦!

赵云是谦谦君子,他想不到也说不出庞统、法正那样的话。因此,除了让刘备更加愤怒,不会有任何效果。

诸葛亮也不会去说庞统、法正这样的话,那不有损自己的品行吗?不是在贬损刘备兄弟情义吗?

可法正不会考虑这些,就刘备假惺惺的那点虚情假意,法正一招就能解决。

但可惜的是,法正死了,究竟法正会如何去劝说刘备呢?不得而知,豹眼也不去瞎琢磨了。有兴趣的友友们,你们自己品味吧。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替法正说说他的办法。

豹眼友情提示一点:诸葛亮说的没错,只要法正在,就一定能劝阻刘备不要伐吴。

豹眼深信不疑,也请友友们相信吧。




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透彻,答的很好。愚以为(如下)


据《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等西征,关羽留守荆州,没有与吴主联姻,破坏与吴国联盟的谋略,他又擅自北伐,初时打了一些恶仗,水淹七军等,胜利冲晕了头脑。被吴抄了后路,亡于麦城。


刘关张桃园结义后,三异姓兄弟情深义长。关死后,刘张悲痛不已。刚当皇帝不久的刘没有审时度势,决定为报弟仇与吴决裂。议事时所有大臣均持异议,不赞成伐吴。后加上张飞哭闹(张又在催战备时被手下人杀害),刘决定孤家亲征。起兵七十万,初战尚可,后被吴火烧连营七百余里,蜀军所剩无几,刘备逃至白帝城临终托孤。


三国上下七十多年,伐吴那段写了几章,三言两话,说不清也道不明。


诸葛亮等劝不醒刘皇帝,大概是刘的命该如此,应验了刘关张“三人不求同生,但求共死”的诺言。[捂脸][耶]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早在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未出隆中便已为刘备定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之大计。

因此,孙刘之所以结成联盟是为了抵御强大的北方政权——曹魏。孙刘联合乃是刘备创业的核心战略,是一出“借鸡生蛋”之计。一直以来,刘备以“联吴抗曹”为战略,取得了丰富的战果。孙刘联盟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的曹军。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又以荆州为基础,夺益州,吞汉中,拥有了大片土地和人口。此时,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之势已成。总的来说,刘备的成功,离不开诸葛亮的战略构想,更离不开“孙刘联盟”。

可惜,随着荆州的陷落,一位英雄的倒下,宣告了孙刘联盟的正式破裂。这位英雄便是关羽。关羽的死,是一出性格悲剧,也是一幕政治悲剧。关羽身在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却处处以强示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尽管关羽犹如天神下凡,但在曹,吴两家联合剿杀下,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身死。

关羽的死与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是刘备伐吴的导火索。公元221年7月,刘备起数万大军正式伐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军还未正式出征,三弟张飞又为部将范疆,张达所害。这两人投奔东吴而去,致使刘备对孙吴恨意更深。夷陵之战就此展开,结局众所周知,刘备为东吴陆逊所败,火烧连营,刘备元气大伤,灰溜溜的逃进了白帝城。

其次,刘备伐吴的深层原因乃是刘备的帝王之心作祟。刘备创业多年,60岁才成帝业。二弟关羽新逝,荆州丢失,恢复汉室,一统天下对于刘备而言,无疑难度大增。为了实现平生夙愿,年已花甲的刘备只能拿较为弱小的东吴开刀。假如刘备此番伐吴成功,天下也就尽在其囊中也。谁曾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刘备急于求成,根本吃不下东吴。


刘备该有此败,因为他将自己成功的根本忘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联吴抗曹才是刘备的成功之道。失去了根本,刘备只能黯然尝下苦果,一切悔之晚矣。

至于诸葛亮,在这其中是否劝阻过刘备呢?《三国志》并无具体记载。只有《三国演义》有所描绘。说是诸葛亮带领群臣力谏刘备伐吴。

当下孔明引百官来奏先主曰:“陛下初登宝位,若欲北讨汉贼,以伸大义于天下,方可亲统六师;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三国演义》

可以看出,诸葛亮行事谨慎,深谙为臣之道,他旁敲侧击,劝阻刘备以大局为重,不要伐吴。刘备最终也没能听进去。诸葛亮也只能作罢,作为臣子,皇帝一意孤行,诸葛亮最后只能默认与支持,并无其他想法。




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需作更多的介绍,作为一个三分天下的霸主,刘备兴兵罚吴绝对不是一时义气所为,这是他经历过权衡利弊、反复思量的结果,之所以现在很多人质疑刘备发动的这场战争完全是因为最终刘备输的太惨所导致的。现在简单从背景、原由和目的三方面分析一下刘备讨伐东吴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背景

  • 魏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继承曹操的王位,221年曹丕成功逼迫汉献帝禅让,自立为帝,国号魏。此时的魏国国家初立,曹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巩固魏国的统治,因此无暇顾及吴蜀两国。

  • 吴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国大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迫于关羽的压力不得不向孙权求和,承诺割让江南的土地给孙权并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孙权害怕刘备势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于是背信弃义派吕蒙偷袭关羽后方,夺取荆州并诛杀了关羽,孙刘联盟彻底撕破脸。

  • 蜀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经过两年的持续作战最终击败曹操夺取汉中之地,此时刘备的地盘包括益州、汉中、上庸和一半的荆州,军队士气高昂,又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拥护,于是刘备自立为汉中王,221年刘备因曹丕篡汉,遂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此时的蜀汉政权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讨伐吴国正当其时

  • 第一点就是刘备起兵伐吴所提出的要为死去的关羽复仇。众所周知,刘备能从一介布衣混到三分天下的王者,所依靠的就是仁义。因此打着为结义兄弟复仇的旗号最能得到普罗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师出有名。
  • 第二点刘备占据荆州多年,此刻为吴国新占,吴国还不具备足够的时间来收拢人心,巩固统治基础,刘备此刻伐吴打的就是对方立足未稳。
  • 第三点蜀国连续取得对魏作战的胜利,军队士气旺盛,将士的战心可用。
  • 第四点蜀国朝堂内部派系林立,必须通过持续的对外作战以转移内部矛盾,促使各方势力团结一致为强盛蜀汉而努力。
  • 第五点吴国的水师强大,但是陆军作战能力不行,在历次对外作战中陆战表现一直不佳,且相对于魏国,刘备对吴国作战更有信心。

伐吴的根本目的

  • 一是通过伐吴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如果有机会能够一举歼灭吴国,那么刘备就能够彻底以长江为界,达成与魏国划江而治的目标,占据半壁江山,从而真正能够积蓄力量,实现统一大业。
  • 二是伐吴作战即使不能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刘备也有足够的信心给吴国以深刻的教训,压缩吴国的地盘,从而打击吴国的野心,进一步巩固孙刘联盟,确保三国鼎立的态势得以持续。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刘备不是一时冲动,他做出讨伐东吴的决定是经过深刻思考的,但是他在执行的过程中吃了过分自信的高估自己的实力和低估东吴的战斗决心的亏,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自己沦为别人的笑柄,从而彻底走向万劫不复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益州   魏国   蜀汉   秦国   东吴   建安   汉中   荆州   劝谏   汉室   蜀国   吴国   作战   劝告   财经   联盟   天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