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明朝皇帝整体能力哪一方更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出身低微和贫困,所以深知贪污和腐败对一个国家的人民会造成怎样的伤痛,于是在开国之初,朱元璋就制订了几乎是古代所有朝代中最为严厉的刑法来惩治贪腐问题,抓到一个杀一个,抓住两个杀一双,甚至还要连累整个家族。

但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这一史上最严治贪污的雷霆手段,依然没有吓阻明朝官员的贪污热情,为什么?

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入关后的第一位),为了“满汉一体”,不惜强迫汉人剃发,当时许多人宁死不从,结果造成了非常惨烈的惨案那就是“嘉定三屠”,将近十万人遭到了屠杀。

为什么叫三屠呢?因为前后三次,每次三万多人,一共有差不多十万人被杀死。

剃发令从某种意义上贯穿了清朝的整个历史,前前后后有许多人为此而付出生命,这一点可能和杀原住民印第安人非常类似。

这又是为什么?

当我们在比较清明哪个皇帝整体能力更好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鸟用,这关键取决于你站在怎样的位置去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你是既得利益者,例如你是明朝亦或是清朝时强盛下的集团一份子,你肯定会说清更好或者说明更好,如果你只看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来说的话,那你肯定会说清更好。

但如果你联系到了后来清末民初飘摇的历史,你肯定会说清朝太没出息了,比明还不如,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痛苦。

清好还是明好,取决于你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待,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标的物是什么。

以民族的角度去看,贯穿清朝整个历史的“反清复明”也足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外来(当时)民的冲突对原住民不仅仅体现在价值观上面,同时也体现在风俗文化、语言和习惯上面,在那个年代,可能还没有什么求同存异的概念,更没有多元化的概念,有的只有统一的概念。

统一就意味着什么?一方必然要舍弃一些,以配合另一方。

于是就有了剃发、穿上满人的服装等等。

而明朝作为一个历史上宦官作乱的时代,本质上可能起着是好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监督权,这的确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创新,用东厂去监督官员,以防止权利的无序扩张,而东厂又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保证了忠诚。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监督一方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无形之中自己手中的权利扩大,再次无需需要被监督,于是西厂又冒出来了,去监督东厂。

这个逻辑链条就非常怪异了,东厂监督官员、西厂监督东厂,最后搞的官场风气全部被几个宦官给左右了,监督变成了一个权利寻租的工具。

党争让明朝一度陷入混乱,虽然最后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但明朝这艘大船,靠他一个人几乎是很难修复的。

总的来说,明朝在张居正的带领下,也曾经有过巅峰,郑和下西洋也开创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视野。

但明朝存在的时间和清朝都差不多,近三百年左右,这一点倒是出奇的相似。

从整体能力来看,从一个王朝的衰亡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后期的打开国门,可能清朝存在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但从内部因素来看,其实两者差别并不大,并没有特别先进的制度创新,因此也就难以阻挡最终被衰亡的结局。

明末的原因是民不聊生,我们会发现清末的原因其实差不多也是这一点,早在乾隆时期,本来就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现代科学思想,但因为傲慢和种种原因,乾隆最终没有看到这些,因此错失了最后的机会。

等到洋人的船舰利炮打进来的时候,保守派和革新派又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统一且有效的改革手段,虽然洋务运动的优势也很大,但最终依然难以改变清朝走向破败的最终结局。

当袁世凯逼迫末代皇帝下退位诏书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宣告结束了。

虽然最后袁世凯窃取了这一成果,但最终依然难当民国的出现,以及那一代大师的文人风骨,那可能是历史上的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是被外来知识所吸引从而引发的百家争鸣。

以清朝来说,末期几个皇帝都没有真正的发言权,言不由衷,哪怕是渴望进行变革,但由于没有实际控制权,最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直到了溥仪这一代,慈禧才终于闭上了双眼,但到了这一刻的时候,溥仪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傀儡了,有名无实。

明清两代的衰亡其实都有一定的共同点,都是由兴到衰,一开始都是减免赋税,随着行政的开支越来越大,不得已加重赋税,然后贪污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上一些天灾人祸,然后就民不聊生,最后各地就开始暴动,最后一步步影响到朝局的稳定性。

这一点不管是明末还是清末,我们都能够看到有大量的类似的各地的力量,只不过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力的集中力量。

唯一影响力很大的,那就是义和团了,清末时期的义和团也给清朝带来了很大的创伤,最后还是借助联军的攻势,才将义和团打压下去。

而在清朝的所有皇帝中,最有才能的无疑是雍正了,因为父亲活的太长,导致雍正四十多岁才登基,也正是因为这些,让雍正的各方面才能都非常成熟,也正是因为雍正在位十四年的励精图治,才有了后来的乾隆盛世。

康熙后期和乾隆后期其实都有些迷恋权色,开始不务正业,也就只有雍正真正做到了励精图治,算是一位非常务实高效的皇帝了。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换个位置,乾隆之后是雍正,并且活的时间足够长的话,那么以雍正的性格和见识,恐怕不会错过和西方失之交臂的唯一机会,他一定会看到西方的那些精妙的科学仪器,然后开始贸易往来,最后学习西方。

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也许和后来,唯一的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容不得假设。

纵观五千年历史,其实三百年的朝代已经算是高寿了,除了更遥远的商、周,我们很难找到比更长远的朝代,我想,这就是宿命吧。

不管清明谁更好,总的来说,在那个时期,普通老百姓要想吃饱饭,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

而今天,无疑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关于明清两代帝王整体能力的比较确实是一件较为有趣的事情,而且出于民族情感和近代屈辱等主客观因素,明清两朝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都异常重要而敏感,也因此而出现了剧烈的交锋并纷纷以“明吹”和“清吹”等带有鲜明情感倾向的词语来揶揄讽刺彼此。

那么,明清两代帝王到底谁优谁劣呢?在比较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皇帝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因为没了这一特殊的标准,一切结果都将是虚无空洞不足采信的东西。

一:何谓“皇帝”,“皇帝”的责任是什么?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而谓之帝",所谓皇帝,大抵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后来又被引申为天地万物之主宰,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是“代天牧民,子育万姓”思想的贯彻者。自古以来,一国之君的贤能与否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衰隆与兴替。所以古人每以“社稷”“朝廷”来称呼皇帝。

就此而言之,判定皇帝之水平决不能单纯地从其个人德行的优劣角度出发,而应从其对天下万民和九州社稷的贡献或者破坏出发。

二:兴国者洪武,败国者嘉靖,亡国者万历

“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我大明”,明洪武帝崛起阡陌之际,正是我华夏深陷异族侵凌,万姓生不如死之时,朱元璋以区区七尺之躯,手提三尺青锋,辞父母之坟茔,离兄弟子侄之墓穴,胸怀熊熊烈焰涛涛怒火,毅然投身百死无身之沙场,终于纠合英雄之士,收揽豪杰俊才,出生入死削平逐鹿之枭雄;挥戈北上荡平窃国之蒙元,收沦落异族五百年之幽云,建山河永固之大明,不仅诛除群丑再建汉家之江山,更是扫刈北蛮重现华夏之衣冠。其丰功伟绩自不待赘述。

逮建国之后,修典章治礼仪,用重典护黎民,虽然身居九重却不忘农民出身,薄赋敛课农桑,开学校兴教育,是以天下贪官畏之如虎而元元众庶爱之如父。此亦明之中后期虽昏聩庸劣之君迭出却江山依旧磐石之固的原因。

至于嘉靖,弱冠以藩王入嗣,耿耿然顾盼自雄,初则兴“大礼议”,以一己之私欲动摇天下之典礼,宵小竞进之徒援以窃权柄政,倒行逆施祸乱朝纲;终则慕道修仙,派阉宦巡视天下以敛财,用佞巧遥控朝廷以肆智,尊奉左道近三十年,使天下百姓失其依靠,万姓嗷嗷以待哺。

及至万历,英雄不及乃祖,机巧更是篾如;奈何师心自用,贪财贿而耽酒色,纳贿赂而逞淫威;酒色财气四毒具备。深居宫闱廿余年,既辜负祖宗之遗泽,复愧对百姓之供养;终于激起建州之乱,不但无抚逆剿判之力,更无洗心革灭之志。君臣昏昏以度日,竟教逆臣贼子肆志逞凶,遗毒华夏三百年。万历之罪可谓上达于天矣。

三:叛逆者努尔哈赤,荼毒者康雍乾三代,辱我华夏者道同光宣诸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宵小之辈适可以制驭之,不可以亲昵之。建州本辽东小部落,乃祖乃父世代受明之爵禄,奸猾如努尔哈赤竟趁明廷君昏臣佞之际,假借明廷之封诰,纠合枭滑明抗上国,蚕食蚁竞而奄有辽东之地,至于其子皇太极、多尔衮终成篡国之正统,统御华夏三百年,蹂躏我百姓,努力我儿女;既戕害其身体,肆意戮辱;又钳制其思想,毁灭典籍。有识不屈之士俯就刀斧而色不变,华夏之地遂有“维扬十日”“嘉定三屠”之惨烈;贪权慕利殊无廉耻之辈卑躬屈膝且恐怖及,九州之大不乏“剃发易服”“助纣为虐”之荒唐。

康雍乾三代,人多以盛世目之,然此盛世岂真盛世耶?满清以前计算人口多以年满14-59为准,而自满清入关,无论男女老幼一切计算在内,试问如此计算,人口又怎能不多?此外,满清之盛世本是番薯、玉米之盛世,市井百姓之生活殊无明代丰富而精彩,此则有专门之研究自不必一一详细罗列。再者,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为有“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之故,满清既入关,即着手泯灭人之廉耻,视天下皆为“奴才”,久而久之,我华夏男儿亦以“奴才”自甘,无怪乎鲁迅要以“坐稳了奴才”来嘲讽。至于大兴“文字狱”,借修书之名以毁书等事更是不胜枚举,满清之卑劣皆如此也。

辱我华夏者道同光宣而已,公元1840年,业已闭关锁国二百年的满清王朝终于迎来夷狄之坚船利炮,轰然巨响之后,当初之巍巍华夏竟沦为列强蚕食之肥肉,不惟任人宰割而且受人歧视。泱泱五千年的赫赫煌煌在这一刻成为背负在每一个华夏子孙身上的沉重枷锁。纵使百年之后犹令我炎黄后裔思之痛心念之疾首。满清遗我之伤痛又岂是时光所能平复?

人皆以满清实际统辖之土地为傲,殊不知我今日之所以为傲者,适我祖先所以为耻者也。更何况今日我之所以能宅兹中国,又岂是建州之所遗惠耶?固我华夏先民所以蹈死不顾之战果也,今尚德满清者宁不闻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予外邦,不予家奴”之语耶?宁不见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伊犁之事耶?

四:皇帝者,岂独一家一姓之主耶?亦天下万姓之依托也!

综上所述,明清两代帝王整体水平之优劣已可见分晓,这绝非我个人偏颇于明代诸君,实在是满清诸君实在有负“帝王”之责任。明代后期虽然昏聩,但一直到末代皇帝崇祯犹是烈烈伟丈夫,是宁死不降的守国之君;但反观清朝却未免令人不齿,苟且偷安且不说,甚至还甘为傀儡,不惜以屠戮万姓之代价,借倭寇之手以行复辟之丑事。行径如此将何以服人?

诚然,就历代帝王之个人学识素养而言,满清大抵是胜过朱明的,但明代诸君是以臣子为臣子,尚且以人目之;满清诸君却是臣子为奴仆,以万姓为奴隶,何曾以人视我哉?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一直到1644年,崇祯亡国。明朝一共有276年时间,共计16位君主在位。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再到1912年,宣统帝亡国,清朝(包括后金)一共经历了296年时间,共计12位君主在位。

明朝和清朝,是比较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两个封建王朝。两个王朝的延续时间都比较长,都快接近300年了。那么这两个朝代,综合比较下来,哪个朝代的皇帝整体素质更高呢?


一、开国之君,朱元璋要胜过努尔哈赤。

朱元璋完胜努尔哈赤,这是肯定的了。明朝创业者的艰辛,翻遍整个史书,你都很难找到第二个,实在是太惨了。

老朱创业之前,父母饿死了,哥哥饿死了,自己给地主放牛好几年,结果连一块安葬父母的土地都找不到。此后朱元璋为了生活,只能到皇觉寺出家做和尚,实际上就是在灾年混口饭吃,方便乞讨。

你说还有比老朱更惨的开国之君吗?反观努尔哈赤,其实也挺惨,但是没有老朱惨。

努尔哈赤好歹也是建州女真的贵族,他们家祖上从元朝开始,世代都是建州卫的领导人。因此努尔哈赤再怎么说,也是官N代了,起点比老朱不知道强多少。

不过努尔哈赤还没接管老爹的遗产,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就都被明军杀害了。所以说,努尔哈赤刚创业那会儿,其实也只有几十个手下而已。

再看老朱和老奴建立的基业,其实也能高低立判了。老朱不仅创业,还把公司干上市了,直接完成了天下一统。这也是绝大多数大一统王朝的创业之君,所必须要走的一步。

可老奴就不同了,他建立的后金,其实也就东北那一片,连东北都没有完全统一,更别提进入山海关,一统江山了。所以说开国之君这一块儿,明朝完胜。


二、开疆之君中,清朝完胜。

明朝开局直接奔向了巅峰,这导致后继之君有点儿中气不足。老朱把调调起高了,你让他的子孙们怎么接着唱呢?

建文帝朱允炆就不提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没有疆土上的烦恼,因为已经被老朱打得差不多了。因此朱棣只好挑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往漠北继续进军,一个则是到海上寻找机会。

朱棣在位期间,曾经5次北伐漠北,打得北元丢盔弃甲,曾经一口气打到了乌兰巴托附近,距离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已经非常近了。这也是《大明风华》里,朱棣曾经感叹前后五百年,没有谁比他打得更远的原因。

但是,说实话,这种北伐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朱棣消灭不了北元的余部,也无法派人镇守打下来的地盘。等朱棣走了,人家又回来夺回了他们的牧场草地,你能怎样?

至于下南洋,这就比较有意思了,郑和曾经7次带领舰队下南洋。最远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以及红海沿海。一个是海盗云集地,一个是土豪聚集地。

一路上各国被郑和整得载歌载舞,一度使得明朝达到了万国来朝的地位。可问题是,这些地盘也没有真正属于明朝,他们纳贡明朝,也只是表面敷衍了事而已。派个使者到明朝说一堆好话,明朝皇帝就能赏赐若干宝物,这买卖太划算了,谁都愿意干。

因此明朝虽然有9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实控面积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比如说西藏、云贵川、东北等地,都处于高度自治状态。能把350万平方公里的汉地18省管理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反观清朝,在开疆方面的作为可就比较大了。

清圣祖康熙,是清朝真正的开疆之君。他平定三藩,统一了云贵高原、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收复台湾,统一了海峡两岸。三征噶尔丹,统一了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虽然有点儿吃亏,但至少也首次确立了中俄边境线。

在康熙的努力之下,清朝的地盘达到了巅峰,足有1316万平方公里。所以说清朝的开疆之君,是要胜过明朝的。

二、守成之君,明朝略胜一筹。

守成之君中,明朝大概有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等。

清朝的守成之君,大概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从这个配置来看,我们就知道,明朝是完胜清朝的。

明朝这几位守成之君,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角色,每个皇帝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不俗的政绩,当然也有拉胯的,不过只是少数而已。

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两位加起来虽然只有10年执政时间,却开创了明朝的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明英宗朱祁镇有点儿拉胯,差点把大明朝搞完犊子了。不过朱祁镇复位以后,废除了殉葬制度,对中华历史有一定贡献。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8年时间,励精图治,不仅击退了也先的瓦拉大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明宪宗朱见深,延续了叔叔朱祁钰的宽政,宽免赋税,发展经济,使得明朝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明孝宗朱佑樘,勤于政事,广开言路,开创了明朝另一个盛世:弘治中兴。而且朱佑樘一辈子只有张皇后这一个媳妇儿,没有任何妃嫔,堪称历史唯一。

明武宗朱厚照,这是一个复杂的君主,虽说贪玩无度,与士大夫集团斗了一辈子,可他治理下的明朝倒也稳定。

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嘉靖皇帝。他数十年不上朝,却能稳住朝中各派势力,让明朝井然有序地运行下去,被称为有创业之姿的聪明皇帝。

明穆宗朱载坖,启动隆庆开关,这是明朝的改革开放,不仅消灭了倭寇,还为明朝带来了若干白银,可谓善莫大焉。

由此可见,明朝的守成之君中,绝大多数还是值得点赞的,创立了两个太平盛世,期间没怎么折腾过,所以这一时期的老百姓相对比较幸福。


清朝的守成之君其实水平也很高。

雍正皇帝虽然在位只有13年,却能够进行一系列改革。比如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贪腐之风,而且增加了国库收入,减轻了贫苦人民的负担,值得点赞。

乾隆虽然总是被各界网友们调侃,可不得不说,乾隆还是很给力的。他掌权的64年时间里,守住了清朝偌大的疆土,保证了新疆、西藏、云贵的稳定。

嘉庆水平就很一般了,一生做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杀掉了和珅。在世界都在变革的年代,嘉庆依旧墨守成规,使得清朝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最后时机。

道光在小处非常节俭,可这不是一个皇帝该考虑的事情。很显然,道光避重就轻,结果导致清朝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相比较而言,明朝的守成之君们,整体水平是要超过清朝的。当然了,清朝的雍正和乾隆,还是非常给力的。


四、衰败之君,明朝完胜清朝。

这个栏目纯粹是矮子里面选将军,都走向衰败了,还有啥给不给力的呢?你别说,还真能好好比一比。

明朝走向衰败时的君主有: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清朝走向衰败时的君主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明神宗朱翊钧,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万历皇帝。万历前十年,张居正还是当朝首辅,在张居正的改革之下,明朝又坚挺了一把。

万历在位48年,堪称明朝之最,但是其中有28年他都不上朝。不过他和他爷爷嘉靖一样,依旧可以执掌朝中大权。但他没有嘉靖聪明,因此被朝臣们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以至于明朝末期党争严重,走向了衰败。

不过万历时期的万历三大征,还是很提气的。一是抗日援朝战争,二是宁夏之役,三是播州之役。这三大战争,均取得了大胜,巩固了明朝的疆土。不过也造成了财政亏空,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到1个月,没啥可说的。

明熹宗朱由校,著名的木匠皇帝,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木匠活上,不仅忘了治国,甚至忘了在后宫嗨皮。结果导致国家也没治理好,孩子也没生几个。

不过也有人说,朱由校天资聪颖,利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完美地将皇权收归己有,似乎也有点儿道理。

明思宗朱由检,这就太出名了,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不过他励精图治,打算力挽狂澜。可惜他再怎么努力,明朝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还是走向了覆没的结局。


清朝衰败时期,那几位君主就没法说了。

咸丰皇帝,整天就知道在后宫嗨皮,结果导致太平军做大,列强纷纷来吃肉喝汤。他只知道跑热河去避祸,却不知道拯救中华于危难之中。

同治、光绪和宣统,清一色的傀儡,这有啥可说的?明朝末期,虽然皇帝有点儿拉胯,但好歹都是实权君主,清朝后面3位君主,一个都没有实权,这没法比啊!


总结:综合来看,明朝君主更胜一筹。

从以上比较看来,开国之君,明朝胜过清朝。开疆之君,清朝胜过明朝。守成之君,明朝胜过清朝。衰败之君,明朝胜过清朝。因此明朝君主的综合素质,还是要超过清朝的。




当然是明朝远远好于清朝。清朝因为没有发展好热兵器才有后来中国近代一系列的悲剧。而且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本来是有机会跟西方交流并发展近代科技的,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个自大的皇帝固步自封给耽误了。在军事方面清朝遇上战事不是求和就是割地赔款,清朝后期慈禧太后当政的时候更是将清朝推向谷底,而明朝军队力量相当多,在巅峰期间达到200多万,周边很多国家都到明朝进贡和学习。




评价帝王的功绩,要看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由于前朝的历史是由本朝修订完成,所以许多前朝的历史是无法判别真伪的,清朝记录的明史存在同样的问题,清王朝作为一个异族建立的王朝,需要找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取代明的统治,所以不排除会有意放大明朝皇帝的缺点和不足。

近代清宫剧盛行,各种戏说层出不穷,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误以为清王朝还是十分不错的,其实,女真入主中原,开始是充满暴力和屠杀的,自道光帝始,中国沦为两半社会,也是生灵涂炭。

所以,明君圣主两朝皆有,平庸无道之辈也都存在,并不存在能力的高低。都说清朝无昏君,顶多算是庸君,但在最高统治者的位置上,昏和庸给人们和社会带来苦难没有任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明朝   努尔哈赤   崇祯   清朝   雍正   乾隆   皇帝   王朝   华夏   满清   君主   万历   盛世   时期   能力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