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千耦其耘"是什么意思?西周农民有土地吗,平时干什么?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诗经·周颂·载芟(节选)

《诗经·载芟》,描述两千多年前周朝农人集体劳作的盛况。"千耦其耘",指上千对庶民在田间耕作。"千"为虚数,言其多;"耦"指二人并耕;"耘"指田间除草。



商周"千耦其耘"

,有"成对(两人一组)"、"和谐"、"相合"之意。《左传》有句"射者三耦",意思是说,射者六人,配合作业。

耦耕,指"二人二耜并耕",二人各执一耜,并排协作同耕,这样比较省力,效率也高,这是当时农耕技术的一个进步。

千耦其耘,指成千上万人一起在田间劳作,以协作方式和集体力量来弥补生产力水平的不足。耦耘,后泛指农事、农务。

井田制,上古华夏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始现于商朝,成熟于西周。西周属于奴隶制耕作,尽管农业文明辉煌,但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所以彼时农业生产靠集体劳作为主。诗经出现了大量的大规模农耕场景。



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诗经·良耜(节选)

sì,类似犁作用的翻耕农具,是当时的金属(青铜为主)专用农具,状如锹和铧。所谓"耒耜",木柄为耒,末端为耜。

,古代锄草农具,类似后来的锄头。另外还有""和""等铲状农具。


冶铁技术出现在春秋,青铜冶炼在商朝已经很发达,西周农具应该以青铜为主,铁制为先进农具,原始石木工具也会存在。

诗经里出现了耜和镈等农具,农人在"南亩"(田地向南开以获阳光)协力耕作。金属农具的应用,耦耕的推广,垦荒效率和规模得到提高,从而出现了"千耦其耘"的壮美劳作画面。



深耕熟耘之外,周人也掌握绿肥制作

"荼寥朽止黍稷茂止",意思是把田间耨锄的杂草沤作肥料,使作物生长更茂盛。彼时人们已经懂得用水化、土化和火化等方法制作堆肥,以养作物,也注意到虫害防治。

农耕技术的进步,绿色肥料的使用,丰富了西周农作物的种类,诸如(豆)、,还有桑麻和瓜果之属,直到明朝,以上品种都是古代主要农经作物。



西周"农民"是怎样的群体?

"庶人力于农穑"。西周的农民在称呼上依旧是笼统的"庶人"或"庶民"。

民,又作""或"",也称""或"人鬲"("鬲"音同黎民之"黎"),他们都是耕作奴隶。管理耕作的人则称""(甸),他们一起组成了西周最基本的耕作单位。

奴隶耕作者以""计单位,天子分封时,会把这些农人成批地一起赏赐给诸侯和下臣,本质上他们属于赏赐的物品。


诸侯和卿大夫的封地称"采邑",所有"庶民"平时就呆在都邑中。庶民劳作时,会有"田畯"(田官)负责监管,有时贵族会亲临田间检查或指挥作业。庶民长年累月劳作田间,一年农活忙完了,秋后才能离开与家人团聚,像极了今天外出务工的农民兄弟。

冬天只是活少,可不代表闲着。比如冬季贵族田猎,庶民就有很多事干。

田猎不是单纯的狩猎,关乎祭祀、军训和车马术。庶民也有很多活,剥兽皮,制裘衣,酿制酒水。冬天采冰藏冰,以及其他劳役,周朝大小祭祀很频繁,会有大量准备工作。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诗经·豳风·七月(节选)

《豳风·七月》里都有描述,"十一月田猎,庶民为公子制作裘衣……十二月凿冰咚咚,正月运进冰窖中……"冬天,庶人们要到河中采冰,然后搬到凌阴(井)中储藏好,以便王室贵族们春夏解暑之用。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伟大诗章,是西周黎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春耕、秋收、冬藏,染绩、制衣、采桑,田猎、建房、酒酿,劳役、祭祀、宴飨,庶民从年头辛苦到年尾,创造了丰富的劳动果实,但它们都属于王室贵族和上流阶层。

庶民的妻子女也是"公子"的奴仆,做一些采桑、养蚕、织帛、制衣等劳作。


卿大夫拥有土地,但也要缴税,约为收获量的10%。卿大夫以下贵族"田里不鬻",即不得随意买卖或转让,故曰"公田"。

那么,西周时有没有自耕农?答案是有。




西周的自耕农

西周有很多代表性的自耕农,不过他们可不是一般人,多数为贵族的远宗成员。

他们拥有不多的耕地,通常在所属的宗子(官爵继承人)居邑周边,生活和经济相对独立。他们对宗子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依附性,因此需要向宗子贡献一定的物资和劳役。

这些人也属于"庶人"群体,或称"小人"(非贬义,相对于有教化而体面的群体而言),因此他们属于周朝的自耕农。


当然也会有些逃散的农人,他们远离都邑,在鄙野之地垦荒开地。尽管薄田几分,清贫度日,终究摆脱贵族束缚,倒也自在。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毕竟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众多,比不了后来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制。这个"钻空子"的自耕农群体逐渐得到周室默许,发展成自由民,称"野人"。

后来,这个"自由农民"群体推动了私田发展,在奴隶制内部形成一股对抗力量。



小编结语

两三千年前的农民,我们既陌生又熟悉。从奴隶社会到新中国前,其实农民都扮演着差不多的角色,无论王朝兴衰,无论制度变迁,农民都是创造价值的廉价机器。

人民创造历史,民俗奠定文化。最好的社会以民为本,爱民则国兴,民兴则国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西周   诗经   自耕农   采桑   农民   劳役   庶人   周朝   农人   庶民   农耕   农具   田间   贵族   群体   平时   土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