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拥有上千本藏书是什么体验?

拥有上千本藏书,对个人来说通常是一种非常丰富和满足的体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感受和体验:

1. **知识的海洋**:上千本藏书意味着拥有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可以随时查阅各种资料,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文化的积累**:这些书籍可能涵盖了不同的学科、文化和时代,反映了人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拥有它们可以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和连续性。

3. **精神的寄托**:对很多人来说,书籍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慰藉。在孤独、困惑或需要灵感时,这些书籍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

4. **收藏的乐趣**:收藏书籍本身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对于珍本、签名本或有特殊意义的书籍,它们不仅仅是阅读材料,更是收藏品。

5. **管理的挑战**:拥有大量藏书也意味着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这可能包括分类、编目、防潮、防虫等工作,以确保书籍的安全和可访问性。

6. **分享的喜悦**:拥有丰富藏书的人可能会享受与他人分享知识的喜悦,他们可能会借书给朋友或家人,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书籍。

7. **空间的考虑**:藏书数量庞大,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存放。这可能意味着需要专门的书房或书架,甚至是多个房间来容纳这些书籍。

8. **持续的学习**:拥有这么多书籍可能会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因为总有新的知识等待去探索和理解。

总之,拥有上千本藏书是一种多方面的体验,它不仅仅是拥有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体现。对于爱书之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珍贵和独特的体验。




由于搬了几次家,损耗了一部分书,现在我大概还有千来本的书;对于买书爱书看书的人来说,真的不算多。

我的这些书,都是经年累月买来的,而且除了极少部分是在新华书店买的外,绝大多数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淘书的乐趣,只可意会难以言说…而藏书的体验,从实用功能上说,就是简单两个字:方便。一是阅读,从书架上随手一抽,就是一部经典;二是资料辅助,一个不解的名词,一个典故的出处,一件大事的始末,等等类似的疑惑,你的书橱就是一排排纸质版的小“百度”,而且它的权威性更不容置疑。第二种体验,是心理上的感受,藏书的人都视书如宝物,备加珍惜,特别是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那份欣喜与满足,我想爱书的人都有体会。而买书越多,更会觉得书永远都买不够,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故尔变得更“贪婪”;而且还会无意识地在书面前,觉得自己各方面知识的贫乏甚或有种越来越渺小的感觉…时不时地,倘有兴起,倘有所索,闻着书香,翻着有些年头书的泛黄的纸页,一种沧桑,一种温馨,油然而升;前贤的智慧,名家的华章,整齐地排列在眼前,随手可触…此时,不禁地会有心满意足,如此富有的感觉。第三种体验,是归纳性的意念。一类书是阅读的,如经典名著,文史学术;一类书是备查的,如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一类书是收藏的,如版本稀缺,线装古籍…有的人也许会说:书又不值钱,我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是的,您说得也对,但您的这种买和我们的买是不一样的。请您不要笑我诳语,对于爱书的人来说,一本本买来的书,就是无价的财富!它的价值,不是封底的定价,因为他买的每一本书,都与他自己的知识,品位,经历,感情,理解,仰慕,喜好,实用,缘份等等这些有关,可以说,对那些自己特别偏好的版本和作品,真的有种像对亲人一样的亲热和爱恋…另外我还想说,真正的藏书,与装逼无关,它也不可能全都是整齐崭新的一套套精装与豪华本;同样,一个不读书的人,如用这种装逼方式来附庸风雅,反而更易露出不读书的马脚…好了,说了这么多,而且还借题发挥了几句,颇感有失风度。在此弥补一下:家有藏书,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爱读书的人爱藏书是天经地义的事;藏书多,也不代表就一定比别人学问大知识多晓春秋明事理;书读得越多越蠢越无用的人也有一些。尽管如此,古言“诗书继世长”这句话,如从总体的历史上来看,肯定是有其内涵的道理的…最后说一句:现在想要做到“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真心越来越不易了…(附我的藏书一角照,拍得不好):



我有上万本书,每次搬家都特别辛苦,珍爱的自己倒腾几趟,两辆厢式货车拉不走,现在终于有了大房子,十二个定制书柜从地面到天花板,没事翻翻书特别惬意。另外的书装了三十二个塑料水果箱,四米乘两米高四十公分的榻榻米下面满满的也是书,2009年办过连环画藏书展,今年办了木版年画收藏展,过两年还准备地图收藏展,书让我生活的充实,开阔眼界,结交了朋友,孩子也通过我的藏书喜欢上传统文化,和同学们共享快乐!总之,藏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读书人难免要买书看书,书多了,也就成了藏书。

作为职业的读书人和写字人,大量图书堆积如山基本是难免的。作为我个人而言,藏书大约五千本吧,书房放不下,很大一部分放在了阁楼,也只能如此。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书都一概收入,一般来说总是和自己的写作范围和兴趣爱好相关的,否则书多无益,反而成患,倒不是一件好事、美事,徒然炫耀耳。

我本人是写历史的,所以我的藏书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历史,尤其是晚清民国史这块,更是能收的尽量收入,作为自己的资料库保存,随时备用。否则,去一趟图书馆,时间成本反而更高,耗不起。就这块而言,大概有两千多本吧。

其次,我的藏书是小说类的。近年来,写历史之余,我也很喜欢看看小说,尤其是侦探推理这种类型小说。或许,今后我也会去尝试写一点吧。这类书大概有一千多本两千不到的样子。

再次是各类杂书,有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艺术的,等等,但总归是属于人文社科类的。理工技术类的,因为从未涉及过,所以也不收。这类书大概有一千本左右。

从前有句话,叫书非借不能读也,确实有道理。现在社会经济发达,书买得起,网店物流,买得方便,可读的书未必就多。

表面上看,我们总在抱怨时间不够,实际是花在其他地方比如手机上的时间太多了。时间的碎片化,精力的分散化,导致读书无法专心,无法集中精力,结果读书成了敷衍了事,甚至成了一项负担,这就走向读书的反面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藏书未必要多,非要把自己的书房填满才感到安心,其实毫无必要。毕竟一个人一年中其实也读不了太多书。以事实论,普通读者一年读五十本已经足矣。

最关键的是,读什么书有收获?我个人的经验是,书读五分钟,如果读不下去即做弃读处理,毕竟时间是宝贵的,有时浪费一点书钱并不重要。

其次,藏书未必要全。有些人买书,不管喜欢不喜欢,也不管会读不会读,总要一套全部买齐,有时甚至是四五十本一套的,也在所不惜。可结果却根本不读!这点不是很好。

总而言之,藏书是为了读书,读书是因为兴趣,根据兴趣去读书找书,才是根本出发点。就这一点而言,对普通读者来说想必是最为重要的。




我觉得这事并不稀罕哦,我的藏书就已经500多本啦,摆满了大大小小三个书架,其中100多本都是PPT和思维导图专业书籍,因为我是做这两方面培训的。当然,500跟1000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么,我给你讲两个例子。

一个是我上大学时候的文化鉴赏课的教授萧庆元

系里的学生都很崇拜他,他非常儒雅、博学。有一次得幸跟着系里的学生会主席拜访萧宅,他们家三百平米,其中有个90平米的房间专门当作他的私人书房。天啊,那哪里是私人书房,明明就是小型图书馆啊,跟学校图书馆的一层阅览室不堪上下。那个宽敞、明亮,除了靠窗有张大大的舒适的写字台,剩下的扑面而来的就是书,书,到处都是书,一排排、一列列,甚至有的典籍都堆到了天花板处,旁边专门架起了折叠梯就为了登高取阅。

到访的宝宝们都惊呆了,直到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以及我的教授萧老师笑吟吟地大手一挥:“看,这就是我的私人书房,这里面的两三千本书都是我读过的!”

我深受刺激,因为我也是酷爱读书的人啊,但是我当时还是个20出头的大二小女生,怎么比嘛!一晃大学毕业10余年,我竟然也慢慢积累起来了几百册的藏书。

一个是网红作家彭小六

我在拆书帮长三角大会上见过彭小六,因为我们同是拆书帮的成员,并且当时分在同一个拆书小组,不过我默默无闻,他已经是网红了。

彭小六大名鼎鼎,以一周读一本书并输出读书笔记坚持40周在简书上一战成名,成为名副其实的简书一哥,现在辞职成为行动派的出版总监。他从三线小城市搬到了经济特区深圳,屋子里横横竖竖都是书架,而且卧室、客厅、卫生间无处不是书。1000本?2000本也有了吧?何况他自己还写书、出书!

看,他们家猫都是饱学之士,整日与书为伍。

所以你就说吧,人跟人怎么比呢?书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拥有,关键是读过之后就变成了脑部的知识存储。

问大家一个问题哈,你说,一个头脑中拥有几十本上百本图书的人,和一个拥有一座图书馆的人,境界上是什么差距呢?


不说了,我赶紧读书去。正在阅读肖恩·柯维的《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准备我的第一次线下青少年思维导图训练营。如有兴趣请关注头条号“琳琅墨涂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藏书   类书   可能会   书房   书架   乐趣   私人   很大   图书馆   兴趣   书籍   时间   收藏   知识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