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都会在220左右这个年关大规模去世?

公元219年正月,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征西将军夏侯渊,不久,曹仁平定宛城叛乱,杀死叛乱首领侯音与卫开并屠城。6月,刘备命令孟达攻打房陵,孟达杀死了曹操任命的房陵太守蒯祺,蒯祺的另一个身份是诸葛亮的姐夫。

8月关羽攻打襄樊,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生擒于禁,俘虏立义将军庞德,庞德因为不愿意投降,而被关羽杀死,9月,魏王国都城邺城发生叛乱,曹丕斩杀了以魏讽为首的叛乱者,并连坐数千人。12月,白衣渡江、奇袭荆州的东吴名将吕蒙病逝。

219年去世的人还有孙权的堂弟孙皎孙权的堂兄孙贲建安三神医之一的张仲景曹操丞相府的主簿杨修、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曹操的儿子曹均、东汉末年大儒宋忠、张绣之子张泉、东吴将领陆绩、曹魏谏议大夫徐奕、蜀汉官员糜竺

219年夏侯渊被斩杀

公元220年正月,关羽被潘璋部下司马马忠俘虏,随即被杀害,与他一同被杀的还有其子关平和将领赵累,随后关羽的首级被送给身在洛阳的曹操,不久,曹操病逝,4月,曹魏大将军夏侯惇去世。

8月,蜀后将军黄忠病逝,不久,蜀尚书令法正去世,除此之外,220年去世的人还有曹魏著名谋士程昱、东吴名将蒋钦与甘宁、刘备养子刘封、东汉哲学家曹魏尚书郎仲长统、曹魏右刺奸掾丁仪、曹魏黄门侍郎丁廙

公元221年6月,蜀汉车骑将军张飞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刺杀,8月,文昭甄皇后被魏文帝曹丕赐死,除此之外,221年去世的人还有:曹魏左将军于禁、原益州牧刘璋、曹魏侍中桓阶、曹魏侍中刘廙、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曹魏书法家给事中邯郸淳

220年曹操去世

公元222年去世的人有:蜀汉将领傅肜、蜀汉从事祭酒程畿、蜀汉侍中马良、蜀汉司徒许婧、蜀汉尚书令刘巴、蜀汉将领张南与冯习、蜀汉骠骑将军马超、五溪蛮首领沙摩柯、曹魏南阳太守杨俊、曹魏征东将军张辽、曹魏秘书监王象

公元223年去世的人有:蜀汉昭烈帝刘备、曹操之子曹彰、曹魏大将军曹仁、曹魏著名谋士太尉贾诩、曹魏凉州刺史张既、曹魏护羌校尉温恢、曹魏太常邢颙、曹魏越骑校尉苟纬

从公元219年到公元223年的五年中,有如此之多的名人去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归纳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战争原因

曹魏取代东汉是在公元220年,公元219年到公元223年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这五年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以及改朝换代,公元219~220年发生了汉中之战、上庸之战、襄樊之战、孙权偷袭荆州之战,221~222年发生了夷陵之战,222年曹丕南征孙权。

刘备发动汉中之战

战争当然要死人的,有很多名人就死于战争,比如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蒯祺在房陵郡被孟达所杀,庞德在襄樊之战被关羽所杀,关羽、关平父子及其都督赵累在孙权偷袭荆州之战中被杀。

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导致蜀汉将领有多人被杀,蜀汉将领傅肜、蜀汉从事祭酒程畿、蜀汉侍中马良、蜀汉将领张南与冯习、五溪蛮首领沙摩柯等人则死于夷陵之战,残酷的战争导致大量的人被杀,这是名人去世的第一大原因。

二、政治原因

名人去世的第二大原因是因为政治原因,既包括政治上的报复,也包括政治上的叛乱与谋反,还包括被帝王赐死的人。

比如宛城守将侯音与卫开因为无法忍受曹魏频繁的徭役而发动叛乱,并且响应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结果征南将军曹仁平定了叛乱,斩杀了侯音与卫开,还屠了宛城。

杨修被赐死

杨修被曹操所杀明显就是政治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理由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换成白话文就是泄露机密,结交诸侯,杨修是支持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的,曹操确定了曹丕为接班人,再加上杨修性格张扬,所以被杀。

刘备养子刘封是诸葛亮劝说刘备赐死的,明显也是政治原因,刘备有亲生儿子,并且立了接班人,刘封的位置就尴尬了,再加上刘封争强好胜,一旦刘备去世,刘封就难以管束,所以诸葛亮以“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为理由建议刘备杀刘封。

曹魏右刺奸掾丁仪与黄门侍郎丁廙是亲兄弟,这两人一直是支持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的,曹丕即位之后,找了理由杀了这两个人,这就是政治原因。还有文昭甄皇后被曹丕逼死,也是政治原因。

曹魏左将军于禁回到曹魏后,被曹丕侮辱,让于禁去祭祀曹操陵墓,实际上就是侮辱他,于禁羞愧难当,不久就去世,也算是一种政治迫害。

于禁羞愧而死

除此之外,还有发生在邺城的魏讽谋反案,魏讽一介文人,要兵无兵,要权无权,谋的哪门子的反,这多半就是政治迫害,曹丕借魏讽谋反案,一下子诛杀了支持汉朝的大臣上千人,为曹魏取代东汉铺平道路。

三、瘟疫及疾病原因

东汉末年一直是有瘟疫存在的,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曹军中流行瘟疫,公元222年曹丕南征孙权时,军队中也发生了瘟疫,建安七子有四人死于瘟疫,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瘟疫存在了几十年,由此死了很多人。

比如建安三神医之一的张仲景,其家族200多口人有三分之二死于瘟疫,张仲景本人也可能死于瘟疫,尽管他是神医,东吴名将吕蒙疑似死于瘟疫,在夺取荆州之后,吕蒙突然发病,病情反复,42岁就去世了。

东吴将领蒋钦也是疑似死于瘟疫,他是在偷袭荆州之后,率领水军进入沔水,于回军途中病逝的,在战前蒋钦肯定是没病的,否则也不可能率军作战,战后就突然发病去世,这很像瘟疫的症状。

张仲景病逝

四、正常去世

相对于战争和瘟疫来说,正常去世的名人还是最多的,既然是名人,这些人就是上层社会的人,要么是出身官宦,要么来自世家大族,有着良好的生活与医疗条件,比普通人能够享乐更好的生活,寿命也比一般人较长,更是高于当时的平均寿命。

比如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活了71岁,是当时平均寿命的两倍多,寿终正寝,还有著名谋士贾诩,活了77岁,在当时算是绝对的高寿,程昱则活了80岁,这个寿命在当时绝对能排进前十,但并不是所有的正常去世都是活得比较长的。

比如法正,正常去世,只活了45岁,黄忠活了74岁,曹仁活了56岁,陆绩活了32岁,是因病去世的,区别于瘟疫。

223年曹仁病逝

五、忧郁而死

蜀汉昭烈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逃到了白帝城,然后就开始忧郁,意识到自己活不了多久之后,就开始交待后事,刘备这种情况就属于忧郁而死。

还有糜竺,因为他的亲弟弟糜芳投降了敌人孙权,糜竺由于羞愧和自责导致了忧郁,在糜芳投降后不久就忧郁而死。




220年前后历史大事件密集,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220年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夷陵之战。

这期间,很多君主名将谋士去世,其中有和历史大事件相关的,也有正常老死的,也有病死的。

一、先说历史大事件相关的:

蜀国这几年去世的,主要和两次战役相关。

关羽、关平、周仓,甚至刘封、张飞的死都和荆州事件相关。

而马良、冯习、张南、程畿、傅肜、沙摩柯则是战死在夷陵之战,刘备也因为兵败而病死。

而魏国的庞德则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关羽所杀,于禁也是由于被俘后身体状况恶化病死的。

二、老死的:

三国乱世,能终老而死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名人,但还是有,而且还很出名,包括:

程昱,黄初元年(220年)逝世,寿八十;

贾诩,黄初四年(223年)去世,寿七十七;

黄忠,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年过七十。

许靖,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年)去世,年过七十。

三、剩下的,大多是病死的:

也有个别是被杀的。比如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而夏侯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

其余的,大多病死,这和当时的医疗条件有关,去世时年纪都不算大。

(一)魏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夏侯惇,曹操死后,魏文帝封其为大将军,几个月后(黄初元年220年),夏侯惇因病去世。

乐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

张辽,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曹仁,公元223年(黄初四年)逝世,时年五十六岁。

(二)蜀汉:

刘备,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归附刘备,为左将军西曹掾,后任尚书令。章武二年(222年)病逝。

马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病逝,年仅四十七岁。

(三)东吴:

蒋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配合孙权讨伐关羽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孙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

吕蒙,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年仅四十二岁。

甘宁,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

历史上记载,东汉末年爆发过大瘟疫,大约在公元204年至219年,重灾区是中国长江以北,疾病元凶是伤寒(疑似流行性出血热),当时死亡人数约2000多万,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也有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四人染病而死。

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瘟疫的爆发,应与长年战乱有关,战死人数太多,尸体不及时处理是很容易爆发瘟疫的。

曹操曾写过一首诗《蒿里行》记录当时的悲惨情景: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乱世,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美好。人如蝼蚁,命如草芥!

(我是六甲番人,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避免不了。但在汉末三国时期,人口大量减少,其中战争和人口的迁移流失是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

了解这段历史的友友,可能都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赤壁之战等重大的战役,都是因为瘟疫而撤军。但对瘟疫频繁发生,究竟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可能不一定清楚。

就借题主这个问题,把公元220年前后,发生的瘟疫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至于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许多战将是因为战争直接死亡,因为这已经不算是隐情,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战事死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以说是见多不怪。

01

史书记载的汉末三国时期的瘟疫

《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信史,都大量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瘟疫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瘟疫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其中的荆州地区就属于重灾区,赤壁之战、吕蒙袭荆州、江陵之战等都有瘟疫发生,众多谋士、名将在此期间病逝,可能就源于此。

曹植在《说疫气》中说道:”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覆族而丧。“说十室九空,并不为过。

在220年前后,曹魏方面曹操、夏侯惇、张辽、于禁、曹仁、乐进、曹彰、程昱、贾诩、王粲、陈琳等;孙吴方面吕蒙、甘宁、鲁肃、蒋钦、凌统等;蜀汉方面刘备、黄忠、马超、法正等人。都在这一时期病亡,一般认为多与瘟疫有关。

曹操从汉中前线刚刚撤军不久就病逝,刘备从夷陵之战败逃回到永安不久驾崩,不能仅仅归结于战败,由于瘟疫染病也是很可能的因素。

看一下,史料记载的瘟疫情况吧。

一,据《资治通鉴》记载,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每隔三到五年就发生一次瘟疫,都是在每年的春天正月发生,而且都是大疫。

二,《曹操传》、《先主刘备传》、《孙权传)、《周瑜传》、《诸葛亮传》等都记载了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发生了瘟疫,吏士多有死者,曹操撤军北还。

同年,据《蒋济传》记载,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遇到瘟疫而撤军。

三,《甘宁传》记载,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进攻合肥,遇到瘟疫撤军。

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书记载魏王曹操下令说:“去冬天降瘟疫,民有凋伤,军兴於外,垦田损失,吾甚忧之。”

从曹操这个军令中可以看出,216年的冬天就出现了瘟疫。

《司马朗传》记载,此年与夏侯惇、臧霸等一起征伐孙吴,军中遇到大瘟疫。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亲自巡视疫情,派发医药。司马朗不幸染病,同年病逝。

《王粲传》记载,也是在这一年,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五人去世。

五,《孙权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

六,《夏侯渊传》记载,黄初三年(222年),曹丕驾幸宛城,命令夏侯尚与曹真进攻江陵,交战惨烈,久攻不下,再次发生了大瘟疫。据《资治通鉴》记载,223年,发生了大疫,曹丕把全部军队召回。

七,《曹丕传》记载,黄初四年(223年),大司马曹仁病逝,是月大疫。

也就是这一年四月,刘备在永安病逝。

八,在之后的231年、234年、235年、242年、246年、253年、254年又连续的发生瘟疫。

其中,在220年,尽管没有出现瘟疫,但在前后却频繁的发生,许多名将、谋士都在这段时期去世。

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这些瘟疫的推波助澜者。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

这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朝廷权贵、世族豪强都不能够幸免于难,普通百姓的境况可想而知。一旦发生瘟疫,百姓没有能力控制、防御,进一步加剧瘟疫的迅速蔓延。

看看这些史料,也就不想多说了。

02

天气变化是瘟疫出现的重要原因

瘟疫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但汉末三国时期,瘟疫如此频繁的发生,却是很特殊的事情。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我国最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总体的气温是一个波动的过程。根据专家的研究,东汉就处于温度较低的时期,全国的气温出现大面积的下降。

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反常的超低温天气,预防措施不够,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瘟疫频繁爆发。

但这个现象,并非仅仅出现在中国,整个世界也是如此。

英国著名学者韦尔斯在《世界史纲》提到:“也许因为穷奢极欲损伤了元气,汉朝衰落了。在公元二世纪末,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瘟疫使中国的制度崩溃了,这是一场使罗马帝国陷入一百年混乱的瘟疫,汉朝像一棵狂风中的朽木一样倾倒了。”

不管韦尔斯先生把汉朝的衰落和倾倒归结为瘟疫是否正确,但至少说明了,汉朝时期的大瘟疫是全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性。

这是天灾,是自然气候变化引起的,是人力无法抗拒的。

但这不是瘟疫频繁发生的唯一原因,更不应该成为战争的理由。

03

连年战争加剧了瘟疫发生的频率、蔓延的范围和危害。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人口5648万6856人;

到了蜀汉灭亡的263年,蜀汉人口大约94万,曹魏人口443万;

280年,东吴灭亡时,东吴人口是230万。

这样三国时期人口大约在767万,考虑到一些没有户籍、军籍、官吏等统计口径的因素,实际人口可能要多一些,但不会超过一千万。

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就从五千六百多万减少到不足一千万。

这决不能仅仅归罪于瘟疫,其中战乱更是人口急剧减少的根本原因。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人口到了1616万3863人。

从265年西晋代魏到280年,仅仅过了十五年的时间,人口就翻了一倍,这也可能与统计口径有关,但人口大量的上升,与西晋建立之后,战争频率大幅下降有重大关系。

魏晋南北朝期间是历史上最长的瘟疫爆发阶段,从220年曹魏建国到581年隋朝建立的362年之间,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生过76次大规模的瘟疫,平均不到五年就有一次。

因而,西晋时期不可避免的也发生了瘟疫,但人口却在大幅度上升。

由此可见,瘟疫是导致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战乱才是罪魁祸首。

频繁的战乱,导致了人口大面积的死亡,“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大量死亡的人口,无人掩埋,更加导致了瘟疫的频繁发生。

这都是那些所谓的英雄们、谋略过人的谋士们、骁勇无比的战将们的累累功绩。

他们死于非命是罪有应得,无辜的却永远是那些命如蚂蚁的百姓。

回答了这个问题,豹眼心情非常不爽,也希望看到这个回答的友友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三国时期的那些战争,看待那些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纷争,战火不断,涌现出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将军,和高深莫测的谋士。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十二虎臣。然而领很多人疑惑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死在220年左右。据相关资料记载:

曹操方面:曹操220年,夏侯惇220年,夏侯渊219年,张辽221年,于禁221年,曹仁223年,乐进218年,程昱220年,贾诩223年,蜀汉方面:,刘备223年,关羽220年,张飞221年,黄忠220年,马超223年,法正220年,马良222年,傅彤,冯习这些酱油就不说了,孙吴方面:,吕蒙220年,蒋钦219年,甘宁220年。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人死于这几年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首先这几年病魔向这些人伸手。曹魏方面,曹操死于头风。曹操的头风很早就得了,赤壁之战犯过一次,汉中之战再次犯病,差点死掉。再后来请华佗医治,因担心华佗图谋不轨而将其斩杀。自此之后,曹操病情每况愈下,不久便逝世。夏侯惇也是死于病逝。曹丕继位不久,夏侯惇因功受赏,封为大将军,220年左右,因病去世。张辽参与逍遥津战役大获全胜,不久后便生病。后来孙权再次袭扰,张辽病情加重,并最终在江都去世。


曹仁参加了濡须口战役,由于战略失误,几乎全军覆没,而不得不撤军。在此之后,抑郁生病,不久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乐进与张辽曾一起参与合肥保卫战。建安二十三年,乐进去世,谥日威侯。程昱、贾诩都是有功之臣,曹丕曾有意封程昱为三公,只可惜提前死去,二人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蜀汉方面,马超在投奔刘备后,并不得志,汉中之战后,几乎销声匿迹了。不久后马超便染病,彰武二年(222年),马超不治身亡,享年四十七岁。孙吴方面,吕蒙在斩杀关羽后,便一病不起,也没能有机会享受孙权的封赏。孙权曾多次探望吕蒙,并派人细心照料,只可惜最终也是不治而亡。


其次战争夺取了这些人的生命。曹操与刘备决战汉中,黄忠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这样一位绝世干将死于非命,也相当惋惜。后来关羽率军北伐樊城,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走麦城。在逃亡益州的临沮小道上,被马忠擒获,因拒绝投降,关羽父子均被杀害。张飞因报仇心切,在刘备伐吴初期,因鞭挞士卒,被部下范疆张达杀害。

刘备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兵败于夷陵,这一战蜀汉损失惨重。法正、马良、傅彤冯习等人均惨死于夷陵。而在伐吴之战初期,甘宁也被蜀军杀害。


再次抑郁不得志,生不逢时夺取了他们的生命。刘备夷陵之败后,便退守白帝城,为兄弟报仇不成功,反而损失了更多的兵马将士。就连益州也是命悬一线,刘备之后便万念俱灰,并没有退回益州,最终病逝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李严。


曹魏方面,于禁再投降关羽后,便抑郁不得志。关羽兵败,于禁被吕蒙擒获,投降东吴。后来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又把于禁送曹丕身边。曹丕因于禁多次投降,对其十分有看法。据三国志记载,曹丕曾在曹操墓中羞辱于禁,之后于禁便一蹶不振,不久后抑郁而终。而这些变故大都发生在220年左右,看似蹊跷,其实也无非是正常的人事变迁。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名将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公元220年,本来就是三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是建安二十五年,也是延康元年。正月魏王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让位,曹丕三让以后受禅称帝,东汉灭亡。汉朝结束,朝代定义上的三国正式开始。

  照理这发生在魏国的事和吴国、蜀国应该没有直接关系。然而事实上,正因为有了这一场改朝换元的政局大变,暗流涌至整个天下,220年就格外有了诸多变局。

  以220年为中心,这左右几年里去世的名将谋士中,魏国方面有曹操、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于禁、曹仁、庞德、程昱、贾诩;蜀汉方面则有刘备、关羽、张飞、黄忠、马超、法正、马良;孙吴方面有吕蒙、甘宁。

早不出219年,最晚也只是223年,这些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何以如此?

  220年的改元以前的219年是个重要的铺垫。这一年,曹操和刘备决战汉中,驻守定军山时大败,由此曹操北退,刘备势力增长达到顶峰。这一场败仗中夏侯渊战死,也断送了曹操有生之年统一蜀吴之地的信念。汉中角逐的落幕,也给曹操这一生奏响了尾音。而同年的荆楚地带,正因为刘胜曹败,驻守荆州的关羽也趁势对曹操动了手,于禁自此沦为战俘再不得志,在蜀吴辗转两年后回到魏国皆受讥讽嘲笑,以此郁郁而终;庞德更是直接被关羽斩了。

  孙吴政权不能坐视局面失控,否则就有灭国之险。所以关羽攻曹的时候,吕蒙白衣渡江占领荆州,攻杀关羽、关平等一干蜀将。然而讨伐关羽回程途中,蒋钦病死。所以这一年的战事带走了夏侯渊、庞德、关羽、蒋钦,而且还为接下来埋下了种种伏笔。

  220年,曹操逝世以后没几个月,他最忠实的将领夏侯惇也去世了。而因为关羽被吴国吕蒙所斩杀,荆州丢失,吴蜀两家必定会闹上一通。

张飞在关羽之后不久就死了,马超本不受重用,汉中战后便缠绵病榻,黄忠、法正也于同年去世,所以都没能阻止和在这场战争中帮助刘备,以至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遭遇惨败,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碰巧的是,甘宁据说也死于夷陵之战。吕蒙于220年在斩杀关羽不久以后就去世了,他的死颇为突然,多有阴谋论认为他是因为在江陵之战中居功至伟,而孙权不希望再有一个周瑜、鲁肃似的人物以大都督的身份辖制皇权。

  但毕竟曹魏又成为了最强的一方,吴蜀还是要联合。所以刘备死后,吴国与魏国之间又多有摩擦,222年,向曹魏称臣的孙权复叛,同年张辽染病,死于孙吴倾袭,不久223年曹仁与孙吴进行濡须口之战,惨败,不久去世。

  程昱、贾诩虽然也是在这几年里去世的,但这两人去世时一个八十岁一个七十七岁,都是有经世之智的人,在曹魏诸多纷争中明哲保身,死时功誉加族,可算是这诸多被历史拉下舞台的人物当中格外明智从容的存在。

  可见,这诸雄陨落的年代里发生的一切并非毫无章法,而是历史抽丝剥茧,循着人事天意的暗流而为前三国时代拉上大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庞德   魏国   蜀汉   东吴   建安   汉中   荆州   孙吴   谋士   年关   瘟疫   东汉   公元   夏侯   人口   人士   著名   原因   三国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