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北宋到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有没有人了解?

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中旬,金军分东西两路大军分别渡过黄河攻宋,将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团团包围。十二月初一,宋钦宗向金人送去降表,正式投降。金军攻占汴梁城,北宋王朝灭亡。

次年三月七日,金军册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僭号“大楚”。张邦昌是何许人物?金人为何要册立他为傀儡皇帝?


据史书记载,张邦昌(1083-1127年),字子能,北宋末年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进士出身,曾因训导失职,被贬为提举崇福宫,知光、汝二州。政和末年,由知洪州改为礼部侍郎。

宣和元年(1119),任尚书右丞,后转为左丞,再迁中书侍郎、少宰、太宰等职。他因善于逢迎投机,深得徽、钦二帝宠信,官运亨通,位居宋廷要职。

靖康元年一月,金军主帅宗望(斡离不)率领大军一路夺关斩将,向宋大举进攻,很快就占领离京城只有十几日路程的中山府(今河北定县)。

宋徽宗慌慌张张把帝位传给太子赵桓,即宋钦宗,逃往江南,把一个乱摊子留给了他的儿子。

钦宗在风雨飘摇中登上皇帝的宝座,一时间群情激奋,朝堂上下一片铲除奸贼抗金卫国的呼声。于是钦宗罢免了蔡京、童贯、王黼等所谓“六贼”,任用主战派中坚人物李纲守御京城,擢张邦昌为少宰,宣布亲征。

宋钦宗摆出的这种姿态,姑且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对大宋臣民来说,多少是种安慰,这似乎为国势危急的北宋带来了一线生机。


金人原以为宋朝君昏臣弱,取京城易如反掌,不想李纲统军有方,守备得当,城池坚不可摧。金军统帅宗望见一时不能得逞,便派吴孝民前来议和。

其实宋钦宗性格懦弱,骨子里和其父徽宗一样,畏敌如虎,求和心切。钦宗见了金国使者大喜,他当即派李棁、郑望之等大臣入金营和谈。

金人要挟宋方必须赔偿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缎百万匹;割三镇土地,派出亲王、宰相为人质,方可议和!

事实上金军孤军深人,后援、粮草难以跟上,已犯兵家之忌,势必不敢久留,而且再拖延一段日子,各路勤王宋军就能赶到,大兵四集,里应外合,金兵腹背受敌,形势便会发生逆转。

金人此时开出的条件纯属狮子大开口,是对北宋朝廷的讹诈。宋钦宗君臣如果明白这一点,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但北宋执政大臣李邦彦、张邦昌等人贪生怕死,不惜卖国求安,力劝钦宗答应这些屈辱的条件。李纲等一些大臣深为社稷担忧,向钦宗陈明利害。钦宗不理,他本来就胆小怯懦,听信张邦昌等人的谗言,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为人质人金求和。

当年二月,北宋大将姚平仲企图率兵偷袭金营,生擒敌首宗望。姚平仲此举虽然勇敢,但考虑不周,在己方准备并不充分的前提下,贸然向金军发动了攻击。姚平仲的行动计划不意被人泄露,金人得到消息后严阵以待,当夜参与偷袭金营的宋军中了埋伏,大败而散。

姚平仲的失败使北宋朝廷中一些贪生怕死者对金军产生了更强烈的恐惧,也给了这些投降派口实,认定求和才是唯一出路。

姚平仲的行动也惹恼了金军主帅宗望,宗望立即提审康王和张邦昌,怒责宋方“背信弃义”违反和约,张邦昌以为必死无疑,手足无措,痛哭流涕,向宗望磕头如捣蒜,连说姚平仲夜袭只是个人行为,绝非朝廷本意。

宗望因为金军势孤,明白在宋境内不能久待,所以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只是威逼宋廷尽快实施各项赔偿条款。

张邦昌在金人面前露出的奴才相,给宗望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觉得放这个软骨头回汴梁,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


而宋廷方面却以为张邦昌辩白有功,钦宗下旨加封张邦昌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并亲签了割三镇协议,送亲王中地位更高的肃王赵枢为人质换回康王和张邦昌,又任命张邦昌为河北路割地使,罢免了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的职务,欲以此向金军赔礼谢罪。

钦宗的屈辱投降之策激怒了众多的爱国之士。太学生陈东率太学诸生在宣德门下伏阙上书,要求复李纲之职,数万人群起而应。钦宗惧怕众叛亲离,在无可奈何中又恢复了李纲的职务。金人忌惮李纲的智勇,又顾虑耽搁日久宋军援兵到来,于是撤兵北归。

金兵撤走后,钦宗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徽宗也回到了东京汴梁,又开始花天酒地起来。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当时“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李纲忧心忡忡,“上备边御敌八策,不见听用”。朝廷中还有一批人向李纲发起攻击,说他“专主战议,丧师费财”,李纲先是被贬出京城,随后又被罢免职务。


可是好景不长,金军又派出东西两路大军由宗翰、宗望分别统帅进犯中原,宋朝再度陷入危机。宋南道总管张叔夜、陕西制置使钱盖等人,各统兵赶赴京城勤王。朝廷中掌握大权的主和派却“亟檄止诸军勿前”。

京城中一些激奋之士为阻止钦宗再续割地议和之议,纷纷上书指责张邦昌主持割地,有通敌嫌疑,乃社稷之贼。钦宗只得停止割地之议,贬张邦昌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

金军此次攻宋,显然作了充分的准备,集中了全国的精悍兵力,而宋境内防御松弛,金军一路杀来,势如破竹。

那年冬天东京被全面攻陷。金兵将城内洗劫一空,又乘胜拘系了二帝。金人因劳军远攻,力量有限,又怕宋军民不服,故而不敢直接出面,在开封贸然登基,成为帝国天子,于是急欲推出傀儡,充当自己的代理人。

当时在汴梁城内的不少宋臣民要求立赵氏之后,金人大怒,用武力将百官召集一处,令他们再议。金人认为张邦昌容易控制,因此要求北宋降臣们递呈劝进表,拥戴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张邦昌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傀儡。



与以往的改朝换代不同。张邦昌任命的大臣官职上都有一个“权”字,以表示代理之意,如“王时雍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权同知枢密院事,吕好问权领门下省,徐秉哲权领中书省”等等。张邦昌被推上皇位,前后共三十三天。

平心而论,张邦昌这三十三天皇帝当得确实也不舒坦。

在这三十三天中,他不在正殿办公,不举行朝廷例会,不出来接见大臣,发布命令使用“手书”而不是诏书,自称“余”而不敢称“朕”,受群臣称“相公”而不敢命以称“陛下”,王时雍等人“每言事邦昌前,辄称‘臣启陛下’,邦昌斥之”。禁宫中所有门户都加以锁封,封条上题写“邦昌谨封”,徽、钦“二帝北迁,邦昌率百官遥辞于南薰门”,可谓行规步矩,小心谨慎之至。

三月二十五日,宋元祐皇太后下诏当时在南京(今河南新乡)的大元帅康王赵构组织新政府,张邦昌率官吏等乘舟下汴,前往南京,朝礼迎请康王。

奉还大宝于康王,见康王后“伏地恸哭请死”。自谓:“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但是无论张邦昌如何行规步矩、小心谨慎,无论他怎样解释,他屈事敌人,认敌为父,甘做傀儡皇帝,都是历史事实。

那么,当时的张邦昌能不能想办法不做傀儡?或者说,面临金人欲册立他为楚帝的形势下,他还有没有其他路可走?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张邦昌当时最理想的结局就是自杀。


中国历史上忠臣烈士不少,这些烈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多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不过这个代价太重,张邦昌看来没有这样的勇气,一些野史说张邦昌也软磨硬泡过几天,听到被金人推为楚帝时,先是痛哭倒地,然后是以头撞柱子和地面,做出一副想要自杀的样子,假意抗争了几回,随后乖乖就范(《大金吊伐录》《南征录汇》),这些自杀的举动显然是假动作,他贪生怕死,根本就不会为国殉节,以死明志。

张邦昌还有一条路,就是逃走,“三十六计走为上”,易服潜行,逃出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在当时仍然不失为一个良策。当然在金人大军围逼之下,逃走谈何容易,但金人走后,张邦昌依然待在宫中不走,这就说明张邦昌不想逃走,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动过逃走这个念头。

既不想自杀,也不想逃走,在张邦昌面前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装病或者装疯。这个办法自古以来好多人用过,战国时孙膑投奔同窗庞涓,庞涓忌妒他的才华,暗中加害于他,为避庞涓迫害,孙膑无奈装疯,蓬头垢面,胡言乱语,在大街上满地乱滚,让庞涓不再防备,伺机逃出了魏国。

三国时的司马懿也是装病专家。曹操对司马懿早有防范之心,建安六年,他派人征召司马懿,司马懿不去,装病,说是患了风湿,起动不便。曹操怀疑,派人偷窥,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起来跟真的患了大病一样,躲过了杀身之祸。

魏明帝曹睿病逝前,把托孤重任交付给曹爽和司马懿,曹爽大权独揽,对司马懿十分忌惮,就派出使者前去观察司马懿,司马懿于是再次装病,在使者面前,耳聋昏聩,嘴角流涎,喝口稀饭滴得满身都是,一副气若游丝、不久人世的样子,在曹爽信以为真,失去了防范心之际,他却暗中厉兵秣马,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党族。

如果张邦昌真的认为让他当傀儡皇帝是一件大难事,他装病或者装疯,或许能躲过这场政治风波,金人即使再蛮不讲理,想来也不会强拉一个病人或者疯汉坐上皇帝宝座。

问题是张邦昌这个人既不愿意自杀,也不想逃走,更不想装病或者装疯,这个人可以用“心黑胆小”四个字来形容。他生性软弱,患得患失,对名利地位看得很重,既不像后来的刘豫那样死心塌地做金人傀儡,但也不愿意做一个慷慨激昂的烈士,心中想的是如果宋廷真的就此一蹶不振,自己的皇帝宝座能安稳坐下去也未可知,这样岂不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

退一步讲,倘若老天不灭大宋,宋廷一有复兴迹象,只要自己马上转舵,放弃帝位,向赵家皇帝悲切陈情,诉说自己的难处,赵家皇帝还能放自己一马,这样仍然不失荣华富贵。张邦昌自以为进退自如,算盘打得很精。


《宋史》中说:“邦昌人居尚书省,金人趣劝进,邦昌始欲引决,或曰:‘相公不前死城外,今欲涂炭一城耶?’适金人奉册宝至,邦昌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僭号大楚,拟都金陵。遂升文德殿,设位御床西受贺。”

明明心中想着当这个皇帝,表面上却装出万般无奈的样子,甚至作出自杀的举动。边上有人一劝,马上又找到了不死的理由,当这个皇帝是为了避免京城生灵涂炭,于是心安理得坐上宝座。

《宋史》中还说:“邦昌以嗣位之初,宜推恩四方,以道阻先赦京城,选郎官为四方密谕使。”像模像样,真的摆出了皇帝的架势。金军北归后,张邦昌还煞有介事降手书大赦天下。

当时留在汴梁的原北宋朝臣中仍然不乏一些头脑清醒的人物,张邦昌当上了伪楚皇帝后,尽管他一再装腔作势,有时免不了要摆摆“皇帝”的派头,吕好问私下对他说:“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邪?”

张邦昌反问:“是言何也?”吕好问告诉他:“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张邦昌这才有所收敛。

一些马屁精劝张邦昌“坐紫宸、垂拱殿,吕好问争之,乃止”。

即使是后来迎立康王赵构登基,也是吕好问等人出的主意,吕好问对张邦昌说:“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又说:“为今计者,当迎元祐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监察御史马伸也竭力劝张邦昌奉迎康王。张邦昌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元祐皇后是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的废后。金军攻陷汴梁后,按名册将留在京城的徽、钦二帝和后妃、亲王、郡王、驸马、公主、宗室、眷属等数千人押送北上,元祐皇后因为已经被废而躲过了大难,趁乱中逃出了京城。后来她联系上了时任河北兵马大元帅因此离开京城而免遭劫难的唯一一位亲王一一康王赵构。

其实张邦昌并不想心甘情愿地交出皇位。

《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张邦昌“乃册元祐皇后曰宋太后,人御延福宫”。仿宋初太祖登基,迎周太后入西宫故事。他在册文中还写上“尚念宋氏之初,首崇西宫之礼”的字句,表示出新王朝已经建立,对旧朝太后仍然尊奉的意思。这个时候的张邦昌还是没有打消自己当皇帝的念头,直到一批赵氏宗室写信怒斥张邦昌,责其反正,张邦昌才派人去迎接康王。


其实,被称为“中兴之主”的康王赵构的所作所为与张邦昌也没有多少区别。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是为高宗,改年号建炎。

张邦昌跪地称贺。高宗封他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参决大事。过了几天,又下诏称“张邦昌知几达变,勋在社稷,如文彦博例,月两赴都堂”,享受前代重臣文彦博的待遇,不久又擢为太傅,位跻三公。

当时河南、河北一带,金人势力犹在,高宗被金军追迫,居然写信向金人乞饶:“盖知天命有归,而欲仰以存一尊之人也。如此,则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隶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以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

大宋王朝的金珠玉帛无非是金人的“外府”,学士大夫也不过是金人的“陪隶”,“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赵构这些向敌人献媚的“谀词”,令人感到肉麻。他全然不顾国亡之巨痛和家破之深仇,认贼作父,与张邦昌所为同样让人痛恨!

张邦昌被公认为国贼,而赵构这样一个不堪的角色,却因其赵宋亲王身份被当时人奉为至尊,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悲哀。

张邦昌奴颜婢膝、失节奉敌的丑行终不为朝野所容。李纲等人向赵构进言:“张邦昌久与机政,擢冠宰司,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易姓建邦,四十余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收恩。考其四日之手书,犹用周朝之故事。愿肆诸市朝,以为乱臣贼子戒。”“邦昌已僭逆,岂可留之朝廷,使道路目为故天子哉?”高宗还是想包庇他,降御批曰:“邦昌僭逆,理合诛夷,原其初心,出于迫胁,可特与免贷。”

有人告发,张邦昌在皇宫禁内有玷污宫人行为,赵构这才震怒,下诏曰:“邦昌敢居宫禁,奸私宫人,可以见其情状。’

张邦昌奸私宫人的罪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张邦昌进宫后,与徽宗原来的侍妾彭氏有了奸情。

宋徽宗赵佶在当藩王时,曾经有过一名小妾彭氏,因犯有过错,被赶出王府,嫁给京城聂姓人为妻。赵佶当上皇帝后,突然思念起了彭氏,将她召入宫中,称她为彭婆,一时恩幸无比。

东京沦陷后,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在金军的押解下北上,彭婆因为在宫中没有名位,侥幸留了下来,一次趁张邦昌喝醉,对其挑逗,两人成奸,彭氏又令宫中比较美貌的宫女为张邦昌侍寝。(《挥麈后录》)

另一种说法是,张邦昌僭居内庭后,宫嫔华国靖恭夫人李氏对他讨好,“数以果实奉邦昌,邦昌亦厚答之。一夕,邦昌被酒,李氏拥之曰:‘大家,事已至此,尚何言?'因以赭色半臂加邦昌身,掖入福宁殿,夜饰养女陈氏以进”。张邦昌自宫中退出后,李氏还私下相送。(《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元年(1127)六月,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令监司守臣常切觉察”,这种处分有点像现在对犯错误官员的双规,饮食起居、所有行动每月都要向尚书省报告。

几个月以后,金兵又以张邦昌被废为由来犯。高宗赵构决意南迁,当时民意沸腾,在主战派的强烈要求下,高宗赵构下诏:“张邦昌初闻以权宜摄国事,嘉其用心,宠以高位。虽知建号肆赦,度越常格,优支赏钱数百万缗,犹以迫于金人之势。比因鞫治它狱,始知在内衣赭衣,履黄裯,宿福宁殿,使宫人侍寝,心迹如此,甚负国家。尚加恻隐,不忍显肆朝市,只令自裁;全其家属,令潭州日给口粮,常切拘管。”

从赵构的立场来看,政治上的失节并不可怕,可以饶恕,甚至还能“嘉其用心”,但是张邦昌奸私宫人,“宿福宁殿,使宫人侍寝”却是十分的可恶,宫人是什么?宫人是皇帝的禁脔,岂容旁人染指!

张邦昌因此才罪不容赦,这种本末倒置的评判标准,现在看来未免觉得荒唐。据说,张邦昌起先并没有料到自己会被高宗判以死罪,行刑当日,张邦昌跪听诏书毕,心有不甘,起身后“徘徊退避,不忍自尽”。

执行官侍御史马伸严令迫之,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他押往潭州城内天宁寺的平楚楼。张邦昌望着镌刻有“平楚楼”三字的匾额,仰天长叹数声,自缢而亡,结束了他耻辱的一生。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估计一般人瞅着脑瓜有点懵,这当中间咋就能再塞下一个朝代,开玩乐呢吧?

这事您要是真真的细究的话,还真有这么回事。那么他是咋来得呢?大家伙就听俺把这事掰扯掰扯。

首先咱先把这背景给交代一下。

背景

话说北宋末年,要不是那特别喜欢玩石头的宋徽宗,不死命折腾的话,这北宋的国祚还得传承一些个年头的。

毕竟北宋那实力他也不白给,老百姓手里头也算有钱,国家富足。

但架不住这宋徽宗,特别的文气,这人除了不喜欢朝政之外,什么写字啦,什么画画啦,什么玩个花草石头啦,这都是行家中的行家,就人家的小手段,您得竖大拇哥。

写字都能给你创造出个所谓的瘦金体,画画都能给自立一派出个所谓的院体,这要是搁到一般人家里这就是艺术天才,您要说他是全才,这都不过分,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

但历史对这人一水的评价就是,这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材料,好端端的一个北宋愣是被他玩废了。一般的说法都是,这要是北宋没有立他为皇帝,随便上去一个,这都比他强,也灭不了国。

别的皇帝昏庸,身边围着两个奸臣这就了不得了,而他身边围了六个,你说夸张不夸张,而这六个还能和谐的共处下去,厉害吧!

所以北宋末年政局相当的腐烂,这比腐败都高出一大截。

那么北宋之所以被灭国,其根本原因就是,这宋徽宗太喜欢玩石头了。

为了那石头,让他专属奸臣朱勔去全国各地捞石头,钻山洞,就为这破石头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

你都不知道,为了把这破石头运回京城让咱这宋徽宗老爷子把玩个够,负责这事的朱勔,遇房扒房,遇坟扒坟,过河还得拆桥,遇到漕运的船,直接就把上面的粮食卸下来丢岸边上,先把这破石头小心翼翼的轻拿轻放的搁船上拉回京城。

目的只有一个,第一时间让这宋徽宗把玩到新石头,宋徽宗为了这石头那叫操碎了心,有一块有毛病,他都能心痛死。

您就说吧,这一路糟蹋了多少民户,多少田地,多少人就因为这破石头破产,成了流民,这就不在宋徽宗的脑子里。

这直接导致了,方腊起义(水浒那水泊梁山也有,但真没有小说里面的大),这场起义声势浩大,打的旗号就是诛杀朱勔。

当宋徽宗把这方腊起义按下去之后,他这国力已经受损。

但你都想不到,因为方腊起义,宋徽宗这就把朱勔给免职了,而把方腊灭掉之后,这宋徽宗立马又把朱勔给恢复。

“快!快!快!朕都等不急了,这都多少时间没摸过新石头,痒死了!那石头味都想不起是啥样的了,去!给朕再找去!记得好好找!这回一定要找更奇的更好的!”

得嘞!你说这得多急不可待啊!就让这朱勔折腾的同为六贼的蔡京都看不下去,和宋徽宗说这真的扰民。

就这时间点,已经离北宋灭亡不过只有五年的时间。

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大背景。

接来下的事

金国其实早就看出来北宋的虚弱不堪,这不在1126年,一路南下。

你都想不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北宋的兵部尚书,把灭掉金兵的重任放在一个道士的身上。

对!没错,俺真真的没有说错,不是那个将领,就是一道士的身上,就这道士想要以道门的“六甲法”混合佛教的“毗沙门天王法”破敌。

至于这是啥,俺也不懂,但听着听玄乎的,这兵部尚书听着也挺来劲的,一拍大腿根这就同意了,对,没错,同意了。

结果神兵和这金兵一撞,这就撞了个稀碎,哭到来不及!

那特别特别喜欢石头的宋徽宗,这回不仅连石头也不要了,这皇位他也不想坐了,直接传给儿子,自己坐了太上皇,无事一身轻的搁江南那地避难去了。就瞅着自己的儿子如何把这事给摆平,看能不能再回去。

这操作,那叫个出奇制胜啊!俺都不知道咋形容了。

这上台的就是后来的宋钦宗,他这人也是个出了名的昏君,优柔寡断不说,还反复无常,所以北宋落这俩人手里,还能有个好?

最开头,他上了位,重用的是主战派的李纲,首先向那主和派开刀。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啥主和和主战之分,而是这主和派的代表性人物王黼谋划过他太子的位子让给别人。

所以这王黼这一派就倒血霉了,童贯也跟着死了。

当然咱前边也说了,这宋徽宗他身边的奸臣可不止一个,那太多了,其中一个跑到他的耳朵眼里叨叨,跟着宋钦宗又把主战派的李纲给罢免了。

就这骚操作任何人都看不明白,就这时间点上,金国人还杵在前线想要进来呢?您这就把主战派的人给调走了,想干啥呀这是。

得咧!这机会千载难逢啊,金国人这就轻轻松松的打到了京师。

没说的,求和呗!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怕多这一次。

而且宋钦宗还有一个自己的小九九,想要弄死那王黼的小弟张邦昌,毕竟时间紧,没时间吗?在加上张邦昌也没什么大恶的事,可宋钦宗还是容不下他。

所以就让这张邦昌当做议和大使去金营里求和。(记住张邦昌这可是题主问题的关键性人物)

求和您的割地赔款不是,但张邦昌冲着宋钦宗要割地赔款的圣旨,宋钦宗压根就不给,要印绶也不给。

那么张邦昌瞬间就明白了,这美差压根就没有筹码,空着俩只手去,这不就是去金国人哪里找死吗?宋钦宗压根就没有想他能回去。

而且宋钦宗还给张邦昌配了一搭档——康王,这就是后来建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这宋钦宗对赵构的防范不是一星半点儿的。

话说那个时候,赵构也心高气傲,进了金人的营地。要咱一般人说这就是金人的地盘,但赵构压根就没有这么想,就好像跑到自己家后院溜达。

金国人不管说啥,他都和金国人抬杠,而且是往死了抬。

这金国人瞅着赵构,困惑的很,就感觉这赵构压根就不是啥王爷,按照他们的想法北宋的王爷这都是在后宫里边女人堆里长大的,稍微的一咋呼,不哭都不可能。

所以他们向宋钦宗提出抗议,找了个理由就把这赵构给开出了营地,让换个王爷来,其实他们从心里认为,这就是个假王爷,换一个!

得咧,这一下子赵构出去了,换来了个肃王,这家伙把个肃王给坑惨了,这议和成功之后,这肃王摸着眼泪就被金国人给掳走做了人质了。

至于张邦昌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被宋钦宗给卖了,进了金国人的营地,是哭哭啼啼的,这压根就不像个使臣应该有的样子,他倒是没啥事,山药蛋一个金国人也没把他当盘菜。

那么议和这事谈成了,金国人一撤,这事算是解除危机了,宋徽宗也就从江南这块溜达回来了。

中间这朝代咋回事

但这事过去以后,金国人要求履行合约,要地要赔款的,宋钦宗没給。

得咧!金国人表示很愤怒,这一家伙又奔着京师来了。

宋钦宗又来老一套,要求和,这次直接指派赵构前去。结果路上被宗泽给拦了下来:“你去,你也得让金国人给掳走了!”

最后大家伙也知道了,这北宋算是被金国人给灭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俩人就被虏到了五国城。

而那喜欢写字画画的宋徽宗这下子也有了空闲的时间写他的瘦金体了,只不过他写下的字再也没有风花雪月,取而代之的是憋屈,屈辱和愤怒。

最后活活的憋屈死了。

至于金人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能把北宋给灭了,就想着让宋徽宗和宋钦宗为他们的言而无信付出一点点代价而已。

所以拿下北宋这其实就是一个意外的战果,那么让他们统治这么大一个地盘,他们确实没有做好这个准备。

所以他们就想着在这块在重新立一个皇帝出来,负责管理这片区域。

首先他们想让契丹那些个投降过来的,按照幽云十六州那统治方法来一遍就成。

结果这事契丹人压根就不感兴趣,毕竟这事干好了是你应该的,干不好在当地就有人弄死你,就算你能够跑回去,金人也饶不了你,这就是个送死的买卖。

金人一瞅契丹人不干,那就找宋国人喽。

那谁呢?为了这事一帮子北宋的降臣就开始出主意,这就出了俩主意,一个是提名姓赵的人继续当皇帝,或者干脆提一个大臣来干这事。

其实这事金国人找就有主意了,只是走个过程而已,他一瞅有反对,直接将一帮子反对用大臣当皇帝的人全抓了起来。

那么在金人的授意之下,这张邦昌被选了出来。

为嘛选他呢?因为金国人就感觉这张邦昌一点骨气都没有,随便捏一下就能哭,以后也好控制。

得咧,这大楚的国号可就打出来了。

这也就是题主说的,北宋和南宋之间夹了一个朝代,就是它。

话说这大楚的字号是打出来了,可这大楚却没有实际的地盘,用的大臣还都是北宋的大臣,这就是一壳,瞅瞅还行,这就不能上台面。

张邦昌这人精那能看不出这个,他说死了都不干,最后金国人以血洗开封的条件逼迫张邦昌。

你不干就血洗开封城,没法子这张邦昌算是赶鸭子上架,这就同意了。

背锅侠张邦昌这就正式的成为了大楚的皇帝。

走到这一步,张邦昌他也没有想到啊!不就是到了金营里哭了两鼻子,至于吗?你至于给个皇帝当当。

他也知道屁股一旦坐上去,这就离死不远了,所以史书记载,他当皇帝那天,是哭了一整天。

那么张邦昌坐了皇帝,按照皇帝的要求这应该坐北朝南,而张邦昌从心里就拒绝,所以他总是坐东朝西。

就是向天下表个态,他就是个背锅的,皇帝他真干不了。

底下的臣子向他行礼,他立马站起来回礼。一点都不像皇帝,到像是同僚。

“你好!你好!我不是皇帝!不是!”

那么金国人感觉这张邦昌大楚的皇帝应该是坐稳当了,他们也不愿意继续呆下去了,毕竟这人吃马嚼的一天天的下来金国人也招架不住,这就走了。

咋说呢?宋徽宗一帮儿子这几乎都被抓到了五国城,独独留下一个赵构在外边溜达,那没跑了,大家伙都认为这赵构就是宋的皇帝了,群龙不能无首不是。

这不后来张邦昌一见到赵构。

“哎呀!你咋才来呀!”回头就把皇位还给了赵构,继续当他的臣子。

为了这事,张邦昌还写文章把个赵构这顿夸啊!毕竟花花轿子人抬人吗?

那么赵构也就接了张邦昌送过来的玉玺,这就成为了南宋第一个皇帝。

事就是这么个事。

那么张邦昌呢?

咋说呢?他这是有功的,当然是不能杀的了。但他必须死,毕竟赵构这皇位按理说是应该从赵家人的手里接过来的,咋就跑你张邦昌的手里倒腾了一下,这就不应该啊!

所以他这皇位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来路不正的意思。

后来这张邦昌还是被赵构以别的理由给杀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北宋和南宋之间,的确不是相连贯的,北宋灭亡于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开始于1127年6月12日,中间有将近3个月的空白期。正是在两宋交接中间,出现了一个被史书所承认的政权,史称“伪楚”,国号“大楚”,又称“张楚”。

这件事还要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说起。

处于北方辽国统治之下的女真部落崛起,建立了金国。北宋与金国订立了海上之盟,相约灭辽。北宋军队负责进攻辽朝南京(幽州府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朝,宋朝将原本给辽朝的岁币转送金国,辽的剩余国土也归金国。

盟约挺好,可是孱弱的北宋二十万大军竟然被处于灭亡边缘的辽军打的大败,最后还是金军攻占了燕京。北宋虽然后来拿钱赎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七州,却也暴露了战力虚弱的真相。

1126年正月,及当年十一月,金军两次南下,围攻开封。第一次汴京之战,在李纲等主战派,及勤王军队的反击下,迫使金军议和。可是在解围后,钦宗担心军队叛乱,以各种借口遣散了大部分前来勤王的宋军,导致第二次汴京之战兵力严重不足。主战的李纲等主战大臣也被疏远,钦宗又受奸佞蛊惑,屡屡干扰军队的正常作战,造成宋军屡战不胜,最后只能向金军请和。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徽钦二帝,以及大量的北宋宗室、官员,及其家眷被金军扣为人质。金军命人在开封城内大肆搜刮财物,好在金军没有屠城。因为金人知道,杀光了,他们就没钱可以继续掠夺了。

徽钦二帝被俘,宋朝旧地名义上就是金国的了。可是,金人还处于奴隶制时代,根本没有能力按照汉人的制度管理北宋旧土。可他们又想要宋人的财富,怎么办?金人也很精明,那就扶植伪政权,由汉人代为管理,收取税赋,每年向金国缴纳岁贡。

金人让留守汴京的北宋旧官吏推荐伪政权的皇帝人选。这时候,北宋官员的智商全部上线了,大家都明白,谁成为这个候选人,一定会被千夫所指,被万世唾骂。所以,没有一个人敢自告奋勇,主动承担。

素有“金人外公”之称的东京留守、开封府尹王时雍,在金人围城时,非常卖力的为金人搜刮美女、财物,颇受金人信任。原本他当伪皇帝最合适,可是他知道这是冒天下大不韪的事情,精着呢。他就召集大家一起商议,投票推举。可是大家都不敢说话,面面相觑。王时雍就以金人早已有意张邦昌,欲让张邦昌称帝为由,让大家举荐张邦昌。结果么,自然是张邦昌成功被友好的同僚们给送上了“烧烤架”,烤了一个外焦里嫩。

不过,当时还是有人反对立张邦昌为帝的。监察御史马伸就提议,应该继续册立赵氏族人。而时为御史中丞的秦桧,听到马伸所言,操笔上书金人,冒死请立赵氏。当然,上书如同泥牛入海,不见踪迹了。

张邦昌其人呢,在金军入侵时,曾极力主张割地求和,并参与了罢免主战派大臣李纲、种师道的行动,被主战的太学生陈东怒斥为“社稷之贼”。金人一看,合适,那就张邦昌吧。

可张邦昌从内心还是忠于大宋的,只是他是个让主战派鄙视的主和派罢了。所以,张邦昌拒绝不受,不肯登基。金人一看,好吧,你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下令纵兵血洗东京城。无奈之下,张邦昌于1127年3月7日登基为大楚皇帝,代替了赵宋,定都金陵(南京)。

张邦昌既伪楚皇帝位,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为庶人,北宋正式灭亡。

张邦昌虽然登基,但他知道,金人只是在利用他,随时都可能给他来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而宋朝原来的藩属,也不会听他号令。因此,他一直都很谨小慎微。

张邦昌称自己仅是“嗣位”,意思就是传承的还是赵宋江山,只是由他暂时代管。平时,他也不敢穿龙袍,坐天子宝座,也不自称“朕”,只有在接见金国使臣时,才走走过场。张邦昌又下旨,赵宋太庙牌位,一律原封不动,加以妥善看护。他还在所有由他任命的官员职位前全部加“权”字,就是暂时代理的意思。张邦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表示他还是忠于赵宋的。

金兵退走了,还活着的宋朝勤王部队终于一小波,一小波的来到了汴京城下。张邦昌在做了32天皇帝之后,于1127年4月10日,主动退位,以太宰身份理事,而由宋哲宗的废后,没有被金军掠走的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伪楚政权正式灭亡。

元佑皇后派人给康王赵构送去了大宋宝玺。宋高宗赵构即皇帝位,元佑皇后撤帘回归后宫。北宋和南宋完成了皇权交接,张邦昌也成了拥立赵构继位的第一功臣。伪楚虽然仅仅存在了三十余天的时间,但是在两宋的皇权交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被正史所承认。

那伪楚皇帝张邦昌本人的结局呢?

赵构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并没有立时处分张邦昌,反而赐张邦昌太保衔,任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

但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一直存在,赵构刚继位,为了稳固疆土和皇位,必须启用主战派,这让主战派暂时占了上风。李纲极力弹劾张邦昌,但是赵构并不想以此事杀张邦昌,仅是降职了事。

赵构的确是权谋大师级人物,最后以“隐事”为由处死了张邦昌。所谓的“隐事”,就是张邦昌入宫醉酒,曾经被金人赐给大楚皇帝张邦昌的徽宗嫔妃李夫人,估计和张旧情未了,借机裸着双臂钻到了张邦昌怀里。然后么,自然有人告密。

宋高宗赵构悄悄抓了李夫人,严刑逼宫,让她指认张邦昌。结局就是,张邦昌先岳飞一步,得了一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罪,连罪名都不列,直接给处死了。

张邦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争议非常大。他虽忠于宋朝,却不能坚守气节,投降金军,还被立为伪楚皇帝,所以,恶评较多。但是,如果跟当年的关二爷头曹比较一下,是不是有点苛责张邦昌了。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多数不喜欢主和派,再加上张邦昌实在是没有什么大功绩的原因吧。




宋朝的历史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结束到南宋开始,其间还存在一个张邦昌的伪“大楚”政权。

但因为其维持的时间很短,仅仅三十三天,在主体史观下,普遍对于张邦昌的伪楚帝王身份不与承认。对于这段历史也不称作一个朝代,这跟袁世凯称帝,仅仅维持八十三天的帝王一样,是无法用一个朝代来说明这段历史的。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字子能,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01

张邦昌其人

北宋自宋哲宗以来,就党争不断。

哲宗驾崩后,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赵佶继位,是为徽宗。

徽宗在位期间,奸臣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邦彦等把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荒淫无道,整个朝政乌烟瘴气。

进士出身的张邦昌与童贯均是权臣王黼的党羽,而王黼又是蔡京火箭提拔的宰相。在对金政策上,这一派被称为王党,为主和派,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针锋相对。

靖康元年(1126年),金太宗即位后,背弃盟约南下进攻北宋。宋徽宗惊慌失措,就禅位其长子宋钦宗。

当初,王黼在立嗣的问题上,站在宋钦宗的对立面。于是,宋钦宗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就是默许主战派李纲一党暗地里伏杀王黼和童贯。

而其党羽张邦昌平时虽无大恶,但也是宋钦宗要清除的对象,于是,宋钦宗就派遣张邦昌前往金营,与金和议,想借刀杀人,除掉张邦昌。

02

张邦昌主持和议,但宋钦宗出尔反尔,导致了被俘虏的命运。

金兵围困汴京,张邦昌力主议和,于是与康王赵构一起被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

宋钦宗表面上允许割地赔款,但暗地里却使主战派突袭金营。如此一来,基本上就把张邦昌逼进了死路。一同前去的康王赵构,恐怕也是宋钦宗要打击的对象,也是想用同样的手段处置的政治对手。但这也为张邦昌和康王赵构,促成以后的战略联盟提供了机会。

对于宋钦宗的阴谋,张邦昌岂能不知?他向钦宗要割地圣旨,钦宗不给,要河北印绶,也不给。可见,钦宗根本就没有想让张邦昌活着回来的意思。

但张邦昌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金营内一口咬定突袭金营不是朝廷的授意,是主战派孤意妄为,居然就保住了性命。

金兵因为见不到割地赔款,就开始反攻,攻陷了开封,虏获了徽、钦二帝。

03

张邦昌被逼迫无奈,被立为伪楚皇帝。

金人也没有太大的胃口,并不是想灭掉宋朝,统治中原,当时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岁贡钱财。因此,他们就想另立一个汉人君主帮助他们筹措岁贡。

虽然汉人官员均提议另立赵氏为君,但金太宗一概否决。张邦昌就成了唯一被提名的人选,在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

当时,大多数汉臣都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日后另一个争议人物秦桧。

张邦昌清楚这个龙椅不好坐,死活不愿意登基就位。

关于张邦昌登基一事,在《宋史》、《大金国志》都有记载,也大体记述相同。不过,《大金国志》忌讳少一些,记述更为直接。

靖康二年三月一日,邦昌入居尚书省听令,百官班迎南薰门,邦昌卧病不食。金帅令劝进,邦昌谓王时雍等曰:"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虽暂假而归,焉可免祸!"。。。百官敦请即皇帝位,犹豫未断,缘军前先有指挥故。邦昌与百官相见,恸哭尽哀。。。金帅令劝进于尚书省,邦昌卧病不食者四日,故有诸公"掇送"之言。
次日,金国文字来,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欲以初七日行册命之礼。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遂止。

根据《大金国志》的说法,当时张邦昌诈病拒绝登基,百般推脱,甚至以自裁相对。但最后,金国以屠城相要挟,逼迫张邦昌就范。

豹眼无意为张邦昌洗白,但这个活的确不好干,也并非是光宗耀祖的事。他就是一个投机取巧的权臣,没有曲线救国的理想,也没有统领天下的能力。

张邦昌还算清醒的一点是,知道这是被火烤的差事,必定会被万世唾骂。

04

张邦昌逊位,还政于赵构。

张邦昌登基后,不敢把办公地点设置在老皇帝办公的紫辰殿和垂拱殿,而是选择在文德殿;将办公龙椅西向,而不是南向放置;坚决制止朝廷官员行跪拜大礼;自称“予”而不称“朕”;公文往来用手书而不是圣旨。

金军撤退时,已经身为皇帝的张邦昌却身服缟素,率领百官亲自为徽钦二帝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是否真心不得而知,但起码表面上,一切都是人臣的礼仪。

伪楚政权仅仅维持了一个月,金军撤退后,张邦昌就逊位,把朝政还给了赵构。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当初,吕好问劝张邦昌还政康王赵构。王时雍、徐秉哲等告诫说“还政必无善终”。

但张邦昌还是毅然还政,献大宋国玺,立康王,请宋哲宗元祐皇后垂帘听政。

而且手书阐明心迹:

"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

张邦昌清楚自己还政会性命不保,却没有犹豫,而且自始至终并未僭越宋朝臣子的身份,多少还留了一点读书人的脸面。

赵构即位后,迫于时局的压力,再次启用主战派李纲。李纲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张邦昌,但由于张邦昌是高宗赵构即位的首席功臣,面子上还不想伤害他的性命。于是,就以权宜为名,为张邦昌开脱,将其贬为节度副使。

05

祸起红颜,行为不检点,最终招致被杀。

高宗赵构碍于面子没杀张邦昌,但并不等于没有杀他之心。

赵氏爷们对付外来入侵,几乎没有啥办法可施,但内斗还是很有一套。

赵构启用了李纲为宰相,不久后就把他赶走,利用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小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逃到了扬州。

本来赵构被搞得焦头烂额,张邦昌成立伪楚傀儡政权这事,过过风头,也可能因为赵构顾不上他,就会过去。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张邦昌还是犯了一个男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被赵构又抓住了把柄,最终被赐死了。

金军撤走时,将徽钦二帝及其后宫几乎全部被带走了。张邦昌入主内廷,金军开恩,将宋徽宗的一个嫔妃靖恭夫人李春燕及十余位女眷,赐给了张邦昌。

张邦昌还政赵构以后,不能再认这个名分了,但依然与李夫人藕断丝连,难以割舍。

一日,张邦昌酒后,又想起了李夫人的好处,就想再叙旧情。李夫人裸露双臂钻到张邦昌的怀中说:“大哥哦,如今这个情况,是不能再续旧情了。”

但李夫人还是亲自将张邦昌扶上车,还安排干女儿陈氏陪侍。之后,彼此之间还有来往,可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哦。

徽宗那可是赵构的亲爹,尽管被俘虏,人在金营,但毕竟还活着。张邦昌招惹了当朝皇帝的小妈,如何让赵构无动于衷呢?

赵构不动声色地抓住了李夫人,严刑逼问,让她指认张邦昌的罪状。最后张邦昌也得了一个比莫须有还莫须有的罪名,史书记载是“诏数邦昌罪”,不知道何罪,就赐死了他。

在金国史书里,记载此事是“罪以隐事杀之”。也不清楚“隐事”是何事,总之,张邦昌就这样被杀掉了。

总之,北宋灭亡后,在金国的逼迫下,成立了张邦昌的伪楚傀儡政权,虽然仅仅一月左右的时间,但也是一个朝代的结束。之后还政于赵氏,开始了另一个朝代南宋。这类似于王莽的大新朝,持续的时间不同,登基、还政的性质不同,但毕竟是改朝换代。

南宋建立以后,金国又扶持了一个“大齐”傀儡政权,但这个政权是与南宋并存的,而且是在南宋之后成立的。它尽管存在的时间比伪楚更长久一些,但不能算作是一个朝代,只能是并存的一个割据政权。

在豹眼看来,张邦昌登基,虽然说是很好玩的事,但终归是华夏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

尽管十分短暂,但也需要了解,不回避这些屈辱的历史,或许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是有益的。




中国历史唯一一个“选举”出来的皇帝。听过选总统,选首相,可你听说过选皇帝吗?

皇帝也能选着玩?这事可真新鲜了,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然而在宋朝历史上真的发生了这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的一幕。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初六日,金国女真人废了宋钦宗皇帝之位,北宋灭亡;

同年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称帝,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我们可以看到从二月初六日到五月初一日,这段时间内,宋朝是没有皇帝的。

于是,就有了“选举”皇帝的一幕,也就出现了题主所提出的问题,北宋和南宋还有一个朝代。

但是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这个经过“选举”产生的政权不是朝代。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靖康之耻说起。



一、靖康之耻。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刚刚合作弄死辽国的宋金两国马上翻脸,大战一触即发。

金太宗随便找了个借口,以宋朝违背海上之盟为借口,派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统率大军,从东西两路南下伐宋。

女真人太彪悍了,北宋大军根本挡不住,灭宋金军一路望风披靡,如入无人之境。

眼看着女真人就要杀到开封了,道君皇帝宋徽宗突然感觉不对,看样子天天拜的那三个老头(三清)以及列祖列宗都无法庇佑自己了。

于是他使了个终极大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宋徽宗马上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桓(即宋钦宗),自己则开溜跑路。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望率领的金国东路大军直抵开封城下,在宋军顽强抵抗下,打退了金兵进攻,金兵未能攻破开封城,宋朝暂时逃过一劫。

而后,宋钦宗许诺向女真人割地赔款,祈求女真人退兵。

女真人一看,宋朝人不好对付啊,于是在宋钦宗屈辱求和下,捞了笔好处就走,打道回府,搬兵回朝。

女真人一走,宋钦宗觉得自己能了,先把老爹宋徽宗给叫回了开封,爹,你别在外面瞎转悠,企图另起炉灶了,乖乖回开封当太上皇吧。

而后,宋钦宗突然觉得割地对不起祖宗,答应金国的割地求和,瞬间作废。

这小子真有种,敢忽悠女真人。忽悠就忽悠吧,您做好了毁约的准备吗?

傻子都知道,答应好的割地不割,女真人又会来打秋风,您有办法抵抗女真人下一次攻击吗?

答案是,宋钦宗既无准备,也无方法,只会口嗨。

得,女真人马上又来讨说法了。

这年八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再次统率大军攻宋,这次女真人,来势更为凶猛。

而宋钦宗啥招也没有,他贡献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最为智熄的操作,他为了抵抗金国大军,连撒豆成兵这样的江湖把式都给耍上了。

有用吗?当然是没用啦!

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金国摧枯拉朽的进攻下,开封陷落。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金人废了宋钦宗帝位,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二、选个皇帝来玩玩。

说起来不过都怪北宋太菜了,开封居然一战而下。就连女真人当时也并没有做好入主中原的准备,于是,他们决定立个傀儡政权。

要立傀儡政权,得先立个傀儡皇帝,女真人马上下令开封城内的宋朝官民推选新的皇帝。这样一来,一场选个皇帝玩玩的好戏拉开序幕。

在进行选皇帝之前,女真人在开封城下了个通告书:

“集耆老、僧道、军民、百姓,遵依圣旨,共议荐举堪为人主者一人,不限名位尊卑,所贵道隆德茂。勋业耆旧素为众所推服,长于治民者,虽无众善,有一于此,亦合荐举,当依圣旨备礼册命。”

啥意思呢?

这次选皇帝,有选举权的身份很杂,老人、和尚、道士、将军、小兵、百姓都可以投票,这几乎是场全民选举;

皇帝人选也很广,不管官大官小,只要德高望重就行。

这真是一场“民主”的选举,连皇帝都可以选举产生,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甚至说还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这个选举通告书,从理论上来说,让很多人都有机会当皇帝。

当时,开封城很多人都想从赵宋皇室中选择一人当皇帝。

但金人坚决不同意,断然拒绝道:

“赵氏宗人不预此议”。

女真人太不厚道了,说好的全民选举,却不肯姓赵的来掺和。不过,大家也都理解,女真人费劲灭了北宋,再来个姓赵的当皇帝,不等于白灭了吗?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姓赵,只要你德高望重,你就有可能做皇帝,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开封城不姓赵,却德高望重的人很多哇,选谁不是选,张王刘李哪个不行?


三、Yes or No。

可正因为备选的人多,有资格当皇帝的人太多,这让开封选民们犯了难,选一个人好选,可这么多备选答案,又该选谁呢?选谁才能让女真人满意?

因为傻子都知道,女真人不满意,选了也白选。

正好大臣宋齐愈从金营回来,大家便向他打听:金人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到底想立谁为皇帝。

在众人火热的眼光下,宋齐愈给出了一个人选——张邦昌

张邦昌姓张不姓赵,这点他符合;

他是宋朝宰相,德高望重这点他也符合。

而且女真人第一次打开封的时候,他曾与康王赵构赴金营议和,主张屈辱主和、割地赔款,一切只求让金兵退军,这样的主和派当然让女真人很放心。

更妙的是,张邦昌之前是王黼和童贯的小弟,而王黼和童贯都是宋钦宗的政敌,已经被宋钦宗给干掉了。

而张邦昌出使金营的时候,宋钦宗非常不地道的派人偷袭金营,这是把张邦昌往火坑里推啊,张邦昌和宋钦宗是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

张邦昌要是一当皇帝,还不可着劲的和宋朝划清界限,更加紧密的和金国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女真人看来,张邦昌是这个傀儡皇帝的最佳人选。

可是女真人明明想立张邦昌,却又不明说,大费周章,非要玩一出选举皇帝的花样。

但女真人要玩,开封城里的人只能陪他一起玩下去,谁叫现在他是大爷呢。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准备把张邦昌选为皇帝。对于开封人来说,他们少了一件天大的麻烦事,等额选举可比差额选举轻松多了。

他们只要对张邦昌当皇帝说Yes or No就行。


四、说Yes的时候到了。

也不知怎么搞滴,过了好几天开封城都没有动静,选举没有进展。

女真人就烦了,看来得给开封城里的人施加压力,让开封人长长记性,让他们明白,我们要你们干的事,不干也得干。

不久,开封城里有了一条小道消息,

“令城中官员、父老、僧道签状推举,若不从,便屠城”。

赶紧选举,要不然就要屠城了。这个小道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足够吓人。

没有人敢拿自己的脑袋赌女真人是否会屠城,所有人马上同意进行选举。

二月十二日,数千开封臣民在秘书省举行史无前例的皇帝选举。

选举的方式是“置历给札,各具名衔”,就是各自把人选写在纸条上,然后计票,谁票高谁当选皇帝。

大家伙又不是傻子,已经投降了金营的宋朝将领范琼,正把守秘书省大门,把大家团团围住,这阵势,谁敢不选张邦昌,能不能走出大门都两说。

于是,大家伙齐刷刷的写上了“张邦昌”三个大字。

只有三个人拒绝选举张邦昌当皇帝,一个是东京留守孙傅,他说:

“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一个是签署枢密院张叔夜(就是平定宋江起义的猛人),他对孙傅说: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最后一个就是是御史中丞秦桧,没错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秦桧,这是他在历史上最正义的时候,他反对道:

“论列谓邦昌无状,不能尽人臣之大节,以释四国之难,不足以代赵氏”。

哟呵,还真有不开眼的,三人马上被金兵抓了起来,押往金国,既然这么忠心,那就和徽钦二帝作伴吧。

其中张叔夜在北上途中自杀殉国,以死明志;孙傅则在第二年死于金国,至于那个秦桧,后来则被放了回来,当起了女真人的狗。

回到选举,他们三人的反对当然无效啦,选举结果很明显,张邦昌高票当选皇帝。

三月一日,女真人将还在金营做客的张邦昌放入开封,并督促开封臣民,执行选举结果,马上拥立张邦昌即位。

开封臣民都已经投票了,哪会不支持张邦昌,问题是张邦昌不想当皇帝。

五、张邦昌不想当皇帝。

张邦昌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真不想当皇帝。张邦昌读了一辈子的孔孟之书,忠义之道,他压根就不想做这大逆不道的事。

一旦他当了皇帝,他的名声就彻底臭了,百年之后,这是要进叛臣传的,生前对不起圣贤教导,死后有辱祖宗清名。

因此他想做大宋忠臣,这破傀儡皇帝,谁爱当谁当。

大哥,别闹,这由得你性子吗?大臣王时雍等人马上劝张邦昌登基。

张邦昌拒绝道:你们都怕死,却让我往火坑里跳,你们这是要害我啊!

“诸公怕死,又掇送与邦昌邪?虽暂假而归,焉可免祸!”

第一次劝进失败,开封臣民又来一次,张邦昌还是拒绝;

就连女真人都来跟他说赶紧当你的皇帝,张邦昌还是拒绝,并绝食四天以示抗议。

正主张邦昌不同意,这选举结果就没法执行了。

女真人又烦了,直接放下一句狠话,

“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

三天之内,他们没看到张邦昌当皇帝,就要屠城啦。

这次是真的,不是小道消息,所有人都吓傻了,赶紧去求张邦昌,我的张大爷,你就大发慈悲,做了这个皇帝吧。

张邦昌还是拒绝,并恶狠狠的道:别逼我,再逼我,我就自杀,老子说到做到,谁要再劝,我死给他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人对张邦昌说,你在城外的时候不死,现在想死,你不是要拉着全城人陪葬吗?

此话一出,张邦昌没辙了,自古艰难唯一死,他要真想死,早就自杀了,哪会等到现在。

现在这形势,是由不得他做主的。

终于,三月初七日。张邦昌在开封登基,成为皇帝,国号大楚,这场选举皇帝的闹剧至此收场。在这出选举闹剧中,无论是被选的张邦昌,还是选举的开封臣民,都无法做主,一切都是由女真人说了算。这样的选举,又怎么能算是选举呢?

但甭管怎么样,张邦昌就这样成为了皇帝,伪楚政权正式开张营业。


六、有人不想当狗。

请务必相信,张邦昌不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他是真的不想当皇帝。

很多事都可以证明。

比如宋朝皇帝办公地点是在紫辰殿和垂拱殿,但张邦昌却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

宋朝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张邦昌却是将办公桌椅西向放置;

宋朝皇帝开会自称“朕”,张邦昌则自称“予”,宋朝皇帝的旨意叫圣旨,张邦昌则叫手书;

张邦昌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

他的死党王时雍叫他“陛下”,他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

等金国大军准备返回时,已经身为“皇帝”的他却身服缟素,率领满朝文武,亲自向已身陷金军牢笼的徽、钦二宗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还是宋朝的臣子。

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并不顾手下人反对,马上退位,请宋哲宗皇后垂帘,他就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

五月初一日,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是为宋高宗。


可惜,哪怕张邦昌只当了一天皇帝,他的结局也已经注定是个死字,张邦昌最后因此被赵构所杀,他活生生被人给选死了。

这出选举闹剧既是一场喜剧,更是一场悲剧。张邦昌是不想给金国当狗,可有人想当啊。

这个人叫刘豫,他也是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进士出身,正儿八经的文官。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时任济南知府的刘豫杀死部将关胜(《水浒传》大刀关胜原型),投降金国。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国册封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

刘豫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齐皇帝,当起了金国人的狗。

他真是一条忠心耿耿的狗甘心充当女真人侵宋的马前卒,助纣为虐,逮着宋朝就是一顿狠咬,北宋皇帝的皇陵就是他给刨的。

他一直当了八年皇帝,一直到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十八日才被金国人废为蜀王。

但他的下场可好多了,享尽荣华富贵,他和儿子刘麟被金国人当成开国功臣,爵封国公,活得好好的。

再对比还政宋高宗的张邦昌的结局,好人有好报,坏人没有好下场这句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七、伪楚不是朝代。

所谓朝代是指,中国古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

“朝”指的是“今朝一家政权治天下 ” 的意思。

“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是古代官方历史学家为了区分某政权的历史时期所定的既有划分法则。


最明显的就是“魏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指一个“朝”,而是由多个不同政权组成。

魏晋南北朝包括三国、晋朝、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

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魏、周、齐。

由于很多朝代国号相同,历史学家就加上“东、西、南、北”、“先、后”或皇帝姓氏,予以区分。

比如西汉、东汉、北周、北齐,武周、李唐、刘宋、赵宋。

在中国的朝代中,有些是前一朝代尚未灭亡、新的朝代就已经建立了,所以,有些朝代的存续时间有重叠部分。

比如: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宣布建立唐朝,唐朝历史已经开始;可隋朝到第二年才正式灭亡。

再比如比如明朝,1368年正月初四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国号大明,明朝已经开始;

这年闰七月,元顺帝才从北京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在大一统时期,只有一个朝代,比如秦朝、汉朝、晋朝(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

而在分裂时期则可以有多个朝代,比如南北朝,比如宋朝,宋朝和辽朝、金朝是并列的。

而在古代这么多政权当中,很多国君是不被承认为皇帝的。

比如王莽,古代史学家不承认他是皇帝;

而像张邦昌和刘豫更是从来都没有被承认为皇帝;

也有一些政权本身就是伪政权,比如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刘豫建立的伪齐政权,都是金国女真人的傀儡政权,是伪政权,所以这些政权都不是朝代。

因此题主所说北宋和南宋之间有个朝代是不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汴梁   南宋   靖康   北宋   朝代   女真   主战派   京城   宋朝   傀儡   大臣   政权   真人   皇帝   石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