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英明了一世,为什么就是没有防住司马懿这只狐狸?

曹操当然防住了司马懿,只是曹操没想到司马懿居然那么长寿,居然熬死了三位曹氏皇帝!年老长命的司马懿自然熬出了自己的势力,曹氏皇帝再也不能防住他了!

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可没有什么野心,乖乖的做曹操手下的小官。曹操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不是一般人能够控制的,可曹操就能压制司马懿!曹操对司马懿的猜忌,司马懿当然知道,所以司马懿可没有表现出什么野心,勤勤恳恳的干活,低调做人,从不拉帮结派,何况司马懿只是一个小官哪有什么条件培养势力啊,因此曹操尽管猜忌司马懿,可司马懿如此做法,实在看不出能够威慑到曹操,曹操可以随时杀掉司马懿,可没有理由去杀,司马懿没有犯错,那就留着,当做物尽其用吧!司马懿开始自己的势力还是曹操给的呢,曹操让司马懿去当曹丕的老师,司马懿做曹丕的老师当的相当不错,曹丕挺重用司马懿的!曹丕能当上太子,司马懿是出了力的,当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家业,那曹丕手下的幕僚自然要提拔了,司马懿也当了大官,终于可以上位又能接触到了军权!

曹操没有给司马懿多少权,曹丕却给了司马懿崛起的机会!当曹丕当了皇帝后,司马懿自然也被重用了,曹丕那时进行改革,一方面打压曹氏皇族,一方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巩固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这无疑间接培养了司马懿的势力,因为司马懿也是世家出身,司马懿利用曹丕的改革为自己增加了势力!当曹丕回过头发现司马懿已经势力增大了,这时曹丕想起了老爸曾经对他说要小心司马懿,曹丕醒悟过来将要处理司马懿的时候,曹丕自己反而病重了,只在位6年40岁就死了,让司马懿又松了一口气!继位的曹睿是个能干的皇帝,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知道曹睿的能力,因此又低调了起来,曹睿只好收拾其他权臣,最后才会收拾司马懿!

本来按照剧情,司马懿是逃不过曹睿的打压最后会被干掉,可司马懿好运啊,外人会帮他!诸葛亮几次北伐让魏国难受,而曹睿为了应付诸葛亮不得不用司马懿出征,也只好先不杀司马懿,司马懿就能活下去!司马懿还是好运啊,曹睿在位13年36岁就死了,司马懿又松了一口气!继位的曹芳只有8岁,他可没有能力压制司马懿!司马懿也不想再来一次被压制,事不过三嘛,司马懿那时也老了势力也有了,当然有野心和想法,为了自己和后代着想必须清除曹氏对自己的猜忌,所以司马懿发动政变铲除了所有的曹氏皇族,终于军政大权全在司马懿手里,曹氏皇帝只能做傀儡,直到这时再也没人压制司马懿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最后篡魏做了皇帝也统一了天下建立晋朝!






曹操虽有雄才大略,但毕竟是个奸雄。曹操生前独霸朝纲,挟天子以令诸侯,欺君罔上,滥杀无辜,折损了阴德。其子篡汉自立,在传统纲常定位上,属于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按这种观点解释历代王朝的更替,那就是因果的使然。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种轮回在历史上还真不少,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时的梁、唐、晋、汉、周,其得国与失国都是如出一辙。真可谓万事由来天定,空多神算奇谋。秦始皇统一六国,其势何雄哉?焚书坑儒也曾想秦一世乃至万事。谁料,“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所以说,任你曹操再聪明谋略,也算不透天机。正如《三国演义》巧妙的用曹操临终前一个梦,预示了这个问题。说的是曹操有一天作梦,梦见三马同槽在吃草,醒后问贾诩主何吉恶。贾诩敷衍他说是禄马主大吉,曹操便没有怀疑司马懿。后面有一首诗用来回答小偏的提问很中肯。“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曹操死时,司马懿不过是曹魏集团的级别较高的中层人员,比司马懿地位高的人海了去了,曹操需要防司马懿吗?

从曹操死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约30年。刘邦从县级大哥到做皇帝,大约8年。朱元璋从讨饭到做皇帝,大约20年。 蒋介石1918年,还在上海经济圈里混,28年就是国府主席。风云际会,时代变迁,没有司马懿,会有其它人脱颖而出。所谓的三马同槽,前有陈胜自编的“陈胜王”,后有武则天的武氏当有天下,李自成的十八子主神器,不过是编出来骗人罢了。




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奸雄,曹操的聪明才智,那自然不必多说。然而,在已经觉察到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相”,甚至已经明确告知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的情况下,为何仍然没能防住司马懿这只老狐狸,结果导致曹魏江山最终落入司马氏之手?

原因之一:曹操虽对司马懿防范甚严,奈何却被曹丕所重用

早在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便与司马懿有了交集,当时正在担任司空的曹操,在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时,便派人将其征辟到自己府中任职,然而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落入曹氏之手,竟然以患有风痹症为由予以了拒绝。

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担任丞相之后,才使用强制手段将司马懿征召到手下,担任文学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素有识人之明的曹操觉察到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因而对曹丕说道“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或许是出于对司马懿的防范,亦或许是曹操当时麾下人才济济,司马懿在曹操当政时期,从其历任的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来看,司马懿在此期间并未担任什么重要职位,只是隶属于丞相府的属官。

不过,司马懿职位虽然不高,但由于曹操让他与曹丕往来游处,却使其与曹丕联系极为紧密。在曹操对其极为忌讳的情况下,正是凭借曹丕的极力维护,以及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的积极表现,才打消了曹操的疑虑

而在曹操晚年时,发生了立嗣之争,当时曹丕和曹植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子。在这场明争暗斗之中,司马懿和贾诩、崔琰、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丕,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则拥护曹植。

我们知道,曹丕最终取得了立嗣之争的胜利,而其上位之后,所重用的自然是曾经拥护自己的朝臣。然而,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曹丕取得胜利之时,除了司马懿之外,曾经拥护曹丕的重臣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已然垂垂老矣,已经很难再辅佐曹丕。因此,司马懿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被曹操提拔为了太子中庶子,这显然是将其作为曹丕肱股之臣培养的。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正式篡汉称帝,而凭借着“从龙之功”和与曹丕的长期良好关系,司马懿的身份地位得以迅速提升,立即便被任命为了尚书,不久又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次年,又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甚至在曹丕南下讨伐东吴时,将司马懿留镇许昌。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总认为司马懿与曹操是一辈人,实际上出生于光和二年(179年)的司马懿,只比出生于中平四年(187年)的曹丕大了八岁而已。凭借着年龄优势和曹丕的宠信,在曹操麾下文臣武将逐渐凋零的情况下,司马懿拥有着极大的成长空间

原因之二:曹丕时期权力结构的变化,司马懿得以独树一帜

曹操执政时期,其麾下之所以人才济济,其实主要源于两点原因,其一是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重出身、不重德行,其二则是重用宗室,从而形成了以荀彧、程昱、贾诩等为智囊,以曹氏、夏侯氏宗族和五子良将等为武将的辅政班底。

然而,到了曹丕执政时期,这个朝廷势力格局却开始被打破,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

1、曹丕对于宗室的极力限制。或许是曾经和曹植等人的立嗣之争,亦或许是汲取了两汉时期外戚、宗室干政的教训,曹丕对于宗室的限制极为严厉,登基之后便明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严格限制外戚权力。

同时,大肆削夺藩王权力,命令他们无事不得进入京师洛阳,并下令对各地藩王的封地时常进行变更,收回治权和 兵权,在各封国设立防辅,监国谒者,负责监视藩王,这导致曹氏宗族不仅失去了权势,就连行动都受到限制。

曹丕的一系列政策,虽然使得皇权得到加强,使曹魏避免了外戚、诸侯作乱事件,但也使得宗亲势力日渐单薄,对于朝廷的影响力日渐降低,这不仅给了司马氏壮大权力的机会,且使得宗室失去了对抗权臣的能力

2、九品中正制带来的影响。两汉以来,由于“察举制”的影响,民间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豪门士族,这些豪门大族不仅在民间影响力极大,而且在朝中拥有极大的势力。而曹操与这些士族的关系,却并算不上好,虽然其麾下不乏荀彧、荀攸等士族人才,但同样提拔了大量寒门入仕,而士族对其的不支持,同样是曹操始终未能完成篡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当曹操去世,曹丕即位之后,为了顺利完成篡汉称帝,曹丕在陈群的建议下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士族对自己的支持,从而为称帝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开始逐渐被士族所垄断。

九品中正制下,不仅导致曹魏朝廷内部人才质量迅速下降,同时也为司马懿之后,司马昭、司马师等司马氏逐渐掌握朝中大权,提供了便利。

如上,由于曹丕对宗室外戚的严格限制,再加上大力推行“九品中正制”,导致曹丕以后曹魏朝廷势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司马氏的全面崛起提供了便利。

原因之三:司马懿实在太能熬了,成功熬死了曹魏三代帝王

前文说过,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司马懿与曹操乃是一代人,实际上司马懿只比曹丕大八岁而已。曹丕篡汉称帝时,司马懿才刚刚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作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政治手腕其实也并不弱,还是能够驾驭司马懿的。然而命运却接连跟曹魏开了个玩笑,在篡汉称帝后仅仅六年,即黄初七年(226年),曹丕便英年早逝了,此时的他不过才39岁,而司马懿这时也仅仅47岁。

曹丕去世之后,太子曹叡继位,曹叡虽然年少,却也是位颇有能力的帝王,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如果曹叡在,再加上曹氏三代人的积累,以及曹真等人的支持,司马家族仍然只能安心做一个臣子。然而在景初三年(239年),在位仅仅13年的曹叡也故去了,年仅36岁,而此时的司马懿虽然已经是60岁高龄,但仍然极为活跃。

曹叡死后无子,其养子、年仅7岁的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然而,曹爽哪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他虽然一度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然而他显然小看了已是四朝元老的司马懿。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被夷灭三族,司马氏开始全面掌握朝中大权。

直到嘉平三年(251年)六月,司马懿才病逝,终年七十二岁,在成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之后,此时的司马氏已经是根深蒂固,曹魏军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家族手中,此后的曹髦、曹奂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帝王罢了。

综上所述,虽然曹操英明一世,也早早发现了司马懿“有雄豪志,有狼顾相”,但由于曹丕的维护使其逐渐消除了戒心,再加上司马懿是在曹丕即位后才开始受到重用,曹操根本无从防范。此后,由于曹丕对宗族的限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以及司马懿远超曹丕、曹叡等人的待机时间,最终导致曹魏江山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人英明,法英明,狐狸也要放聪明。

少了矩,没了规,怎防他人不觊觎?

(曹魏江山的缔造者——曹操)

司马懿,心机深,时时刻刻隐形身。

曹操在,当乖乖,不哼不哈不胡来。

曹丕在,还藏着,出谋划策光琢磨。

曹睿在,展胸怀,抗衡诸葛是人才。

(魏文帝曹丕)

曹芳在,小童孩,曹爽无能辅山海。

司马懿,得了计,这才渐渐冒出来。

曹爽起,不守矩,僭制越轨乱法纪。

朝臣怨,宗室愁,曹魏王朝露乱头。


公元年,249,司马忽然出了手!

曹爽傻,威风垮,自投罗网受擒拿。

曹氏党,全落网,司马神气往上涨。

曹魏国,变了色,统治大权已旁落。

(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

魏武帝,若有知,地下亦当勤反思。

几十年,多辛苦,打下江山易了主。

怨只怨,儿孙薄,寿命太短难享国。

怨只怨,老司马,寿命太长没办法!


熬垮儿,耗垮孙,曹氏权贵已无人。

关键刻,曹睿错,误信孙资妄托国。

曹爽本,纨绔子,无德无能无信恩。

远君子,亲小人,政由赂成乱朝臣。

失人心,难立国,曹魏大厦就倾折。


魏武帝,怎么防?当年司马乖如羊。

千谋算,万谋算,保得生前不祸乱。

身不在,就无奈,怎保江山不破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魏国   建安   雄豪   中正   司马   士族   外戚   宗室   江山   麾下   丞相   大权   英明   朝廷   狐狸   势力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