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在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称他为乱世之英杰,也有人称他为奸雄。然而,无论如何,曹操都是当时的一位非常强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此背景下,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汉献帝的性格和处境。汉献帝是一个非常温和和谦虚的人,他没有过多的野心和权力欲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汉献帝的地位和权力已经被曹操所削弱。此外,曹操的权力和军队都非常强大,汉献帝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安全,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家族和王朝的命运。因此,汉献帝不可能像小说或电视剧中那样直接杀死曹操,夺回大权。

其次,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或军事家。他没有像曹操那样的经验和才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夺回大权。此外,汉献帝的身份是皇帝,他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身份和义务。他需要考虑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能够冒险行事,否则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最后,汉献帝可能也有一些其他的考虑。他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失去所有的权力,而是需要与曹操和平共处,以保障自己和家族的安全和利益。此外,汉献帝可能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推动政治局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将局势恶化到更糟的地步。

总的来说,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到汉献帝的性格、处境和身份,以及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局势。虽然我们无法确定汉献帝具体的想法和考虑,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资料中了解到汉献帝是一个很谦虚温和的人,




我国前人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说法,不知此语用在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再振兴汉室,来个“什么之治”。

(那样,汉朝还是一统江山,不分后来的魏蜀吴三国。多么美好。)

不知汉献帝咋没有一剑杀了曹操而一了百了的想法,而来个血衣召书呢。![我想静静][大笑]




大话西游痴人说梦,是问董卓乱政时汉献帝刘协过的什么日子,对王公大臣皇亲国戚想杀便杀,惨不忍睹,猪狗不如。豪无人臣之礼,居无定所,形同丧家之犬。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迁都许昌,大修宫庭,,皇帝有了尊严,大臣各司其职,可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天下思定思当初国舅董承及三位大臣蜜谋衣带诏事件,被曹丞相抓了个现形,汉献帝早以心知肚明,他就是笼中之鸟是个摆设傀儡皇帝,丞相礼贤下士,王公大臣文东武西,尚有君王耀武,岂会不知死活挥剑自卫,其实自曹丞相以下的众将领早有杀献帝立曹操之意,只是曹操良谋以久不忍直视啊,时机未到岂可逆天邪神,所以曹操魏公嫁女儿于献帝当起了国丈,那献帝道也乐不思蜀,与天同寿。看一看到曹氏集团后代一帝忍不住耻辱挥刀拼杀,被大将陈济一枪刺死于光天化日之下,何其悲也。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董卓的专权,大将军何进被杀后,董卓进京控制了皇帝与朝廷,开始了专权,董卓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汉少帝刘辩,拥立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这一年刘协只有9岁,从此以后,刘协开始了傀儡的一生。

刘协最早是被董卓控制,董卓被杀后,王允短暂控制了朝廷,接着又是李傕、郭汜等军阀控制,直到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刘协才开始安稳下来,此后刘协的一生都被曹氏所迫,这同时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

汉献帝刘协

人人都想知道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从来没有人会想想汉献帝刘协是否甘愿一辈子当个傀儡皇帝。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没有人愿意当傀儡,乱世之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要有自己的势力,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皇帝的刘协,是否想过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

肯定有人会说汉献帝不是有衣带诏吗?这不就是汉献帝想要刺杀曹操的证据吗?事实上,衣带诏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后汉书 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三国志 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资治通鉴》: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后汉书》说董承、王服、种辑等人受密诏诛杀曹操,但是事情泄露了,这些人都被曹操诛杀三族,《三国志》说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的密诏诛杀曹操,《资治通鉴》则说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皇帝的衣带密诏,与刘备一起谋划诛杀曹操。

衣带诏

汉献帝到底在衣带诏事件上做了什么,况且没人说得清,衣带诏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其实是董承,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有董承参与,而且是带头人,那么董承是什么人?

董承最初是董卓手下的部将,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董卓被杀后,其女婿牛辅不久也被杀,董承跟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最终打败吕布,再次挟制汉献帝,随即长安处于董卓旧部军阀的控制之中,而且爆发了一系列的内乱。

董承就在这个时候崛起,在李傕、郭汜、杨奉、杨定、韩暹等人争权夺利的混战中,董承一直负责保护汉献帝,同时他还把女儿嫁给了刘协,成为刘协的岳父,此时的朝廷是由各部军阀组成的一个矛盾重重的混合体,董承在其中为了排斥其他势力,决定联合曹操打击韩暹、杨奉等人。

董承

到建安元年,董承就因功升任卫将军,并随曹操一起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到建安四年,董承就已经是车骑将军了,这是全国地位排在前三的将军名号,车骑将军之前只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而当时的曹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了袁绍,自己则担任司空。

在军阀的混战中,不排除刘协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不断给董承升官,毕竟刘协娶了董承的女儿董贵妃,董承就是外戚,自古以来,朝廷的权力斗争就少不了外戚,尤其是宦官被完全消灭的情况下,皇帝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外戚。

从历史记载来看,汉献帝刘协是个聪明人,曾经因为怀疑侍御史侯汶贪污而专门想出办法,来证明侯汶作弊并处罚,而不像他的父亲汉灵帝一样荒淫无道,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协是否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刺杀曹操呢?

刘协

答案是没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就不是拿着皇帝来要挟诸侯,而是用非常巧妙与体面的方式来控制皇帝,尽管在表面上,曹操仍然表现得像个忠臣。

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其实是董卓,董卓控制朝廷与皇帝之后,他并不住在皇宫之中,而是住在离皇宫很远的眉坞,平常没事不会面见皇帝,而是由自己手下的亲信来与皇帝打交道,除非有重大事件,才会面见皇帝,这是典型的异地控制皇帝的手法。

但是董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过于残暴,他采用的是恐吓与嗜杀的方式,这种高压统治难以让人心服,所以不断有人行刺董卓,董卓最终也死于吕布之手,相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就高明得多。

曹操主要用以下方式来控制皇帝:

荀彧

1、建立有名望的文官集团与皇帝打交道

曹操一手打造了以荀彧为首的文官集团,颍川荀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世家,是当时的顶级门阀,荀彧还向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等超级人才,这些门阀世家在当时是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再加上有汉献帝这个皇帝在旁,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当有名望的朝廷。

以荀彧为首的朝廷利用东汉皇帝的名义与世家的影响力,号召了天下读书人与士族加入曹操所主导的朝廷,这是名正言顺,也是正统朝廷,因此这个朝廷中的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壮大。

曹操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并不是挟制皇帝以命令诸侯,而是借用皇帝的名义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并且打着正义与师出有名的旗号,在政治上处于绝对的政治正确,但凡反对曹操的势力,曹操都能在政治上打击对方,同时上军事上消灭对方,比如吕布、袁术等势力,都被曹操所消灭。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需要文官集团来与皇帝打交道,自己并不出面,如果曹操想需要在政治上办到什么事,只需要让自己隐藏在文官集团中的亲信给皇帝上书就行了,汉献帝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曹操所要做的事,一般只能同意。

曹操所建立的这个文官集团位于许都,这是曹操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实际上朝廷背后的真正控制人还是曹操,这得益于曹操手中强大的兵权。

2、牢牢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权,依靠的是手中的兵权,并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绩,曹操从迎立汉献帝开始,就利用自己强大的兵权控制了朝廷,曹操的控制是非常隐藏的,与董卓是完全相反的。

曹操起兵是依靠其家族雄厚的实力,起兵后,曹操组建了以曹氏和夏侯氏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真、曹休。曹操几乎不会让外人染指兵权。

曹操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有兵权,对外可以平定不服从的军阀,比如袁绍,对内可以威慑朝廷,打击异己,比如曹操在衣事诏事件中诛杀了所有参与者,并夷其三族,兵权在握,朝廷中任何反对者都无法对曹操形成威胁。

3、异地控制皇帝

曹操采用了与董卓一样控制皇帝的方式,也就是异地控制,曹操并不与汉献帝刘协住在一起,自从把汉献帝迎立到许都之后,曹操大多数时间都是四处征战,在204年之前,曹操是把自己家乡作为大本营的,在204年之后,曹操攻克了冀州的邺城,才开始把邺城作为大本营的。

曹操不见皇帝,或者少见皇帝,就能避免很尴尬,也能避免在皇帝面前表现得过于霸道,从而能够维护表面上的君臣关系,也能够在表面上迷惑文官集团。

曹操这样异地控制皇帝,不怕皇帝造反吗?

当然不怕,因为掌握兵权的将领都是曹操的亲信,举个例子,公元218年,太医令吉本及其子、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许都是当时曹操名义上的都城,吉本等人攻打长史王必,王必是曹操的亲信,掌握兵权,所以是吉本等人的头号目标。

曹操异地控制皇帝

但是吉本等人没有兵权,带了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是王必的对手,王必联合了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一起平定了叛乱,王必和严匡都是曹操的亲信,皇帝即使想造反,由于没有兵权,就算曹操在外征战,也无法刺杀曹操或者据城自立。

这就是曹操不一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根本没有能力刺杀曹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汉献帝是个聪明人,明知不可能,就不太可能以强硬手段来对付曹操,还不如明哲保身,至于衣带诏,更多可能是外戚董承与曹操之间的权力斗争。




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

就这种架势,汉献帝还怎么一剑捅死曹操,根本没有可能。

皇帝一剑捅死权臣的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

公元530年,北魏孝庄帝亲手捅死入宫觐见的大权臣尔朱荣。包括尔朱荣小儿子尔朱菩提在内的30多个亲信,全被孝庄帝的伏兵杀死。

但是,杀死权臣之后,孝庄帝不仅没能夺回大权,而且连皇帝都没得当,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契胡士兵当时就要攻城、杀皇帝,给自家的大首领报仇。同时,四面八方的尔朱系将领立即纷纷率兵开往洛阳。

最后,孝庄帝当了尔朱家的俘虏,从洛阳被押到晋阳,然后直接被勒死。距离自己杀死尔朱荣,也就三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一剑杀死权臣的结果。

孝庄帝元子攸是鲜卑人。所以,还有一股子好武精神。关键时刻,这家伙真敢不计后果,也真有把子力气拿刀捅死权臣尔朱荣。但长在深宫的汉献帝,未必有这个胆量,更难说有这个能力。

我们没必要瞧不起汉献帝。

如果一剑捅死曹操,啥事没有,那汉献帝肯定敢捅。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身边的虎贲就能替他把这事给办了。

议郎赵彦因为向汉献帝陈言时策,然后就被曹操看着不爽:要献策也该向我献策,你向皇帝献策,是几个意思?随即,赵彦就被曹操杀死。

对此,汉献帝非常生气。趁曹操进宫奏事,直接跟曹操摊牌: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你曹操如果还想辅助我当皇帝,那就把我当个皇帝厚待;如果不能,那就开恩让我走。

然后,曹操吓得大惊失色,赶紧找机会往外跑。

曹操为什么害怕?

他并不担心汉献帝一剑捅死他。曹操不会带剑指着皇帝汇报工作,献帝也不可能拿剑指着曹操听他汇报。君臣之间,再怎么关系紧张,也不至于一见面就动刀子。

但是,汉献帝身边的虎贲卫士可是拿着刀的。

“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当时,汉献帝大喝一声:把曹操给我捅死。这些个虎贲御林军,备不住就真敢把曹操捅死。

虽然“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但汉献帝毕竟是天子。临场之变,天子威严未必就不好使。而“曹氏党旧姻戚”至多也就渗透到军官一层,不可能拿刀的大头兵也都是曹操他们家亲戚。

所以,自此以后,曹操再也不敢觐见汉献帝了。甚至,这家伙都不敢在许都办公,直接跑到邺城遥控朝廷。

那么,汉献帝就没有翻盘的机会吗?不是有过衣带诏吗?

有衣带诏不假。但手里没兵,杀不了曹操;手下没人,更夺不回大权。

汉献帝从关中逃回洛阳,身边就剩下一群已是光杆司令的三公九卿。反正自己是皇帝,想封什么官都可以。但封的官,既没权又没钱还没粮食。汉献帝和百官在洛阳连饭都吃不上。

不是还有郡守刺史吗?这些人就不管朝廷、不管皇帝吗?当然管。于是,曹操亲迎汉献帝。但其他的刺史郡守,就要么不想管、要么懒得管。

跟随曹操到了许县,汉献帝才算安顿下来。许县是曹操的地盘。在这里,汉献帝还能折腾出什么故事?

但汉献帝的智商绝对在水准上。否则,董卓当时也不会一眼相中他,然后立他当皇帝。这家伙没少给曹操出难题。

但是,你汉献帝即便再聪明、再努力,也掀不起太大风浪。往往是自己折腾一波,然后被曹操杀死一群亲信;再折腾一波,又被曹操杀死一波亲信。

所以,衣带诏肯定失败,其他诏也肯定失败。至于原因,你只需要看几个关键职官就行。

东汉以来,尚书台是权力中枢。这地方就是发布诏命、指挥百官的司令部。汉献帝到许都后,谁是尚书令?

是荀彧。

荀彧还是忠于汉室的,但让他反曹操,几乎不可能。

初据兖州的时候,曹操因为父亲被杀而问罪陶谦,于是出兵徐州。前脚刚走,老家兖州就被吕布给抄了。当时,曹操惨得就剩下三个县。而这个三个县,就是荀彧帮他守住的。否则,曹操直接变成流兵草寇。

后来,曹操篡位的图谋日渐暴露。而他与荀彧的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但是,曹操与荀氏家族的关系越来越紧。简单说,虽然荀彧忠于汉室,但荀氏家族忠于曹操,对于汉室也就那么回事。

所以,有荀彧把着尚书台,汉献帝连百官都指挥不到,还怎么跟曹操争权?正是因为无法通过尚书台发布诏令,所以才搞出衣带诏。

后来,华歆接替荀彧担任尚书令。

这家伙更是曹操的死党。华歆先当尚书令后当御史大夫,足足八年时间。但《三国志》里,一句都没说他都干了啥。为啥没说?只能说华歆干得全是不能说的事。

尚书令控制不住,禁军总能控制住吧?否则,曹操也不至于连面儿都不敢跟汉献帝见。

曹操杀了董贵人、幽禁伏皇后,还杀了献帝与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这已经把人伤透了。君臣之间实在没法见面。汉献帝小动作不断,曹操也没法直接杀了皇帝。所以,索性离开许都。这是他不见汉献帝的主要原因。

皇帝的禁卫军,一般分为三支。在三公九卿体系中,分别由九卿中的郎中令、卫尉、中尉掌管。郎中令,主要保卫皇帝,兵最少但离皇帝最近;卫尉,主要保卫皇宫,兵多了一些但距离皇帝也远了一些。中尉,主要保卫京城,兵最多但距离皇帝更远。

无论是政变还是拿权,一定要控制住这三支近卫军中的两支。

离皇帝最近的郎中令,当时已经更名为光禄勋,是郗虑。而郗虑肯定是曹操的人。伏皇后事发,郗虑和华歆两个人带兵冲入皇宫,当着汉献帝的面儿,抓走了伏皇后。伏皇后哭着求救的时候,汉献帝回过头对郗虑说: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当时的卫尉,不知道是谁。但这个位置已经不重要。因为许都朝廷太小,不可能搞得那么复杂。公元208年,曹操任命马腾为卫尉。马腾是被曹操扣下来当人质的,然后还能当卫尉,这就说明卫尉已经不是什么要紧的官职。

许都位于许县,许县县令是满宠。满宠是曹操的铁杆。所以,中尉是谁也就不重要了。

名义上,屯骑校尉伏完,掌握着一支禁军。伏完是伏皇后的父亲。当时,伏皇后写信给伏完,让他想办法对付曹操。但伏完根本不敢对付曹操。伏完也就是名义上掌管禁军,但兵都是曹操的。所以,他不是不敢有所作为,而是根本没法有所作为。

汉献帝仅是一个“守位”皇帝,百官也就是“备员而已”。即便如此,曹操的死党、铁杆,还把持着朝政、监视着皇帝。关键是官渡之战后,曹操直接跑到邺城,连面儿都不见了。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也就真的没有可能一剑捅死曹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大权   密诏   挟天子以令诸侯   虎贲   外戚   权臣   兵权   文官   亲信   军阀   傀儡   朝廷   皇后   将军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