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那么杜甫的绝句有起承转合吗?

每篇文章,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现代文,都要有起承转合,诗词尤其明显。

所谓起,就是开篇。承,就是紧接开篇,描述开篇内容。转,就是转折,宕开一笔,往其它方面,比如由景入情,或者入理。合,就是收束全文,或照应开头,或升华主题。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第一句景起,第二句承景,第三句看着写景,但有窗了,就意味着有人了,实际就是幽景转情了,第四句就是合,窗内人放眼望去,旷远空间,含着内心的心境的宽广。

个见!




诗词的格律是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的(太繁琐,此处略)。我们喜欢诗词的后来者,只要按照已经确定的格式要求去学习、写作、交流就好,不必深究其规则来源(当然能真正了解和理解那就更好),也不必纠结于某个诗家的某首诗词有违背格律的问题(这个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不能以此说事,以为格律无所谓。就如同你想踢足球,只要遵守目前的足球规则去练习去比赛就可以了,不必深究足球规则是怎么来的、合不合理,也不必因为历史上某个球星,比如高俅,比如马拉多纳人家都可以怎样踢,你也觉得自己现在也可以怎样踢,高俅那个时候的规则你不懂现在也用不上,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你也学不来,现实中你也用不上。所以不要以偏概全,把精力都投入到没有的方面上了。如果真的喜欢诗词,那就老老实实从头学起,这才是正道!当你真正弄懂了格律就会知道,格律对诗词创作不是束缚和限制,而是会使作品自带光芒,严格遵守格律的作品一定会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无它,格律使然。不遵守格律去写作诗词,看似省事抄了近路,其实结果却是不被主流认可,无法交流提高,没有实际价值,从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那样既得不偿失,也很悲哀。




学者们认为:“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因此,结构基于诗文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结构有哪些样式呢?总分式,横式,纵式等等,或曰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以为起承转合就是诗文写作的一般而普遍的,最基本的结构样式,是写诗作文需重视遵循的写作规律。至于一些例外,是极少数。诗文的结构有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之分,起承转合是诗文的外部结构,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线索等要素,相对来说是规定的;思路是诗文的内部结构,它是写作者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是每个创作者独有的,因每个写作者的个性素养不同而不同。因此起承转合的形式因写作者的不同就具有了平庸和极具创造力之分。在有创造力的作者笔下,起承转合并不僵化而呆板,而是具有极其强烈的的个性色彩,有极其精彩的艺术效果。我以为杜甫的绝句其实也是合乎此写作规律的。他以空间顺序布局,定点观察,视线移动。其思路的轨迹由低而高,由近及远,由实到虚。意象的组合能使人生发许多联想,尤其是虚笔,以此收束,境界阔大,更有升华之独特效果。每个阅读者读后将有其独特之联想想象,不同感染和感受。






文无定式,指的是文章,诗词,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没有固定统一的格式。但,并非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没有章法结构。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有章法结构的。这些结构大体分为:章回,篇章,散文体,叙述,纵式,横式,赋比兴,起承转合等。至于,格律诗是否一定要采用起承转合的格式,进行创作。这要看作者的创作手法。即便是同一个作者也不一定采用一种章法结构来进行创作。一般会根据选择的意象,构筑的意境,和所要表现的主题,选取合适的章法结构,来进行创作。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只能选纵式的叙述体(歌行体)。按照时间脉络来写。如果用:起承转合就很难表述。

同样,杜甫的《秋兴八首》由于是首首相连,环环相扣,每首都不是完全的独立存在,因此,拿出其中一首很难套用:起承转合。如第五首: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围炉诗话》指出:该诗前六句都是兴,最后两句是赋。也就是《秋兴八首》第五首采用的是:兴和赋的表达手法。

但是,由于律诗,绝句大多字数,行数较少,因此在创作中,多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如:

《绝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晴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该诗首先由近景底处,起兴两个黄鹂鸣翠柳,接着用远景高处动态,承接:一行白鹭上晴天。一幅 由:高低动静,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晴天。色彩艳丽的春天画卷徐徐展开。如果没有第二句的承接,画卷就不会灵动,丰满。但是,如果就是停留在“上晴天”,也不行。那怎么办?这就要:”转”,即,从空中下来!于是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不仅从空中“转”回了地面,而且转到了杜甫草堂!由此该诗就不仅仅是景色的描摹,而且带有了很深的意蕴。”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从窗看到了西边远山千秋的积雪,不是去年冬天的积雪,而是千秋的积雪。这种转折,不仅从承接的天上,转到了地面,杜甫草堂,而且转到了杜甫的内心深处!杜甫在回忆什么?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他在想什么?

由此推出了全诗的”合”,即该诗的主题: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就是杜甫尚未磨灭的雄心和抱负。杜甫渴望乘坐东吴来的万里船重返帝京:”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杜甫的诗含而不露,起承转合不露痕迹。而不像有的诗作,起承转合十分明显。如: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起)

远近高低各不同。(承)

不识庐山真面目,(转)

只缘身在此山中。(合)

该诗,就是典型的起承转合。这首诗与杜甫的《绝句》比较谁更胜一筹?肯定是杜甫的《绝句》因为,诗贵曲而非直,藏而不露,含蓄的美才更美!白居易在给元稹的信中称: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白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今贯穿今古,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可见,杜甫无论格律,起承转合,风雅比兴都是:当之无愧的”诗之豪者”。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不知道答案,而是为了厘清事实。

很多人在评论诗词的时候,总是张口闭口就是起承转合,个人觉得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诗词不都是有起承转合的吗?

我认为,文无定法,虽然起承转合是大多数诗词都遵循的创作规则,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诗词都遵从这一规则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这首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这首诗,我们不难看出它的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风景,是没有起承转合可言的。

诗人杜甫就像一个丹青妙手,在一张干净的宣纸的一角先画一棵翠绿的柳树,然后添上两个唱歌的黄鹂,跟着又在天空的一角画上一行飞翔的白鹭,然后画一间有门有窗的房子,从窗子里可以看到西山山岭之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从门口有看到江面上停靠着的从万里之遥驶来的东吴之船……

他通过诗句的两两对仗,共同营造了一幅意境图画。那么这幅图之间的风景之间有承接关系吗?个人认为是没有。有哪个风景总结了其他几个风景得出结论吗?同样没有。虽然作者通过视线所见让诗中场景先后出现,但各个场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键存在,而所谓的起承转合,则是句与句之间要有逻辑脉络联系的,起句之后,承句要对起句进一步细化描摹的,然后转句笔锋一顿转入由起承的场景描摹带来的观感,合句得出结论,这才是起承转合之法。如: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符合最明显的起承转合之法的。对比与此,杜甫这首绝句一看即知是不遵循这一模式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虽然不遵循此法,但却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意蕴之美。

全诗虽然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春天看到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所以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是复杂的,有失落有希望,有欢快明丽却又充满沉郁,是一种徘徊迷茫的情绪,并无什么转换的结果。这首诗的诗意只是杜甫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个人认为这首诗不能随意套用诗词创作的起承转合模式,否则很是牵强。

杜甫的这首绝句,应该算是采用“碎琼乱玉一线穿”的写作手法把四个毫无关联的不同景物,信手拈来为自己情感服务而已。

所以个人认为,我们学习诗词创作,要明白起承转合只是诗词常用的结构模式,但并不是唯一的结构模式,我们要有开阔的思维,不要让之局限于固定的模式,然后使得自己的作品陷入固定模式,显得呆板造作。

我们还可以尝试多种结构模式,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做到自然和谐,仅此而已。

附上起承转合的定义截图,大家可以认真看看,然后来对比我的分析,看看我的这么说是否正确,欢迎您的留言,或者去自己创作问答文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起承转合   绝句   杜甫   东吴   格律   黄鹂   白鹭   章法   诗文   诗词   诗人   布局   规则   两个   模式   结构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