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叫武汉的原因是什么?

谢邀:

武汉在古时候被称为江城。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黄鹤楼中吹玉箫,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黄鹤楼在古代就已经声名鹊起。每次去武汉,最想去的地方也是黄鹤楼。


武汉又被称为武汉三镇主要有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武汉主要是因为长江从城市中流过,再加上其最长的支流,汉江也是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三个地方,即我们开始所讲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跨江呈三足鼎立的格局,非常壮观。新中国成立后就以武汉统称。


武汉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商代中期就见有古城,现在的遗址位于盘龙湖畔,可见商周以来就已经是重要的城镇。


元代的时候,武昌和汉阳并称被称为双城。到了明代,汉江改道汉口形成。清朝时期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汉阳造过汉阳钢铁厂。妄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中国当时落后的政治文化体制。


在古代的史书当中,也有人将汉阳和汉口并称为阳夏,将武昌和汉阳并称为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一起称作武阳夏。


在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将武汉作为首都。新中国解放以后,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至此武汉三镇才名副其实的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从古代的封建时期就有很多次农民起义。像唐代的王先知,元末的徐寿辉,陈友亮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清代的洪秀全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在近代,将2000年的封建王朝埋葬的辛亥革命也是首发于武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伟人毛泽东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很多历史性的会议也在武汉召开过。


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了那个时期的石斧,石锛和鱼叉。

武汉古代也不是叫武汉的,漫长的历史中它有很多称呼 。

对武汉的官方称谓最早见诸于东周春秋初年文献,当时将汉口沿江一带称作“夏汭”、“鄂渚”,是楚国军事经济政治中心之一。到东汉末年,荆州豪强刘表设一郡于今汉阳龟山,名曰“却月城”。南北朝时期夏口更名为郢州。唐代时江夏和汉阳分别被朝廷认为两州而治。“江城”之名第一次出现,始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到两宋时武昌被归入鄂州。后元朝将江夏更名为“武昌”。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新中国解放后,政府将汉口、武昌、汉阳行政划分给合并为武汉市,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三个地方才名符其实地合而为一称为武汉。




武汉这个名字很早就出现过,只是早期的武汉和现在的武汉管辖范围有所区别。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顺序是江北(汉阳)早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只不过是挨着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之前,所谓“武汉”,指的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于湖广行省,是鄂(武昌)汉(汉阳)的并称,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就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这一变化。

所以早期的“武汉”这一称谓就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在1822 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有一句“遂陷武汉等郡”,句中的武汉一词是指武昌、汉阳等郡(府),汉口当时还称不上郡(府)。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也经常用“武汉”两字,比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这些话中所提到的武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其中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确立独立地位是在1899 年(光绪二十五年),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朝廷将汉阳、江夏分治,把汉口同知变成抚民同知,将汉阳汉水以北的地段,往北到滠口,往西到硚口,划归汉口同知管辖,把划拔的这一区域取名“夏口厅”。到了民国初年,又改汉口同知为知事,改夏口厅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夏口县就是汉口的前身。
在1926 年秋,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第二年年初,中华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到这时,武汉才有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1949 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武汉的称谓就此确定。




武汉,原为府名的武昌。元.大德五年改鄂州路为武昌路,以江厦(郡名,汉.高帝六年置。南朝.属郢州。唐.属鄂州。)为治所,明.清改为武昌府。即今武汉市。

叫武汉的原因?还得说一说“武汉三镇”的由来。

除武昌外,还有地名的汉口。因其地当汉水入长江之口,故名。古为汉皋,一称夏口,也称沔口。地处水陆交通枢纽,旧有“九省通衢”之称。明.清时与广东佛山、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合称为四大镇。公元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设武汉市。

另有,县名的汉阳。其属湖北省,汉.安陆县地,属江夏郡。晋.置沌阳县。隋.置汉津县,后改汉阳县,历代相因,为郡、军、府治所。新中国成立后,与武昌、汉口合并为武汉市。






武汉这个名字很早就出现过,只是早期的武汉和现在的武汉管辖范围有所区别。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顺序是江北(汉阳)早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只不过是挨着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之前,所谓“武汉”,指的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于湖广行省,是鄂(武昌)汉(汉阳)的并称,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就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这一变化。


所以早期的“武汉”这一称谓就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

在1822 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有一句“遂陷武汉等郡”,句中的武汉一词是指武昌、汉阳等郡(府),汉口当时还称不上郡(府)。

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也经常用“武汉”两字,比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这些话中所提到的武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其中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确立独立地位是在1899 年(光绪二十五年),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朝廷将汉阳、江夏分治,把汉口同知变成抚民同知,将汉阳汉水以北的地段,往北到滠口,往西到硚口,划归汉口同知管辖,把划拔的这一区域取名“夏口厅”。

到了民国初年,又改汉口同知为知事,改夏口厅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夏口县就是汉口的前身。

在1926 年秋,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第二年年初,中华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到这时,武汉才有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

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1949 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

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武汉的称谓就此确定。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了那个时期的石斧,石锛和鱼叉。

武汉古代也不是叫武汉的,漫长的历史中它有很多称呼 。


对武汉的官方称谓最早见诸于东周春秋初年文献,当时将汉口沿江一带称作“夏汭”、“鄂渚”,是楚国军事经济政治中心之一。

到东汉末年,荆州豪强刘表设一郡于今汉阳龟山,名曰“却月城”。

南北朝时期夏口更名为郢州。

唐代时江夏和汉阳分别被朝廷认为两州而治。

“江城”之名第一次出现,始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

到两宋时武昌被归入鄂州。后元朝将江夏更名为“武昌”。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新中国解放后,政府将汉口、武昌、汉这个名字很早就出现过,只是早期的武汉和现在的武汉管辖范围有所区别。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顺序是江北(汉阳)早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只不过是挨着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之前,所谓“武汉”,指的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于湖广行省,是鄂(武昌)汉(汉阳)的并称,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就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这一变化。

所以早期的“武汉”这一称谓就是武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在1822 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著《汉口丛谈》中有一句“遂陷武汉等郡”,句中的武汉一词是指武昌、汉阳等郡(府),汉口当时还称不上郡(府)。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也经常用“武汉”两字,比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这些话中所提到的武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其中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确立独立地位是在1899 年(光绪二十五年),由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朝廷将汉阳、江夏分治,把汉口同知变成抚民同知,将汉阳汉水以北的地段,往北到滠口,往西到硚口,划归汉口同知管辖,把划拔的这一区域取名“夏口厅”。到了民国初年,又改汉口同知为知事,改夏口厅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夏口县就是汉口的前身。

在1926 年秋,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第二年年初,中华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到这时,武汉才有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1949 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武汉的称谓就此确定。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存在最早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在东湖放鹰台遗址就发现了那个时期的石斧,石锛和鱼叉。

武汉古代也不是叫武汉的,漫长的历史中它有很多称呼 。

对武汉的官方称谓最早见诸于东周春秋初年文献,当时将汉口沿江一带称作“夏汭”、“鄂渚”,是楚国军事经济政治中心之一。到东汉末年,荆州豪强刘表设一郡于今汉阳龟山,名曰“却月城”。南北朝时期夏口更名为郢州。唐代时江夏和汉阳分别被朝廷认为两州而治。“江城”之名第一次出现,始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到两宋时武昌被归入鄂州。后元朝将江夏更名为“武昌”。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新中国解放后,政府将汉口、武昌、汉阳行政划分给合并为武汉市,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三个地方才名符其实地合而为一称为武汉。

其他网友回答:

武汉在古时候被称为江城。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黄鹤楼中吹玉箫,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黄鹤楼在古代就已经声名鹊起。每次去武汉,最想去的地方也是黄鹤楼。

武汉又被称为武汉三镇主要有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武汉主要是因为长江从城市中流过,再加上其最长的支流,汉江也是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三个地方,即我们开始所讲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跨江呈三足鼎立的格局,非常壮观。新中国成立后就以武汉统称。

武汉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商代中期就见有古城,现在的遗址位于盘龙湖畔,可见商周以来就已经是重要的城镇。

元代的时候,武昌和汉阳并称被称为双城。到了明代,汉江改道汉口形成。清朝时期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汉阳造过汉阳钢铁厂。妄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中国当时落后的政治文化体制。

在古代的史书当中,也有人将汉阳和汉口并称为阳夏,将武昌和汉阳并称为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一起称作武阳夏。

在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将武汉作为首都。新中国解放以后,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至此武汉三镇才名副其实的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从古代的封建时期就有很多次农民起义。像唐代的王先知,元末的徐寿辉,陈友亮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清代的洪秀全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在近代,将2000年的封建王朝埋葬的辛亥革命也是首发于武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伟人毛泽东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很多历史性的会议也在武汉召开过。

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市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但其名称的由来,最先却是武昌与汉阳两城的合称。汉阳和武昌有城堡分别始于汉代和三国时期。至唐代,江南黄鹄山(蛇山)下的鄂州城又名武昌城,江北大别山(龟山)南的沔州城又名汉阳城,是隔江而治的两个地方行政中心。


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任指武昌、汉阳(包括汉口)两地。

武汉,简称“鄂”,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改湖北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

至此,三个地方才名符其实地合而为一称为武汉。


武汉在古时候被称为江城。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黄鹤楼中吹玉箫,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黄鹤楼在古代就已经声名鹊起。每次去武汉,最想去的地方也是黄鹤楼。

武汉又被称为武汉三镇主要有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武汉主要是因为长江从城市中流过,再加上其最长的支流,汉江也是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三个地方,即我们开始所讲的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跨江呈三足鼎立的格局,非常壮观。新中国成立后就以武汉统称。

武汉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城市,历史悠久,早在商代中期就见有古城,现在的遗址位于盘龙湖畔,可见商周以来就已经是重要的城镇。

元代的时候,武昌和汉阳并称被称为双城。到了明代,汉江改道汉口形成。清朝时期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汉阳造过汉阳钢铁厂。妄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中国当时落后的政治文化体制。

在古代的史书当中,也有人将汉阳和汉口并称为阳夏,将武昌和汉阳并称为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一起称作武阳夏。

在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将武汉作为首都。新中国解放以后,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至此武汉三镇才名副其实的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从古代的封建时期就有很多次农民起义。像唐代的王先知,元末的徐寿辉,陈友亮明朝的李自成,张献忠,清代的洪秀全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在近代,将2000年的封建王朝埋葬的辛亥革命也是首发于武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伟人毛泽东等都曾经到达过武汉,很多历史性的会议也在武汉召开过。

上个世纪80年代,武汉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是座历史名城,中国的辛亥革命发源地就是武昌市,汉阳兵工厂,武汉钢铁厂,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这都是武汉的名片,





汉阳和武昌有城堡分别始于汉代和三国时期。至唐代,江南黄鹄山(蛇山)下的鄂州城又名武昌城,江北大别山(龟山)南的沔州城又名汉阳城,是隔江而治的两个地方行政中心。



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任指武昌、汉阳(包括汉口)两地。

武汉,简称“鄂”,湖北省省会。它是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跨,江鼎立的格局。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改湖北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京兆   武汉   湖广   鄂州   双城   汉江   汉口   武昌   武汉市   省辖市   国民政府   元代   称谓   唐代   时期   原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