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雄霸中原,孙权握有江东,诸葛亮为何却只能投靠刘备?

诸葛亮是忠于汉室的官员,他对曹操专权、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十分不满,致力于推翻曹操的势力,所以不可能投奔曹操

江东孙权只想着雄据一方,无心与曹操争雄,赤壁之战也是被逼无奈。其父孙坚曾私藏玉玺,对汉室的忠心值得怀疑。所以即使其兄诸葛瑾在江东为官,他也未投靠东吴

刘表是汉室宗亲,但年事已高,两个儿子都难当大事。而且刘表重用荆州当地的士族,诸葛亮原籍山东,是后来迁移过去的,很难取得刘表的信任

刘备和诸葛亮一样,都对汉室忠诚不二,以匡复汉室为己任。虽然势力很弱,但声名远播,手下有关、张、赵三员虎将,都是万人敌。诸葛亮善于用计,经常让武将带领少数精兵,在山野之中打埋伏,由于打伏击可以部署的兵力不多,需要最厉害的武将带队,有关、张、赵这样的超级武将当伏击队长,胜算就高出许多。诸葛亮善于排兵布阵,对阵法之精通无人能及,刘备的军团擅长步兵,可以发挥诸葛亮在阵法方面的造诣

诸葛亮一直隐居于山野,27岁尚未出仕。刘备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如果不选刘备,诸葛亮应该会选刘表,他是打算投靠皇族,推翻曹操这个国贼。可惜刘表眼光平平,荆州之地藏有卧龙、凤雏、徐庶,他一个也没发现。




正因为“曹操雄霸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其手下文臣武将、能人志士众多,诸葛亮自己兄弟诸葛瑾也在孙权姐夫弘咨推荐下出仕东吴。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却能洞悉天下群雄割据势力、强弱对比,在知己好友徐庶推荐下,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皇族后裔刘备亲自三顾茅庐隆中拜访诸葛亮,两人隆中沟通交流后,得到彼此认可,所以诸葛亮出山为其出谋划策,终成一番霸业。

这当中还因为诸葛亮本身就在刘表势力范围下,父亲诸葛珪去世后,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被取代;因诸葛玄和刘表有故,所以带诸葛亮兄弟投奔刘表,诸葛玄在刘表处谋得一官半职,诸葛玄死后诸葛亮隐居躬耕南阳;而刘备在兵败后辗转寄于刘表帐下,年近半百、时感赘肉横生,不忘为兴复汉室、建功立业的目标招贤纳士,天时地利人和,最终促成了这一对君臣走到一起。





诸葛亮为何选刘备,而不是选曹操和孙权?因为这是诸葛亮,甚至是其家族反复权衡过的结果,投刘备要比投其他人好出头。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伯乐如果有了一马圈的千里马,还会不会天天四处奔波,再找千里马呢?恐怕也会懒散许多,喝个酒,谈谈天气,偷得浮生闲的潇洒些时日,享受一下人生吧!

曹操素有求闲之名,四处网罗人才,这是他的立足之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因此,曹操手下文臣武将最多,号称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随口就能数上曹营文、武各十名以上。被演义中戏耍、贬低得极为不堪的蒋干,实际也是一名气极大的名士,在人才济济的曹操处,不得重用罢了。

当曹操度过了创业期,各重要岗位都有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能臣干吏之后,进入了一个人才稳定时段,这时候给新晋人才的机会就不多了,往往都得从最基层干起,见到君主展现才华的机会在减少,能破格提拔的机会更少,远不及创业初期那群人,一句话一个点子就能引起君主重视而被信任,委以重任。我们可以看到,刘备才起家时,与关羽、张飞常食同案、寝同榻,这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后来者再有才,也少了那份情,所以关、张最受刘备信赖,最重要的事,还是会交给他们,比如让关羽镇守老根据地荆州。和诸葛亮年纪差不多的司马懿、杨修,也是这个问题,他们只能去追随曹丕、曹植这些第二代,在曹操处冒头就很难了。

东吴处比曹操处更复杂,孙家占据江东,算是外来者,除了一些创业老臣外,更多依靠当地的世家大族的支持,要给他们留出许多位置,以保证平衡。东吴著名的陆、顾、朱、张四大姓,世代为东吴重臣。这些家族的人出仕,不但占据位置,还有很强的话语权,外来的人想混出头更难。诸葛亮的长兄诸葛瑾就投在东吴,从家族考虑,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可初期也不受孙权重用,后来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青云直上,直至丞相,考虑孙刘外交关系,诸葛瑾才渐受重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夹在魏、蜀之间,也是帝王心术很厉害的安排了。

诸葛亮的出身,是琅琊郡的一个小士族,说不上显赫,退战祸而隐居南阳,算得上家道中落。长兄诸葛瑾已出仕江东,考虑四处压宝,让家族立与不败之地,诸葛亮则要另选君主。环顾当世诸侯,曹操已成气候,再去意义不大。刘表处也是荆襄大族把持,刘璋也差不多。而刘表名气虽大,可少谋寡断,诸葛亮居于荆州地界,感受更深。益州偏远,刘璋羸弱,都不是好君主,不值得投效。

再看刘备具备的条件:

一,汉室宗亲,名气很大,走哪儿都有吃有喝,待如上宾。占过徐州,留过许都,投过袁绍,现在在刘表处也算贵客。这在汉朝是极为重要的身份认可,草根是成不了势的,出身和名望的作用巨大。

二,胸怀大志,有颗不安份的心,为世之枭雄。这点也很重要,安于现状的人,怎么能让不安于现状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诸葛亮不为稻粱谋,不是混个吃喝不愁,短时的荣华富贵。

三,历经失败,经验丰富。失败是成功他妈,刘备屡败,得到无数教训,更知道缺少什么,只要诸葛亮能给出解决之道,刘备很容易判断价值,这也是仅短短的一个隆中对就能打动刘备的原因。

四,刘备现有人才结构,正缺诸葛亮这种类型。刘备武早有关、张,谋臣却几乎没有,孙乾只能跑腿,糜竺、糜芳算外戚,徐庶又走了,文臣第一把交椅,可以说是虚位以待,去,就是高位,看谁敢赌。

五,投资刘备,性价比极高。刘备公司成立许久,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此时加盟,或创业成功,则还能享受原始股东权益,拿着大份额原始股,这比去曹操、孙权处的收益都高。风险嘛,只要不死于战火,如诸葛这种名士,被杀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还可投奔大哥诸葛瑾处。

有这五条,足够让头脑清醒的诸葛亮作出选择了,结果证明,诸葛亮的选则不错。

写此文的现实意义,在于当今一些自认为有抱负、有能力者提供一些择业的经验参考。是去一个已成规模,体系稳定的大公司(如曹操处),还是去一个关系复杂的大型民企(如孙权处),还是去一个老板无追求,只求平安,岁月静好的公司(如刘表处),还是去一个基础很差,可老板志存高远,有自己发挥空间,能共享共荣的公司。

每一次的选择,造就了现在的自己,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哈哈,就这样吧!




曹操雄霸中原地区,孙权手里拥有江东地区,这两家都是大集团。刘备兵马不过三千,战将不过关张赵,地盘也是借的刘表的新野小县城,俨然是农村小作坊。为什么自负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会选择刘备呢?

曹操和孙权盘子太大,他去了也没有施展空间。

曹操和孙权的确拥有强大的集团力量,他们的业务涉及了三分之二的天下。所以但凡是个人才都会往那边去,因为待遇好啊,五险一金足额缴纳,还分房子给你住。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诸葛亮即使去了,也未必能够施展才华。

人才太多的情况下,只有论资排辈,早先他们弱小的时候,你没有加入,那个时候是有股票分红可以分的。现在加入的话,也只能排到第二梯队,就算是做到了管理层,也不可能给你分红。

而刘备就是下一个曹操或者孙权,诸葛亮认为,刘备胸有大志,只要好好经营荆州之地,必然可以把公司做大做强,从而上市。他这个时候来这里,那就是原始股东,虽然困难大了许多,但是创业型的公司,更有动力啊。

刘备三顾茅庐,下手太早。

其实当刘备第一次来的时候,诸葛亮是表示拒绝的。他倒是是不是真的不在家?刘备连诸葛亮的家门都没能进去,可能是诸葛亮的书童刻意说诸葛亮不在家,好让刘备知难而退。因为在诸葛亮的计划当中,甚至没有刘备的名字。

他最次也应该辅佐刘表才对,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刘备来。第二次刘备再次登门,诸葛亮稍微有些心动了,所以开始在暗地里调查刘备的出身和这些年的经历,简直一塌糊涂。所以第二次即使诸葛亮有些感动还是没有见刘备。

如果刘备没有来第三次,可能这段君臣际遇就此终了了。没想到刘备第三次又来了,诸葛亮深受感动,觉得刘备真的是一位礼贤下士之人,而且他是有潜力成为一方霸主的,所以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心系大汉,传统观念让他只能选择刘备。

当时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俨然是要篡汉的模样,跟着他最后的结局肯定是篡汉自理。而孙权本来就是反贼,他们整个集团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不断兼并大汉的土地,杀害大汉的皇族,所以跟着他们只会让孙权造反得以成功。

刘备可就不同了,他的思想理念跟诸葛亮是一样,那就是匡扶大汉,不管这个大汉是不是原来的大汉,只要打着大汉的旗号就行。刘秀的大汉跟刘邦的大汉还不一样呢!而且刘备还是汉室宗亲,虽然血缘关系已经出了七服,但是这就是乱世时期的一杆大旗。

只要刘备利用好这杆大旗,那些心系大汉的能人必然会誓死跟随,诸葛亮与刘备不谋而合,自然是要选择刘备了。

诸葛亮选择最难的一条路,想要凸显自己的能力。

是真名士自风流,诸葛亮是真正的名士,他不拘泥于现实的条件落差。当年他在朋友之间闲谈时,自比管仲乐毅,其实就是说自己文武兼备,是匡扶社稷之才。要怎么去证明这一点呢?如果像他哥哥一样投奔东吴,或许得熬个二三十年才稍微有些成绩。去曹操那边,七嘴八舌的人又太多,即使熬出头来,曹魏的盘子那么大,他本人功劳微乎其微,所以也当不得这种评价。

只有选择最艰难的那条路,才能将他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他喜欢挑战高难度,而刘备就是老天爷给他最高难度的挑战。如果能够把一穷二白的刘备,辅佐成为天子,那么后世又该如何评价他呢?自然是比管仲乐毅还要出色了。

总结:诸葛亮主动选择了刘备,不是只能选择刘备。

  1. 曹操和孙权的集团太大,诸葛亮就算去了,也很难熬出头。刘备这边刚创业,正是加入的好时候。
  2. 即使刘备一穷二白,但是刘备有雄心壮志,而且礼贤下士,让诸葛亮深受感动,所以决心辅佐刘备打天下。
  3. 诸葛亮和刘备一样,都是希望匡扶大汉的人,而且刘备还是汉室宗亲,这就是一面旗帜。
  4. 诸葛亮选择了三条路中最艰难的那一条,或许是为了体现出自己的能力非同一般,去曹魏和孙权,成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选择刘备如果成功了,那能力可就无法言喻了。




不是诸葛亮只能投靠刘备,而是在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势力中,诸葛亮只愿意投靠刘备,曹操和孙权都不是诸葛亮愿意效力的目标。在诸葛亮还在隆中隐居的时候,就经常以管仲乐毅自居,管仲在齐国就是一言九鼎大权在握的人物,诸葛亮以此来自比,也就说明了诸葛亮对于权力是很看重的。在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只有刘备一方能给诸葛亮充分发挥的舞台。

先说曹操。曹操和诸葛亮都是喜欢大权独揽的人,两人都是丞相,一个是东汉丞相,一个是蜀汉丞相,在曹操和诸葛亮掌权期间,皇帝汉献帝和后主基本上都是一个吉祥物。在曹操面前,汉献帝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喘,稍有不慎,估计小命不保。同样诸葛亮也可以像训儿子一样教育后主阿斗,阿斗还不得不叫相父。

但是诸葛亮和曹操又有很大的不同。曹操成为权臣后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虽然他没有称帝,但也只是差一个名义而已,而且他已经为曹丕创造出了可以轻松篡位的条件。而诸葛亮成为丞相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了匡扶汉室,诸葛亮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家族攫取权力。

而且曹操生性凶残,在南征北战过程中曹操多次屠城,犯下累累罪行,特别是对诸葛亮的故乡徐州(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是省一级单位,包括了山东西南江苏北部)。这和说出“济大事者以人为本”冒着生命危险携民过江的刘备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作为徐州人,品德高尚的诸葛亮看不上甚至憎恶曹操是很正常的,同时诸葛亮肯定也能看到曹操在对待权力上和诸葛亮自己有相似之处,诸葛亮就算去了曹操处,也只能是个郭嘉一样的所谓智囊,肯定不可能实现自身价值。

再说孙权。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就在孙权处,诸葛亮的水平远高于诸葛瑾,因此说诸葛瑾能在东吴立足,诸葛亮更可以。但是在孙权处诸葛亮同样很难大权独揽,东吴此时外有周瑜内有张昭,这都是孙策给孙权的托孤重臣,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内事外事都有人管了,那诸葛亮去了江东管啥呢?诸葛亮很难在地位上压倒此两人,无法自身价值最大化,肯定不是诸葛亮首选的对象。

而此时刘备仅有几千人马,手下谋士不过糜竺孙乾之辈,这些人和诸葛亮能力差距巨大,诸葛亮如果去了刘备处,从刘备几十年的经历来看,刘备能力强,具备人格魅力但缺乏战略眼光,而战略眼光正是诸葛亮的优势,这样诸葛亮在刘备阵营就可以大展宏图了。而刘备也曾经救过徐州,也算是诸葛亮的恩人了。诸葛亮选择刘备也就顺理成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阿斗   雄霸   东吴   荆州   茅庐   汉室   徐州   中原   宗亲   名士   丞相   武将   君主   大汉   诸葛   势力   人才   财经   诸葛亮   江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