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算出东风和雾,却算不出上方谷的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和军事谋略家,被描绘为极其聪明和智慧过人的人物。但是,关于他无法预测上方谷的雨的情节似乎是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设置,可能并不符合实际历史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在创作时根据历史事件和流传的传说进行了改编和虚构,为了故事情节的张力和戏剧性,可能对历史细节进行了删减、夸大或创造。

诸葛亮作为一个聪明智慧的人物,在小说中展现了许多超凡的智慧和预测能力。关于无法预测上方谷的雨的情节,可能是为了突出其他角色的智谋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在现实历史中,诸葛亮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和政治家,他在蜀国丞相的位置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军事行动,对蜀国的发展和抵抗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评估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和智慧时,我们应该以历史记载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而不是仅依据小说情节来评判他的能力。尽管小说中可能存在一些虚构和夸张的情节,但诸葛亮作为历史人物仍然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通观演义,不难发现,诸葛亮是一个懂天时、地利、人和、五行八卦,以及奇门遁甲的全才。但可惜的是,就算是全才也逆不了天。

懂天时,是发生在赤壁之战时,面对周瑜要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艰巨任务,诸葛亮算出三日之后必有大雾,于是利用大雾这种天然环境来向曹魏借箭。而后,为了进一步突出诸葛亮的神谋,诸葛亮借来了火烧赤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东南风。正是借来东南风,使得诸葛亮一下子登上了神坛。

懂地利,无论是在针对华容道,还是上方谷,亦或者是斜谷等地,诸葛亮在用兵时都有非同一般的表现。

懂人和,最主要地就是体现在诸葛亮为刘备创造的“亲民”人设,而蜀汉之所以能够建立政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刘备得人心,使得众人都维护和支持。

五行八卦,最直接体现在八卦图上。当时,刘备伐吴,因为中了陆逊的以退为进和步步为营之计,最后在夷陵之战中被一把大火给杀得大败。而陆逊引得胜之兵向西追袭时,在鱼腹浦被诸葛亮当时入川所随手布置的八卦图给困住了。最后,要不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的救助,陆逊必然久困而不得出。

奇门遁甲,最主要表现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当司马懿派遣秦朗等人夜袭蜀寨,正值此时,忽然阴云四合,黑气漫空,而后天复清明。这是诸葛亮使用遁甲之法和驱六丁六甲之法。

但很奇怪的是,这么一位全才一位,在赤壁之战时宛如神助,而到了上方谷之战时,却宛如天谴一般呢?

其实很简单,万事皆有度,皆有源头可源。诸葛亮之前是长时期隐居在南阳,而在南阳时,诸葛亮除了读书写字交友和游山玩水之外,就是耕作,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既然要耕作,那就必须懂天时,知晓什么时候播种;也要懂地利,需要根据河流的走势来引源。

而江东一带距离荆州南阳一带并不是很远。虽然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但是就气候而言,两地相差的应该不是很大,除开居部因素。这么一来,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根据以前观察的气候进行整理,得出大雾和东南风的结果。

而上方谷一带则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地图,诸葛亮之前的四次北伐都没有走这条道路,只是第五次的时候才突然改变了战略。虽然大军在开拔时,会有先锋军在前方探路,但先锋军也只是探查地形和有无埋伏罢了,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去观察天时。所以,这也是诸葛亮一时得不出下雨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神学的因素,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上方谷一战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很谨慎地派魏延去诱敌了。但是,司马懿同样谨慎,虽然他大军深追魏延,但是背后还有张虎、乐綝,以及郭淮等人的万余士卒。所以,就算是突发情况,魏延和马岱的五百多士卒根本敌不过。

还有,这场大雨的来临是很突然的,忽然狂风大作之后,便是骤雨倾盆。诸葛亮在还未完全熟悉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应对。

最后,就是科学的因素。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上方谷一战,当时正值秋季,而且上方谷呈葫芦状。当诸葛亮的一把大火在谷内燃烧开来时,冷热两股气流就会对冲。在一定时间之内,就会达到一定程度,最后开始局部大雨。

总而言之,上方谷一战,就如同诸葛亮最后所感叹的一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而诸葛亮最后病逝在五丈原的悲惨结局,也就是司马徽所料的一样“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诸葛亮识天时懂地理,当然能预测天气。上方谷没测出有雨是有原因的。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能利用大雾借十万支箭,又能借东风火烧曹营,都巧用了一个借字,神话了诸葛亮的才能。实际上诸葛亮用常精通气象知识。赤壁之战的时候正值冬月也就是阳历12月份,西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到长江流域,与南方湿暖空气相遇极易形成对流而形成东北大风。冬季时节,南方白天日照充分气温较高,夜间则气温逐渐下降,就形成了雾气,尤其在日出之间,雾气浓度可达到极值。所以诸葛亮选择在日出之前结束借箭的行动就不奇怪了。

在上方谷诸葛亮用火攻围困了司马懿父子,就在司马懿父子相拥等死的时候,突降一场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懿父子得从逃生。一场稳操胜券的战斗泡了汤,煮熟的鸭子飞了。

那么诸葛亮事先为什么没能算出来有大雨呢?因为上方谷是一个狭长的深谷,在谷底烧起大火,热气急聚上升,再一吸聚周围的凉气就形成空气的强对流,极易造成暴风骤雨,夏天也常发生隔道不下雨的现象,是事先很难准确预测的。诸葛亮正是遇到了这种情况。《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为了后续的故事,特地给司马懿留了个活路。




原因有四:

一是作者罗贯中设计,试想如果诸葛亮每次都算对了,那他就战无不胜,最后一统三国的是蜀国。

二是鲁迅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说: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没有那么神!《三国演义》夸大了他的智谋。

三是中国古代流行的预测术,像奇门遁甲、大六壬、小六壬、京房六爻等在实用预测上是有成功率的,不是百分之百。

四是诸葛亮预测方向不对,即便是预测出上方谷的雨,并且采取了相应的预案措施,也不一定行。诸葛亮应该首先预测司马懿的命数,他既然会看天象,应该知道按照星宿分野司马懿将星没有陨落的迹象。做再多也是无用功!




抛开小说演绎的成分,我们就当诸葛亮借东风,利用大雾草船借箭是真实的,但却算不出上方谷的雨也是合理的。

借东风,草船借箭,表明诸葛亮在当时有超出常人的预测天气的能力,但上方谷的雨,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一场人工增雨,是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蜀国将士在无意之中完成的,无中生有,始料不及。

形成降雨的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充沛的水蒸气,一是要有凝结核,水蒸气在凝结核上凝结,并逐渐变大,到一定程度,空气支撑不住就会下落,形成雨。

上方谷,从其名称不难想象,环境封闭,空气不易流通,必然蕴含大量水蒸气,诸葛亮发动火攻,必然产生大量烟尘,正好起到凝结核的作用,这与现在人工增雨,在云层中喷洒碘化银作为凝结核是一样的道理。于是,水蒸气大量凝结,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另外,战场上的爆炸声、人喊马嘶声、兵器的撞击声,对降雨的形成,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可能注意过,下雨时,每当雷声响过,接着往往是一阵急骤的雨滴落下来。有人统计过,二战期间,每当激烈的炮战之后,就会到来一场大雨。想想原因,可能是巨大的声音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使空气中的小水滴剧烈的碰撞,聚合成较大的水滴,从空中落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演义   赤壁   借东风   南阳   东南风   蜀国   奇门遁甲   全才   水蒸气   东风   大雾   天时   大火   大雨   情节   财经   历史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