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在满洲留了多少兵力?情况如何?

清朝入关后留在满洲的兵力相对较少。清朝在入关后,满洲地区的兵力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清政府为了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开始逐步将满洲地区的兵力调回中原。具体情况如下:

在清朝入关初期,满洲地区的兵力还比较充足,大约有30余万人。这些兵力主要分布在辽东、吉林、黑龙江等地。但是,随着清政府逐步稳定中央政权,满洲地区的兵力开始逐渐减少。到了清朝中后期,满洲地区的兵力已经减少到了大约10余万人。

满洲地区的兵力减少并不是因为清政府对满洲地区不重视,而是因为清政府在地方权力和中央权力之间的博弈中,逐渐牺牲了满洲地区的利益。为了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清政府逐渐调回了大量的满洲地区兵力。

总之,清朝入关后在满洲留下的兵力相对较少,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回了中原地区。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这方面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欢迎随时联系我。




这个问题不错。短短一句,覆盖的历史时期非常广泛,毕竟清朝统治时期长达200余年,期间驻扎东北的兵员每个时期人数不尽相同,更头疼的就是相同时期的不同文献说法还不一样,正如在这个问题下回答者说的“这是一笔糊涂账”,形容的非常准确。但是好在文献数字上的误差不是很大,大致有多少人还是能知道个大概的。

首先来看看清朝刚刚入关时候在东北所留兵数,这个时期由于全国尚未平定,清廷从东北调兵数量极大,毕竟要争天下,清廷恨不得把东北所有的战争潜力都榨干投放到内地来压制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这个时候算是东北兵力最空虚的时段。在这一时期只能这么形容东北:仿佛身体被掏空。

从清初传教士卫匡国所写的《鞑靼战纪》记载,清廷几乎动员了东北广大地区所有民族的壮丁参战,连黑龙江极边地区的人都没放过(被清廷统称为索伦人)。

《鞑靼战纪》:大批鞑靼军进入中国:他们不只来自女真过、奴儿千,也来自古老的西鞑靼,以及鱼皮国——它在更东边,位于日本上面。




1644年,吴三桂开关迎降之后,清军首批入关的部队为满、蒙八旗的三分之二,汉军旗的全部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的部队。总兵力约为13万~14万人之间。




但是,这仅仅是首批入关部队,随着战争的深入,清廷很显然把东北当做了后备兵员基地,在《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中,又留下了多处清廷从东北调兵的记录。请看下面记录。

顺治元年七月,命留守盛京的何洛会,从原来每牛录派1名披甲的基础上,再增派4名披甲到内地。




顺治元年十月,命何洛会于每牛录再派2名披甲前来。




所以,可以想知清朝在入关后为了与南明、农民起义军作战,其关内作战、戍守部队肯定会比初始派出的13~14万名军人的基础上增加很多,当然后续派出的人数已经不可考,我也不再做进一步分析。但是,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给我提供了一个数据,个人认为这个数据还是能反应清廷当时在东北兵力情况的。注意,此书在顺治元年只提供了盛京(沈阳)和兴京(赫图阿拉)的兵力,而吉林和黑龙江的缺载。顺治十年以后稍微详细了些。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顺治元年,设驻防盛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兵八百名,箭匠、铁匠各十名。驻防兴京八旗满洲兵五十名。








顺治元年清廷在其“龙兴要地”盛京和兴京的总兵力仅仅只有870人,顺治十七、十八年盛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603名,吉林和黑龙江的兵力有930人。可见关内战事对清军分布影响之大。可见清朝统治者在争霸中原的同时,根本无暇兼顾东北老家,当时出使清廷的朝鲜使者返回时便云:“北京留军十余万,以此无敌于天下。而山海关外,则有同无人之境矣。”,还有在顺治朝的朝臣屡次建议清廷重视东北防务,这些史料都是当时东北空虚的明证。

《皇清奏议·谨陈奉天形势疏》: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以内而言,河东城堡虽多,皆成荒土。






直到康熙年间清廷才开始慢慢重视东北防务,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陆续将内地的八旗军重新发往东北,并将当地的索伦部族于康熙十年编为“新满洲”,增加东三省的防守力量。在雅克萨之战后,更加重视对东三省防御体系的建设工作,但是进展是缓慢的,康熙时期东北驻防力量上涨的很有限。据康熙二十九年《大清会典》显示,东北奉天府、牛庄、盖平、凤凰城、广宁、兴京、开原、锦州、宁古塔、黑龙江等地兵力(驻防甲兵加军官数量)加起来只有10257人(此数据不排除算错,疏漏者,反正图片在,大家也可自行计算)。附图。








其后,清朝在东北的防务大幅度提升,兵力有很大的增加,根据魏源所著《圣武记》引用乾隆二十三年《大清会典》数据为盛京将军下管辖兵数为19276人,吉林将军下管辖兵数为14392人,黑龙江将军下管辖兵数为8557人,共计42225人。其后兵力调出参加各种战事,东三省各城驻防之兵有35400人。附《乾隆会典》东三省各城驻防兵数,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数据真是辛苦魏老先生了。












而根据嘉庆二十三年《大清会典》显示,清廷的防守兵力比乾隆年间又有所下降,“东三省各城驻防,四十有四,兵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一人”,注意是35361人,根据其所列细目,盛京有兵约18340人、吉林有兵约10279人、黑龙江有兵约6742人。而在咸丰末年编成的《皇朝兵制考略》上,东三省兵力合计为44552人。










所以,从以上史料得出,清朝初期在东北的兵力是几百至数千,大部分时间段在东北的兵力总体来看达到了3万到4万多人,尽管不能精确到个位数,但大致数量还是能确定下来。

为了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辽、吉、黑三省的兵力沿革,现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将三省兵力各个时期数据分别罗列(乾隆及乾隆以后年月):

盛京:

乾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19276人、嘉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18340人、咸丰末所著《皇朝兵制考略》记载为19862人、光绪四年《盛京典制备考》记载为18696人、光绪二十年《沈故》记载为15110人。

吉林:

乾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14392人、嘉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10279人、道光四年所著之《吉林外记》记载为10692人、咸丰末所著《皇朝兵制考略》记载为13267人。

黑龙江:

乾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8557人、嘉庆十五年之《黑龙江外记》记载为11394名、嘉庆朝二十三年《大清会典》记载为6742人、咸丰十年所著《黑龙江述略》记载为13831人、咸丰末所著《皇朝兵制考略》记载为11423人、民国二十一年《黑龙江志稿》记载为10300人(但此数据据称是抄自嘉庆《大清会典》,应该是抄写失误)。

至于提问者所问这情况如何?究竟是什么情况?是经济情况?还是财政情况?还是军事情况?这要是全写下来,可是能写十几万到几十万字的,这个真是指向不明啊!我想从题义上看提问者应该问的是军事情况吧?那我且来简单说说。

东北的军队与其他各省不同,是以八旗军为主。从东北三将军的布防分布来看,很明显有一种“重南轻北”的趋势,其兵员数量当属龙兴之地的盛京最多,吉林次之,黑龙江又次之。这从乾隆、嘉庆年间所编订的《大清会典》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两部会典显示(上有数据),乾隆年间吉林和黑龙江的兵力加起来仅略高于盛京。而嘉庆时期,盛京的兵力居然还比吉、黑两省多了1319名,这个格局在咸丰末年还是没有质的改变,很明显清廷对更靠近沙俄的吉林和黑龙江地区重视程度不够,而且三省兵力存在很大的不足,给东北的军事防御问题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由于东北的驻军颇有战斗力,其军事力量被清廷大为倚重,乾隆就曾说:“东三省人多精壮,能着军功”,凡有战事必调东三省的军人参战,据《黑龙江志稿》统计,光是黑龙江军人从康熙三十五年征噶尔丹开始到光绪年间,前前后后共参战高达“六七十次,转战几达二十二省”,可谓频繁。

一方面,东北军人骁勇善战,他们为维护国内稳定和包围边疆安全方面功勋卓著。但另外一方面,长期在关内、西北、西南边疆的作战也给东北人力和军力带来了巨大的消耗,“详查被调官兵,大都效命疆场,其获生还者,十不得一”,历次参战光是索伦兵总的损失就高达6万多人,这还没算上清初入关参战的人数,这个数据已经不可考了。






在同治年间,东北军人的精壮兵员发生枯竭现象,吉林省“存营半数伤残,难以驱策”,黑龙江“近年征调频仍,存营官兵不敷委用”,大量得用军人长期在关内战死或伤残,对东北的边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便是清廷勉强补齐东三省之兵员,战斗力也大不如前,本来从兵员数量上来说,应付沙俄就已经不足,更何况兵员素质还很堪忧,后果可想而知。

《黑龙江志稿·卷二十六》:自校猎之制不行,加以先后奉调出征者四十余次,大都亡于战阵,户口凋零,其凯旋回旗者,又侈然以功自矜,习于安逸。举纠桓精锐之士,悉变为疲软。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个小问的回答,东三省兵员数量长期以来大概是3万多到4万多人,而东三省的兵员数量虽然大致与内地各省基本持平,但是要应付日益严重的北方危机还是不足,且有大量的关外军人在关内战场战死,无疑让东北的防务雪上加霜,更加御侮乏力。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高宗实录》、康熙朝《大清会典》、乾隆朝《大清会典》、嘉庆朝《大清会典》、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皇清奏议》、《圣武记》、《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皇朝兵制考略》、《黑龙江志稿》、《黑龙江外记》、《吉林外记》、《盛京典制备考》、《沈故》、《鞑靼战纪》




这是一笔糊涂账,根本计算不清楚。

清军入关后满洲留了多少兵力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几乎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只能进行粗略的估计。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两大问题期待解决,第一后金控制区的总人口不能确定,也难以确定,只能估计;第二,多尔衮入关前的政治军事决定使得清军的最终兵力成了一个谜。(清军入关之前,蒙古帝国林丹汗灭亡,喀尔喀蒙古和亲、朝鲜成为藩属国,已经无后顾之忧)

后金(1636年为清)的政治全局谋划。

随着后金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扩大,蒙古的林丹汗采取联合明朝对抗后金的举措。而内内喀尔喀却早早于后金联姻,蒙古内部分裂不断。

1631年4月、1632年3月,皇太极把握机会两次进攻林丹汗不,迫使其逃亡青海,部众大都散落被皇太极收拢。1634年,林丹汗得天花病死。1635年,多尔衮再次征讨林丹汗旧部,其儿子、妻子都归顺了后金政权。至此,后金东部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

1636年,皇太极率军突袭朝鲜王国,抛却城池不打,用12天的时间兵临朝鲜国都的城下,开始围城战。同时,多尔衮袭击江华岛,将朝鲜国王的王妃、王子、宗亲、大臣家眷俘获78人。

1637年的正月,朝鲜各地救援国都的军事行动基本毫无功效,于是,朝鲜国王出城投降,签订协议,朝鲜断绝同大明的政治联系,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清军此次军事行动收获甚大,断绝了朝鲜和明朝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成为了自己的藩属国,同时又劫掠了一大批朝鲜人进入自己的控制区域。

至1637年初,清的周边敌对势力只剩下大明朝了。清军如果攻打明朝,已经无后顾之忧,只会留下极少数的正规军作为留守,具体数量很难估计和计算。(1636-1637清军降服朝鲜战役示意图)

12万清军统一全国那就是一个笑话。

清军入关之前,根据统计,满洲八旗有309个佐领,18个半分佐领,这其中还有一部分蒙古的佐领,清朝末年,满洲八旗中还有35个蒙古佐领;蒙古八旗有佐领117个,5个半分佐领;汉军八旗有157个佐领,5个半分佐领。合计583个佐领,28个半分佐领。

1601年,努尔哈赤确定300人为一牛录,这是一个行政、军事、生产活动的综合体,平时劳作,战时就是军队,军队的主要构成就是壮丁,年龄为15-16岁到59岁的男性。

清代各个时期的牛录壮丁数是不同的,皇太极时期大约在200人左右,康熙时期130-140人左右,嘉庆皇帝时期大约在150人左右,都是约略的数字,不能准确定下来。

牛录的掌管者开始称牛录额真,1634年改为牛录章京,入关之后改称佐领。半分佐领则是指人员没有达标的牛录,也称半分牛录,壮丁数约略在100-150左右,达到200人壮丁数了就改称佐领了。(范文程和多尔衮剧照,入关之前大清已经开始全民皆兵了)

多尔衮入关之前清军的总数量可以计算出来,28个半分佐领可以合并成14个佐领计算,共计597个佐领,常备军总数在12万人左右,这只是平安时期的标配而已,战争时期的数量不止这么多。

1644年农历的四月初九,多尔衮感觉时间紧迫,手头兵力紧张。此时范文程建议,建议大清为了将来可能的大发展,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方式。多尔衮在几天之内要求控制区内的10岁-69岁之间的男性全部参加军队,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全民皆兵了。

鉴于大清入关需要大量的军队,预估15-60岁的男性绝大多数都入关了,少数壮丁和10-15,60-70对的男丁绝大部分作为留守和后勤工作。此时大清的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威胁,朝鲜是藩属国,主要为大清提供后勤物资。

那么清军入关之时,应该是全民皆兵,绝对不止12万人。有人推断清军入关之时兵力总数为18万人,加上吴三桂的5万人马,共计23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大清当时的总人口没有准确数字,只能预估。那么预留满洲的人员大都是10-15岁、60-70岁的男性在总人口的占比也只能预估了。这就使得我们对满清预留军队的数量成了一个预估加预估的预估,那么这样的出入就非常大了。

顺治时,满洲八旗增加8个佐领,蒙古八旗增加8个佐领,汉军八旗增加47个佐领,约合军队12600人。此时作战清军的一个佐领统领的人数十分不确定,有的一个佐领手下的军队非常多,远远超过了200人,按照战时的配置,一般情况下要增加100人左右作为战损替补,这也是一个糊涂账。譬如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一个团是2500多人,而和平时期只有1500人左右,因此八旗军的非作战时期的兵力和作战是的兵力是有差别的。

普遍认为,清军入关之前大清的总人口在200-300万人之间,如果全民皆兵的话,预估当时的清军总量在100-150万之间,我们经常统计的大概是参与野战的军队,还有大量留守的军队在本地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参与后勤补给工作,统计起来非常困难。

因此12万清军就统一了全国那就是一个笑话,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根据史料记载,清军入关时,满洲八旗四万余人,蒙古八旗一万五千人,汉军八旗三万余人,汉族降将孔有德等联军二万余人,各旗包衣、外藩 共计一万人左右,对外号称二十万,加上眷属、奴仆最多100万人。

1644年清军入关时,东北地区的人口,估计在200万左右,因为目前没有详实的资料可查。努尔哈赤于1618年在今日辽宁抚顺市的新宾县建立后金政权,当时的领土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到1626年时,国土面积达到20.5万平方公里,1644年入关时,后金一统东北地区,降伏西边蒙古察哈尔部和东边朝鲜,此时的国土面积已经达到190.03万平方公里,人口预计在250万左右。

后金入关前兵制兵数向来是史界感兴趣的问题,但因为各种材料矛盾重重,互有冲突,加之各人又存在不同理解,所以确实很难彻底地,无争议地弄清楚。更何况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不懂满、蒙文字是无法弥补的缺憾。个人感觉现在大家所依赖的《满文老档》等汉译本实在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从无法弄清原版格式源流,乾隆朝重抄时漏抄和改写、任意加注,到今人汉译时不注明满文转写,译文本身又不能完美无缺,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令读者一头雾水。校正、转写和翻译台湾已出版之40册《旧满洲档》原件影印本,已经成了学界急需完成的课题,可惜因为版权等问题至今未能令我等爱好者满意,实在是莫大遗憾。原文本身写成已久,自知存在一些问题,而回帖中也有少许补充。后来搜集各种资料,又形成许多想法。借此回复一并略谈。但因为清入关前兵数问题牵涉范围极广,若要详细追究势必要把每一场战役都一一剖析,我本来就不专研于此,最近之兴趣精力也不在这上面,不免力不从心,只能挑几个关键问题说一下,也不能一次写完,只是随想随写。为偷懒起见不专列参考,各种引用夹于行文中。方便起见,常见的史料也许会简写如下,文内不再加以注明:如明朝各朝实录简称《神录》、《熹录》、《长编》等。清各种实录称《满录》、《武录》、《高录》、《宗录》等。《满文老档》称《老档》。《旧满洲档》称《旧档》。《明朝档案总汇》称《明档》。《明清史料》称《史料》。《天聪五年八旗值月档》称《聪五年档》。《天聪九年档》/《汉译满文旧档》称《聪九年档》。《崇德三年满文档案选编》称《崇三年档》。《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称《内史院档》。《盛京满文逃人档》、《盛京满文清军战报》等称《逃人档》、《战报》等。《历代八旗杂档》称《杂档》。《天聪朝臣工奏议》称《天聪奏议》。《盛京刑部原档》称《刑部档》。《八旗通志初编》称《通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称《通谱》。《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称《事例》。等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说东北,不要说满洲。

满洲是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称呼,将中国的东北胡说成是满洲,目的是扶持伪满洲国分裂中国。实际上,东北并不是满族的地盘,以建州女真为例,他们直到明代才进入东北地区,之前都在远东晃悠。东北从几千年前,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甚至包括韩国人自称的祖先高句丽,也有大量的汉人。

所以,把东北说成是满洲,也就是满族人的地盘是极为荒谬的说法。


只要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成为东北。

满清入关以后,在关外没有留多少军队,也没有留什么人。

因为当时稍微有些本事的满族人,都不愿意留在关外苦寒之地受苦,想方设法入关享福。

清朝初年,在满洲设置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满洲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关内地区。

当时关外满族人非常稀少,地广人稀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属于吉林将军管辖的宁古塔,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

今天牡丹江不算什么偏僻地方,但当年就是苦寒的流放地,根本没有人烟。

被流放到这里的犯人,一路上经常走一天,都看不到一个人。方拱乾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就是因为这样,满清怕汉人进入东北后反客为主,将地盘全部占了,所以采取封禁措施,修建了柳条边,禁止汉族移民进入其腹地。

但旗人却不愿意去东北。

乾隆时期,由于人口大增,很多旗人家庭非常困难。因为旗人不是每个人都有国家补贴,有名额限制,没有补贴的又没有生活技能,很容易沦为赤贫。

当时乾隆自以为是的想了个好办法,也就是送大片土地,送房屋,送农具和牲口,还给一笔安家费,让这些活不下去的旗人去东北种地。

这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然而,不到3年,去种地的旗人几乎全部逃了回来,人家宁可在家躺着受穷也不去吃这个苦。

就具体人口来说,以吉林省为例,清初吉林省内民族主要为满族、蒙古族和锡伯族等,汉族也有少量定居,但人数很少,主要是之前别抓过去种地的奴隶。

在清初,吉林全省人口总数竟然只有数万人,直到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人口才约9.9 万。这不到10万人,还不仅仅是满族,由此可以想象军队会有多少人。甚至直到清末鸦片战争时期的1850年,吉林人口才32.7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满洲   兵力   清朝   咸丰   嘉庆   乾隆   满文   蒙古   兵员   朝鲜   清廷   顺治   吉林   黑龙江   时期   情况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