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使得唐朝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然而,唐太宗在晚年时期,却出现了一些昏庸的表现,这些表现对唐朝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唐太宗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他的昏庸表现。


一、政治方面


1.人事任用失当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人事任用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他对一些不称职的官员过分信任,任用他们担任重要职务,导致朝政不顺。例如,他曾经重用李义山、李义府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但是他们却缺乏政治才能和能力,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此外,唐太宗还对一些功臣不够信任,忽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导致政治上的失误。


2.政策失误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政策上出现了一些失误。他曾经推行过一些过于严厉的政策,如杀童案、革职案等,这些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此外,他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也犯了一些错误,如与突厥的战争,他的指挥失误,导致唐军惨败,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3.失去权威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失去了一些权威。他的亲信和家族成员在政治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掌握了很多权力,而唐太宗本人则显得越来越软弱。他的一些决策也受到了家族成员的干扰和影响,导致朝政的不稳定。


二、经济方面


1.财政困难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财政困难。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很多的战争和修建工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是,他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财政问题,导致国库空虚,无法满足军费和民生开支。


2.物价飞涨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物价飞涨。由于财政困难和战争频繁,唐朝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物资短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这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3.农业减产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农业减产。由于战争频繁和自然灾害,唐朝的农业生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导致粮食减产和物价上涨。这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三、文化方面


1.文化衰落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文化方面出现了一些衰落的迹象。他的亲信和家族成员在文化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推崇的文化观念并不是很高尚,导致文化的质量下降。此外,唐太宗本人也不太重视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不够重视。


2.科举制度问题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科举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他的亲信和家族成员在科举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导致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受到了影响。此外,唐太宗本人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科举制度的问题,导致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


3.文化交流减少


唐太宗在晚年时期,文化交流减少。他的亲信和家族成员掌握了很多权力,他们对外交往的限制和打压,导致了文化交流的减少。这也使得唐朝在文化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对于唐朝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唐太宗在晚年时期,出现了一些昏庸的表现,这些表现对于唐朝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唐朝的衰落和衰败。但是,唐太宗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他仍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帝王。




在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的为帝期间,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贞观十九年的亲征高句丽事件。如果说之前的太宗皇帝是精明强干的、英明神武的,那么从高句丽战场上回来的太宗皇帝就是疲劳多病的、安于享乐的。

人在死亡面前很容易妥协,转而变得易怒、多疑,并且开始享受人生,即便享乐的代价是沉重的。比如说太宗皇帝,他在贞观末期的骄奢享乐一直成为世人攻击他的证据,甚至很多人忘记了他所做的那些政绩,而津津乐道于他如何如何昏庸,须知昏庸是相对的,太宗皇帝的昏庸只是相对于他为帝前期开创的贞观之治而言的,实在不应该大加苛责。

武德九年,一场玄武门之变成就了李世民的皇帝梦,在登上皇位的同时,伴随着李世民的就是永远的争议,皇位得来不正这件事是无论如何抹杀不了的,况且李世民还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在为帝期间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向世人证明他这个皇帝是最合适的。而李世民也的确做到了,由他和他的团队开创了贞观之治,虽然不能称之为盛世,但是正是因为李世民为后来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不可以否认的。

这样一个文治武功的时代,是令后世怀念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善于纳谏,这是极为难得的,魏征和王珪这两个东宫旧臣时刻不忘规劝李世民,而李世民也愿意纳谏,留给了后世一段非常好的佳话。但后期李世民逐渐不再纳谏,变得独断专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对于自己建立的功绩开始自信起来,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李世民为帝日久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谏。

令人耿耿于怀的就是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推到了他的墓碑,起因就是李世民得知魏征生前曾将进谏的时间和内容等拿给褚遂良看,目的很可能是为了青史留名,而且魏征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接连犯下大错。这让太宗皇帝觉得自己被魏征蒙蔽了,因此在为魏征亲笔题写墓碑之后又将其推倒,但在后来,李世民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后还是下令为魏征重修墓碑。

重修墓碑这件事发生在亲征高句丽之后。从贞观十八年开始,李世民就打定主意要亲征高句丽,并在派出李绩和张亮的两路大军之后,于贞观十九年的春天带领十万大军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征高句丽这件事被看成是李世民贞观末期的穷兵黩武,实际上这还真算不上穷兵黩武。李世民在最初继位之后并没有开始对外战争,而是第一时间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最大程度发展了农业。为了先提升国力,李世民甚至忍下了渭水之盟,为的就是在国力充足的条件下对外开战。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力确实大大提升,然后李世民才开始收拾骚扰边境的小国家。并数次取得胜利。攻灭高句丽是中原王朝从隋炀帝开始就有的夙愿,但是很不幸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虽然攻下了十余座城池,但是高句丽并没有就此灭亡。但李世民的身体却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实际上在回师的路上李世民就病了,从此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真正好起来,太子李治开始长时间的监国。至于病因则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因素就是劳累过度。他20岁随李渊晋阳起兵,之后的数年之间一直征战沙场,天下平定之后就是和太子李建成争权并发动玄武门之变,再之后就是勤勉政事,一直到贞观十七年李祐、李承乾、李元昌、李泰等等谋反的谋反,谋嫡的谋嫡,给李世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再加上李唐皇室遗传的风疾,终于在持续近一年的高句丽战场上爆发了出来。

李世民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开始享乐,比如大兴土木,将终南山上的太和宫重修扩建为翠微宫,将仁智宫重修扩建为玉华宫,做为李世民的避暑行宫(李世民一直很怕热)。两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可胜计。

李世民的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年轻时候的他曾耻笑过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这很可能就是病魔和死亡带来的恐惧,让李世民想抓住一切可能让他继续活下去的可能,为此他宁愿相信曾经不肯相信的东西。但他不知道的是,服食长生不老药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贞观二十三年的五月,李世民在翠微宫含风殿去世,时年52岁。




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开创盛世,堪称圣君。

然而,进入中年(唐太宗51岁去世,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晚年)以后,唐太宗却渐渐“变坏”,“渐不克终”。

两人的先后离去,使唐太宗渐渐”放飞“

唐太宗手下能人极多。

然而,最能够约束他的,只有两个人。

一位是直臣魏征。

唐太宗把他看成自己的镜子,能够随时找出自己的问题来。

一位是长孙皇后。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可能魏征早已经被弄死了。

这位贤内助,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及时制止丈夫的冲动,维护直臣。

然而,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

内助和镜子没有了,唐太宗也就逐渐“放飞”了起来。

从轻徭薄赋到不惜民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本是唐太宗君臣的共识。

因此,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是唐太宗长期的治国方向。

然而,随着天下太平,功业渐成,李世民却发生了改变。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渐渐开始增修宫室,大兴土木,并提出了“颠覆性理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当时,长孙皇后虽已经离世,但直臣魏征还在。

魏征犯颜直谏,直接指出“此恐非兴邦之至言”,正面怼。

魏征在时,唐太宗还能收敛。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大兴土木就更严重了。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嫌京城闷热,就修建了翠微宫。然而,宫殿甫成,太宗又不喜欢,重修了玉华宫。

在长安、洛阳等地,许多宫殿陆续修建,“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战争观的改变

大兴土木的同时,唐太宗的战争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早年的唐太宗,其战争观是非常务实的。

早年,唐太宗在尽量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基础上进行战争的。

登基之初,条件不成熟,李世民不惜定“渭水之盟”,为恢复生产、积蓄力量争取时间。

此后,灭东突厥、吐谷浑,莫不是在充分保障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上,以良将精兵,一战而定。

因此,对内人民安定,对外打出了“天可汗”的威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唐太宗投入越来越大,甚至是不惜血本。

为征高句丽,唐太宗先后下诏在江南十二州、剑南造船,每欲亲征。

事实上,高句丽是城郭之国,有坚城林立,而六七月为雨期,八九月至二三月为寒冻期,可以大举用兵的时间窗口只有三月至七月的短短三、四个月时间。

大举用兵,一举平定高句丽,并无把握。

当时,李勣等人都提出先以骚扰之法先疲敌、弱敌,再视机平定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而且,高句丽威胁并不大,太宗完全不必以万乘之尊亲征!

以唐太宗的军事天赋,当然深知此点。

然而,一辈子都在上演军事奇迹的唐太宗膨胀了,仍想一举平定!

何况,李世民在与高句丽作战的同时,西线、西南线,也处于战争状态,“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运输”。

长期的大规模用兵,大兴土木,使“军旅棘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

从虚怀纳谏到朝无正言

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而闻名。

唐太宗不但善于纳谏,还鼓励直臣多劝谏。

然而,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态度却挣扎了起来。

贞观十五年,左右仆社房玄龄、高士廉,路遇负责宫室营造的官员,随口问了一句“北门近来在营造什么?”

结果,唐太宗大怒,把两位召过去怒斥:你们管好南衙的事情就好了,北门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问的?

房玄龄吓得不敢回话,好在魏征还在,正面怼:宰相询问工程,有什么罪过?

唐太宗面露愧色,说不出话来。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房玄龄什么的已经不敢多说话了,只有魏征还能直言一下。

魏征去世后,再敢直言的人少了。

更严重的是,因为各种原因,魏征去世后仅一年,唐太宗居然推到了魏征的墓碑。

推到魏征墓碑的原因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魏征墓碑的推到,也意味着直言的丰碑倒了。

亲征高句丽的归途中,士卒冻死不少,唐太宗叹息: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到最后,唐太宗询问长孙无忌等人:朕近来有没有什么过失,你们说说看!

询问再三,长孙无忌等人的回答始终如一:陛下没有过失!

反倒是年仅20多岁的嫔妃徐惠,洋洋洒洒,直言不讳,直陈太宗过失!

一位20多岁的嫔妃都能看出问题,长孙无忌这些政治家难道看不出?

镜子没有了,正言也没有了!

由君臣互信到权术相待

早年的唐太宗,待臣子以坦诚之道。

曾有人建议太宗假意说反话老试探臣子的心思,太宗斥责,认为君臣相交,贵在坦诚,不要搞这些诈术。

然而,随着太宗年事渐长,坦诚少了,“诈术”多了。

唐太宗与尉迟敬德、李勣的交往,就很能说明问题。

尉迟敬德,战场上救过太宗的,生死交情,绝对亲信。

贞观初年,尉迟敬德一拳打了李道宗,李世民直言警告:我现在理解刘邦为什么杀功臣了,功臣不守法呀!

此时,君臣之间,直来直去,彼此没有什么弯弯绕。

然而,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却耍起了权术。

太宗突然发问:有人说你要造反,这是怎么回事?

尉迟敬德露出满身伤痕,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造反之意。李世民又“圆场”:开玩笑的啦!别在意。

唐太宗的“套路”,不正是他当年反对的“诈术”吗?

唐太宗与李勣的关系也是如此。

唐太宗去世前,一面对李勣说了许多肉麻的话,有托付后事之言。

然而,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对太子李治说:李勣有才干,但你无恩于他。我现在把他外放。如果他老老实实接受外放,你就重用他,如果他徘徊观望,“杀之可也”!

君臣彼此失去当年的生死情谊,以权谋相待。

后来,武后崛起,唐臣多明哲保身,与此不无关系!

成为自己曾嘲笑的人

对于生死,唐太宗是很有见地的。

唐太宗曾嘲笑秦始皇、汉武帝修炼仙丹,妄图长生不老,相信那些无稽之谈!

然而,唐太宗晚年时,自己也成了自己曾嘲笑过的人。

东征高句丽回来后,唐太宗患上了风疾,身体出现问题。

然而,当时的太宗,只是身体欠佳,病时好时坏,倒也没有性命之虞。

直到他遇见一位自称有200岁的胡僧。

结果,服用了几次胡僧的丹药后,病情加剧,直接“要命”。

要知道,秦始皇也好,汉武帝也罢,吃仙丹,最多算是慢性中毒。而唐太宗,这几乎是直接被“毒死”!

最终,年仅五十一岁的唐太宗,早早驾崩了!


唐太宗到了中年以后,其作风确实发生了一些不良的变化。

然而,即便是在其中晚年,唐太宗的治政水平仍然是不错的,虽有一些不智之举,但也绝称不上昏庸。

虽有一些“减分项”,但唐太宗仍然堪为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可能是最有名的一位了,在很多人眼中,他甚至可以称得上中国最伟大的皇帝。

他不仅协助李渊建立了唐朝,而且还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唐朝之后的繁荣盛世打下了基础,其美名流传千古。

(李世民剧照)

但是,这样一位明君,到了晚年却也晚节不保,做出了许多昏庸之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来看看吧。

首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李世民其人。

李世民,是李渊的嫡次子。

正如许多传奇人物一样,李世民从出生起便不同凡响。他四岁的时候,家中来了一位相面的书生。

书生见到李世民后,大加夸赞,称其“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听了,便以世民两字为其名。

(李世民)

李世民少年时期便从军了,武功超乎常人,尤其擅长骑射,立下了无数战功,被封为秦国公。

后来,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李世民也因此成为秦王。

在建唐后,他平定四方割据势力,巩固了李家的统治。

不过,军功赫赫的李世民并没有得到李渊的青睐。

李渊曾在太原起兵时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后来却违反约定而立李建成。

李世民自然是不甘心,两派之间明争暗斗许久。直到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和李元吉及其族人,逼迫李渊让出皇位。

(玄武门之变)

尽管得位不正,但李世民确实担得起明君这个称号。

李世民接手皇位时,国家还没有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中完全恢复过来。

杨广昏庸无道,大兴土木,造成了国库空虚。光是开凿大运河一项,就耗费钱财无数,而且人们苦于徭役,无数人因此而死,可谓是民不聊生。

再加上隋末各地割据势力兴风作浪,贞观初年,人口只有两百万户。

据史书记载,贞观初年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可以说,李世民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却成功地把一副烂牌打活了,这与他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

李世民最出名的一点,就是他任人唯贤,积极纳谏。

李世民重用魏征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名言,正是出自李世民之口。

他鼓励谏官积极进言,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李世民不但不生气,反而积极地听从他的观点,励精图治。

(魏征)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从一穷二白逐渐变成“贞观之治”的盛世清明景象。

那么,李世民晚年又做了什么昏庸之事呢?

其实,李世民的昏庸,是相对于他早期理政的贤明而言的。

对于这样一位明君,再昏庸,也不可能昏庸到隋炀帝那个地步。

只是,李世民晚年做的一些事,存在一些过失。 首先,李世民晚年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华丽的宫殿。在李世民看来,百姓不做事,便会产生惰性。

以此为名,他命人修建了翠微宫、玉华宫等富丽堂皇的宫殿,实在是劳民伤财。

(翠微宫)

其次,沉迷酒色。

晚年的李世民逐渐沉溺于女色当中,不仅招收了大批美貌女子入宫,而且还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荒淫无比。

(李世民后宫佳丽)

再者,以善于纳谏著称的李世民,晚年也不再听从谏臣的意见,刚愎自用,甚至对他们产生猜忌。

在魏征死后,他还派人推倒了他的墓碑,可见其怨恨之深。

最后,和秦始皇一样,李世民也想追求长生不老。

一位印度和尚宣称自己会长生不老之术,李世民便对其倍加礼遇,赏赐他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还在全国派人搜寻珍贵药材,劳民伤财,而最后却反而中毒,误了自己性命。

总而言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世民虽然晚年有一些过失,但在其执政几十年中,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的。

在历代君王中,他可以称得上一位合格的君主。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微隌




李世民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那么我们可想而知,他肯定从小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受的是当时门阀贵族典型的儒家教育,这在他之后作皇帝时充分表现了出来。所以,李世民深通经、史,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鉴赏家。

与他的兄弟们一样,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就接受了第一次战争,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随父亲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以及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从中,年轻的李世民也学到了很多军事上的知识和才能。

李世民在位早期,就不仅体察民情,对民众非常的同情,更是善于接纳朝臣的意见和觐见。不仅是这样,他还经常为缺乏治国的才能而经常表示担忧,此外,他还多次声明由于他早年从事军旅,没有受过做帝王的专门教育,害怕自己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群臣面前采取谦恭下士的态度,经常听取大臣的见解,并渴望从中学习一些治国的才能,他还主动征求大臣的意见和对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做出的坦率的批评。

总的来说在唐太宗的早期统治期间,他倾注于治国的精力是惊人和令人赞叹的,他还尽力要求群臣和他一样为治理好国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唐太宗经常下令宰相们轮流在中书、门下省值宿,以便能不分昼夜地随时召对。更令人惊讶的是,当谏书多起来时,太宗就把它们粘在寝室墙上,以便能对它们审查和思考,有时候,他还为此彻夜不眠。

在唐太宗即位的早期和中期,他谨遵儒家的教导,使士大夫参与国事并有权有责,事实证明,他对文人的谏诤和压力非常敏感而尽职尽责。即位没多长时间,唐太宗就令谏官参加门下和中书两省大臣们的国事讨论,以便有失误时可及时纠正,还让所有的官员都来议论政事而不必担心说错话或者出现什么错误,并使他们能更方便地直接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唐太宗不只对群臣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他还通过自己多方位的努力,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这就是让他们觉得,在制定政策和处理国事方面,他们是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

另外,太宗即位初年所自觉尊奉的另一个儒家美德就是节俭。他刚刚上位就严格地削减了大型公共的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为的是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他在即位后几个月内对群臣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他这样说,更体现了他宣扬节俭和关心民众疾苦,可以说这在古代帝王之中是十分少见的,正因为这样为唐太宗的统治赢得了民心。

从以上我们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在统治前期和他的早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明君,但是这个良好的形象也只属于这个时期,因为到了太宗统治的中后期,随着国家力量的强固和帝国边境的扩展,太宗对他自己的治国之术变得越来越自信,一个人要是对自己过于自信,那么他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唐太宗也是如此,所以当时他独断专行和自以为是开始发展。另外,连带他早年的节俭和爱惜民力的经济政策也开始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他开始大修宫苑和广兴土木。

公元629年和630年这两年中,很多大臣一再上书劝告他,不要大规模地重修洛阳的隋代宫殿,因为这样容易重蹈隋末的覆辙,更会造成劳民伤财,最后肿会造成国库的亏空,国家势力也会随之减弱。但是,唐太宗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照样命令整修隋代宫殿。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他看到完工后的宫殿过于华丽和奢侈时,又觉得这样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为。于是,又下令把它拆毁。

但是,他这样的荒唐做法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因为在同一年,太宗又开始命人大力重修凤翔府的隋代仁寿宫,接着又建造了不少于四个新的宫殿。这些宫殿耗资耗时相当巨大,就单单一个襄城宫的建造,就用了将近二百万个工时。就算是这样费工,当641年竣工时,太宗发觉宫殿是建立在非常炎热的地方,他非常不喜欢,于是,又命令将其夷为平地,并把主持建造的工匠降了级。果然如一些大臣所料,由于太宗靡兴土木,造成国库一度空虚,于是这也成了推迟预定在次年举行封禅主要原因。

从以上唐太宗大修宫殿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变得不再节俭和贤明,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这还现在其他方面。他在即位初期,很少举行父亲李渊和弟弟李元吉喜爱的那种隆重的大狩猎活动。这种狩猎,看似只是单纯的捕猎活动,但事实上它是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是对当地人民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但是,唐太宗在位的后半期,狩猎又变成了非常经常的事,为此他还长期离朝在外。公元637年,有一个皇子因沉溺狩猎而被降黜。太宗在朝宣称说:“权万纪是太子的老师,他却没有尽好他的职责,才造成了太子今天的错误,他的罪过可以问斩了。”但是御史柳范听了他的话,却冷冷地回奏说:“房玄龄为陛下效劳,也,没有能够阻止您去狩猎,怎么能只处决权万纪呢?”唐太宗听后,立即无话可说了,于是只好悻悻地退朝了。

就这样,太宗的群臣中渐渐的有人对他放弃早年的良好品格开始表示不满。到了公元637年,这种担心的呼声更大而且变得公开化了。也就是在这年,唐朝的重臣马周抱怨劳役过于重,而且嫌弃唐太宗越来越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他还呼吁应该恢复唐太宗早年的政策。魏征在第二年也向唐太宗陈诉说,自公元627年以来他的施政作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越来越独断专行、而且过于自负和奢侈浪费。

但是,尽管是这样,随着唐太宗权力的日益巩固,他开始更加专断而不顾群臣的意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过去和群臣建立的个人良好关系也开始出现裂痕,更为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开始对批评置之不理,并威吓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们。

公元648年,宰相房玄龄临终时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犯颜强谏了。因为唐太宗过去对顾问大臣们的谦虚态度已经被帝王的专断所取代了,他无法摆脱身上存在的一些帝王骄横的习性,他晚年经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和强大了唐朝的伟大功绩,他还自认已超过以前的其他伟大君主,因为这样,一些大臣为了迎合他的虚荣心,也不得不阿谀之辞来满足他的骄傲和自以为是。这也致使他统治的中后期,唐朝的国力有所下降。

总的来讲,唐太宗李世民统治的早期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盛时期,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他对自己早期的功绩过于自满,而造成了后期统治的不足。人都有功过是非,但是他的一些早期的良好的做法和政治才能还是值得我们去称赞的。

历史自有点评,关注点滴紀,互相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5

标签:昏庸   长孙   翠微   晚年   贞观   大兴土木   群臣   亲信   墓碑   宫殿   唐朝   地步   皇帝   时期   战争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