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如何反贪腐?

明太祖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反腐,所以动静挺大,死人很多,但效果却并不好,在朱元璋死后很快就吏治腐败的没法看了。

由于朱元璋自己是没文化的底层爬上来的一位帝王,所以见识就和那些接受帝王教育的皇帝没法比,更不能和今天精英治国的政治人才比较了,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位没啥治国眼光的人在国家大事上说了算。所以,朱元璋的反腐就是一阵风式的反腐了,虽然是猛烈到飓风级别的反腐,但来的快,去的更快,对腐败这件事基本上是不伤根基,只是将地表的茎叶卷走了,只要风一过去,马上就又长出来了。

从富裕世家背景和接受了完整帝王角度的那些君王们全清楚,腐败实际上是封建王朝治理必不可少,也无可避免的一件事情。所以,一个合格的帝王要会用贪官,要能够容忍贪腐现象的存在,要能将贪腐控制在一个不会对皇权和国家造成风险的水平上。只有做到了这些,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当然,能够控制住腐败,让封建王朝顺利传递下去就是合格的君王,而没有控制住腐败,让王朝陷入虚弱就是不合格的君王。但朱元璋这种“一阵风”式的反腐,实际上就是没有控制住腐败,所以风过去了,腐败就回来了。明王朝也就只能是虚弱下去了。

首先是朱元璋没有意识到腐败是封建王朝的伴生物,所以就制定了特别苛刻的律法,希望将腐败一网打尽。但毕竟律法是要人执行的,所以朱元璋发现律法虽然苛刻到了极致,但效果却没那么好。

于是朱元璋就祭出了第二招,这就是“特务反腐”这个败笔了。也就是锦衣卫这个直接听命于朱元璋一人的特务机构,就变成了凌驾于明王朝司法之上的皇帝私法机构了,“三法司”都没有权力干涉锦衣卫的案件。

此时,由于朱元璋将相当比例的精力放在反腐上,所以锦衣卫在反腐这件事情上的效率就比较高,于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个贪官就比较收敛。但在朱元璋死掉后,接下来的皇帝没有朱元璋的水准,或者没有将目光放在反腐上,那么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特务机构自然就不会在反腐上有啥作为了,所以接下的反腐效果就没那么好。

而且,由于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将官员的待遇定的比较低,让官员就只能通过灰色收入才能维持体面生活,也就助长了官员贪腐的趋势。由于明王朝的财富就是那么多,官员贪多了一些,属于皇帝的就会少一些。没办法的皇帝,就转而依靠自己人,也就是从皇城里派出去的太监来确保皇帝的收入。但太监也光速的贪腐了,这却是皇帝也没想到的事情。

总之,朱元璋不承认腐败是封建王朝必然会存在的现象,就是朱元璋反腐的败笔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国家治理“脱节”了,效果能好才怪呢。然后就是制度制定的不符合现实的时候,朱元璋没有去修改制度以适应现实,反而是动用“特务”这种饮鸩止渴的“大药”来治理腐败,就为明王朝不可能管住腐留下伏笔了。因为“特务反腐”这种邪派招法,必须要千古一帝级别的明君才能控制得住。但中国历史上才几个明君?所以明王朝的未来也就注定了。




谢邀!明太祖如何反贪腐我没兴趣。不过,可以分析一下贪腐的心理。1,凡是贪腐的人,都有贪图享乐的倾向,2,凡是贪腐的人,内心必然极度空虚,3,凡是贪腐的人,都患有生存恐惧症。

先说第一点:有贪图享乐倾向的人。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贪腐享乐的倾向。只是手中没有贪腐的途径罢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和太过放纵自己之过。由于对自我的了解不足,所以往往对自我的能力产生怀疑,结果挺而走险以图实现最大的生存价值。

第二点:内心极度空虚的人。一个人如果不对自己行为或内心加以约束或修炼,那么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内虚外求”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一般人很难觉察,其行为往往表现得很合乎情理或理所当然。谁不知正因为其太过合乎情理和理所当然,所以人很容易忽略“内虚外求”的问题。可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内虚”是从何而来的,更加不知道为什么要“外求”。其实,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平衡的心理现象。因为内心空虚作弄,所以他们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希望通过外在的东西来实现内心的平衡。假如此为依赖,那么必然会走上了贪腐的不归路。

第三点,患有生存恐惧症的人。患有生存恐惧症的人,同样十分普遍。可以说,这是一种失去自信心的表现。一个了解自己并知道自己能力的人,绝不会踏上贪腐的不归路。只有那些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烦恼的迷茫之人,才会任由灰色的银浪摆布。因为了解自己和知道自己能力的人,深知自己能够凭着绝对的能力,摆脱任何困境。

综合而论,无论谁要想摆脱上述困境,都是一件难事。究其原因,到目前为止,人们依然没有对生存这个科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用毛泽东肘代的话说:

政治思想还过硬,品德不端正撑了权就是现在的腐败当道,正不压邪。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家庭,切实体会贪官污吏给百姓造成的危害。他登基以后,展开了严厉的反腐倡廉行动。…。…………………他下旨从上往下,有农民举报,凡是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经核实,处以死刑。颁布历法《大诰》中加以酷刑,剥皮,抽肠,抽筋,阉割,砍脚趾…等刑罚,使明朝初期政治清明。洪武18年,时任户部尚书郭桓连伙同其它高官因贪污两府税款和秋粮,一经查出,前后处斩一万多名官员。使明朝初期政治清明,国家发展迅速,深得百姓称赞。朱元璋死后才又有所反弹。




明太祖朱元璋采用高压的手段反贪腐,但效果并不好,官员贪污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抑制。因为朱元璋反腐用的是手段,并不是制度。只有设定好的反腐制度,才能根本杜绝贪污腐败现象。比如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官员财产的审计制度,官员的监督制度。

人性是贪婪的,只有制度的约束,才能让官员不敢贪,无法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明朝   锦衣卫   封建王朝   特务   君王   必然会   帝王   腐败   官员   皇帝   内心   现象   效果   能力   制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