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执剑人罗辑为什么不被人们喜欢?

罗辑在《三体》中被描写为一个聪明、才华横溢却性格孤僻、与人难以沟通的孤独者。他过去曾因救人而受到称赞和鼓励,但后来出现了一件重大的失误,导致数十万人死亡,他因此背上了“执剑人”的罪名,被社会舆论贬低和谴责。虽然在后来的故事中罗辑为人类防止三体文明入侵,努力保护人类,但由于罪名的阴影、他的孤僻性格、以及他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观众和其他角色往往没有办法理解和认同他的想法和行为,自然就不会感激和喜欢他。另外,由于《三体》描绘了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可能与现实世界有所不同,这也是导致罗辑不能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




假设有一辆大巴车,上来了一群匪徒,把所有的乘客当做了人质,十分钟杀一个,直至外面的人送来一亿元才可以停止。


这时,从大巴车的后方突然站起来一个人,他解开衣服上的扣子,一排炸弹露了出来,他对匪徒们说,如果你们继续杀人,那我就引爆炸弹,咱们同归于尽。

匪徒被威慑住了,不再杀人,人质们也纷纷感谢那人,说他英勇、说他机敏,说他拯救了全车人。


可过了一会,人群又纷纷开始议论,那个人看着有点可怕,什么样的好人会把炸弹带在身上?怕不是有什么精神问题,如果一会犯了病,引爆了炸弹,那全车人岂不是都要陪葬?

又有人说,你看那群歹徒,态度比刚上来时好多了,和蔼了不少呢,应该是良心发现了,听说他们之前也不是啥坏人,都是生活所迫才走上这条路,现在他们估计也想通了,只要咱们好好的,我想他们也不会杀人了。


又有人说,你们快看,那人一句话也不说,就是死死盯着那群歹徒,像是马上要发怒一样,是不是要引爆炸弹了?

又有人说,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他这么恶狠狠的盯着人家,万一把歹徒惹怒,或者他自己引爆炸弹,那我们就都完了。

又有人说:“我们合伙把他手上的炸弹骗过来,这种武器不能让这样可怕的人拿着,让那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拿着。”


就这样,人们把那人身上的武器骗了下来,交给了那位抱着孩子的母亲,歹徒见危险减轻了,又重新暴露出了残忍的一面,继续暴行,那位抱着孩子的母亲也扔掉了手里的炸弹,她怎么可能伤害自己的孩子呢?

这个故事会不会感觉似曾相识?它就是微缩版的罗辑传。


起初,三体危机来临,罗辑挺身而出,靠着一己之力推导出“黑暗森林法则”以与三体人同归于尽的代价威慑三体人,成功开辟了威慑纪元,让三体人不敢入侵。

在罗辑六十年的持剑生涯中,他一直以严厉的态度威慑三体世界,丝毫不敢松懈,坚定凝视着威慑屏幕后的整个三体世界,像是两个古代剑客在决斗前的凝视。


但也在这六十年中,因为罗辑的威慑,三体世界不得不以一种和蔼的姿态面对人类社会,向人类输送技术,同时也学习人类文化,展现出了友好的一面,这是一种妥协,更是一种阴谋。

而人类的记忆就是这样差,他们渐渐的忘了三体世界是怎样让人类陷入恐慌,忘了他们怎样把人类当做虫子,只记住了他们现在是友好的,和蔼的,觉得他们也是个可爱的文明,只是迫于生存条件,不得不入侵地球。


而既然三体人现在已经如此友好,但罗辑还如此严厉的威慑他们,不仅显得得有些不近人情,简直有些心理扭曲,他还把两个世界当做筹码,简直就是心理变态,万一他情绪失控拨动了按钮,或者激怒了三体世界,那么人类岂不是要给他陪葬?

让罗辑痛心的不是人类对他的不理解,而是他试图保护的人类,在他提供的温室下不仅没有变得成熟,反而长成了巨婴。

人类把罗辑赶下了台,并且以世界毁灭罪审判了他,把威慑控制权,交给了一位叫程心的圣母手上,意图用程心的善良友好来维护与三体世界的平衡。


但让人类没想到的是,在罗辑下台不到十五分钟,三体世界就撕下了伪善的面具,水滴迅速摧毁了全世界的威慑发射器,攻击各大城市,把全人类赶到了澳大利亚圈养,让他们自相残杀。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他们会把战争扼杀在萌芽状态,罗辑就是这个扼杀战争的人,但三体中的人类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还以为是三体人友好,才让他们生存到现在,早已忘了罗辑的付出。

人类不感谢罗辑。




作为四大面壁者之一的罗辑,他从一开始就是最不被人们理解和爱戴的。

他是唯一的一位,作为普通人入选的面壁者计划。

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三体人想要加害他,并且叶文洁见过的最后一个人也是他。

当然到了后来,我们都知道了不管其他三位面壁者做了多少庞大的计划,但是最终得出“宇宙黑暗森林准则”的还是罗辑,最终成为“执剑人”,让三体人害怕,并且拯救了人类的,还是罗辑。

罗辑对于人类来说,刚开始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面壁者,人类更多的是一直把罗辑当成一个笑话。

他作为面壁者时,向187J3X1恒星发出的诅咒,理论上需要100年才能知道结果。

但是100年后,人类早就遗忘了这个诅咒。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位舰队联席会议中对局势绝望的人,想从历史中找到一些什么,这才想到了罗辑的诅咒,于是就去观测了那个恒星,非常惊奇的是,这颗居然真的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竟然真的是被摧毁的。

于是,罗辑自然而然的就从被人类遗忘的人,又重新恢复了面壁者的身份,成为了“人类的神”,“人类的代言人”,“正义的天使”。

接着罗辑就成为了可以调动人类任何资源的“执法者”。

但是随着“雪地计划”太过庞大,时间也太长,人类也再次对罗辑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随之而来的是有些天文学家,甚至认为那颗恒星的爆炸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而罗辑随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类认为是骗子,作为面壁者的权利也被回收得差不多了,他再一次由“执法者”变成了普通人。

甚至不时有人来到他居住的小区,对他怒骂,向他扔石子。

其实此时的他,早已看破了世间的一切,没有了老婆与孩子,他已经心如止水,不惧生死了。

于是,他来到了叶文洁的墓地旁,为自己挖墓,也开始了与三体人最后的决战。

但是作为“执剑人”,他开始了以牺牲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为代价的史上最大的豪赌,最终他赢了,“三体人”屈服了,人类也暂时获救了。

在后来罗辑的演讲中,曾提到人类之所以迟迟没有发现“宇宙黑暗森林状态”,是因为人类太有爱了。

的确,正是因为人类的有爱,才会犯了致命的错误,将下一个执剑者的位置,交到了“圣母”程心的手中,进而导致人类文明遭到了灭顶之灾。

罗辑作为“执剑者”来说,他是非常成功的。

正是因为他的存在,三体人才不敢对地球文明有所行动。

但是人们为什么又不会喜欢他呢?

这正是他将毁灭地球文明当做威胁三体人的武器,就好像所有归属于地球文明生物的生命都握在罗辑的手中。

对于这位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执剑人”,一个特别冷酷的人,一个随时可以不要命,甚至连累所有人类都会没命的人,我相信没有一个普通人会喜欢的。

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原因。

如果你喜欢我的讲解,请点击关注,还有更多的相关内容供你查阅观看。




谢邀。

罗辑是一面镜子,他的遭遇映照出的是人类的一些共性,一些普遍存在但称不上美好的特点。

在《三体》系列中,罗辑分明是人类的保护星,他以一己之力悟出挟制三体的唯一有效方法:利用黑暗森林法则进行威慑,又以极高的威慑度使这种威慑得以顺利延续60多年,为人类发展科技、争取反超三体赢得一段宝贵的时间。

这两大功绩,随便哪一个都是功德无量,举世无双,何况罗辑一人完成了两个,何况他为此牺牲了几乎全部的个人生活。人类如果懂得感恩,应该把他供上神坛膜拜。但事实刚好相反,人类不感激罗辑,在执剑人交接的时刻,人类甚至想逮捕他。

究其原因,是人类具有健忘的毛病。诚如书中所言: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辑的形象由救世主一天一天地变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怪物和毁灭世界的暴君。

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憎恨罗辑的,但时间使得他在人们眼中的形象起了变化。其实罗辑几十年来都没有改变,他一直都在面壁,以前是担任面壁者悟出黑森法则,后来是担任执剑人孤独地对着一堵白墙面壁了几十年。但是他不变,依然阻止不了人们的想法在变。

人们对罗辑的不喜欢,集中在威慑纪元的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有效威慑,人类获得了短暂的和平,甚至表面上还重新繁荣起来。三体不但不敢进攻地球,还很配合地按照威慑协议,向地球源源不断地输送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他们也学习地球文化,以一个谦卑小学生的姿态把地球文化包装美化之后再传回地球,极大地满足了地球人类的虚荣心。

前面有位答主说得好,人类是记吃不记打的。现在和平稳定、科技发展,曾经的敌人还向自己谦虚求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啊!在这样的错觉支配下,人类忘记了威慑的“初心”,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和当前的美好时代格格不入的过时的玩意。伴随着虚荣心的,还有其他人类常见的毛病。这些毛病都冒出来之后,人类对罗辑的不喜欢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些毛病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1.对理性的畏惧

人类其实是很感性的,所谓“人性”,人们引以自豪的也往往是感性的部分,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之处:会流泪、会感动、会心存善意、会不忍杀戮。

换言之,对于和感性相对的理性,人们其实并没那么喜欢。一来,理性显得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二来,理性需要动脑子,这是一件费劲的事。所以,对于理性的人和事,人们也本能地不那么喜欢。

维德就是书中极度理性的代表。这种极度的理性,在人们眼里等于退化成了兽性。所以,维德在大众眼中只能是恶魔,不可能有其他选项。

而罗辑呢?很遗憾,他也非常理性。他的威慑度高达90%以上,仅次于维德。正因为如此,三体人才在几十年的威慑对峙状态中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三体人知道,同归于尽这种事,罗辑真的做得出来。

如此理性的罗辑,人类当然不喜欢。三体人害怕罗辑按下同归于尽的按钮,人类同样害怕。感性的人类,其实很善于自欺欺人。三体在人类社会中营造出被地球文明所感化的假象,虽然这还不至于让人类相信三体不再与人类敌对、威慑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但这种和平友好的假象,必然导致人们陷入一种感性氛围:就算要继续威慑,姿态也不用这么强硬嘛。成天生活在“随时同归于尽”的威胁下,感觉很不舒服的啊。

偏偏这时的罗辑就是一个不合时宜、不会变通、始终保持强硬姿态的顽固老头形象,因为他一生中为人类作出的巨大功绩,人类也无法忽视他的姿态。这时看罗辑,自然是怎么看怎么别扭。所以,人类借着罗辑年事已高的理由,准备更换一个执剑人,这时的集体潜意识就是:一定要换一个姿态温和的、贴合现在这个美好时代的形象代表。

程心因此上位。关于人类为什么选择程心,书里也有几处解释。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因为云天明送给她的那颗恒星被证实拥有两颗行星,也就是说,那是一个遥远的完整星系,一个完整的世界。程心于是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另一个世界”的人,这使她在人们心中有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地位:

“你是唯一一个拥有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也可以拯救眼前这个世界,不管这是否合乎逻辑,现在的公众就是这么联想的……”

这句话很能说明当时公众的不理性到了什么程度。其实在潜意识里,大家都还相信危险存在,但是在威慑阴影下过了几十年,大家都觉得有些累,不喜欢罗辑这个让人害怕的救世主,就想去找另一个让人看着不害怕的救世主。程心很感性,完全让人不害怕,至于她是否救世主,随便找个理由就是了。

拥有另外一个世界=拥有拯救这个世界的能力。这个毫无逻辑性的理由就此诞生。人类的自欺欺人、自我麻醉能力,可见一斑。

反倒是作为人类敌人的三体人,对维德和罗辑的敬意溢于言表。那正是因为,三体世界就是一个讲究理性、摈弃感性的世界。维德和罗辑那种让人类害怕的极度理性,在三体人的价值观里正是值得推崇的。

所以说,只有罗辑或维德当执剑人才能镇得住三体,因为他们了解三体人的思想。程心就跟普通人类一样,完全自以为是地误会了敌人。

书中这段描写程心心理活动的话极为精彩:

当她以执剑人的身份面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时,与罗辑不同,她没感觉到这是一场生死决斗,只感觉这是一盘棋,她平静地在棋盘前坐下,想好了各种开局,假设了对方的各种棋路并一一想好应对的方法,她准备用一生的时间下这盘棋。
但对方没有移动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盘向她劈头盖脸砸过来。

这段话是对程心的讽刺,又何尝不是对自以为是的人类的讽刺?如果人类不是耽于感性,放弃理性,就不会对局势作出如此错误的判断。

2.对独裁的反感

总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朝着民主化的方向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对独裁有了一种本能的反感。而罗辑由于功劳太大,给人一种“位高权重”的假象,加上他手里实实在在地掌握着可以令太阳系和三体两个世界同时烟消云散的利器,说两个世界的生存安危系于他一身,丝毫不为过。

这样的位置,怎么能不让人觉得这就是独裁?

书中说道,威慑纪元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在人们的感觉中,一方面社会达到空前的文明程度,民主和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却笼罩在一个“独裁者”的阴影下。——人类的心理很难接受这样的分裂,所以对罗辑产生异样看法也就很可以理解了。

其实罗辑的执剑人位置,到底算不算独裁呢?我觉得是可以讨论的。以往所说的独裁,独裁者针对的都是人类自身。但罗辑的威慑,真正的对象是三体,人类只不过成了必须的陪绑。但前面说了,人类总是健忘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罗辑这种动机的“独裁”,对这一点人类视而不见,人类关注的是另一点: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罗辑这种程度的独裁。以往的独裁者必须通过其他人来实现统治,但现在由于技术的进步,罗辑一个人就可以控制两个世界的生死了,这种“超级独裁”还真是前所未有。

人类对此不反感、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更换一个执剑人是必须的。

其实人类可以不选择程心。书中提出,人类也曾经考虑过让人工智能来担任执剑人。机器的威慑度肯定极高,换言之理性够强,肯定不会像程心那样手足无措。但是这种方案最终被否决,在诸多否决理由中,其中一条就是“这不过是把人的独裁转化成机器独裁,从政治角度看更糟糕”。

人类对独裁的警惕和反感,也是罗辑必然不讨人类喜欢的原因之一。

3.对不抱团的不满

罗辑还有一个特点,独来独往,他不抱团。

面壁者本来就是要求独立思考的,从那时开始罗辑就注定没有朋友,没有幕僚,没有任何可以提供帮助的人,甚至没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因为那样都有可能泄露他脑子里的制敌方法,让计划功亏一篑。

所以罗辑注定一个人孤独地过完一生。和庄颜、孩子一起渡过的美好温馨的家庭时光,只是他生命里短暂的插曲。

孤独终老,这本来是罗辑为了人类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但不得不又说那句话了,人类是健忘的。几十年过去,谁还关心、谁还记得地底下那个沉默的执剑人当年做过什么?人们只关心现在的状况。

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其实人类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也是有不同派别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三体文化反射的假象所迷惑,也有人主张对三体世界采取强硬政策。这种“鹰派”主张彻底解除三体的武装,甚至有人提出“裸移民”计划:让三体人全体脱水,然后由货运飞船送至奥尔特星云,再由人类飞船接运到太阳系,存储于建造在月球或火星上的干库中,依据某种条件分小批逐步解冻。

这些主张当然不被“温和的鸽派”所认同。这一派关心的是“人权”,并且把这种理念推广至泛宇宙层面,也就是说,承认宇宙间所有文明生物都拥有完全平等的人权。所以,这一派不但不会认可鹰派那种涉嫌虐待三体人的主张,甚至还想追究罗辑当年用187J3X1恒星做实验发射“咒语”的事。在他们看来,既然无法证明那个星系确实不存在生命和文明,那么罗辑毁掉那颗恒星,也就逃不掉毁掉那个世界的生命和文明的嫌疑。——罗辑在交出执剑人权限之后,有人以“世界毁灭罪”的名头宣布逮捕他,就是基于这种理论。

从这两派的主张来看,可以说是水火不容。而罗辑根本不理会任何一派,他只是坚定地握着手中的引力波发射器,沉默地当了几十年的执剑人。

这样的姿态,当然得不到任何一派的支持。毕竟,人类有一点很有趣,尽管主张多么不同,对于“姿态”普遍都是很看重的,对于抱团也是很在乎的。罗辑不站队、不抱团,自然也就没有人喜欢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查看以前的相关问答:

《你们如何看待三体里罗辑这个人?个人觉得他对两个文明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

《<三体>中程心究竟对自己的过错认识多少?》

《<三体>中威慑纪元里人类的种种表现有没有可能是受三体人文化输出的影响?》

《三体人是靠什么赖以生存的?》

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当初在看小说的时候我经常会陷入沉思。人类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领袖?

是如罗辑,章北海,维德这种独裁者般的还是像程心这种圣母型的?

从我们阅读者的第三视角来看,显然程心这个领袖是非常不合格的。她爱民如子却葬送了整个太阳系。但是大家要知道,她做领袖当初可是全人类自己的选择啊!

我知道你们不愿意承认,我只想问问大家,在你工作单位里,你喜欢程心这样的领导还是罗辑和维德这样的?

答案显而易见对吧?

你们一边骂着小说里的圣母一边却在拥护生活中这样的人。

真实历史上罗辑,章北海,维德这样具有独裁气质的领袖很多,而像程心这样的领袖几乎没有。

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撑不到当领袖的那一天。

那么程心是如何成为领袖的?说起来你们可能会陷入沉思----她是民主选举上去的。

那么你们也看到了,程心并不是领袖,她代表不了自己,她代表的是全人类的意志。

全人类有意志吗?没有!从来没有所谓的全人类的意志!意志只能属于个人。一大帮子人在一起只有意愿。他们需要程心替他们做这个做那个做一切满足他们需求的事情。而程心正好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程心上去了,努力做成他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所以毁掉人类和太阳系关程心什么事?是人类毁了自己!

反过来再看看罗辑和维德以及章北海这样的角色。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他们这种领袖,包括从古至今的那些曾经的领导人们。他们成为领袖是因为有自己的意志和高于老百姓的视角。

按照维度来说就是真正的领导人看待问题是三维的,而普通老百姓看问题是二维,只会从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理念和行事方法必然不会被老百姓所接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罗辑和维德只会在人类存在危机的时代才会被推崇。这不是人类的健忘,而是人自己本身善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喜欢   抱团   独裁者   同归于尽   全人类   恒星   炸弹   感性   领袖   姿态   理性   害怕   地球   人类   财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